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荆门市名人>京山市名人

陈友松

暂无陈友松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京山名人陈友松介绍

著名教育家
当代教育家

陈友松,正文介绍:学者、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副主任陈友松、湖北省新闻资料协会会长陈友松、福建省革命烈士陈友松。

陈友松人物生平

陈友松教授生于1899年10月7日,字敦伟,湖北省京山县宋河镇岔河村人,家境较为贫寒,上高小时因家乡闹灾荒,9岁起便辍学在家,放牛、砍柴、干农活。自幼聪敏好学,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他被带到武昌读书。

1915年冬,鄂、湘、皖、赣四省会考,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武昌“博文书院”,四年修完六年课程。他勤奋读书,毕业后得到英国教会牧师贾溥明资助,先后入菲律宾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期间结识赴菲考察的国内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雷宾南、马鸣鸾诸先生,共同致力于“教育救国”的探讨。

1928年参加湖北省官费留美考试,成绩名列前茅。陈友松怀教育救国之宏愿,于1929年赴美国求学,历时6年,师从杜威、孟禄、坎得尔等名师,根据当时中国教育的现实,他注重比较教育和教育经济的研究,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赏,被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誉为“在教育学与经济学之边缘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

1935年回国后,当时担任民国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在他重新发表博士毕业论文时,亲笔书赠“登临忽据三江水,飞动从来万里心”,以示器重和垂爱。

学成归国后,陈友松先后在上海大厦大学社会教育系任主任,福建厦门大学、广州襄勤大学、贵州惠水乡政学院任实验教育主任,昆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教授。他是中国电影教育理论电影检查委员会委员并主编《电影教育》月刊;曾开设电影课程,是我国最早在大学开设电影教育课,深受学生欢迎。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电影教育专著。

尚有秃笔讨顽癫 陈友松积极从事国际教育交流活动,1933年由孟禄博士推荐担任世界教育联合会扫肓组干事,1934年被评为全美教育名誉联谊会会员,194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兼北平分会负责人,1947年作为中国代表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东区基本教育会议,又曾任电影教育协会、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

陈友松热爱祖国,无限忠诚于教育事业。1942年在抗日烽火之中,他受命回恩施地区筹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并担任院长,不到一年便建起了教育、英文、数学等8个系,使学校初具规模。旋即返回昆明,继续执教西南联大。联大师范多次遭日机轰炸,他不顾空袭危险救起被土埋住半身的华罗庚,就连蔡元培书嶂的对联也炸掉了半幅,只剩下“从来万里心”五个字。当时教学条件十分艰苦,陈友松、闻一多等几位教授和助教们挤在教室里备课。他激励学生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志,冒着生命危险,为大后方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中学教师。

1944年,陈友松出版了《苏联的教育》,这是我国最早介绍苏联教育理论的一本书。1945年底,在反对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争取民主、争取和平的昆明“12.1”爱国民主运动中他目睹青年学子遇害,悲痛凄怆,愤慨激越,濡笔写下“沉沉怨气憾乾坤,白昼狰狞兽食人”,“恨无寸铁护髦土,尚有秃笔讨顽癫”的挽词,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表明了强烈、分明的爱憎。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成西南联大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复校,陈友松随北京大学到北平,任北大教育系教授。1949年,北平解放前,傅作义将军邀陈友松和一些知名人士在中南海勤政殿共议和平解放北平的大事。他明确支持和谈起义,并与其他进步教授一起坚持留在北平,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译著等身犹砺学 1950年后,陈友松调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副主任和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更是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师范教育事业上。他聘请著名教授来系执教,为教育系的基础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积极支持苏联专家的工作,认真研究介绍苏联教育理论,主持翻译了《学校与领导》、《世界教育史纲》等书。

1956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

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后,迭遭坎坷。但他更专心于学术,致力于翻译,介绍外国教育,奋力笔耕二十载,译文达数百万字。作为内部资料,这些译文多数没有发表,但对教学科研工作的推进,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却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革”中又受磨难,由于长期在强烈灯光下从事翻译,眼疾得不到调治,于1976年双目失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焕发了七旬“盲教授”的青春,他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继续工作于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保尔、海伦、左丘明等6位盲文学家、盲诗人、盲教育家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格自励,并在《励志诗》里表达心声,“思为四化添砖瓦,欲效六盲事耕耘。”他先后担任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顾问,编译出版了《当代西方教育哲学》、《高等学校教育学法》、《美国师范教育》等数部名著,参加编纂了《英汉教育词汇》、《国际韦氏大辞典》、《大英百科全书》等教育学词条的译校工作。同时开设“西方教育哲学原著”课,培养一批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生,提携后学、俯首为牛,对上门求救者一视同仁,诲人不倦,默默奉献,甘为人梯。

1981年费孝通教授在人民大会党召开“教育与社会”座谈会,陈友松应邀出席,提出我国应立即开展该课题的研究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学科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病逝前一年,还为已故广西著名教育家雷沛鸿主编了《雷沛鸿教育论著选》。他在病重临终之前,构思和撰写了《我的教育观》一文;这是他一生教育思想的纯粹结晶,是教育思想史上一篇内容丰满而又切实的富有创见的杰作。

遥思桑梓无边绿 湖北,是陈友松的家乡,对“三峡七泽春浩荡,地灵物阜人豪杰”的故乡风物、古今英雄,怀有深挚的感情。早在1922年5月30日的《春日自菲律宾归故乡》诗中写道:“游子天涯泊,三年瞬已非;迢迢石人远,漠漠富水离”;“松间忆六老,挥手泪丝丝”;“故园风景在,归去莫迟迟”。描写了陈友松回宋河镇岔河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山、水、家、人的眷恋之情。

陈友松陈早期创建湖北教育学院外,解放后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为家乡的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曾应湖北电视大学之邀,为该校主编了一本《教育学》的教材;捐赠了一些教育书籍给京山二中,鼓励家乡学子立志成材。他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得知楚天钡盐厂是依托老家天子岗的自然资源办起来的,感到非常高兴,每当乡亲来京看望他时,他总要问该厂及其他企业的发展情况。陈老是一部活字典,记忆力惊人,尤其是对家乡人更是铭刻在心。

武汉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王惟新,是他四十年代的学生,两人二十五年未曾见面,1985年当王主任登门求教时,陈老凭着声音脱口叫出了他的名字,令其大吃一惊。

陈友松自抗日战争期间回过一趟宋河后,50多年没有回过家乡,让其魂牵梦绕的是故乡,他说死了以后一定要回到家乡,下辈子也不离开她。1984年4月的一首《思故乡》再一次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热爱:“摇落眼枯一楚侨,忽逢盛世乐陶陶。遥思桑梓无边缘,容我神游话滔滔”;“申胥伍胥余烈在,新市平林铁未销”;“黄鹤楼上客崔颢,‘京山道中’来孟郊”。

1992年3月23日,陈友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全国各地知名人士纷纷写出悼念文章和挽联,湖北大学和校友会的挽词是:“楚北有高贤士德早钦陈促举,京华聚硕学薪传今得左丘明”,对陈老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根据陈老的遗嘱,他和夫人朱良玉(京山县坪坝镇人,八十年代初去世)的骨灰将运回故土安葬。

陈友松人物简介

陈友松,当代著名教育家、翻译家。

湖北京山县人;早年留学菲律宾、美国,1935年在美获哲学博士学位;从事教育文化工作近七十年。

曾在厦门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任教授、代系主任;1942~1943年,领导扩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现湖北大学)一年,即促成其改制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

先生学通中外,著译约370万字(翻译资料数百万字未计)。其博士论文《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被誉为我国教育财政学的第一部专书,开拓了新领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称他为“东亚一流学者”。

先生在电化教育、苏联教育、比较教育等方面亦有开拓性贡献。后综合所学,集中外先进教育理想,创造性地提出 “五全教育观”,意义尤为重大。先生爱国敬业,诲人不倦。忧患之中坚持译述,耄耋之年坚持教学,失明之后坚持著译,时人称之为“三绝”云。

陈友松补充介绍

  陈友松(1899~1992)京山宋河人,原名豹,字敦伟、友松。陈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翻译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欧美同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比较教育学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顾问、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原西南联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15年进武昌博文书院,曾两度留学菲律宾。1922年毕业于菲律宾马厄拉师范专科学校。1925~1926年在菲律宾大学教育学院师范专科学习。回国后执教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武昌华中师范学校,后任暨南大学附设高中师范科训育主任、广西省教育厅视导员、商务印书馆及浙江省立图书馆西文部主任。192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教育,获教育学士、文科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31年任世界教育协会联合会扫盲组书记。193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美国教育家杜威称赞他为“东亚一流学者”。

  1935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位于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社会教育系主任,兼任中央教育电影检查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系、广州襄勤大学教育系、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教授。1942年秋,因学生反对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院长一职一直由教育厅厅长兼任,湖北省政府通过参议会知名人士李四光先生等人出面,从西南联大请来陈友松先生担任院长职。??陈就任院长后,励精图治,矢志扩大本院规模,学院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当局制约过多,尤其是与前任院长、教育厅厅长张伯瑾及陈诚办学意见不合,陈友松遂于1943年7月愤而辞职,卖书做路费返回西南联大。“清江之水何浪浪,复楚贺志走他乡。”诗句反映了陈友松先生当时的复杂心情。?尽管在任职期间遭受极大的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但辞职后的他仍十分关心湖北师范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于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四处奔走,呼吁改组湖北师范学院为国立大学。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先生极力支持,亦四处奔走,广为号召。1944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采纳各方意见,命湖北教育学院改为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隶属教育部。

  陈友松是我国电影教育理论开拓者,率先把苏联教育理论介绍到我国。早在1936年,作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理事的陈友松与人在上海合办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并出版《电化教育》周刊。1937年,陈友松著述《有声教育电影》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一本电教专著。20世纪八十年代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主编教材《教育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友松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系副主任、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曾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远东区基本教育会议中国代表身份出席有关会议。他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主要著述有:《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有声教育电影》、《苏联的教育》;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教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雷沛鸿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主要译著有:美国内务部教育署全国教育财政调查团著《教育财政学原论》(ResearchProblemsInSchoolFinance)(商务印书馆1936、1939年版);陈友松、邵爽秋合译:《教育科学研究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科南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此外还参加审订《英汉教育词汇》,参加编译《英汉辞海》等。

  陈在1957年反右中遭遇不公。文革中被视为“反动学术权威”,在国家劳动部工作的夫人也被视为“当权派”,夫妇同遭残酷破孩,曾赤脚站在碎玻璃渣上接受批斗。1967年时陈双目完全失明。之后,他仍笃志不倦,奋发著述,辛勤育才,积极指导研究生学习,从事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他学贯中西,博学精专,曾以古今中外著名盲人事绩自励,吟诗表其心志:“钢铁如何能炼成,请问盲人柯察金。创镜远望伽利略,落笔超群弥尔顿。”另诗:“爱罗先诃集童话,海伦凯勒著奇文。荷马史诗非谋食,左丘国语岂为名。赏月有幸听阿炳,恨天无情忆少陵。还我望穿光明眼,学他征服黑暗人。”《思故乡》诗云:“摇落眼枯一楚侨,忽逢盛世乐陶陶”“申胥伍胥余烈在,新市平林铁未销”“黄鹤楼上客崔颢,京山道中来孟郊。”他日常生活极简朴,余钱全用于购书。失明后在助手的协助下孜孜孜不倦工作,其惊人的毅力、勤奋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令许多知情者感叹不已。《光明日报》曾报道过他的先进事绩。

  1992年3月23日,陈友松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3岁。湖北大学和校友会献挽联云:“楚北有高贤,士德早饮陈仲举;京华聚硕学,薪传今得左丘明。”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遵其生前遗愿,他和夫人朱良玉(京山坪坝人)的骨灰于1995年7月从北京送回京山安葬,魂归故里。中共京山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

  “陈友松”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