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南通市名人>如皋市名人

李渔

李渔人物照片

如皋名人李渔介绍

清代戏曲家,小说家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 金华兰溪(今属浙江)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如皋)。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

李渔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明崇祯十年(1637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杭州。后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筑“芥子园”别业,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名流。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归杭州,在云居山东麓修筑“层园”。康熙十九年(1680年)病逝。

李渔曾设家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创立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成为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一生著述五百多万字。其戏曲论著《闲情偶寄》,以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方面论戏曲文学,以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方面论戏曲表演,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有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另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笠翁一家言》等作品。此外,他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等。

李渔人物生平

年幼失怙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初七,李渔出生于长江出海口北岸的如皋。李渔的父亲李如松和伯父李如椿都是在如皋经营中草药的商人。李渔在《与李雨商荆州太守》书中云:“渔虽浙籍,生于雉皋,是同姓而兼桑梓者也。”

李渔自幼聪颖,襁褓识字,“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总角之年便能赋诗作文,下笔千言。他每年在自家后院的梧桐树上刻诗一首,以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李渔母亲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学“孟母三迁”,将李渔安排到李堡镇上的一座“老鹳楼”里读书。

崇祯二年(1629年),李渔父亲病逝于如皋,十九岁的李渔在如皋守孝三年。

崇祯六年(1633年),二十三岁的李渔扶父亲灵柩回原籍兰溪入祖坟。同年,娶生塘徐村(今属水亭乡)徐氏女为妻,并白头偕老。李渔多次出游,都靠她主持家政有方,得无后顾之忧。李渔在其作品中亲切地叫她“山妻”。

科场失利

崇祯八年(1635年),李渔去金华参加童子试,成为五经童子。首战告捷,使李渔尝到了读书成名的甜头,他信心更足,读书也更加刻苦。

崇祯十二年(1639年),李渔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他原以为稳操胜券,但竟名落孙山。因科场失利,他在寄给同试落榜友人的信中写下满腹牢骚。次年元日作《凤凰台上忆吹箫》词叹功名不就。

崇祯十五年(1642年),大明王朝举行最后一次乡试,李渔再赴杭州应试,由于局势动荡,李渔途中闻警返回兰溪。

崇祯末年社会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清朝的铁骑横扫江南,大明王朝已成风雨飘摇之势。国难当头,自己求取功名之路化为泡影,此时李渔心灰意冷,受新任婺州司马许檄彩之盛请,做了幕客。后又结识新任知府朱梅溪,两人志趣相投,来往甚为密切。一次,朱梅溪盛邀李渔去城东南隅的八咏楼赏景,并要他为此楼题联,以弥补该楼有诗无联的缺憾。李渔当即作了“沈郎去后难为句,婺女当头莫摘星”一联,令人拍案叫绝。朱梅溪命人制匾后悬于楼柱上。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入金华,八咏楼遭灾,楼中联遭毁,李渔也被迫离开金华回到了兰溪。

归隐伊园

清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清军攻占金华,大肆屠杀。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渔归隐故乡,回下李村居住,并改名“谪凡”。清廷颁布了剃发令,李渔对这一伤害民族自尊心的暴行虽强烈不满,但为了保命,还是剃了,并自称为“狂奴”。

李渔自誉为“识字农”,在伊山头的“先人墟墓边”,“新开一草堂”,构筑了自己的乐园——伊山别业(即伊园),并写下《伊园十便》《伊园十二宜》等诗篇咏之。“此身不作王摩诘,身后还须葬辋川”,他决定学唐代诗人王维,在伊山别业隐居终生,老死于此。在这之前,他还写过《归故乡赋》,深感行迈之艰,字里行间表露出了归隐之意。

顺治八年(1651年),李渔被推为宗祠总理,手订下李氏宗祠《祠约十三则》,又主持修了《龙门李氏宗谱》,深受村民敬重。这一年,李渔在一次兴修水利过程中介入了与生塘胡村的一场词讼之中,后因“胡姓刁诈,事不如愿,结讼中止”。此事使李渔萌发了到杭州发展自己事业的念头。于是他写下《卖山券》,卖去自己悉心营造、终日游乐其间的伊园,举家移往杭州,去寻找新的创业之路。

萍寄武林

李渔为其在杭州的寓所题名为“武林小筑”,并在此暂居下来,开始“卖赋以糊其口”,选择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被时人视为“贱业”的“卖文字”之路,开始了他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卖赋糊口”专业作家的创作生涯。

清顺治十年(1653年)李渔重返阔别二十年之久的出生之地如皋,并在如皋、通州一带以诗文会友,历时九个月, 写下了忆先大兄的诗文(李渔的嫡兄李茂的坟墓在如皋)。

在杭州期间,他以旺盛的创作力,数年间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传奇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李渔在杭州居住数年之后,随着作品的不断问世,“湖上笠翁”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坛新人。他的作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各地流传,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一些不法书商千方百计进行私刻翻印以牟取暴利,在缺少交通工具的当时,数日之内,三千里外的地方也能见到笠翁新作。有的就干脆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作品,挂上“湖上笠翁”的名进行发行,蒙骗读者。不法书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的行径,不仅侵犯了他的著作权,还极大地影响到他的声誉和经济收入。为捍卫著作权,他勇敢地站出来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一边请求官府为他主持公道,传札布告;一边与女婿沈心友四处奔走,上门交涉。然而由于当时社会没有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盗版现象仍防不胜防,屡屡发生,使李渔忙于交涉,兴叹不已。而其中以金陵(今南京)的盗版者为最多,为了便于交涉,李渔索性在康熙元年(1662年)左右离开了杭州,举家迁往金陵。

寓居金陵

清康熙元年(1662年)前后,李渔离开杭州,来到南京,开始了他文化事业上的全新时期。李渔先暂居金陵闸,后来在孝侯台边购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为芥子园,取“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此时,李渔一家连同奴仆少说也有几十口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衣食需求,他不得不与官吏打交道,常常外出“打抽丰”,以寻求保护与馈赠。 当然,李渔“打抽丰”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绝不折节自辱。一次,有同学来信说,有个大官要他去见见面,他回信婉拒。

居金陵二十年,李渔以文会友,以戏会友,与整个社会有着广泛而频繁的接触,交游面极广。在与李渔交往的、有文字记载的八百余人中,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艺人,遍及十七个省,二百余州县。他曾经为时任江宁织造曹玺撰赠过对联,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忘年交;与《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互赠诗词。清初的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等“江左三大家”, 王士禛、施闰章、宋荔裳、周亮工、严灏亭、尤侗、杜濬、余怀等“海内八大家”以及“燕台七子”“西泠十子”中的多数都与他有过交往。众多的朋友,使李渔能自由往来于朝野文人之间,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许多人情世故,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文学素材。

李渔居金陵期间,一方面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交结官吏友人,以取得他们的馈赠和资助;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要游览山水胜地。他携带家班远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三分天下几遍其二”,“名山大川、十经六七”,“四海历其三,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长期的漫游中,他对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对各地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调查,不仅进一步孕育了自己对各方面艺术的情趣,而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经过他精炼细微的艺术加工,从而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他还将这些从游历四方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戏曲创作和造园艺术中去,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老居层园

晚年的李渔思乡之情日切。六十岁的时候他有一次经富春江逆流而上,回到兰溪故里。在经过桐庐县严子陵钓台时李渔写下一首词《多丽·过子陵钓台》,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一生。李渔回到兰溪故里,写下了《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当时的兰溪县令赵滚十分敬重李渔的德与才,闻讯后,送去“才名震世”牌匾,并悬挂于夏李村李氏宗祠。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为了便于儿子回原籍应试,六十七岁的李渔迁回杭州。在当地官员的资助下,李渔买下了吴山东北麓张侍卫的旧宅,开始营建“层园”。由于搬家的劳累,一次失足从楼梯上滚下,伤了筋骨,从此李渔贫病交加,甚至正在修订的《笠翁一家言》也难以继续。他为此向京师老友写了一封公开信《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要求援助。许是这封公开信起了作用,李渔在朋友、官员们的资助下,次年层园修成。李渔贫中寻乐,准备安享晚年。

由于长期奔波的劳累,李渔再次病倒。康熙十九年(1680年)农历正月十三,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凌晨,李渔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岁。死后被安葬在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钱塘县令梁允植题碣:“湖上笠翁之墓。”

李渔轶事典故

芥子书铺

李渔不仅是高产多能的作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出版家。早在居杭期间,他就编辑出版过自己创作的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作品。寓居金陵后,为了防止别人私自翻刻他的著作,成立了芥子园书铺,他的编辑出版事业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他写的大部分书都是在这里印行的。书铺同时还印行、销售他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笺帖,以及其它文化用品。作为出版商李渔,他那灵活的经营策略与经营理念,使他能牢牢把握住商机,左右开弓,把芥子园书铺经营得红红火火。

李渔根据读者的心理和需要,除了出版自己创作的作品,还编辑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如被他称之为“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等;编辑出版了诸如《古今史略》《尺牍初征》《资治新书》《千古奇闻》等一大批读者想看而买不到的书;由他倡编并亲自作序、女婿沈因伯搜集整理、在中国美术界影响颇广、一直被誉为中国画临摹范本的《芥子园画传(谱)》也是在芥子园印行的。由于芥子园印行的出版物工精价廉,重信誉,加之广告意识强,多年来市场销路好,受到人们的欢迎。

后来李渔迁回杭州,芥子园屡换主人,但一直保持李渔优良的经营作风,成为清代著名的百年老店之一。书以人传,店以人名,随着岁月流逝,芥子园虽数易其主,但芥子园书铺仍然在不断营运,有资料表明,直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芥子园还刊印过《情梦柝》等小说。可以说,芥子园书铺不仅是清代为数极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也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悠久的“百年书铺”。

李氏家班

李渔心怀两个愿望,一是早生儿子,二是创办家班。五十得子使他满足了前一愿望,而后一愿望仍然没有影子,直到康熙五年(1666年)才有了机会。这一年,56岁的李渔应朋友之邀,由北京前往陕西、甘肃游历,先是在陕西得到颇具艺术天赋的一个十三岁的姓乔的女孩子,这是促成家班的成立最重要人员。乔姬聪慧过人,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天份,经教唱演习,成为李氏家班的有名的旦角。初到李渔身边,乔姬曾偷听伶工演奏《凰求凤》,过耳不忘,“自观场以后,歌兴勃然,每至无人之地,辄作天籁自鸣,见人即止,恐贻笑也。未几,则情不自禁,人前亦难舌矣”。乔氏请求学曲,李渔乃聘请旧肃王府苏州老优教之。乔姬学唱,记忆惊人,领悟极快,师授三遍,便能自歌。老师说是他授曲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聪敏之人。仅一月余,乔姬便学会了老师的所有,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每有客来访,乔姬隔屏清唱,客人听得食肉忘味。李渔曾在芥子园戏台上题有楹联曰:“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雪儿便是乔姬的爱称。几个月后,李渔到达甘肃兰州,又得到别人赠送的同样也是13岁的一个王姓女孩子。这个姓王的小姑娘长相虽然不出众,可是一旦易妆换服,却与美少年无异,令人惊叹。李渔便让同龄的小乔教她学戏,扮演生角。这样一来,昆曲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生和旦全有了,形成了家班的雏形。

其实李渔在陕甘一共得到四个女孩子,这就是李渔家班的全部成员。在此后的对外演出中,都仅四人当场。乔、王二姬的舞态歌容超群脱俗,能体贴文心,只需李渔略加指点,便能心领神会,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表演剧本内容,常常是“朝脱稿,暮登场”,效率很高。最主要的是,李渔组建的昆曲家班,并且不像其他那些家班,都隐藏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供家人和最亲近的朋友观赏,而是在全国各地举办演唱会,真是让世俗大跌眼镜。

由于有乔、王二人的出色演员,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李姬家班创建不久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中国,“全国九州,历其六七”。她们随李渔“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观众上至公卿下至布衣,如此广泛的交游在明清家班中绝无仅有。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备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就连房地产项目,李渔不仅在大本营南京营造了别墅芥子园,就在寸土寸金的苏州,也在百花巷内置办了自己的寓所,而这些地方都曾是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但乔、王二姬由于长年在外演出,劳累成疾,仅历七年便先后早逝。李渔老泪纵横,悲恸欲绝,写下了《断肠诗二十首哭亡姬乔氏》《重过江州悼亡姬呈江念鞠太守》《自乔姬亡后不忍听歌者半载舟中无事侍儿清理旧曲颇有肖其声者抚今追昔不觉泫然遂成四首》《后断肠诗十首》等诗作哭悼乔、王二姬,挥泪为二人写了一篇《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希望二姬能复生、再来,情深绵绵,催人泪下。李渔之悲痛,不仅因为二姬在家班里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更因为在生活上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形影不离的伴侣,在艺术上是最能领悟李渔文心并可以与之促膝交流、切磋的红颜知己。

李渔历史评价

余怀:“白香山道风雅量,为世所软,而谢好、陈结、紫、菱角,惊破霓裳羽衣之曲刑部侍时,得域获之习管弦歌者指百以归。苏文忠秉心刚正,不立异,不诡随,而琴操、朝云、璃头、尾,有每闻清歌辄唤何之。师昌黎开云驱鸲,师表朝廷,而每当赛客之会,集出二女合弹志琶………今李子以雅淡之オ,巧妙之思,经营修淡,缔造周详,即经国之大业,何速不在是,而岂破道之小言也哉?”

光绪《兰溪县志》:“最著者词曲,其意中亦无所谓高则诚、王实甫也。有《十种曲》盛行于世。当时李卓吾、陈仲醇名最噪,得笠翁为三矣。”

虞威玄洲氏:”见其妻要和谐,皆幸得御夫子,虽长贫,不怨。不作《白头吟》,另具红拂眼,是两贤不但相怜,而直相与怜李昭者也。”(《怜香伴·序》)

林语堂:“在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导引。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他是一个戏剧作家、音乐家、享乐家、服装设计家、美容专家兼业余发明家,真所谓多才多艺。”(《生活的艺术》)

李渔主要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戏曲剧本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双瑞记》

小说

《无声戏》《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

诗词

《过雉皋忆先大兄》《清明前一日》《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甲申纪乱》《军兴三异歌为督师李邺园先生作》《多丽·过子陵钓台》

理论著作

《闲情偶寄》

启蒙读物

《笠翁对韵》

别集

《李渔全集》

李渔后世纪念

兰溪李渔铜像

李渔全身铜像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芥子园内,像高近2米,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陈长庚创作。2003年9月10日李渔诞辰393周年时揭幕。

如皋李渔铜像

如皋李渔铜像坐落在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大剧院广场前。此为全身站立像,底座高2米,像身高5.58米。这是长寿之乡如皋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渔纪念馆

李渔纪念馆位于江苏如皋迎春桥东河边南首。2009年9月29日开放,自建馆以来,一直向观众免费开放,年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涵盖了专家学者、普通市民、在校学生等各类人群。

兰溪李渔坝

李渔坝原名石坪坝,位于兰溪市孟湖乡夏李村下畈。李渔有一段时间,在家乡夏李村做“识字农”,担任过“祠堂总理”,倡议兴建了四处石坝,连接附近的二条溪流,开凿了三条堰坑,总长六华里余,环绕全村,使周围上万亩良田得到“自流灌溉”,大大方便了村民的饮水,用水。《光绪兰溪县志》:“昔渔尝于夏李村间凿沟引水,环绕里址,至今大得其水利。”《龙门李氏宗谱》对“文学笠翁公”此举也大加赞赏。后人把其中最主要的一处“石坪坝”称作“李渔坝”,以作纪念。该坝长约9.7米,宽1.6米,高3米.坝底有一石孔,设计机巧。

李渔补充介绍

  李渔(1611~约1679)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号湖上笠翁。原籍兰□(今属浙江),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在明-取过秀才,入清后未曾应试做官。出身富有之家,园亭罗绮在本邑号称第一。

  清兵入浙后,家道衰落,遂移居杭州,又迁南京。从事著述,并开芥子园书铺,刻售图书。又组织以姬妾为主要演员的家庭剧团,北抵燕秦,南行浙闽,在达官贵人府邸演出自编自导的戏曲。在此期间,与戏曲家吴伟业、尤侗结交。后因担任主演的乔、王二姬相继病亡,本人亦已年老,境况较前困窘,再度迁居杭州,终老死去。李渔在当时很有声名,但毁誉不一。平生著作有剧本《笠翁十种曲》即《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 《巧团圆》、 《凰求凤》、《意中缘》、 《玉搔头》,另有《偷甲记》、 《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醋记》、《补天记》、《双瑞记》等 8种是否出自他的手笔,尚未有定论;小说《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文传》、《肉-》等;杂著《闲情偶寄》和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李渔的戏曲创作数量虽多,但大都为滑稽剧和风情剧,且多情趣低下,甚至流于猥亵之病。就思想内容言,《十种曲》中只有《比目鱼》和《蜃中楼》较为可取。前者写谭楚玉和刘藐姑的爱情故事,刻画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后者把柳毅传书和张羽煮海两个故事糅合在一起,歌颂了男女主角为了维护爱情的反抗精神和行为。但自清代以来,通常认为《风筝误》是李渔的代表作,此剧写韩世勋与詹淑娟婚姻故事,情节曲折,误会丛生。论者认为它关目布置很工,宾白言谈得当,曲词本色平易,但也批评它有堕入恶趣的严重缺点。李渔的小说虽大都取材于当时社会生活,但亦多格调低下,思想陈腐之病。所写内容以男女婚姻为主,情节比较曲折。

  “李渔”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