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烟台市名人>莱州市名人

李森先

暂无李森先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莱州名人李森先介绍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李森先(1616年 —1660年),字琳枝,又作琳之、琳芝,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官授国子监博士。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后,投降李自成军,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府祠祭司从事。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李森先再仕清朝,恢复原官国子监博士。顺治二年(1645年)考授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他风骨冷峻,铁面无私,平生以摧折豪恶、匡扶正义为己任,声满天下,被称为清初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人物生平

李森先,字琳枝,是山东掖县人,曾经考中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 顺治元年(1644年),明亡后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府祠祭司从事。清朝定鼎北京后,李森先恢复原来的官职。

顺治二年(1645年),御史吴达等人弹劾冯铨收受明朝降将贿赂、放纵子弟为非作歹。八月李森先也上疏指出:“明朝二百多年天下坏于魏忠贤,而魏忠贤当时杀贤臣、通贿赂、谋逆成于冯铨。请求将冯铨弃市以彰大法。”李森先此疏,词极冷峻,一时轰动朝野上下。后由于冯铨上下活动,清朝又正在用人之际,此事遂不了了之,李森先却被罢了官回原籍居住。

顺治九年(1652年)十二月,因弹劾冯铨而获罪的大臣全部起用,李森先才官复原职。

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森先以四川道监察御史出巡江南。当时,江南的抗清斗争已烟消云散,但社会极为混乱,地痞流氓横行不法、豪强劣绅侵欺百姓,严重影响江南的稳定和发展。还有一些新任地方官视江南为发财之地,肆意侵吞贪污,更加剧了江南社会的动荡。李森先到达江南后迅速遏制住这些风气,并稳定了那里的秩序。

顺治十五年(1658年),李森先上疏请朝廷广开言路,赦免因言获罪的谏官李呈祥等人。应诏上书,大略说:“皇上孜孜不倦谋求天下天平,多次下求言诏,但是大臣们犹豫观望的人很多,都是因为从前上书言事的大臣,一旦受到惩处,就流放永不续用,互相都把进谏作为警戒呀。我认为想要广开言路,应该宽容对待进谏的大臣。像流徙的谏臣李呈祥、季开生、魏琯、李裀、郝浴、张鸣骏等,都与下诏恩准进谏因为公事受连累有关。倘使蒙受皇上顾念和怜悯,让天下人明明白白知道皇上宽容直臣,即使发配到偏远地方的直臣也不会被遗漏,凡是有进言责任的人,能不洗心竭虑进言吗?”皇上责怪他买恩徇情,夺去官职,下放刑部议罪,流放尚阳堡。三个月后,顺治帝怜其忠直,又宽宥了他,三复原官,命他去河南调查灾荒情形。李森先到了河南汝州,其刚正的品质、过人的才干迅即获得当地士民爱戴。

当时,汝州农民开荒垦田,由于丈量土地用的弓不一个标准,常常发生争斗、诉讼。李森先了解到这一情况,下令统一了丈量用弓,将标准长度刻在石碑上,从根本上杜绝了争执。促进了开荒发展。由于劳累过度,李森先到汝州不数月便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年)卒于任上。

李森先轶事典故

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森先到江南,首先劾罢民愤极大的贪官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接着清除为害地方的流氓恶棍。当时,苏州有个优人名叫王紫稼,此人风流儇巧,明末遨游于京都公卿和文人雅士之间。江南名宦、名儒如钱谦益、吴梅村等都与其诗酒往还,称为“王郎”而不名。入清之后,此人弃优业,以其名声和机巧奔走于官府,关说公事、包揽词讼。平日花天酒地,淫污良家妇女不可数计,所受馈遗,成千巨万,成为苏州一大害。李森先详细访察得实,命人逮捕了王紫稼,一顿痛杖,直打得娇弱王郎皮开肉烂,随后立枷死于苏州阊门之外。苏州还有一个三遮和尚,居天平山中,宣传邪教,煽诱良民,奸淫妇女。李森先乔装打扮亲探天平山,尽得三遮劣迹,立即将其逮捕杖打八十,与王紫稼相对枷死。李森先到苏州时,有一个金姓恶棍正在虎丘搞选美。他与其他纨绔子弟集中全苏美女,像考进士一样按照姿色高下分授为状元、榜眼、探花和二、三甲进士。李森先了解到此人明末曾犯杀人之罪,因国变而逃脱了惩罚,立时将他拘捕,重打八十棍,当场毙命。一时台省贵人,咸皆丧胆。除掉这三害,苏州社会秩序大大好转,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称李森先为“海瑞再世”。但,李森先在苏州时间并不长,因奏陈一起贪污案就被江南劣绅诬告,被革职问罪下狱。李森先素来廉洁,起解时连路费也没有。苏州市民知道这个情况后,自发地进行捐款。当时,苏州府衙前放了一个大钱柜,上书“愿救李御史者投金于此。”不一会儿,柜子便满了。第二天,苏州市民哭送李森先,数十里不绝。当地官吏皆送到河边,相视挥涕。时人诗曰:“亲见攀辕泪万行,金昌城下水茫茫。”松江知府李正华酌酒相饯说:“我们一生图的是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今日李公被逮,其荣赛过登仙,诸君何必悲怆呢!”李森先听罢掀髯大笑,连声道谢。

李森先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四·列传三十一》

李森先主要成就

李森先一生为人刚劲耿直,曾自书"铁面冰心”匾额,以明心志。虽屡遭坎坷,终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以自励,被时人誉为"真御史",有"海忠介之风"。 李森先仕清之时,正是清朝初立、风云未定、社会动荡、法纪混乱的时候。他作为掌管风纪的御史,不避鼎镬、放胆直言、搏击豪强、兴利除弊,于国于民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御史16年,他三起三落,坎坎坷坷,但本志不变、初衷不改,当时便被称为“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人物评价

森先、裀、开生以謇直蒙谴,独森先复起。煊死非罪,世尤哀之;然挟外转之嫌,授谗人以隙,与森先诸人不同矣。(《清史稿》评价)

顺治、康熙年间,天下公论,御史当以李森先为第一。王士禛评价)

忧时贾傅心诚痛,请剑朱云事独难。鼎镬自甘编虎齿,斧柯终拟斫龟山。殿争气通千寻上,袖草风吹万壑寒。睨柱冲冠君不觉,艰危头与壁惧还。(龚芝麓《送李琳芝侍御还山》评价)

公为人宽厚长者,而嫉恶特严。当秦公时,大憝元恶,皆已草无余,而踵起者犹蔓衍不绝,公一一擒治之,始根株尽拔无蘖矣。其最快者,优人王子,善为新声,人皆爱之。其始不过供宴剧,而其后则诸豪胥奸吏,席间非子不欢,缙绅贵人,皆倒屣迎,出入必肩舆,后弃业不为,以夤缘关说,刺人机事,为诸豪胥耳目,遨游当世,俨然名公矣!(无名氏《研堂见闻杂记》评价)

吾曹期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耳。成败利钝,造物司之。公今日之行,荣于登仙矣!诸君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李正华评价)

李森先个人作品

著有《椒雨园集》、《李森先谏草》、《天中记游》

李森先补充介绍

  李森先(?—1660年),字琳芝,掖县(今山东莱州)人,清初政治家,顺治年间官任御史。他风骨冷峻,铁面无私,平生以摧折豪恶、匡扶正义为己任,声满天下,被称为清初御史第一人。

  李森先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国子监博士。明亡后曾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礼政祠祭司从事。清入北京,李森先恢复原官。顺治二年(1645年)考授为江西道御史。

  清朝建立后,明末的阉党冯铨、谢升做了清朝的内院学士,执掌朝政。顺治二年(1645年),御史吴达等人弹劾冯铨收受明朝降将贿赂、放纵子弟为非作歹。李森先也上疏指出:明朝二百多年天下坏于魏忠贤,而魏忠贤当时杀贤臣、通贿赂、谋逆成于冯铨。请求将冯铨弃市以彰0。森先此疏,词极冷峻,一时轰动朝野上下。后由于冯铨上下活动,清朝又正在用人之际,此事遂不了了之,李森先却被罢了官。顺治九年(1652年)底,因弹劾冯铨而获罪的大臣全部起用,李森先才官复原职。

  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森先出巡江南。当时,江南的抗清斗争已烟消云散,但社会极为混乱,地痞流氓横行不法、豪强劣绅侵欺百姓,严重影响江南的稳定和发展。还有一些新任地方官视江南为发财之地,肆意侵吞-,更加剧了江南社会的动荡。李森先到江南,首先劾罢民愤极大的-淮安推官李子燮、苏州推官杨昌龄。接着清除为害地方的流氓恶棍。当时,苏州有个优人名叫王紫稼,此人风流儇巧,明末遨游于京都公卿和文人雅士之间。江南名宦、名儒如钱谦益、吴梅村等都与其诗酒往还,称为“王郎”而不名。入清之后,此人弃优业,以其名声和机巧奔走于官府,关说公事、包揽词讼。平日花天酒地,淫污 妇女不可数计,所受馈遗,成千巨万,成为苏州一大害。李森先详细访察得实,命人逮捕了王紫稼,一顿痛杖,直打得娇弱王郎皮开肉烂,随后立枷死于苏州阊门之外。苏州还有一个三遮和尚,居天平山中,宣传-,煽诱良民,奸0女。李森先乔装打扮亲探天平山,尽得三遮劣迹,立即将其逮捕杖打八十,与王紫稼相对枷死。李森先到苏州时,有一个金姓恶棍正在虎丘搞选美。他与其他纨绔子弟集中全苏美女,像考进士一样按照姿色高下分授为状元、榜眼、探花和二、三甲进士。李森先了解到此人明末曾犯杀人之罪,因国变而逃脱了惩罚,立时将他拘捕,重打八十棍,当场毙命。除掉这三害,苏州社会秩序大大好转,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称李森先为“海瑞再世”。但,李森先在苏州时间并不长,就被江南劣绅诬告下狱。李森先素来廉洁,起解时连路费也没有。苏州市民知道这个情况后,自发地进行捐款。当时,苏州府衙前放了一个大钱柜,上 书“愿救李御史者投金于此。”不一会儿,柜子便满了。第二天,苏州市民哭送李森先,数十里不绝。当地官吏皆送到河边,相视挥涕。时人诗曰:“亲见攀辕泪万行,金昌城下水茫茫。”松江知府李正华酌酒相饯说:“我们一生图的是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今日李公被逮,其荣赛过登仙,诸君何必悲怆呢!”李森先听罢掀髯大笑,连声道谢。

  李森先到京后,朝廷经过细致调查,宣布李森先无罪,恢复了官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李森先上疏请朝廷广开言路,赦免因言获罪的谏官李呈祥等人。顺治帝责其党比徇情,再次革职。不久,顺治帝怜其忠直,又宽宥了他,命他去河南调查灾荒情形。李森先到了河南汝州,其刚正的品质、过人的才干迅即获得当地士民爱戴。当时,汝州农民开荒垦田,由于丈量土地用的弓不一个标准,常常发生争斗、诉讼。李森先了解到这一情况,下令统一了丈量用弓,将标准长度刻在石碑上,从根本上杜绝了争执。促进了开荒发展。由于劳累过度,李森先到汝州不数月便一病不起,卒于任上。

  李森先仕清之时,正是清朝初立、风云未定、社会动荡、法纪混乱的时候。他作为掌管风纪的御史,不避鼎镬、放胆直言、搏击豪强、兴利除弊,于国于民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为御史16年,他三起三落,坎坎坷坷,但本志不变、初衷不改,当时便被称为“御史第一人”。清初文坛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芝麓在《送李琳芝侍御还山》一诗中道出了李森先的风骨气节。

  忧时贾傅心诚痛,

  请剑朱云事独难。

  鼎镬自甘编虎齿,

  斧柯终拟斫龟山。

  殿争气通千寻上,

  袖草风吹万壑寒。

  睨柱冲冠君不觉,

  艰危头与壁惧还。

  “李森先”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