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扬州市名人

王葆仁

王葆仁人物照片

扬州名人王葆仁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王葆仁(1907年1月20日—1986年9月12日),字爱予,江苏扬州人,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王葆仁于1926年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3年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1935年获得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博士学位,同年秋担任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客籍研究员;193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兼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1941年前往贵州湄潭浙江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1945年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1947年兼任浙江大学教务长;1951年调至上海,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建立化学研究所,王葆仁率领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组全体人员迁到北京,先后担任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1957年创办《高分子通讯》;1958年负责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兼任首届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王葆仁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科研、生产、教育、推广、普及等方面工作 。

王葆仁人物生平

1907年1月20日,王葆仁(字:爱予)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现扬州市江都区)。

1922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化学系,除依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外,还赡养母亲、接济姐弟;在艰辛的条件下完成了大学学业。

1926年,不满20岁的王葆仁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3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首届中英庚款官费留学,前往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当他将在中国国内已完成的5篇论文送交导师索罗普(J. F. Thorpe)后,遂免去一切考试和预修课程,直接做博士论文。他用两年时间完成并通过了论文答辩。

1935年,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是化学方面获得英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同年秋,应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教授赫尔曼·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邀请,赴该校任客籍研究员。

1936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并筹建理学院,兼任理学院院长与化学系主任,成为当时同济大学首次担任高级职务的中国教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葆仁全家随同济大学内迁,辗转绕道越南,始至云南昆明,后又迁往四川宜宾。

1941年,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聘请,前往贵州湄潭浙江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浙江大学迁回杭州。

1947年,兼任浙江大学教务长。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王葆仁被聘为专门委员。

1951年,应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庄长恭所长邀请调至上海,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3年,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王葆仁从他原来从事的有机化学毅然转入高分子,在中国开拓了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

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全国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由曾昭抡和王葆仁担任正、副主任,负责规划、协调全国高分子的科研与生产工作。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建立化学研究所,王葆仁率领有机化学所高分子组全体人员迁到北京,任化学所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一直负责高分子方面的领导与组织工作。

1957年,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赴莫斯科参加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高分子方面的谈判;同年,创办《高分子通讯》。

1962年,再次参加全国科技发展十年规划的制定工作。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王葆仁负责创办该校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兼任首届系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1985年8月24日,在中国化学会祝贺他从事化学工作60年的大会上,王葆仁将《有机合成反应》稿酬及平日节余,共计一万元人民币捐赠给中国化学会,化学会用此款设立了“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金”基金 。

1986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 。

王葆仁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葆仁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已内酰胺。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做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作了许多开拓工作。20世纪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烯等的研究。在烃类化学方面也做过许多研究 。

学术交流

1954年,王葆仁倡导组织的系列性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会议由他主持、领导,大致每两年召开一次。

1956年,作为中国高分子代表团团长应邀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全苏第九次高分子论文报告会,宣读了2篇论文,会后参观访问了苏联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 。

1957年,作为国家科技代表团顾问,赴莫斯科谈判132项中苏科技协作项目中有关高分子方面的具体内容;同年,担任中国高分子代表团团长赴布拉格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高分子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参观访问了捷克各化学研究机构与大学。

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多次接待日本高分子访华代表团,与日本高分子界的学者井本稔、樱田一郎、中岛章夫、竹本喜一、神原周等均有学术交往。

1979年,筹办和主持了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双边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论文报告会”,做了题为“近年来中国高分子研究进展”的综述性论文报告。

1981年,率团赴东京参加“中日双边高分子科学技术论文报告会”,致开幕词、闭幕词并宣读论文。

1982年,赴美国阿默斯特(Amherst)再次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高分子学术会议;9月,访美归来,抱病奔赴南京,参加了“中国化学会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 。

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王葆仁重视基本概念,认为基础课比选修课更重要,必须使学生弄懂基本概念、打好基础。因而他总是紧紧围绕基本概念来讲解。他不但讲实验结果,还从分子结构上阐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应,物质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性。在讲化合物的性质时,往往用电子理论予以解释;在讲化合物的结构时,又善于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进行;在讲授有机天然产物课时,他着重介绍用化学反应判断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方法 。

王葆仁重视科学实验,讲究操作精细、技术高超、准备充分、秩序井然。他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如果学生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巧的双手,很难成才 。

讲授课程

王葆仁在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先后讲授《有机化学》。他讲课决不能照抄书本、照本宣科。他通过阅读文献不断了解新的科学动向,使自己始终处于当代有机化学的前沿,讲课经常增加新的内容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6年9月13日

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追认)

王葆仁人物评价

王葆仁是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 。(中国科学院评)

王葆仁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和高分子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与科研工作,为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科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学术组织工作的社会活动家 。(光明网评)

王葆仁后世纪念

王葆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

2017年11月9日下午,由“王葆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筹备组”发起的“王葆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举行。唐有祺、谢学锦、杨福愉、戴立信、陆熙炎、沈家骢、黄志镗、朱道本、赵玉芬、佟振合、江明、麻生明院士,中科院原秘书长顾以健先生,王葆仁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领导,来自中国国内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王葆仁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学生、亲属,首都新闻媒体记者等60余人参加了纪念会 。

王葆仁补充介绍

  王葆仁,高分子化学家 1907年1月20日生于江苏扬州。1927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9月12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中国最早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化学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聚甲基-、聚己内酰胺。对有机硅高分子,特别是硅碳硅氧链高分子的合成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耐高温杂环高分子的合成及性能进行了较广泛研究,并在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70年代提出加强高分子大品种,如聚丙烯等的研究。在烃类化学方面也作过许多研究。著有《有机合成反应》上、下册。

  “王葆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