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天津市名人>东丽区名人

黄佐临

黄佐临人物照片

东丽名人黄佐临介绍

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黄佐临(1906年10月24日—1994年6月1日),原名黄作霖,出生于天津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作家,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

194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假凤虚凰》。1949年,自编自导儿童电影《表》 。1954年,担任剧情电影《双推磨》的导演。1958年,执导剧情电影《三毛学生意》 。1962年,提出“写意戏剧观”的理念 。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陈毅市长》 ,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8年,黄佐临获得中国话剧研究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 。1990年,出版文集《我与写意戏剧观》。1994年6月1日,黄佐临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8岁 。

黄佐临人物经历

1906年10月24日,黄佐临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洋行职员家庭 。 1925年,开始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商科,从师于萧伯纳,开始涉足戏剧 ;在校期间,黄佐临曾自编自导独幕剧《东西》。

1929年,黄佐临回到中国,在天津担任新学书院名誉校长 。1935年,与金韵之(丹尼)前赴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莎士比亚,并在伦敦戏剧学院向米·圣丹尼学习导演 。1937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 ;同年,抗战爆发后回到中国,先在重庆国立剧专担任教员。

1939年,先后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上海艺术剧团担任导演 。1942年,与黄宗江、石挥等人创办了“苦干剧团”,后改为“苦干戏剧修养学院” ;在此期间,执导了话剧《梁上君子》、《夜店》等 。1947年,担任文华影业公司的导演 ;同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假凤虚凰》。

1948年,参加地下影剧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同年,执导由石挥、童芷苓、张伐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夜店》 。1949年,自编自导儿童电影《表》,影片讲述解放前,杂乱的上海街头,饥肠辘辘的流浪儿小牛,偷了万老头修表铺中一块金表的故事 。

1950年,黄佐临调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上海电影局顾问;同年,执导由丹尼、石挥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腐蚀》 ;此外,还执导了剧情电影《思想问题》。1951年,与石挥、叶明联合执导剧情电影《美国之窗》。

1954年,执导由王兰英、费兴生搭档主演的剧情电影《双推磨》。1956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为了和平》上映 。1958年,执导由文彬彬、范哈哈等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三毛学生意》,该片根据同名滑稽剧改编 ;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布谷鸟又叫了》上映 。

1959年,执导由魏鹤龄、张伐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黄浦江的故事》 。1962年,提出“写意戏剧观”的理念,倡导创立中国当代的、民族的、科学的演剧体系 。1979年,出版文集《导演的话》。1980年,与罗毅之、傅敬恭联合执导剧情电影《陈毅市长》 ,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8年,黄佐临获得中国话剧研究振兴话剧导演奖(终身奖) 。1990年,出版文集《我与写意戏剧观》。1994年6月1日,黄佐临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8岁 。

黄佐临人物评价

黄佐临执导的影片大多改编自文学作品,在电影改编的创作上,他以其"本土化"和"影像化"的独特方式,将国、内外的优秀文学搬上了中国的银幕。他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与改编方式,继承了他的导师、现实主义戏剧家萧伯纳的创作理念,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强调书写“社会问题”,还原生活化的情景。在电影《表》中,黄佐临既融入了师承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也迎合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带有社会改造性的意识形态,但黄佐临并不是以一种架空的、概念性的方式来表达他的理念,而是深入到中国的现实中,取材于生活,取信于观众。他以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合理巧妙的情节设置、真实可信的影像化表现手段,重构和再造了“本土化”影像(《当代电影》评)

黄佐临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81年

《陈毅市长》

电影

1959年

《黄浦江的故事》

电影

1958年

《三毛学生意》

电影

1958年

《布谷鸟又叫了》

电影

1956年

《为了和平》

电影

1954年

《双推磨》

电影

1951年

《美国之窗》

电影

1950年

《腐蚀》

电影

1950年

《思想问题》

电影

1949年

《表》

电影

1948年

《夜店》

电影

1947年

《假凤虚凰》

电影

编剧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51年

《美国之窗》

电影

1949年

《表》

电影

文学作品

时间

名称

备注

1990年

《我与写意戏剧观》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79年

《导演的话》

上海文艺出版社

黄佐临后世纪念

1995年10月24日,黄佐临塑像揭幕于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草坪。1996年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设立“佐临话剧艺术奖”(佐临奖),以弘扬黄佐临倡导的“以赤子之心,不求名不求利,做终生奉献于话剧事业的真诚艺术家”的精神 。

1999年6月,其女黄蜀芹将黄佐临生前珍藏的3000余册英文书籍和140余件手稿、信件、文献、照片、著作等一并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包括萧伯纳与黄佐临交往的一些文献 。

2016年12月28日,黄佐临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黄佐临艺术创新精神继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在上海文艺活动中心文艺会堂举办 。

黄佐临补充介绍

  黄佐临(1906~1994年)

  黄佐临,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天津。民国14年(1925年)赴英,入伯明翰大学攻读商科,开始涉足课余演剧活动,结识英国著名作家、幽默大师萧伯纳。民国17年回国后,黄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任天津新华书院名誉院长。民国24年,在纽约与金韵之(丹尼)结婚,婚后同赴英国学习,在剑桥大学研究莎士比亚及各种戏剧流派。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发生,黄夫妇结束学业,绕道莫斯科回国。第二年应曹禺之约,赴重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民国28年起,投身于上海“孤岛”戏剧运动,与青年演员石挥、张伐、韩非创建苦干剧团,选择并导演了《荒岛英雄》、《梁上君子》等一批剧目,风靡一时。民国35年秋,又涉足电影艺术,与柯灵、桑弧等创建文华影片公司,先后导演《假凤虚凰》、《表》等影片。民国37年底,与陈白尘、熊佛西等为迎接上海解放,参加“影剧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解放后,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副处长、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0”结束后,热情投入创作活动,先后导演《陈毅市长》、《彼岸》、《生命、爱情、自由》、《中国梦》等剧目,还撰写《导演的话》、《我与写意戏剧观》两部论著。1985年,黄任该院名誉院长。

  黄寓居泰安路,1989年春夏之交-时,在里弄为居地大中学生们上党课,以自己坚信共产主义的信念现身说法,教育青年正确看待形势。黄热心区内社会活动,尽管已是耄耋之年,总是神采飞扬、精神焕发地参加文艺演出,还不辞辛劳地参与长宁区教育基金会的筹划、募集工作。

  黄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全国文联理事、中国剧协副主席、上海剧协副主席、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黄佐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