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烟台市名人>莱州市名人

王文采

王文采人物照片

莱州名人王文采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类学家

王文采(1926年6月5日-2022年11月16日)出生于济南,原籍山东掖县,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文采194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系任助教半年;1950年3月调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文采院士是中国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他对中国植物区系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共发表28个新属约1370个新种,提出了东亚植物区系的16个间断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是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等类群分类研究的集大成者。 发现了一些植物迁移路线和分布中心等。

2022年11月16日,王文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文采人物生平

1926年6月5日,王文采出生于山东济南,原籍山东掖县(今名莱州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他随母亲前往北京求学。

1945年,王文采从北平第四中学毕业,考入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

1949年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担任动物分类学、生物切片技术和外系的普通生物学三门课程的助教。

1949年8月至1950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1950年3月至12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员。

1953年至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53年4月到11月,和李世英等人组成广西队到广西西南部考察橡胶宜林地。

1954年,又到江西武功山进行采集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逆境之中,王文采仍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境,坚持着自己的植物研究。

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81年到1983年,中科院组织了由王文采主持的综合考察队前往横断山区考察三年,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

198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2022年11月16日15时13分,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王文采,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王文采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王文采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一、植物分类学研究

1、王文采通过对毛茛科科植物深入的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主持编著《中国植物志》第27、28卷 (毛茛科),发表论文17篇。发现3个新属,193个新种,这样,中国毛茛科由20世纪50年代原知的36属,593种,增加到42属,约800种,基本反映了中国极为丰富的毛茛科植物区系。根据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了毛茛科,以及翠雀属、乌头属和唐松草属三个大属的演化趋势,并以此为指导对这三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改和补充。

2、王文采对苦苣苔科的分类和系统学作出了贡献。主持编著中国苦苣苔科志《中国植物志》69卷,发表论文24篇。发现15个新属,138个新种,随着近年的新发现,中国此科由20世纪50年代原知的40属,210种,增到56属,420种,基本反映出中国拥有的苦苣苔科植物区系。根据形态学方面的观察,揭示苦苣苔科的演化趋势。

3、王文采主持编写中国紫草科志《中国植物志》64卷,2分册。发表论文8篇。发现2新属,27新种。根据形态学和孢粉学等方面和特征,揭示了紫草科的演化趋势,并据此确定诸属的演化水平和系统位置。

4、王文采参与合作编著的中国荨麻科志《中国植物志》23卷,承担赤车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等7个属的编写工作,发表论文18篇。发现132个新种。根据对形态方面的观察,揭示了上述三个属的演化趋势。曾对中国番荔枝科、樟科、肉豆蔻科、罂粟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豆科马鞍树属、葡萄科、金丝桃科、山龙眼科、萝摩科和唇形科青兰属进行过研究,发表论文11篇,发现65个新种。

二、植物物地理学研究

1、王文采在“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些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一文根据对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葡萄科,并参考种子植物其它92科植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中的由西南到东方向7种分布式样,以及对一些科、属的地理分布和亲缘关系的分析,发现了从中国西南分别向东到达日本、向西到达喜马拉雅山区和向东北到达西伯利亚扩展出的三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到上述地区时形成的一个重要发展中心。

2、王文采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的一些间断分布现象”一文根据对毛茛科、苦苣苔科、荨麻科、紫草科,以及其它19科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研究,划分出中国植物区系中的西南部与台湾、四川与日本、西南、华南或华东与东北和西伯利亚、亚洲大陆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南或华南与欧洲等16间断分布式样,并做出初步解释。

3、王文采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地理”一文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广西、云南东南和贵州南部这一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这里出现了这个亚科的全部5个族,42属,210种,原始的苦苣苔族(共有5个属)在这里分布有3个属。特产此地区的植物有15个属,163种。作者提出这一地区显然是这个亚科的分化中心,有可能是其起源中心。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项目名称

获奖级别

1987年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3年

东亚苦苣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科技专家库官网显示,王文采可见的最早中文论文发表是1956年在《生物学通报》上的关于水毛茛一文,最早外文论文发表是2005年在《GEOCHEMICAL JOURNAL》上的Effects of biodegradation on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atural gas - A case study in the bamianhe oil field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一文。截至2017年在《植物研究》《广西植物》《植物分类学报》《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ASIA-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期刊上共发文192篇。

根据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官网显示,王文采共发表著作10部。

王文采主持编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王文采为二书编写的第一负责人),共邀请全国130位专家参加编写工作,自1965年起费时19年完成。收藏中国高等植物近15000种,其中9082种配有墨线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图鉴类著作,是农、林、牧、医药、轻工业等部门开发利用中国植物资源的重要基本资料,也是植物学科研和教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

王文采主持编写了《横断山区维管植物》。该书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59位专家根据1981-1983年横断山区综考队采集的植物标本,以及过去六十年积累的大量标本,费时5年完成的。收载横断山区维管植物8559种。全书分为二卷,分别于1993年2月和下半年出版。由于横断山脉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复杂的山地植物区系,为该山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该山区植物区系的研究提供最新的基本资料。

人才培养

主讲课程

1979年、1980年,王文采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系统植物学。

1982年至1987年,王文采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讲授系统植物学。

学术报告

根据2020年6月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王文采曾先后访问瑞典、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瑞士的一些植物标本馆,作过有关中国植物区系的学术报告。

荣誉表彰

获得年份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1996年

生物志奖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1997年

生命科学奖

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

199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6年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中国科学院

参考资料:

王文采人物评价

王文采是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在近70年的潜心治学中,王文采院士学术成果不断涌现,赢得国际声誉,得到学术界广泛尊崇。他在探明中国植物的种类、分布状况、经济用途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张张标本,一个个物种让他始终焕发着生命的活力。他的一生都遨游在植物王国的世界中。植物分类学、植物标本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中国科学院评)

王文采不但是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在植物科学绘画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评)

植物学家王文采善于描绘植物之美,他绘制的植物标本图美轮美奂,而他的“出塞诗意图”挥毫间层云顿生、丘壑林立,显露出保家卫国的豪迈之气与浓厚的古意。(人民政协网评

王文采绘画作品

“出塞诗意图”。

王文采补充介绍

  王文采,植物分类学家。1926年6月5日出生,山东掖县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毛茛科、荨麻科、紫草科、苦苣苔科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发现20新属,约550新种。根据他揭示出的演化趋势,对翠雀属、唐松草属、侧金盏花属、铁线莲属、楼梯草属、苎麻属、石蝴蝶属和唇柱苣苔属的分类系统作了重要修订。建立了赤车属、微孔草属、后蕊苣苔属、吊石苣苔属的分类系统。根据96科植物分布区的分析,划分出东亚植物区系的7种分布式样和3条迁移路线,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可能是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扩展中形成的一个发展中心。发现云南东南、广西和贵州南部的岩溶地区是世界上苦苣苔亚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此亚科的全部5族,及42属,210种,并认为此岩溶地区是此亚科的原始分化中心。

  “王文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