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名人李寿庵介绍
李寿庵(1896~1974),番禺县人。自号琴客,又号琴道人。据前辈所言,其幼年即居广州河南。当时,河南多属乡村,农业以种植花、茶、果、蔬为主,风景十分清幽,骚人墨客亦多诞于斯。先生生长于此充满艺术氛围之乡,所受熏陶,于艺术乃趋而不自觉,遂十分酷爱美学,并曾放弃攻读英文而专于绘事。但又苦无师承,只得千方百计寻找前人手迹,依样摹仿练习。偶借得居廉画册,便欣喜若狂,如醉如痴地闭门恭读,反复临摹数遍,直至称意为止。其时十三行行商伍怡和的后人伍懿庄,念其苦学,乃出示所藏并稍为指点一二。而先生则似有特慧,每能举一反三。于是花卉始从居廉入手,进而取法恽寿平、孟丽堂、宋光宝;人物则师宗陈洪绶、任伯年;山水则习伍懿庄,继而戴熙四王,甚至追踪宋元各大家。由是乃得各家各法之长,即使随意点染,皆与法合。国画以外,又致力西洋画法,尤以擅写人像著称,且能别创新格,予人以脱俗之感。复擅篆刻金石,在抗日战争前,已属羊城有数之名家。数年前,海珠区文联即以原钤的形式,出版过先生的《印谱》专册。
先生还在英年,便与胡剑庵、李野屋、黄鼎苹、麦公敏等岭南画人,于广州河南结为南社,相互研磋画艺,故早年已有盛誉。他屡屡与后学者谈:“昔日(晚清)河南之画人,有隔山居派、南洲丹山派、鹤洲(以杨永衍为代表)超然派。虽然三派鼎足,却无门户之见,且彼此研磋互勉,此即得以共同进步之缘由。我等学人,应以前人为榜样,反对‘文人相轻’之陋习。”稍后,先生于《越华报》主编星期书画刊,并设专栏,名《云楼杂记》,著文畅论古今名画及其法则,订讹摘异,作有据之评骘。他在《杂记》中曾写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学历虽同,止境各异。故艺林笔墨,重在人品,品下则谨属工匠矣!”先生之作风严谨,而生活却平易近人,且富幽默感。偶因所论招人粗言指责,更是虚怀若谷,笑曰:“十年前无人骂我,今时不同矣。余从来最喜人骂,闻骂声则喜,且欲市酒相与共醉!何也?我有可骂之价值,焉得不喜?!”又自勉曰:“古人有言:能受天磨惟铁汉,不遭人妒是庸才。然也!”
抗战期间,先生避地香江,设蒲社授徒。当时黄鼎苹亦居于港岛。二人凡有合作之成果,均受时人所喜,咸望索而藏之。惟先生安贫乐道,虽于困难之际,亦不为名利所羁绊。战后仍归寓广州河南,及终仍许身艺术,并以扶掖后进为处世之道。晚年忽患眼疾,经手术而眇一目,仍作画、授徒如故。其时所作更是笔墨淋漓,沈雄浑厚。在其众多门人之中,尤以麦汉兴(麦公敏先生之公子)、刘清华诸位最得其心法,迄今亦桃李满园矣!
“李寿庵”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