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马鞍山市名人>当涂县名人

黄叶村

黄叶村人物照片

当涂名人黄叶村介绍

安徽籍画家

黄叶村(1911—1987)原名厚甫,学名成昆,芜湖县澛港人。父亲黄思进是个裱画师,写得一手好字,并擅长绘画人物、花卉。黄叶村从小受到家庭熏陶,耳闻目染,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

黄叶村个人生平

1911年至1966年

1911年,辛亥 出生 农历1O月13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澛港镇,原名黄厚甫,别署竹痴、老园丁、听雨老人。室名镜湖草堂、听雨楼和耕石斋。

1917年 丁巳 6岁 入私塾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始摹描红字。

1918年 戊午 7岁 在父亲的指导下正式临摹颜真卿《多宝塔》和《麻姑仙坛记》。

1919年 己未 8岁 人鲁港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尤其写得一手好字,同学常请他为自己写字帖,有的同学甚至用钱购买,一个铜钞一张帖。

1921年 辛酉 10岁 被镇上精通书画的名医计大先生收为义子。年底开始为乡友书写对联。

1922年 壬戌 11岁乘竹筏渡江到芜湖市商贾云集的长街为店铺书写招牌。

1925年 乙丑 14岁 高小毕业,在繁昌县峨桥镇当学徒。夜深人静时读书、练字、习画。

1928年 戊辰 17岁 早晨沿街卖烧饼油条,卖完回家看书、写字、刻章和画画。

1932年 壬申 21岁 先生一幅山水画首次参加芜湖市书画展,获得观众好评,获去日本国学习绘画艺术的留学名额,因母反对而未能成行。

1935年 乙亥 24岁 任皖北霍邱县松滋小学图画教员。

1938年 戊寅 27岁 任郎溪县建国中学图画教员,兼任第三战区皖南行署民众总动员会郎溪分会的抗日宣传工作。

1939年 己卯 28岁 先生与王高烈等九名青年在郎溪举办《金石书画展览》。所得资金全部捐献救济灾民。

1940年 庚辰 29岁 转入芜关中学任图画教员,拜名画家汪采白之父汪福熙为师,观摩了诸多名画,尤其是新安画派作品。期间画了很多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教学挂图及很多抗日救亡的宣传漫画。

1943年农历7月,国民党驻屯溪卫戍司令部一名将领派人向先生索画,先生深恶其假抗日,便托病回绝。为防不测,他辞掉芜关中学工作,到黄山三口乡小学任音乐和图画教员。

1943年 癸未 32岁 被安徽省立十二联中(泾县潘村营)聘为图画教员。先生所教班级学生中有十二名学生被乡政府逮捕,要求校方保释方可保外“等待处理”,校长杨钧青借故躲了起来。先生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模仿校长笔迹,私刻校方印章,将学生全数保出。案发后杨被撤职,先生也被解聘。同年春末,先生路遇一惨死路边的穷苦老人,便解囊相助下葬。

1945年 乙酉 34岁 相继受聘于南陵县中山中学和南陵中学两校的图画教员。

1946年 丙戌 35岁 联合国救济总署调物资救济灾民,南陵县救济会负责人将救济包一一拆开,挑选好的食品、衣物自己留用。先生知后画了十二幅题为“救济会救人先救己”的漫画张贴街头,先生却因此受到官方迫害。他又画了一幅渔翁钓螃蟹的画,题“留得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1947年 丁亥 36岁 南陵中学领导私扣学生助学金,中饱私囊,先生要求校长提高学生伙食标准不果,当即拿出工资为学生改善伙食,并以辞职抗议。

1948年 戊子 37岁 先生见南陵中学校舍已成危房,主动向校长建议拨款修缮,与之发生争执,为堵先生的嘴,在发薪水时校长将一叠钞票递到先生手里,先生将钞票向校长的脸上砸去,斥道:“我不要这不清不白的钱,有钱应盖校舍,为学生造福。”先生于当日即辞去了该校的工作。

1949年 己丑 38岁 南陵解放,先生回南陵中学教书。

1950年 庚寅 39岁 参加皖南行署在芜湖举办的中学教师集训班,学习结束后到青阳师范任图画教员。 1951年 辛卯 40岁 先生与方善策、莫云涛等11人为贵池文联首批成员。

1952年 壬辰 41岁 调安庆四中任美术教员,同年秋调桐城中学任图画教员兼班主任。

1954年 甲午 43岁 调至桐城师范任图画教员兼班主任、教研组组长。

1956年 丙申 45岁 调安庆师范任图画教员。 1957年 丁酉 46岁 因对优秀教师被打成右派露出不满,受到批斗,当年暑假后由安庆师范调怀宁师范任图画教员兼班主任和教研组长。

1958年 戊戌 47岁被错划成历史反革命,受留校察看和降薪处分。每天在学校农场养猪放牛。

1962年 壬寅 51岁 怀宁师范停办,先生退职回到芜湖。住在新家巷318号一间八平方米的茅草棚中,继续坚持潜心钻研金石书画艺术。

1965年 乙巳 54岁 长女黄道玉出嫁,先生亲手书毛主席诗词“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作唯一嫁妆。

1966年 丙午 55岁 “文革”红卫兵抄家,先生不敢画画,坚持练习书法,抄写、篆刻毛主席诗词。 1969年 己酉 58岁 唯一的儿子因家贫无钱医治病逝,学生汪友农探望时,见先生对着儿子遗像自语:“这个讨债鬼,为什么不让我去死呀!”汪将先生接到南陵县乡下写生作画。 1970年 庚戌 59岁 在南陵师范学校做不定期代课教员。

1971至1978年

1971年 辛亥 60岁 《安徽日报》批判先生是“黑画家”。

1976年 丙辰 65岁 南京杨建侯、赵良瀚和张正吟邀先生去黄山写生。

1977年 丁巳 66岁 为芜湖市园林局迎宾阁绘《祖国万岁》巨幅山水。

1978年 戊午 67岁 为繁昌县委招待所写、绘百余幅书画作品。

黄叶村个人简介

黄叶村(1911—1987),原名厚甫、又名黄叶邨(邨cūn同“村”)、别号后父、竹痴,安徽芜湖人。黄叶村先生一生历尽坎坷,但深深迷恋中国书画艺术,研习不缀。年轻时师从山水名家汪采白之父汪福熙门下,汪家收藏的历代名人书画、碑帖甚丰,黄叶村得以饱览群珠,尤其是新安画派诸大家的真迹和徽州钟灵毓秀的青山碧水、奇峰峻岭相互映照,使黄叶村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奠定了其艺术发展的基调。黄叶村书画金石均有精深的造诣,水墨、青绿并能,工笔写意兼擅,其山水和墨竹功力为近现代所仅见,且兼工花鸟,能诗善书,修养全面,生前被誉为“江南一枝竹”。由于黄叶村的作品生前多有散佚,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展览有一定的难度。他也“是继陈子庄(1913-1976)、黄秋园(1914-1979)之后,第三位生前困顿湮没,死后备受推崇的艺术名家”(《穷而后工成大师——黄叶村先生及其绘画艺术》钱念孙) 。

黄叶村个人成就

1979年

1979年 己未 68岁 先后分别被芜湖市文联吸收为画家、安徽省美协会员。8月,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请先生画五十余幅画作为出访礼品。10月被任命为省文史馆馆员。红学家冯其庸参观芜湖市工艺美术厂时,见先生墨竹,赞为“江南一枝竹也”,并索求先生一幅墨竹。

1980年

1980年 庚申 69岁 安徽省美协在省博物馆举办“五老”画展,先生十余幅墨竹首次与合肥观众见面,被誉为“江南一枝竹”。被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聘为教授,不定期前往讲学。芜湖市民革市委吸收他为民革成员,政协芜湖市委增补为六届政协委员,中山书画社会员。参加芜湖市与湖南株洲市画家互访、互展活动,游览写生了桂林等地的山水。

1981年

1981年 辛酉 70岁 芜湖市画家作品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先生多幅墨竹参展。北京大学教授吴祖缃、作家管桦赞先生墨竹“疑是板桥在世”“板桥后一人”等。同年夏,先生和学生汪友农去泾县小岭宣纸厂参观,不仅给厂部画了画,还给16位在场的工人每人各画了一张。安徽省第二期《艺谭》刊田恒铭文章《江南一枝竹—记老画家黄叶村》。11月吸收为省书协理事。 1982年 壬戌 71岁 国庆,应邀参加重庆“淳辉阁"笔会,周思聪先生观先生书画赞“高手在民间”。

1990年至1995年

1990年 庚午 第一期《现代中国》刊王平才、徐政《江南一枝竹——忆安徽画家黄叶村》。

1994年 甲戌 1月20日《中国书画报》刊汪友农文章《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吴作人评断黄叶村的画》。

1995年 乙亥 4月,安徽省政府拨专款出版《黄叶村画集》。

2002年

2002年 壬午 汪友农编《黄叶村画选》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三期《美术之友》刊秦金根《霜山红花黄叶常青——黄叶村的艺术实践及其当代意义》附先生六幅作品。8月1日《中国文化报》刊薛祥林、汪承兴文章《凡·高式的画家黄叶村》。8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分别收录了《旌德聚秀湖畔》、《巍峨的龙门》、《宋元遗风》和《芭荫清趣》、《朝气蓬勃》等作品。

2004年

2004年 甲申 第一期《荣宝斋》刊薛永年《从传统中走来》文章并附先生11幅画。l0月西苑出版社《历代大师画法比较——鸡篇》选《芭荫清趣》,《历代大师画法比较——山水篇》选《旌德聚秀湖畔》,《历代大师画法比较——竹篇》选《朝气蓬勃》。【代表作品】

黄叶村个人荣誉

1988年,在先生去世一年多后,由安徽省政协等单位牵头为其在安徽省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相继举办过“黄叶村遗作展”,并出版了《黄叶村画集》,叶村老人的家乡芜湖市也为宣传推广黄叶村的艺术做了很多努力。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也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叶村》。其书画艺术终于获得了书画界和公众的普遍赞赏,其艺术成就也必将载入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史册。

黄叶村补充介绍

  黄叶村(1911—1987),书画家,原名厚甫,学名成昆,祖籍安徽当涂。因读东坡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到出霜根,扁舟上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慕其意,遂改名黄叶村。其父黄思进是裱画师,字画均佳,叶村幼读私塾,1920年入公立小学,因家中贫寒常为小店书写招牌。1926年去繁昌杂货店学徒,不原为商,归家专攻书画。1934年,在霍丘县松滋小学任图画教员。1937年—1962年,在太平、屯溪、歙县、泾县、南陵、青阳、贵池、桐城、安庆、怀宁等地中学和师范学校任美术教师,其绘画得益于新安派大画家汪采白及其父汪福熙指点。叶村作书作画,以形写神,最喜画竹,曾作诗云:“平生爱画竹,画竹常青青,月上清影泻,风来奏好音。”他赞赏“竹是四君子之一,虚心向上,节节长青,宁折不弯”,因以自号“竹痴”。所画竹子,老嫩疏密,错落有致,风晴雨露,各具英姿,浓淡相宜,有“江南一枝竹”之誉。其山水画,汇新安画派各家之长,书法,揉合篆、隶、魏等笔法,执刀于方寸之间,功力颇厚。与萧龙士、葛介屏、赵良翰、张正吟等书画名流,相互切磋,过从甚密。1940年,与农家女结婚,因家贫寒,所生二女送人,独子病亡。生平三愿:一国家富强,二人民安乐,三为国效力。1979年,任安徽文史馆馆员。古稀之年,多次入三峡,下桂林,登黄山、九华,游苏杭,写生作画不辍。曾任安徽省美协会员、书协理事,芜湖市政协常委,中山书画社社长。其作品流传到西德、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曾参加省级、国家级联展。1980年,参加省博物馆“五老画家画展”,1984年3月,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民主党派、工商联书画联展及全国储蓄书画展。“老舍故居纪念馆”收藏其“露竹”一幅;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其“山水”、“雨竹”各1幅;其他报刊杂志均有其作品刊登。1987年5月病逝。1988年5月20日,安徽省博物馆举办“黄叶村遗作展”,震动省城,被赞为“继承和发扬新安派传统之第一人”。

  1989年,黄叶村遗作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较大反响,-、吴作人等参观后均给以极高的评价。

  “黄叶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