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名人王恩哥介绍
王恩哥,1957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Kavli理论科学研究所荣誉所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
1978年王恩哥进入辽宁大学物理系就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199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1年至1995年在法国里尔表面与界面实验室和美国休斯顿大学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1999年至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至2009年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9年至2011年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2011年至2012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2012年至2013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务长。2013年至2015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5年至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8年9月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国际董事 。
王恩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 。
王恩哥人物经历
1957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75年至1978年,在辽宁省辽中县乌伯牛公社当知识青年。
1978年至1985年,在辽宁大学物理系就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1985年至1987年,在辽宁大学物理系担任教师,期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学习。
1987年至199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0年至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至1995年,在法国里尔表面与界面实验室和美国休斯顿大学担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学者。
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5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学者。
1999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4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2006年至2007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8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9年至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
2011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
2012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务长。
2013年至2015年02月,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
2015年至2017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
2018年9月,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国际董事(International Councilor),是中国首位担任该职务的科学家 。
王恩哥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王恩哥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和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人合作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其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 。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3月,王恩哥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在Science, Nature,PNAS,Physics Review Letters,J. Am. Chem. Soc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大于7000次,h因子45 。
学术交流
2001年至2002年任日本东北大学JSPS访问教授;2005年至2009年任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AvH访问教授;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任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教授; 2009年10月至12月任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KITP访问教授 。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3年
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实验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4年
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理论和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8年
轻元素新纳米结构的构筑、调控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1年
轻元素新纳米结构的构筑、调控及其物理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治校理念
2013年王恩哥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就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学,虽然校风、气质各不相同,但贯穿始终的都是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学术为基、人才为本的精神品质。一个杰出的、一流的大学,其宏大而明确的抱负,就是要在知识的各个主要领域达至卓越,并以其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保持和延续这种竞争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不仅要有循序渐进的积累,也要有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基础上大的跨越,不只是自然而然的生长,也要经过一番自我扬弃、自我改造的艰难过程。”
指导学生
截至2013年3月,王恩哥先后指导了28名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多位直接去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的学生从事科研的比例相当高,有20位左右在世界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 。
时间
荣誉表彰
1996年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3年
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
2003年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 Fellow)
2005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2005年
周培源物理奖
2005年
德国洪堡研究奖
2005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2006年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200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
2007年
全国优秀博士后
2008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8年
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称号
2008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GCEP”访问学者称号
201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0年
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
亚洲计算材料科学成就奖
2018年8月
国际先进材料终身成就奖
王恩哥人物评价
王老师(王恩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生活作风,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是我生活上和科学研究上的一面镜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张广宇在他的博士论文的感言中评)
他(王恩哥)非常关心青年学者,也非常谦虚、严谨。他最让人佩服的就是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能坚持做出一流的科研成绩。他精力充沛、充满热情,跟他共事会被带动着充满斗志和热情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所表面物理实验室教师胡宗海评)
王恩哥补充介绍
王恩哥,物理学家。现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上海。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表面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和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人合作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其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曾获亚洲华裔物理学成就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履历
1975年至1978年辽宁省辽中县乌伯牛公社知识青年。
1978年至1985年辽宁大学物理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1985年至1987年辽宁大学物理系教师,期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学习。
1987年至199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研究生。
1990年至1991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91年至1995年法国里尔表面与界面实验室和美国休斯顿大学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5年至2009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至2007年期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4年至2009年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
2006年至2007年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员。
2008年至2009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9年至2011年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物理学院院长。
2011年至2012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
2012年至2013年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教务长。
2013年至2015年02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15年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王恩哥”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