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恩施州名人>咸丰县名人

温朝钟

温朝钟人物照片

咸丰名人温朝钟介绍

中国同盟会会员

温朝钟(1878—1911),字静澄,土家族,湖北省咸丰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毕业于四川省师范学院,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黄玉山等人在重庆市黔江区牛背岛上组建了革命武装团体铁血英雄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1月3日,在黔江县石会乡凤池山宣誓揭竿起义,驱逐黔江县令,诛杀武举人孙常礼;但由于消息闭塞,起义准备仓促,1月23日深夜,不幸兵败,壮烈牺牲,年仅33岁。

温朝钟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温朝钟(1878—1911年),字静澄,土家族,湖北省咸丰县大路坝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温朝钟幼赋天资,志量不凡,他看到满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内政腐败,外侮日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便剪掉发辫,放弃举子业,于经史外旁搜博采,以谋求救国图存之道,探讨社会改革之策。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温朝钟就近考入四川黔江县学,友人向他祝贺,他说:“这是清廷的牢笼术,有什么荣耀?”温朝钟弃学回家,自耕而食,空闲时遍览百家之说,尤精于医道。凡患者求医,不论远近寒暑,一请即至,不少病人经其治愈,人称“温神仙”。

光绪三十二年,温朝钟赴四川成都,化名温而厉,报考通省师范学校,主考人说他“文怪、字怪、名怪”,抑列第二名。朋友祝贺他考中,温朝钟回答说:“只怕学得屠龙术,没有下手处!”再次放弃学业,遍游川、贵、两湖,观察山川要隘,访问草泽英雄,到武汉学造炸弹,访武术师学习剑术。

倾向革命

光绪三十三年,经从日本归来的黔籍中国同盟会会员陈芝轩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随后再回家乡,和黔江、咸丰两县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一道进行革命宣传,翻印《灭汉八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发动民众,并倡组“风俗改良会”,提倡“练习武术,团结救国,妇女放足,发挥力量,不当洋奴,发奋自强”。得到乡人黄玉山,黔江王克明、谈茂林等人资助,风俗改良会发展到万余人。

此后温朝钟又组织铁血英雄会,提出“义联英俊,协和万邦,推翻满清,打倒列强,复兴中华,实行共和”的主张,数月发展会友六、七万人。暗购军火,训练军队。派黄盛湘、王治安等到四川、湘西联络同志。

宣统元年(1909年)铁血英雄会更名湘鄂川黔铁血联英会。湖北施鹤道发布告示,通缉革命党人。温朝钟化名孔保华,取道四川江津、永川等地访问中国同盟会同志。

武装起义

宣统二年冬月底,温朝钟、黄玉山、王克明等以朝山为名,到彭水县凤池山(今属黔江)开会。不幸消息走漏,豪绅温百川向黔江、咸丰两县告发。咸丰县令徐培不为所动,黔江县王炽昌则召集豪绅商议防剿,组成“福”、“寿”两营,并急电酉阳州牧、重庆道台和清廷军机处派兵镇压,形势突变,温朝钟等决定立即起义,攻黔江。

腊月初三,革命军在凤池山誓师起义,发布讨满檄文。由于起义提前,绝大多数会友未得通知,仅到200余人。起义军军纪严明,所到地方,除口食以外,丝毫不犯;初五日,起义军增至1000余人,编成两个师,下辖8个大队,温朝钟为司令总长,王克明为次长,黄玉山为后勤总长,起义军一律剪去发辫,佩戴白布臂章,外衣前后一律粉书“国民军”3字,手持长矛、马刀、火枪等武器,举着“奉天承命扫清灭洋”的大旗向黔江挺进,腊月初七日占领黔江县城。

起义军入城后,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群众。温朝钟亲自到街头安抚百姓,宣传革命主张,响应者七、八千人。有人劝温朝钟成立军政府,固守县城,告示四方,等待响应。温说:“县城太小,又缺粮草,固守不是上策,仅得一城就成立政府以称大,不是我们的目的。”

起义军在城里驻扎一天,初九日转回大路坝、后坝一带,补充兵员器械。计划攻打彭水,再沿长江发展。十一日起义军集结于黔江、彭水交界的两会坝。派往彭水的联络员未返,情况不明,决定再占黔江。

腊月十二日,革命军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克明等率领,一路由温朝钟等率领。时黔江县令王炽昌从酉阳搬来协防军,在万柳堤设伏。傍晚,温朝钟所部率先到达城郊,正从上沙坝涉水过河,突遭协防军猛烈射击。激战至半夜,温朝钟身边只剩下数十人,遂向咸丰县破水坪撤退。这时四川、贵州、湖南、湖北4省官军接踵而来,重重合围。

壮烈牺牲

腊月十七(1月23日)深夜,清军追至破水坪,将起义军暂住的飞龙寺重重包围,有人劝温朝钟躲藏起来,再行起义,温朝钟答道:“首其事者当其难,岂能逃避!”

次日拂晓,清军攻破飞龙寺,温朝钟迅速烧掉会友名册,挺身站在楼门上,大声对清军说:“我是温朝钟,一切皆我所为,不与他人相干!”

酉阳州牧杨兆龙问温朝钟为何造反,温朝钟破口大骂:“你们都是汉人,不知洗雪祖宗耻辱,反为仇人卖力,真无天理良心!问我做什么,要杀就杀!”清军一阵乱枪将温朝钟射倒,分裂其体,蜀得其头,鄂得两足,湘、黔各得一手,向上邀功。温朝钟牺牲时,年仅33岁。

温朝钟人物评价

辛亥革命宣告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结束,温朝钟领导的黔江庚戌起义,时间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还早九个月,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前奏曲。

温朝钟的英雄事迹至今在川鄂湘边区传颂着。

温朝钟后世纪念

1911年11月13日,温朝钟的余部攻克黔江县城,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迎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四川军政府后追认温朝钟、王克明、黄玉山等为烈士,授予“铁血英雄”匾额;此外,还曾在小南海朝阳寺岛上修建三英祠(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湖北省咸丰县城的一条街命名为朝钟路,原黔江县城为其建有碑亭,范公祠曾立有温朝钟的牌位。

温朝钟补充介绍

  温朝钟 (1878—1911年),字静澄,又字果斋,今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大路坝人,系“铁血英雄会”义军司令总长。

  温朝钟幼赋天资,志量不凡。他看到清廷统治下的中国,内政腐败。外侮日亟,阶级矛盾和-十分尖锐,便剪掉发辫,放弃举子业,于经史外旁搜博采,以谋求救国图存之道,探讨社会改革之策。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于亲友敦促,他就近考取了四川省黔江县学。友人向他祝贺,他说:“这是清朝统治者的牢笼术,中国两百多年的耻辱,有什么荣耀!”他弃学回到家里,布衣素食,与农民为伍。以后又兼学医术,为人治病,不论远近寒暑,一喊就到,不取报酬。治病后就劝他人修身立德,济人利物,人们都称他“温神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他随老师到四川成都,改名温而厉,报考通省师范学校。主考人认为他“文怪、字怪、名怪”,故抑列第二名。朋友对他说:“你有机会钻研科学了。”他回答说:“只怕学得屠龙术,没有下手处!”于是再次放弃学业,遍游四川、贵州、湖南、湖北,观察山川要隘,访问草泽英雄,到新军学造 ,向武术师学习武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在重庆遇到从日本归来从事革命活动的黔江筹划同盟会会员陈芝轩,经陈芝轩介绍加入了同盟会。随后回到家乡,同黔江、咸丰两县的同盟会员一道进行革命宣传,翻印《灭清八策》,演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揭露清朝实行丧权辱国的政策,以发动民众。又倡导“风俗改良会”,提倡“练习武术,团结救国,妇女放足,发挥力量,不当洋奴,奋发自强”。这些革命活动得到了鄂川边区人民的热情支持,参加风俗改良会的群众达一万余人。在此基础上,温朝钟与黄玉山等发起组织革命武装团体“铁血英雄会”,提出“义联英俊,协和万帮,推翻清廷,打倒列强,复兴中华,实行共和”的政治主张,印制铁券《革命军》万余册,散发四川黔江、彭水、酉阳和湖北咸丰、利川,不几月,发展会友六七万人。宣统元年(1909年),铁血英雄会更名“湘鄂川黔铁血联英会”。

  此时,革命风潮在各省发动起来,湖北施鹤道发布告示,通缉革命党人,温朝钟正在咸丰西北各乡组织力量,准备起义。咸丰县令徐培劝他说:“时机不成熟,匆忙行事只会招来祸端。”温朝钟看他胆小怕事不足与谋,便改名孔保华,取道四川江津、永川等地,访问同盟会战友。许多会友都拿北美十三州同日独立事例鼓励他,约定于宣统三年(1911年)夏历八月二十三以“期”字为暗号,同时起义。

  宣统二年庚戌冬月(1910年12月),温朝钟、黄玉山、-明(四川黔江县人)等以朝山为名,到彭水凤池山(今属黔江县)开会,商讨革命军的武装起义。不幸消息走漏,豪绅温百川向黔江、咸丰两县告发,咸丰县令徐培曾留学日本,受过同盟会影响,同情革命党人,把前来告密的温百川关进监狱。黔江县令王炽昌则招集土豪劣绅商义防剿,组成“福”、“寿”二营,派武举孙常礼带“福”字营二百余人堵防仰头山大垭口,派外委许瀛州带“寿”字营三百人防八面山,其余分别驻守四方要道。又飞电酉阳州牧、重庆道台和清廷军机处派兵镇压。温朝钟、黄玉山、-明等为了应付突然事变,决定立即起义,攻打黔江变被动为主动。

  1911年1月3日,革命军在凤池山誓师,发布“讨清檄文”,揭竿起义。由于时间仓促,绝大多数会友通知不到,温朝钟身边仅二百余人,便多方激励说:“我们是扫除暴君污吏,救人民于水火而发动起义的,虽然有些仓促,但是天下也有许多起义成功于偶然。我们所过地方,口食外秋毫无犯,官兵抵敌,非有令不得妄开炮。”1月5日,革命军增至一千余人,编成两个师,下辖八个大队,以温朝钟为司令总长,-明为次长,黄玉山为后勤总长,革命军一律剪去发辫,佩戴白布臂章,外衣前后一律粉书“国民军”三字,手持长矛、马刀、斧头、梭标、牛角叉、 及青岗抬炮等武器,举着“奉天承命打清灭洋”的“温”字大旗,浩浩荡荡向黔江县挺进,行至板甲溪,分兵两路,施云山、裴从之等率小部队翻越八面山,牵制许瀛州的军队;温朝钟、-明、黄玉山等率大部队取道大垭口,从仰头山奔袭黔江县城北门。孙常礼居高临下,用火力堵住革命军进路。温朝钟率小股革命军抄后路突然袭击,取下孙常礼的首级,官军乱成一团,落荒而逃,革命军长驱直入,1月7日占领黔江县城。

  革命军入城后。捣毁了百货厘金局和天主教堂,又打开监狱,释放无辜的群众。温朝钟亲自上街头安抚百姓,宣传革命军的主张,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推翻清政府,赶走帝国主义。响应者约七八千人,有人劝温朝钟成立军政府,固守黔江县城,告示四方,等待响应。温朝钟说:“县城太小,又缺粮草,死守不是上策,况且仅得一城就设立政府以称大,也不是我们的目的。”

  革命军在城里驻扎一天,1月9日转回大路坝、后坝一带,号召群众,补充器械,计划攻打彭水,再出涪陵,沿长江发展,以配合全国起义。11日,革命军集结于黔江、彭水交界的两会坝,因派往彭水的联络员还未返,彭水方面情况不明,决定再战黔江。

  1月12日,革命军分两路从两会坝出发,一路由-明等率领,上八面山,出桃子坝,从西门攻城;一路由温朝钟等率领,越武陵山,过栅山,从南门攻城。此时,黔江县令王炽昌已从酉阳搬来协防军,在城西凭借万柳堤设伏,傍晚,温朝钟所部率先到达城郊,正从上沙坝涉水过河,突然遭到协防军猛烈射击,温朝钟指挥革命军奋勇还击。协防军以逸待劳,占火力、地利优势,革命军全凭义勇之气,激战到二三更时分,温朝钟身边只剩下数十人,遂向咸丰破水坪撤退,以图据险固守。这时,清廷调集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四省官军接踵而来,重重合围。17日深夜,官军追至破水坪,将革命军暂住的飞龙寺团团围住。有人劝温朝钟躲藏起来,等待时机,再行起义。温朝钟回答说:“首其事者当其难,岂能逃避!”次日拂晓,官军攻破飞龙寺,他迅速烧掉会友册,挺身站在楼门上,大声对官军说:“我是温朝钟,一切皆我所为,不与他人相干。”酉阳州牧杨兆龙想审问温朝钟,温朝钟破口大骂:“你们都是中国人,不知洗雪祖国耻辱,反为敌寇卖力,哪有半点天理良心!问我什么,要杀就杀!”官军一阵乱枪将他射死,遂分其尸,蜀军得其头,鄂、湘分其手足,烈士遇害时年三十三岁。

  “温朝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