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名人叶公超介绍
叶公超(1904年10月20日—1981年11月20日),男,名崇智,字公超,英文名乔治(George),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江西九江。 近代著名外交家、文学家。
他在14年的教授生涯中培养了无数英才,桃李遍天下:废名、梁遇春、钱钟书、卞之琳、杨联陞、季羡林、常风、辛笛、赵萝蕤、李赋宁、杨振宁、穆旦、许渊冲等。
1981年11月20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
晚年寄情于书画创作,著有《介绍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生活》《英国文学中之社会原动力》《叶公超散文集》等。
叶公超人物简介
叶公超(1904年10月20日—1981年11月20日),男,出生于江西九江,191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1920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赫斯特大学学士学位。后复转赴英国,1924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离英后,再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192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27年春参与创办新月书店;同年任暨南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并兼吴淞中国公学英国文学教授。1929年任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1935年复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1938年5月,任西南联合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194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马来亚专员。1942年2月,回国至重庆。后奉委为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伦敦办事处处长,1946年返国。1947年3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兼欧洲司司长;7月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2月任庆贺缅甸独立特使。1949年1月,任外交部政务次长,3月代理部务;5月任外交部部长。
叶公超后去台湾。1950年2月,任台湾国民党当局“行政机构”政务委员兼“外事部门”部长;5月兼“侨务办委员会”委员长;8月任出席联合国第五届大会首席全权代表;同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9月至1957年8月,连任出席联合国第七、九、十一、十二届大会首席会议代表。1954年5月,任“行政机构”政务委员兼“外事部门部长”。1958年8月,调任“驻美国全权大使”。1961年11月免职,复任“行政机构”政务委员。1962年秋,任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常务理事。1965年12月,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常委。1978年聘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资政。1981年11月20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77岁。著有《介绍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生活》《英国文学中之社会原动力》《叶公超散文集》等。
叶公超人物轶事
叶公超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的英文水平曾为眼高于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所称赞。在任“驻美大使”期间,他极受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器重。正因为有“达官兼名士”的资本,故叶公超常给人恃才傲物之感。1961年“副总统”陈诚代表蒋介石出访美国,他在记者联谊会上发表演讲,并答记者问,许多人均认为陈诚讲得恰到好处,唯独坐在贵宾席上的叶公超流露出不以为然和不耐烦的样子,使许多中国听众感到不舒服。叶公超对“反攻大陆”一事,也一直缺乏信心。有一次,“驻美大使”沈剑虹在同车途中问叶公超,若当局“反攻大陆”,美国将作何种反应?叶脱口而出说:“如果事先没有获得美方谅解,第七舰队会出动阻止我们。”这是一般政客不愿说出的得罪当局的话。这种“反攻须事先与美洽商”的危言,官方认为是“阻碍我方反攻”,有人建议应治叶公超“误国”之罪。可豪迈坦荡、言行无忌的叶公超认为,不说假话是“有道德勇气”的表现。
叶公超的教学法非常奇特;他几乎从不讲解,一上堂,就让坐在前排的学生,由左到右依次朗读课文,到了一定段落,他大喊一声;“Stop!”问大家有问题没有,没人回答,就让学生依次朗读下去,一直到下课。偶尔有人提问,他就断喝一声:“查字典去!”这一声狮子吼大有威力,从此天下太平,宇域宁静,大家相安无事。有学生问,有的字在《英华合解词汇》里查不着,怎么办?他说:“那个《词汇》没用,烧了,要查《牛津大词典》。”
正因为叶公超厌恶假话,故他从政多年,并未完全被政客那一套做人准则所同化。他于1954年3月对新上任的“中央日报社社长”阮毅成说:“我办外交,你搞宣传,都是放错了地方。”“外交和宣传,对自己有利的事,皆要尽量夸张,也就是要能说大话。对不利于自己的事,皆要尽量隐讳,也就是要常说假话。这两者,皆非你我所长者也。”叶公超最看不惯的是伪君子、假道学、小官僚与情报贩子“利用市井小人,以打击正人君子”。他常写的联句是“爱管是非生性直,不忧得失此心宽”。他做“外长”时,正在进行改造的中国国民党成立以陈诚为首的“革命实践研究院”。有一次,叶公超在与陈诚小酌时,竟劝陈停办此研究院。理由是这研究院是为官者的“终南捷径”,不会有什么实际价值。要是一般明哲保身的人,是不会提此建议的。可“生性直”的叶公超实话实说,这自然引起了执政者的不快,认为他多管闲事。
叶公超常教育下属,“要有听而不轻信的辨别能力”。他打比方说:“有些人大唱反共八股,一开口就是共产党明天就要崩溃了,我们后天就可以回大陆了……你相信吗?”1958年8月金门炮战,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和蒋介石举行会谈,会谈后拟发表的《联合公报》稿上涉及“光复大陆”的段落,有“而非凭借武力”六字,有人建议叶公超去掉此句,以免使人误解台湾“光复大陆”的信心有所动摇,可叶公超就是不改,于是蒋介石单独召见叶公超要其作出解释,两人谈了许久,叶公超面色凝重地出来。这正为叶公超和蒋介石日后的冲突埋下了祸根。
叶公超担任外事部门部长”时,对无知识的人不予宽容,对不称职的人毫无耐心,但对部内同仁一般仁慈而体谅,对年轻同事多有奖掖。他还有不收集照片和不写日记的习惯,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出“伟大成就”,用不着为自己“立传”做准备。他注意以身作则,常常自带办公室大门钥匙头一个上班。他为政清廉,个人经济常出现拮据状况,其中有两次是主持台北“中央社”社务的叶明勋帮其解决的,另曾获叶公超推荐工作的束霞明定期以餐馆盈余方式汇赠叶氏。叶公超有时缺钱零用,要他的副官王宝仁出卖外国官员送他的名表,有时还用卖来的钱帮助穷苦的读书人。这是50年代初的事。到了70年代,即1973年10月,叶公超七秩生日之际,收到贺礼约一百二十万元新台币,这在当时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他却顾不得自己生活上有时还捉襟见肘,竟将这笔巨款捐赠给“中华针灸科学研究基金会”。他还不拘小节,有时随友人同至路边摊小吃。
叶公超人物评价
他人评价,梁实秋悼词 :
我在民国十五年留学归来,在北平就认识了公超。他原名叶崇智,在当时一般朋友里年纪最小,大家都叫他“小叶”,带有一点亲呢的意思。他的英文造诣特深,说写都很出色,因为他是在美国读完高中才进入爱默斯特大学。在北大外文系教书,颇负盛名。
民国十六年他来到上海,他和郑洪年先生是世交,郑先生是他的叔父叶玉虎先生的好友。郑先生接长国立暨南大学,聘他为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他就在图书馆楼下辟一小室居住其间,坐拥书城,引以为乐。此时我由龚业光、谢徵孚先生之介,亦已接受暨南之聘,遂与公超成为同事:我一星期去真茹三次,上课之前之后总是到图书室和公超聊天。我从图书室借到一本《潘彼得》译成了中文,交新月书店出版,请公超写一篇序。他不轻易落笔,凡有所作必定事先博览群籍搜求资料,所以这篇序写得非常出色。他特别兴趣所在是英美近代诗。
《新月》杂志这时候在上海刊行,公超是最初创办者之一。虽然写稿不多,但是都很有分量。本来他不擅中文,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闻一多先生尝戏谑的呼他为“二毛子”,意思是指他精通洋文而不懂国故。公超虽不以为忤,但是我冷眼观察,他却受了刺激,于英国文学之外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猛力进修,不久即翻然变了一副面目,成为十足的中国文人。郑洪年先生曾讥消他为“外国名士派”,他也是因此而深自警惕。公超的国学认知是自修得来的。叶家本是书香世家,而叶玉虎先生之书画收藏极富,至今公超仍拥有大量字画。玉虎先生的字,遒劲而媚,公超的书法于无意中颇似乃叔。据公超告我,赵之谦是他的祖外公,源渊有自,可见风流遗韵相当久远。
公超于十九年左右赴清华任教,住藤荷西馆,与吴雨僧为比邻。一浪漫,一古典,而颇为相得。公超尝以雨僧先生种种铁事趣闻相告。我在北大教书,与公超不常晤面,嗣后抗战军兴,公超与我相偕由平赴津,颇为狼狈,旋至南京,我又与公超杨金甫几位奉命同登“岳阳丸”直开长沙待命。我与公超先是住青年会,后与樊逵羽先生等会合迁居韭菜园办事处,无所事事,苦闷非常。嗣后公超赴昆明联大,我则辗转入川,遂隔离甚久,公超又远走英伦,从此步入外交界,不相存问者久之。公超自美国返回台湾,情况相当落宽。政府虽仍借重其长才,实则甚为悒悒。他开始认真写字绘画,尝谓余曰:“怒写竹,喜写兰。”其写竹盖多于写兰。曾以小幅墨竹贻我。老年孤独,其心情可想而知。偶于集会中遇见公超,见其手策扶老,老态可掬。不意竟尔一蹶不起。数十年旧交,遂为九泉之客,哀哉哀哉!
叶公超补充介绍
叶公超,1904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西九江,191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1920年赴美国留学,获麻省赫斯特大学学士学位。后复转赴英国,1924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离英后,再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192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27年春参与创办新月书
店;同年任暨南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并兼吴淞中国公学英国文学教授。1929年任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1935年复任北京大学英文系讲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1938年5月,任西南联合大学外国文学系主任。1941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马来亚专员。1942年2月,回国至重庆。后奉委为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伦敦办事处处长,1946年返国。1947年3月,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兼欧洲司司长;7月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2月任庆贺缅甸独立特使。1949年1月,任外交部政务次长;3月代理部务;5月任外交部部长。
叶公超后去台湾。1950年2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5月兼“侨务办委员会”委员长;8月任出席联合国第五届大会首席全权代表;同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52年9月至1957年8月,连任出席联合国第七、九、十一、十二届大会首席会议代表。1954年5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1958年8月,调任“驻美国全权大使”。1961年11月免职,复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2年秋,任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常务理事。1965年12月,任国立故宫博物院管委会常委。1978年聘为“-”资政。1981年11月20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77岁。著有《介绍中国》、《中国古代文化生活》、《英国文学中之社会原动力》、《叶公超散文集》等。
“叶公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