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广州市名人>天河区名人

潘文治

潘文治人物照片

天河名人潘文治介绍

中国民国时期海军中将

潘文治,字华亭,广东番禺人,生于1882年。1900年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1903年毕业后派往英国留学。回国后在北洋军舰服役。1911年随“海圻”军舰远航欧美,任该舰煤饷大副、枪炮大副、协长。1917年7月随“海圻”舰南下护法。次年1月任“豫章”舰舰长。1922年8月任“楚豫”舰舰长。次年2月肇和”、“水丰”、“楚豫”三舰组成驻汕头临时舰队,反对沈鸿英、温树德的倒行逆施。3月12日被孙中山任命为“楚豫”舰舰长。后任“福安”运输舰舰长。1924年3月26日受孙委派负责整理“飞鹰”、“福安”、“舞凤”三舰事宜。5月3l任大本营海军练习舰队司令。12月17日任大本营咨议。后因病辞职。1926年4月14日任代理海军局长。1928年凋任广东虎门要塞司令。次年因饱经变乱,厌倦政治,削发为僧,在杭州灵峰寺隐居。1949年12月在广州病逝。

潘文治人物经历

潘文治(1882 1949),族名达易,字华庭。广东番禺朱紫乡珠村(今属广州天河医)人。清光绪八年三月二十五日(1882年5月12日)生。其父潘名江为清朝荣禄大夫武功将军(从一品)。光绪二十六年(1900),潘文治考入黄埔广东水师学堂驾驶科,毕业后任“海圻舰”大副。宣统二年(1910)被派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民国初在海军任职,拥护孙中山,加人中华革命党.积极参与护法运动。1917年7月起历任豫章、楚豫、福安等舰舰长。1923年10月28日,广东海军离开孙中山到汕头,潘文治率福安、永丰等4舰留在广州支持孙中山。11月8日,孙中山大元帅颁《给潘文治的指令》中.赞扬潘“志行纯洁.深资倚畀”。次年潘父去世,孙中山亲写“国器掌珠”致祭。1924年3月26日,孙中山命潘文治“整理海军飞鹰、福安、舞风三舰事宜”。5月31日,潘被任命为海军练习舰队司令、海军少将。

1924年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潘文治与共产党的关系较好。7月底.广州市郊第二区农民协会威立,选潘文治为委员长。12月,潘因病辞去舰队司令职,任大本营咨议。1925年5月11日,番禺县珠村农民协会成立,选潘文治兼任执行委员长。6月12日,潘文治参与率领农民自卫军进入广州,协助革命政府平定杨希闵、刘罐寰叛乱。次年4月潘兼任番禺县农民协会整理委员会常委。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时.珠村是学员训练基地,当时的政要常到珠村潘文治家,蒋介石夫妇也是常客。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对潘仍敬重。1926年4月,为平息“中山舰事件”,蒋委任潘代理海军局局妊。1927年10月兼任虎门要塞司令,并升为海军中将。

1928年潘文治不满蒋介石反共之举,愤然解甲归田,次年到杭州灵峰寺(今灵隐寺)出家隐居,法号“曾觉”。

1936年,潘返珠村辣居简出,曾倡办东圃小学。1938年广州被日军侵占前夕,他举家避居香港。但仍以不同方式激励旧部与在海军任职的弟弟潘文谱、潘文绚奋勇抗日。抗战胜利前夕,他全家闻到珠村。潘在家乡居住期间,为乡亲办了不少好事。他曾多次阻止因水利纠纷而引起的宗族械斗。1943年,因杨桃围的归属问题,珠村潘、钟二姓各自组织人员和枪械,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恶战,潘文治挺身而出,极力制止,促使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重归于好。 1946年创办珠村小学。1949年5、6月间,多次掩护地下共产党员。9月,蒋介石离开大陆前,派人请潘文志到台湾,遭潘拒绝。潘于1949年11月24 日晨逝世,次日广州市军管会送了花圈及挽联,报纸上也刊登悼念文章。潘的故居保留至今。2001年1月,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光英为“潘文治将军故居”题匾,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闻”苍龙日暮犹行雨,寒梅“日肝更着花”。

潘文治补充介绍

  潘文治(1882~1949),番禺鹿步司朱紫乡(现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珠村,黄埔第一、二次建区时,东圃、珠村均属黄埔区辖)人,出身于贫苦家庭。1900年,得老师帮助,考入黄埔水师学堂(黄埔军校前身)学习驾驶,为第八届学员。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派往英国留学深造。归国后,于1919年任永翔舰舰长。

  1922年,陈炯明怂恿他签名反对孙中山,被他断然拒绝,并愤然辞职回乡种田。后经孙中山动员,才继续从事海军工作。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最先避难登上潘文治为舰长的楚豫舰,在舰上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转到较大型的永丰舰(后改名为中山舰)。在最困难的时刻,潘文治等为保卫孙中山,率舰在广州珠江上边战边开往白鹅潭,坚持战斗50天。孙中山当时曾给海军很高评价说:“吾国海军,皆能如今日舰队将士服从命令,则国事早定,岂复有如此之变乱乎。”1923年5月,温树德率领军舰由广州开往青岛,投靠军阀吴佩孚,只有潘文治为舰长的福安、永丰、飞鹰、舞凤4舰继续留驻广州,追随孙中山。同年11月8日,孙中山在《给潘文治的指令》中,赞扬他“志行纯洁,深资倚界”。翌年,潘文治的父亲潘鼎文病逝,孙中山亲笔书写“国器掌珠”送挽。

  1924年3月26日,潘文治被派往处理海军飞鹰、福安、舞凤3舰事宜。同年5月3日,被任命为海军练习舰队司令。这期间,黄埔军校师生五六百人经常到他家乡珠村学习和训练;蒋介石、廖仲恺、汪精卫、胡汉民、许崇智和苏联顾问鲍罗廷等,课余亦常到他家里作客。1925年5月,番禺县农民协会成立,潘文治在家乡珠村组织农民协会并兼任该会会长。在平定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中,珠村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做挑夫,协同军队进攻广州,在平定叛乱中起到重要作用。1926年4月上旬,广东省农民协会派罗绮园、潘文治等组成整理委员会,整顿番禺农民协会,并推举潘文治为常务委员。同月14日,潘被任命为海军局代理局长。1928年,调任虎门要塞司令。

  孙中山逝世后,潘文治目睹蒋介石清党、-进步人士和解散农民协会的恶行,深感国是日非,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深为不满,遂于1929年解甲归田。初到杭州灵峰寺隐居,后日寇侵华,便辗转回到家乡。潘在家乡居住期间,为乡亲办了不少好事。他曾多次阻止因水利纠纷而引起的宗族械斗。1943年,因杨桃围的归属问题,珠村潘、钟二姓各自组织人员和 ,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恶战,潘文治挺身而出,极力制止,促使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重归于好。潘重视教育,早在1936年,他便倡导在东圃镇创办东圃小学。

  解放前夕,有些村民轻信谣言而惊慌,潘向村民说:“共产党是铲土豪恶霸,没有什么可怕的”。从而稳定了民心。1949年12月,潘文治因病逝世,享年67岁。

  珠吉街道 建于2002年12月4日,以原东圃镇的珠村、吉山村地区为基础组成,并取两村名第一字而得名。2003年,面积10.015平方千米,总人口15547人,其中常驻人口8930人。辖4个社区(珠村南、珠村北、吉山东、吉山西)、2个村委会(珠村、吉山)。珠吉街成立于2002年12月,是天河区撤镇建街后成立的新街道,东与黄埔区接壤,南以中山大道为界,西近广东奥……

  “潘文治”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