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名人王杰介绍
王 杰(1942-1965) 男,汉族,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81部队工兵营1连5班班长。王杰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培养,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勇于吃苦,乐于奉献,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1965年5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1965年7月,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实爆训练时,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根据王杰生前的愿望和表现,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全国军民学习和发扬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1965年11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活动。
王杰人物经历
1942年10月,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华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王杰从小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
1957年,大水淹没家乡,王杰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
1958年,王杰考入金乡一中初中部,每星期天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算账。
1961年8月,王杰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营一连当战士。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伍后,看到有的战友开上坦克那么威武,曾一度觉得当工兵不如当其他技术兵。指导员让他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产主义品质,深深感动了他,使他认识到,当兵的目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不愿当工兵的想法,很快就打消了。
1963年8月27日,王杰所在部队奉命到河北抗洪救灾,一天夜里,上级命令他们到木料场去抢运木料。场子被茫茫的洪水围困着,必须首先派一个尖兵探出一条安全的路来,大家才能顺利进场。王杰同志抢先要求担负了这项战斗任务。他在齐胸的水中探索前进,好几次掉进没过头顶的深坑。在寻找进出口时,他腿上、手上被在水下的铁丝网划成道道血痕,但为了顺利完成抢运任务,王杰把这一切完全置之度外。王杰这种奋不顾身、迎难而进的精神,使战友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王杰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入伍以后,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团员。
1964年1月,王杰被提任副班长,后任班长。2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3月,由于王杰分秒必争,刻苦钻研,考上一级技术能手。他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任爆破手期间,不浪费一寸导火索,决心“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接过来,传下去。”同年9月,家庭再三去信催其回家结婚,王杰因工作需要,再次推迟婚期。
1965年初,王杰其母心脏病复发,他以战备为重,三次推辞连里安排的假期。“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这是一连同志对王杰的评语。冬训中,是他带头跳进结冰的水里打桩架桥;施工时,突然暴发的山洪卷走了物资,又是他第一个奔去抢救;爬高空、钻猫洞进行爆破,也总是他担着风险抢先去装药、放炮;有时发生哑炮,仍然是王杰争先恐后地去排除。当兵4年,王杰写下了23本、总计超10万字的心得日记。
王杰人物事迹
1965年7月,王杰所在部队到邳州进行拉练,王杰被派到张楼执行民兵训练任务。十几天的训练,王杰认真细致地讲解了五一式防坦克地雷、五九式绊发地雷和应用式地雷的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14日清晨,王杰像往常一样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天他将要带领他们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实爆。这种实爆,王杰非常熟练,但是为了安全,他让民兵们在训练场等着,独自来到几十米外的河边进行试验,接连两次的实爆都成功了。试爆成功,民兵们兴奋起来,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认真地进行讲解,仔细做着示范动作。周围的人们为了看得清楚,纷纷围拢过来,逐渐围成了里外几层的圈子。突然,拉火装置出现意外,炸药瞬间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王杰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用炸药包代替地雷)……在那一瞬间,有着丰富爆破经验的王杰完全可以选择后仰,只要身体向后一仰,就可以脱离生命危险,然而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扑上去。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但是王杰却没能再站起来。
1965年7月16日上午,当地群众为王杰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方圆几十里的男女老少和部队官兵组成了庞大的送葬队伍,一路上哭声震天。
1965年9月16日,某坦克师和徐州党政机关群众7000余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根据王杰生前愿望,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王杰人物评价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彪、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陆定一亲笔为王杰题词。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来的题词是:“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录王杰诗)”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第71集团军视察。视察期间他专门来到集团军某旅,看望了王杰同志生前所在连官兵。他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求共产党员都要好好照照王杰“三不伸手”这面镜子。
王杰主要荣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全国军民向王杰学习。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王杰后世纪念
1965年11月,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陆定一、许光达等亲笔题了词。“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王杰班”始终继承和发扬“王杰精神”。转型以来,“王杰班”战士个个熟练掌握11种打击火器,在全旅率先人人取得通信、射击、驾驶3大专业的等级证书。
1968年,家乡人民为纪念王杰,将其故里花鼓村(另说为华堌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建王杰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都永远铭记烈士的英雄事迹。
1989年清明节,王杰大理石雕像在县城文峰路和金山街交叉口落成。
王杰烈士纪念馆,位于金乡县城北2.5公里的王杰村的东边,占地3015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63平方米,展出了英雄王杰的生平事迹,有文字资料、图画、照片和实物等。在王杰纪念馆的墙壁上,张贴了一些摘抄下来的话语,供后人瞻仰。 1988年1月,经该省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王杰补充介绍
王杰(1942—1965)金乡县城郊乡华固村(现金乡镇王杰村)人。1957年,家乡受水灾,他不顾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的马匹。1958年,考入金乡一中,每周日回家,都帮助生产队会计义务算帐。1961年,应征入伍,在解放军济南军区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1963年2月21日, 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后不论做什么工作,我一定要做到: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 。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他事事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施工爆破中,他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作业,坚持抡大锤, 胳膊累肿了,手上磨起血泡,也从不叫苦。是年8月27日,随部队到河北抗洪救灾。抢险中别人一次扛一捆草袋,他扛两捆;在抢运被淹的木材时,不熟水性的他却走在最前面,为全连探路。这一年他被评为五好战土,荣立三等功。1964年1月, 被提任为副班长,后任班长。2月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青年人要象疾风中的劲草,岁寒时的松柏,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任爆破手期间,他不浪费一寸 ,决心“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接过来,传下去”。1965年初,其母复发心脏病,他以战备为重,三次推迟连里安排的假期。1965年7月, 奉命到江苏省沛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14日,在训练时0发生意外0,在紧急时刻,他毅然扑向炸点,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 英勇牺牲。9月16日,某坦克师和徐州党政机关干部、群众7000余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1月27日,-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均发出向王杰学习的通知。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王杰同志学习。家乡人民为纪念他,将其故乡华固村更名为“王杰村”,并在村东修了纪念馆。
“王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