京山名人刘英介绍
刘英(1881—1921),原名光铭,字丹书,号聃述,京山永隆镇刘家榨人。富有家资,自幼勤学。1905年偕族弟刘铁留学日本,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后结识孙中山,立志推翻满清帝制,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加入同盟会。1907年,在东京参与发起成立共进会。
1908年,刘英与同乡宋镇华结伴回国,在汉与刘公、孙武等筹建湖北共进会。不久回京山,在永隆镇以开全盛美杂货店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据点,结交刘佩卿、孙镜(号铁人)等社会名流,争取清军士兵,联络当地帮会,发动组织农民,利用家资筹备武器。至1911年武昌首义前夕,刘英已暗中发展义军约l000余人。1910年夏,湖北共进会把各地秘密组织编为五镇,公推刘英为副都督兼第二镇镇制,负责指挥汉水流域军事。1911年9月,共进会、文学社召开联合大会部署武昌起义,刘英慷慨陈辞:“武昌发难,自必树义旗于汉江中上游,以抵挡襄郧之敌,誓与诸君共存亡!”与会同志为之振奋。
会后刘英回县抓紧起义准备。1911年10月12日,武昌军政府政治筹备员杨玉如赶回永隆,报告汉口宝善里失事消息,刘英决定立即行动,并作周密部署。是日,清军管带张晋福请刘英赴宴,意欲加害刘英。刘将计就计,欣然前往清兵营地。此时刘铁、刘杰通知清军内部同志加紧布置,集中义军1000余人于黄昏时包围永隆镇;席间,张晋福拔枪向刘射击,被刘英随从猛地一拳枪口向上打响,随从同时飞出 杀死张晋福,刘英当即宣布起义,群起响应。京山永隆河起义爆发于武昌首义的第二天,呼应武昌,声震江汉,意义重大。
刘英一面招降多宝湾、罗汉寺、下洋港等地张晋福部;一面派贾兴山约孙铁人、蔡中辉向京山知县陈中孚劝降,陈顺应时事,归附义军,结束了清政府在京山的统治。10月18日,刘英率义军攻占天门县城,处死知县荣浚等11人,并开仓济贫,义军发展到5000余人。刘英将部队编为两个标,自兼第一标标统,刘铁为第二标标统。刘英以中华民国政府湖北副都督名义发出布告宣传革命,派刘铁率部东取汉川、新沟、蔡甸,支援汉阳战事。
这时驻襄樊清巡防营统领刘韫玉闻永隆起义,率部顺汉水而下,企图歼起义军于天门。lO月25日,刘英率部迎击于张截港,大败刘韫玉部。刘韫玉率残兵窜至刘英故里,烧杀掳掠,刘氏家族深受其害。刘英不以为念,留一部守天门训练新兵,亲率部队南下。11月2日占领潜江,11月10日攻克监利,扬鞭西指,控制荆沙,先锋刘杰甚至急进到夔门一带。这时,清政府派冯国璋反扑武汉,刘英又率大军回师东进,与冯军主力鏖战于龟山赫山之间,京山子弟兵牺牲甚众,但牵制了袁世凯主力,使各省义师得以相继举事,刘英所部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阳夏之战”立下了不朽功勋。12月初,刘英率部与安襄郧荆招讨使季雨霖合编,刘英为招讨使行署军政处长,所部编为一标,刘铁任标统。1912年1月8日攻战钟祥,不久,光复襄阳。刘英力主北伐,得到季雨霖的支持,于是兵分三路,挥师北进,先后分别占领新野、唐县。12月16日会师南阳,大败清总兵谢宝胜部,谢在败退中 。后南北议和,北伐停止,刘英放弃兵权,到武昌就任元帅府顾问。同盟会湖北支部成立,刘英任支部长。国会成立,刘英当选为国会议员。
1913年,袁世凯阴谋称帝,刘英同詹大悲等在汉口租界设立机关,联系旧部讨袁,遭通缉。刘英只得再渡日本,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14年,刘英奉孙中山之命回鄂,组织讨袁,任分区司令。袁世凯死后,国会复会,刘英在会上提出筹建海军案。不久,曹锟贿选总统,以5000元现洋一票收买国会议员,刘英愤然拒贿,弃职南下,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荆襄独立,刘英任靖国军第5军司令、襄河招讨使。刘率部转战鄂西、川东一带,与军阀反复较量。1919年8月,应孙中山之召,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策划以武力结束军阀割据。
1921年春,刘英秘密返鄂进行倒王(军阀王占元)活动,在汉口法租界被捕。8月1日,租界巡捕将刘英捕交稽查送武昌督军公署。8月4日 ,刘英在武昌阅马场慷慨就义,英年40岁。遗骸由京山人陈登高收殓,厝于武昌大东门外长春观(后由刘氏亲属迁葬于京山永隆刘家榨故里)。噩耗传到广州,革命政府随即举行追悼大会,大会编印《刘英烈士事略》,孙中山先生手谕:“俟大局底定,举行公葬。”刘英的遗著有《统帅学》、《作战纲要》、《夜行军》等。
京山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辛亥先烈,在县烈士公园建有刘英遗冢和刘英亭,供后人瞻仰。
“刘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