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吉安市名人>安福县名人

王精忠

王精忠人物照片

安福名人王精忠介绍

黄继光战友、军旅作家

王精忠(1933年10月-2020年11月21日),笔名兰云、风林居士。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西安福,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49年参加解放军。黄继光战友、军旅作家。

历任部队文工团员,师宣传文化科副科长,武汉市文联委员,市作协秘书长,专业作家。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汉诗词学会会长。解放战争中立一等功,抗美援朝立二等功并获二级战士荣誉勋章,1958年立三等功。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小说《万里战旗红》,故事集《特级英雄黄继光》(合作),长篇纪实文学《上甘岭大战》(合作),歌剧剧本《闪光的螺丝钉》,话剧剧本《凯歌百代》(合作),长篇传记《中华英雄黄继光》,诗词《人心思聚情何切》、《咏四君子》,散文《奉节访古》,报告文学《黄继光活在大家心中》、《伟大的战士》,故事《赤手降魔》等。作品多次获奖。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0年11月21日,王精忠逝世。

王精忠人物生平

1933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江西安福,出身教育世家,父系留美学者,母系中学教师,从小热爱文学,中学时代就以诗歌参加学生运动。

20世纪40年代读中学时即以诗歌为武器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1949年7月,16岁时因校园的一场合唱,王精忠成为了一位文艺宣传兵。

1950年3月在解放两广及大西南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赴朝作战。

1951年7月在第五次战役中荣立三等功,获军功章奖励。

1952年12月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发的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8年12月在建国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荣立三等功,同年获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员、营文化干事、伞兵连长、团俱乐部主任、军演出队文艺编导、师文化科长、师宣传科长。先后获得军内各级通令嘉奖11次、创作奖16次。

1978年转业后历任武汉市文联委员、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武汉作家协会秘书长、武汉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武汉作家协会顾问、湖北暨武汉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晴川诗刊》常务副主编、《武汉诗词》编委会主任、武汉诗词学会会长、武汉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20年11月21日凌晨3时40分 ,黄继光战友、军旅作家、原武汉市作协秘书长王精忠在武汉逝世。

王精忠人物轶事

与黄继光

黄继光是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王精忠是该军文工团团员。在上甘岭战役打响前几天,王精忠正在坑道里跟战士们一起学习、唱歌,遇见黄继光,他们互相打了招呼。“他个子不高,大约一米六二左右,黑黑的。那时,我绝对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战友,几天后竟做出那样惊天动地的英雄行为……”黄继光的事迹震撼了王精忠,后来他才知道那会儿正是黄继光上前线的时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王精忠有一本相册专门收集与黄继光的相关照片,黄继光画像也在其中。

与邱少云

在上甘岭战役爆发前的一个多月,作为宣传员的王精忠来到邱少云所在连,与邱少云等战友同吃同住同劳动。

王精忠在坑道里教战士们读书、识字、唱歌。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王”,虽然他只有19岁,但已经是入伍2年的老兵。

在王精忠的记忆里,邱少云言语很少,常常一个人坐在坑道一边,默默看着大家。王精忠觉得他有心事,主动上前和他搭话,与他促膝谈心。邱少云告诉他,自己上战场没有任何牵挂。

1952年10月12日,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的消息传来,王精忠悲痛万分却不意外,“因为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随后上甘岭战役爆发。在战斗最激烈、前线部队严重减员的时候,军机关、直属队、文工团、医院都抽调了大批人员抵近前沿,王精忠也在其中。40多天的惨烈战斗,让他亲身体验了狂轰滥炸,更加切身感受了什么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在前沿坑道里,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接连创作了朗诵诗《伟大战士黄继光》、歌曲《烈火英雄邱少云》、歌词《守卫在朝鲜前线》等作品。

王精忠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新中国军事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战场报》发表特写《活捉匪首孔学凡》并被聘为该报特约通讯员;1952年在著名的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的前沿坑道写下朗诵诗《伟大战士黄继光》、歌曲《烈火英雄邱少云》、歌词《守卫在朝鲜前线》等。1960年代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发表了报告文学《黄继光活在大家心中》、《血战上甘岭》、《凯歌百代》,故事《赤手降魔》、《红双扬》等各类作品100余篇。他创作的小品《熔炉》获15军文艺调演一等奖,报告文学《黄继光活在大家心中》、故事《赤手降魔》获武汉空军创作一等奖。他创作的歌剧《闪光的螺丝钉》和参与执笔的话剧《凯歌百代》等均曾赴京调演 ,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集体接见。

个人传略被辑入《中华英模大典》《中国作家大词典》《世界艺术名典》《艺术人生》以及《强国丰碑》等20多种不同体裁著作中;国家和地方10余个媒体对他做过专访和评介,其中有报告文学《征鞍不卸》和特写《千行青史心血铸》《热血文章英雄笔》《求精于艺术,务忠于人民》《上甘岭功臣劲书上甘岭大战》《英雄与英雄主义》《笔下起风雷》《千秋功业百代传》等。

王精忠补充介绍

  王精忠男,汉族,中国0党员,大专文化程度,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笔名兰云,别号凤林居士。祖籍江西省安福县。1933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书香家庭。其父是留美学者、大学教授,其母大学毕业后任中学语文、音乐教师。20世纪40年代读中学时即以诗歌为武器参加进步-, 1949年7月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3月在解放两广及大西南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0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赴朝作战。1951年7月在第五次战役中荣立三等功,获军功章奖励。1952年12月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0颁发的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1958年12月在建国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荣立三等功,同年获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员、营文化干事、伞兵连长、团俱乐部主任、军演出队文艺编导、师文化科长、师宣传科长。先后获得军内各级通令嘉奖11次、创作奖16次。1978年转业后历任武汉市文联委员、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武汉作家协会秘书长、武汉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武汉作家协会顾问、湖北暨武汉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晴川诗刊》常务副主编、《武汉诗词》编委会主任、武汉诗词学会会长、武汉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新中-事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195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战场报》发表特写《活捉匪首孔学凡》并被聘为该报特约通讯员;1952年在著名的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的前沿坑道写下朗诵诗《伟大战士黄继光》、歌曲《烈火英雄邱少云》、歌词《守卫在朝鲜前线》等。1960年代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发表了报告文学《黄继光活在大家心中》、《血战上甘岭》、《凯歌百代》,故事《赤手降魔》、《红双扬》等各类作品100余篇。他创作的小品《熔炉》获15军文艺调演一等奖,报告文学《黄继光活在大家心中》、故事《赤手降魔》获武汉空军创作一等奖。他创作的歌剧《闪光的螺丝钉》和参与执笔的话剧《凯歌百代》等均曾赴京调演,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总理、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集体接见。1977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万里战旗红》、故事集《特级英-继光》(与人合著)。1993年与人合著的长篇纪实文学《上甘岭大战》出版时,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地方20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予以评论报道。累计发表各类作品达一百多万字,多种选集收录了他的作品。其传略已被辑入《中华英模大典》、《中国作家大词典》、《中国专家》、《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词典》、《世界艺术家名典》、《东方之子》丛书、《艺术人生》、《强国丰碑》等20多种不同体裁的著作中。包括报纸、杂志和电视在内的国家和地方10余个媒体对他做过专访和评介,其中有报告文学《征鞍不卸》和特写《千行青史心血铸》、《热血文章英雄笔》、《求精于艺术,务忠于人民》、《上甘岭功臣劲书上甘岭大战》、《英雄与英雄主义》、《战斗后的歌唱》、《记录战争与英雄》、《笔下起风雷》、《千秋功业百代传》等。

  “王精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