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西省名人>新余市名人>渝水区名人

何大一

何大一人物照片

渝水名人何大一介绍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何大一,1952年9月3日出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创立者、主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爱琳戴蒙德教授 。

1970年何大一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7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Cedars-Sinai医学中心进行内科临床实践;198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传染病学的临床实践;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1997年新余市人民政府授予何大一荣誉市民;2001年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向他颁发了“总统国民勋章”;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7年出任香港大学艾滋病研究所荣誉所长及科学督导委员会主任 ;同年,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何大一出任中心主任;2008年获得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2015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

何大一主要研究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发明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发现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 。

何大一人物经历

1952年9月3日,何大一出生于台湾台中市,祖籍江西省新余市。12岁时何大一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

1970年1月,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次年转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1974年1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就读,先后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76年1月)、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1月)。

1978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洛杉矶Cedars-Sinai医院内科,担任住院医生。

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

198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传染病学,担任研究员,进行传染病学的临床实践。

1985年,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讲师。

1986年,进入加州大学医学院洛杉矶分校,担任助理教授(1986年-1989年)、副教授(1989年-1990年)。

1990年,担任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科研主任和总裁。

199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同年担任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和医生。

1997年,被新余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并聘请为科学顾问,渝水区人民政府在区府大院奖励了他一套三室二厅住房 。

2000年2月18日,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迈向新世纪中华青年研讨会,并在大会上作代表发言 。

2001年1月,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向他颁发了“总统国民勋章”。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4年,何大一邀请了篮球明星姚明和NBA球星约翰逊,一起合拍了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广告 。

2006年9月,被授予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同年,由美国加州时任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等推荐,入选首届加州名人堂 。

2007年11月,香港大学艾滋病研究所成立,何大一出任研究所荣誉所长及科学督导委员会主任 ;同月,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成立,何大一出任主任 。

2008年11月6日,香港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 。

2015年4月,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

何大一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何大一一直走在艾滋病研究的最前沿,1981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学中心当见习医生时接触到了最早发现的一批艾滋病病例,1994年开始研究“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自此开始细致研究,揭开了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动态性,从而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这一可怕疾病的基本认识(《自然》1995;《科学》1996)。这一认识让何大一倡导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科学》1996)实现了对人体内艾滋病病毒前所未有的控制(《自然》1997)。1996年以来,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死亡率已经下降了6倍多,同时国际社会采取巨大努力,将这一拯救生命的疗法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几百万名艾滋病患者,这项攻克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瘟疫的主要医学重大突破得益于何大一的贡献 。

1999年,何大一及其同事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T细胞中的CD8可以有效对抗艾滋病毒。2000年,又研制出C型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何大一的研究团队致力开发疫苗,阻止艾滋病这一传染病的传播。此外,他还领导中美机构的合作,研究解决中国所面临的艾滋病病毒危机问题 。

2014年3月,何大一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长效型抗艾滋病药物GSK 744LA的研究。这种药物注射进人体后,可维持3至4个月药效,能有效帮助高风险人士降低感染艾滋病机率 。

人才培养

何大一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认为:一、要追寻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当你追寻你所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你就会付出努力。二、要敢于有限度的冒险。三、要知道你能做什么和你应该做什么。四、没有行动的愿景只是梦想,没有愿景的行动则是噩梦。五、学习去解决问题。一味地死记硬背知识是没有用的,这一点不仅仅中国教育体制中存在,在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的教育体制中都存在,我们更应该去培养有效地问题解决能力。六、要会区别教条和真理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93年

纽约市长科学与技术卓越成就奖

1997年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1997年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8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1年

美国总统勋章奖

2003年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

加州名人堂成员

2006年09月

清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2008年11月

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2015年4月

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2019年10月5日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年度科技领袖奖

Ernst Jung医学奖

施贵宝奖

赫司特马里昂罗素奖

14个荣誉博士学位(包括斯沃斯摩尔学院,塔夫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兰大学,纳塔尔大学)

何大一人物评价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艾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学家之一,也是首先阐明艾滋病病毒复制多样性的科学家之一,对艾滋病的研究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民网评)

何大一补充介绍

  何大一,美籍华人何大一,祖籍江西省新余市人,1952年在台湾出生。1993年,他被评为全美24位中排名第十位的亚裔知名科学家。由于他在爱滋病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先后获得了美国“总统奖”、“国家科学奖”、德国“溶格”医学奖等一系列荣誉,被美国国家卫生总署选为爱滋病免疫研究会会员,又担任全美爱滋病研究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纽约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何大一于1991年4月38岁时担任全世界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艾伦·戴蒙德爱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主管一千二百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领导近五十名医学专家。约有3.2万名爱滋病患者,为这座爱滋病研究中心捐助了350万美元。该中心对爱滋病进行科学研究,本着病理与临床研究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对爱滋病患者进行病状探讨和治疗,力求有所改善和突破。

  艾伦·戴蒙德原是美国田纳西的穷青年,转纽约后由经营房地产而发迹。1955年成立戴蒙德基金会,基金会支持的项目包括医学研究、少数民族教育及文化项目。艾伦去世后,由他的夫人爱琳·戴蒙德女士负责该基金会工作。当时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西达西奈医学中心担任医师及研究员的何大一、对艾滋病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她的注意,在经过审慎的筛选,最后终于挑中了年轻有为的华裔何大一担任研究中心的领导。

  何大一对爱滋病研究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居于好奇心吧”。197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系,1978年读完哈佛大学医科,随后至西达西奈医学中心担任内科实习医生及住院医生,三年后,升任内科总住院医师。1982年起,在哈佛医学院和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开始专注研究艾滋病,随后又进哈佛大学医学院及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从事爱滋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医学界刚为爱滋病定名时,他已在医院看了无数个案,对这种神秘而无法治愈的疾病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他的研究成果又新又快,当何大一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前八年里,他就已经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发表了52篇重要论文。

  他采用终点滴定法,用五毫升病人的血液来测定病人体内的 含量,这是爱滋病领域的一项领先的发明。运用这个方法,何大一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有些服用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治疗爱滋病药物AZT的病人体内,存在一种能抵抗AZT效果的 ,这些病人如果继续使用这种药物,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 还会继续增长。

  何大一找出一种原来寄以厚望的可溶性CD4爱滋病治疗药物,在实验室效果好用到病人身上却不成功的原因,发现病人体内的 对可溶性CD4的反应与体外实验的 反应差距颇大。

  何大一先后对爱滋病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贡献,使他成为:第一个在男性0中成功分离出艾滋 的科学家;率先发现爱滋 会进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引发有关疾病;第一个发现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来对抗入侵机体的 ——这个重要发现与相关研究,是研制爱滋病疫苗的重要环节;领先发明采用终点滴定培养法,用5毫升病人的血液来测定人体内的 含量。

  研究发现,有些爱滋病患者已感染 的初期,体内的 数量异常高,病人的身体会随之产生强烈而迅速的免疫反应,经过数年之后,这些爱滋病患者的免疫机制才会因 不断增长繁殖而崩溃。何大一认为这就是人体受到爱滋病感染之后,潜伏期长短各有不同的道理。

  目前他正全力从事爱滋 的表层研究,他的长期目标是培养爱滋病疫苗。

  何大一先后到英、日、法、德和前苏联等国家进行有关爱滋病的学术报告和参加爱滋病的专题研讨会,作过三十余次的学术演讲。

  1978年何大一偕夫人曾随父母回国观光讲学,他的深邃的医学理论,超群的记忆力和精湛的医学技术,给家乡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年轻医学家,受父母的爱国爱乡思想的长期熏陶,虽然出生在台湾,成长在美国,他始终没有忘记大陆,忘记家乡。他特意挑选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与他通力合作。这两位得力助手是曹韵贞和朱托夫。

  来源:渝水政府网

  “何大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