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上海市名人>崇明区名人

潘锡柔

潘锡柔人物照片

崇明名人潘锡柔介绍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潘锡柔(1935-),上海崇明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潘锡柔履历

1935年11月4日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崇明岛港东乡一个农民家庭。1942年,潘锡柔就读于城桥镇第二中心小学。少年时代的潘锡柔顽皮好动,头脑灵活聪慧。1945年,潘锡柔顺利升入崇明宏达初中就读,这个时期的潘锡柔开始接触美术,逐渐喜欢上绘画艺术。1949年初,14岁的潘锡柔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美术生涯。在校学习期间,潘锡柔十分刻苦,常常是学习绘画到深夜。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1949年月日上海获得解放,1949年10月,潘锡柔转读于上海行知艺术美术组。在这段时间里潘锡柔系统的学习了美术绘画技艺和理论。

潘锡柔人物简介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

潘锡柔从艺经历

1958年潘锡柔毕业并在雕塑系任教,开始了为之奉献一生的教育生涯。在毕业之初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多同代人一样,经历了那个特殊的灰暗时代。革命的浪潮,躁动的社会以及三年的困难时期,但他并没有停止过创作的脚步。当时的中国雕塑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作为创作指南,具有和平时期特有的革命化和大众化特征。无论是政治性的群众运动还是群众性的政治运动都使的雕塑这种艺术形式脱不开“运动”的干系。上世纪50-60年代,提倡意识形态化的“深入生活”并响应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服务于工农兵”的精神。这个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品有《小憩》(1959)、《山民》(1963)、《少女头像》(1963)、《心中的歌》(1965)等。观察潘锡柔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扎实的写实基本功,带有浓浓的时代烙印,在题材上表达的是地处江南一带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从《少女头像》和《心中的歌》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雕塑的点、线、面以及对于光影的利用悉数出现,这也是他早期的一些思考和尝试。

到了70年代中期,潘锡柔正处年轻力壮,满怀壮志的投入了国家的建设。身处西子湖畔的他是同一代人中为数不多受邀参与国家重大题材创作的雕塑家。那一时期的雕塑具有明确主题思想,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歌颂领袖等主旋律的创作题材。《欢呼胜利》是文革时期潘锡柔为军事博物馆设计并创作的小稿,1975年在北京进行了放大。这组群雕运用了典型的纪念碑式构图,柱形螺旋式的上升,巧妙的把人物按在各个不同的位置,满足了多角度的观赏并给人一种精神和视觉上积极向上的感受。紧接着同样为军事博物馆创作了大型浮雕《鸦片烽烟》。1977年潘锡柔参与并完成了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负责北门外西座的《社会主义革命》,时任此组群雕创作工作组长,创作团队给予了他很大的信任。1977年与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合作完成了《三领袖》,作品为经典的三人排开站立构图,和以往领袖像那种高高在上,挥手前进不同,人物动势质朴,给人一种领袖走入百姓身边的亲切感。包括在1978年完成的《周恩来胸像》,总理双手抱胸,表情和蔼可亲,对于人物精神气质上做到了“神性兼备”。1979带领学生完成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三组大型浮雕中其中的一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好转,中国雕塑迎来了“黄金时代”。全国性的城市雕塑会议频频举办,全国性的城市雕塑展和佳作评选活动也顺利展开。1988年和1998年潘锡柔先后两度出访欧洲,积淀和孕育了多年的创作激情随之爆发,他进入了一个创作高潮阶段,陆续创作了三十多件作品,与此同时在接受社会委托的命题性城市雕塑和非命题城市雕塑,总共大小八十余件。从祖国最西边的边疆克拉玛依到南端广西、广东再到东北三省以及宝岛台湾,都有潘锡柔先生的作品。扎根在西子湖畔的他以包容、敞开的胸怀面向全国,也将自己独特的江南气质根植在神州大地上。

潘锡柔补充介绍

  潘锡柔(1935.11—)上海崇明人。 擅长雕塑。1949年考入上海少年文化美术组,后转为行知艺术美术组。 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 毕业后留校任教。全国城市雕塑建设艺术指导委员,浙江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 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作品有《播种》、《西湖春晓》、《黄宾虹》、《江南无闲时》、《泳》、《蓝图》、《蔡元培》、《鲁迅》、《潘天寿》、《忆江南》、《决胜千里》等, 有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获奖、中国奥委会等收藏等。

  “潘锡柔”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