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苏州市名人>昆山市名人

朱希周

朱希周人物照片

昆山名人朱希周介绍

明朝状元
明朝中期大臣

朱希周(1473年7月17日 —1556年12月1日),字懋忠,号玉峰,晚号一山居士,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 明朝中期大臣。

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十六年(1503年)升任翰林院侍读,正德四年(1509年)被刘瑾指摘《大明会典》的错误被降职,不久又官复原职,不久丁父忧归,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侍读学士,正德十四年(1519年)被擢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年)改任礼部右侍郎,后因在“大礼议”中反对明世宗,明升暗降,担任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被桂萼弹劾,请求致仕,明世宗被迫同意。

嘉靖三十五年十月三十日(1556年12月1日),朱希周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赐谥号“恭靖”,追赠太子太保。

概述图来源:

朱希周人物生平

朱希周早年经历

成化九年六月二十三日(1473年7月17日),朱希周出生于吴县吴趋里(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虽然当时其家已移居府城,但朱希周仍以昆山籍起家,年十四入昆山县学。

朱希周入仕翰林

弘治九年三月十八日(1496年4月1日),明孝宗赐朱希周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当时明孝宗喜欢他的名字,把他提为状元。 三月二十日(4月3日),明孝宗赐予朱希周朝服冠带和其他进士宝钞。 三月二十一日(4月4日),朱希周率诸位进士上表,向明孝宗谢恩。 三月二十二日(4月5日),朱希周率领诸位进士拜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三月二十六日(4月9日),明孝宗任命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后以病辞官。

弘治十四年七月七日(1501年7月21日),朱希周疾病痊愈,回到京城,官复原职。

弘治十六年三月四日(1503年3月31日),明孝宗以《大明会典》编修完成,升任朱希周为翰林院侍读(《明史》作翰林院侍讲),充任经筵讲官,后以病辞官。

正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507年11月29日),朱希周疾病痊愈,回到京城,官复原职。

朱希周武宗信任

正德四年四月二十一日(1509年5月9日),明武宗以《孝宗实录》编修完成,赏赐朱希周银币三十两,纻丝罗二表里。 五月七日(5月25日),刘瑾指摘编修《大明会典》中的小错误,贬降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 五月二十一日(6月8日),吏部请求重新升任朱希周为翰林院侍读,明武宗听从了。 七月七日(7月23日),两京翰林院掌印官,大学士李东阳让吏部选两个人出任,吏部推举了朱希周和丰熙。

正德五年七月十一日(1510年8月15日),明武宗任命朱希周和蒋冕为应天府考试官,主持应天府乡试。

正德六年(1511年),朱希周遭逢父亲丧事而归乡。

正德十一年五月十一日(1516年6月10日),明武宗升朱希周为侍读学士。

正德十二年三月十四日(1517年4月4日),朱希周被任命为殿试读卷官,在殿试中审读考生的试卷。

大礼之争

正德十四年七月五日(1519年7月30日),明武宗擢升朱希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嘉靖二年闰四月二十五日(1523年6月8日),朱希周三年考满,明世宗录其子朱景固入国子监读书。八月八日(9月16日),朱希周改任礼部右侍郎。

嘉靖三年六月八日(1524年7月8日),朱希周上言说:“太常乐舞人数有定数,不应当更改设置。”当时,正逢争议“大礼”,朱希周多次同他的长官争执。恰逢左侍郎吴一鹏奉命出使安陆,尚书席书没有到,朱希周独自料理礼部事务。而明世宗刚刚营建观德殿,命协律郎崔元初在大内教习乐生舞生,太常卿汪举弹劾他。明世宗于是命太常官一人一同入大内教习,朱希周就上了这折奏疏,明世宗不听从。汪举又争辩,明世宗责备他妄加议论。而此时张璁、桂萼已经召来,更是交互上疏请求除去本生的称号。明世宗高兴地听从他们,催促礼官备好呈上册封礼仪。

七月十四日(8月13日),朱希周率领郎中余才、汪必东等上疏劝谏明世宗。 七月十五日(8月14日),由于大量奏疏没有得到批复,杨慎率满朝大臣在左顺门跪地力谏,朱希周奔走告诉众阁臣说:“群臣拜伏在宫前,你们能坐视不管吗?”于是也偕同群臣跪伏请求。明世宗听了,大怒,命令朱希周与何孟春等都等待处分,而把百官都拘禁在钦犯监狱中。

七月十七日(8月16日),呈上册封章圣皇太后的文告,朱希周及尚书秦金、金献民、赵鉴、赵璜、侍郎何孟春、都御史王时中、大理少卿张缙、徐文华都不到场。明世宗大怒,责令陈述情状。 七月十八日(8月18日),朱希周等人认罪,明世宗又严旨斥责才作罢。然而此时百官中拘捕入狱的人还没有释放,朱希周上疏说:“众臣狂妄轻率,原本不可宽恕。但现在献明世宗的神主将要到达,一定要百官斋戒迎接,才能够完成礼节。请求早日释放被拘禁的人,以完成大典。”明世宗没有采纳。“大礼”于是从此确定了。 八月二十二日(9月19日),朱希周请求致仕,明世宗对他进行挽留。九月九日(10月5日),明世宗擢升朱希周为礼部左侍郎。

明升暗降

嘉靖四年七月五日(1525年7月24日),朱希周升任南京吏部尚书, 当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当初明成祖朱棣从北京打到南京,在南京做了皇帝,后来蒙古残部屡次侵犯北方,朱棣就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就这样,在南京各部留了一套班子,但是班子中的官员没有实权,之后这里基本是收纳失意(不得志)官员和养老官员的场所。

嘉靖六年四月二十九日(1527年5月28日),大规模考察京官,朱希周会同都察院对南京官员进行考核,南京六科没有被罢黜的人。八月二十七日(9月22日),桂萼极力称病请求退休,当时,桂萼因争议大礼忌恨朱希周,并且憎恶两京的言官曾经弹劾自己,因此说朱希周畏惧权势曲意包庇。朱希周说:“南京六科只有七人,确实没有可以贬黜的人。大臣把言官作为私有财产固然不可以,如果为了避言官的嫌疑,就责备他们,尤其不可以。并且假使整个官衙都是贤良之人,一定要去掉一二人显示公正,假使整个官衙全都品行不端,也只去掉一二人敷衍塞责吗?”于是就请求退休。明世宗用温和恳切的诏谕答应了他,仍然命令有关部门每年供给俸禄。

隐居而终

朱希周自此而家居三十年,朝廷内外推荐他的疏奏有三十多封,最终没有再任职。他住在吴趋里,那里市货溢衢,繁华满目,但他家萧条冷落得像在村落中一样。一天坐到晚,席无倾倚,即使是盛暑也衣冠必整。他的学行醇笃性,悟于世利,廉情自持,门生故吏馈遗,一无所受。不治产业,不蓄姬媵,仅有一头做杂事而已。里中少年稍有跌岩者,惟恐其知之遭诃责。晚岁隐居阳山,以山水文籍自娱。

嘉靖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1532年11月19日),吏部请求起用朱希周,明世宗不同意。

嘉靖三十五年十月三十日(1556年12月1日),朱希周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朱希周临死前,叮嘱几个儿子说:“他日如蒙承皇上赐予谥号,不要触犯了我的家讳。”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六日(1557年5月4日),朱希周的死讯传到北京,明世宗避开了“文”字,对其赐谥号“恭靖”,追赠太子太保(《明史》作太子少保),按照体例赐予葬礼。

朱希周轶事典故

名善状元

弘治九年(1496年),明孝宗拆阅进呈的科举试卷,见一人名朱希周,朱是国姓,又周家有天下八百年,遂钦定为第一。

不妄取予

传说,朱希周的一个门生担任南京乡试主考官,恰巧朱希周的两个儿子也报了名参加本次考试。那门生前来拜访他的时候,就假装请教道:“老师啊,您说今年应该考些啥题目好呢?”话里的意思,那是相当明确了。但朱希周回答说:“那是你的公务,我一个老百姓不能乱发表意见。”客人走了以后,朱夫人问朱希周:“你觉得咱这俩孩子能考上吗?”朱希周答:“我看没戏。”夫人就有点急:“那人家要帮你忙你为啥装憨?”朱希周说:“那样干太缺德,不仅对其他考生不公,还会害了我的学生。”结果,他那两个儿子,真就没能考上。

卖席不贪

朱希周中了状元后,并不沾沾自喜,衣锦还乡时只是步行。后来做了礼部侍郎.为了筹集买房的钱,把家里织的一车席子拉去市场上卖。管理市场的官员不让拉进去,要有朱希周的名帖证明是他的才行。家人跑回去告知朱希周.叫朱希周给名帖,朱希周没有答应,说:“城里价钱高,城外价钱低,就卖个低价钱又何妨。”结果家人以平价把一车席子卖了出去。

乐极生悲

朱希周24岁状元及第。在他84岁这一年,适逢丙辰科殿试,诸大绶状元及第。本来,每一科新状元及第后,必须首先去见上一科的状元,但是世宗却令诸大绶先去拜谒朱希周。因为两个丙辰科状元同在一朝,实属旷古盛事,而且,朱希周又卧病在床,如不及时去见,恐怕两位丙辰科状元就难以见面了。为示优礼,世宗特诏谕礼部主要大员陪同前往。诸大绶头簪金花,身著官服,在喧天的鞭炮和鼓乐声中来到朱希周府上,门吏慌忙进内禀报:“丙辰科诸状元前来拜谒上丙辰科状元朱大人!”朱希周一听,陡然翻身而起,大声叫道:“快请进!”礼部官员们簇拥着新科状元诸大绶,来到病榻前拜谒朱希周。朱希周受拜,忽然大笑不止,只见他脸色由白变紫,突然脑袋一歪,竟一命呜呼!

朱希周历史评价

明世宗朱厚熜:咨尔南京吏部尚书致仕朱希周乃太常寺典簿厅典簿景固之父,受天间气,为世伟人,伦魁擢第,素非温饱之图,法从登庸,首践清华之地。经筵史局,备著忠勤,翰学官僚,兼资宠任。峻官班之迭进,茂令誉之彰闻。比擢二卿,载登八座,职专邦治,望重留都。顾老成方切于倚毗,而晚节甘求于靖退。 (《皇明历科状元录》引

张衮:我国朝大臣以清德重望,朝廷尊礼,士大夫敬信,完名全归三吴之岳望,则有若尚书朱公焉。 (《资政大夫南京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朱公希周墓志铭》

文徵明:我辈皆有过举,惟玉峰混然一纯德人也。 (《四友斋丛说》引

徐阶、张居正等:希周学行醇笃,性恬于世利,居官守正。 (《明世宗实录》

何良俊:余在屏后窃巍之,见其言若不出口,步履蹜蹜如有循,盖恂恂一长厚君子也。其当事时,刚毅如此,乃知仁者固有勇哉。 (《四友斋丛说》

归有光:毛文简为礼部尚书,朱恭靖为吏部尚书,顾文康公以礼部尚书入殿阁,三公皆大魁,由禁林迁。 (《贞翁净稿序》

陈鎏:为人庄重简淡,嶷然有守,其中夷易平直,廉不徼名,学惟务实。 (《皇明历科状元录》

王世贞:①公之乞归,威凤渐鸿;天下仪之,公为长者。祥麟驺虞,天下化之;无用之用,其用乃弘。公存吴重,公殁吴轻;岂非吴轻,世悲老成。 (《吴中往哲像赞》)②尚书握留铨,五十遂悬车。优游更三纪,块然返其初。 眉宇蔼春阳,和风被里闾。良璞犹未雕,见者称璠玙。《朱尚书希周》③吾吴朱恭靖希周,弘治丙辰状元,盛德为天下师表。《弇山堂别集》

凌迪知:庄重简沉,嶷然有守,坦夷平直,廉不徼名,厚德直谅,人不可及。 (《万姓统谱》

俞汝楫:希周学行醇笃,性恬于世利,居官守正,在礼部能举其职,为南吏部以考察庶官,无所阿徇,忤执政意。《礼部志稿》

查继佐:壬辰吴文定、癸丑毛宗伯、丙辰朱希周,皆厚德直操,人不可及。 (罪惟录

张廷玉等:性恭谨,不妄取予。 (《明史》

和珅等:希周性耿介,不妄取予,终身无他嗜好。 (《钦定大清一统志》

朱希周主要作品

朱希周曾经参加纂修《通鉴纂要》《孝宗实录》,著有《恭靖公集》和《明伦大典》二十四卷。

朱希周补充介绍

  朱希周(1473-1557),字懋忠,号玉峰,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朱家乃书香门第,父亲朱文云,官至按察副使。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他性恭谨,不喜夸饰,学惟务实。明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殿试,一举夺魁。为丙辰科状元。时年23岁。授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参修《明会典》,主持编修《孝宗实录》。刘瑾摘修《会典》小疵,降修撰。《孝宗实录》成,复官。久之,进侍读学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五年后,被召回北京,出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元年(1522)因得罪世宗,次年,朱希周又任有职无权的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与他人政见不和,辞官返故里。卒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享年84岁。死后,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朱希周晚年隐居阳山近30年,未曾一日去书不看。这期间,公卿大臣荐举他复起的达30余人次,他皆不以为意,淡然自守,粪土功名。朱希周善书。生平不作一行草笔,书极谨细。

  朱希周性恭谨,不喜夸饰。胪唱进士第一时,朱希周镇静自若,面无喜色。荣归故里时,离家还很远,他便下车徒步而行。

  朱希周状元及第后授翰林修撰,进侍讲,充经筵讲官。正德初年(1506),宦官刘瑾摘《会典》小疵将其降为修撰。正德十一年(1516),《孝宗实录》修成,官复原职,进侍读学士,擢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奉召回京,任礼部右侍郎。

  “大礼”之争,朱希周反对世宗推崇生父兴献王。当时廷臣上谏者甚众,皆跪伏左顺门。朱希周跑去内阁对诸阁臣说:“群臣伏阙,公等能坐视乎?”亦与群臣跪伏以请。帝怒,命朱希周与何孟春等俱待罪,其他同僚均被拘下狱。次年朱希周迁南京吏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因“大礼之争”而得罪宠臣桂萼。桂萼借考察京官,南京六科无一黜落-,-朱希周畏势曲庇,朱希周怒道:“使举曹皆贤必去一二以示公,设举曹皆不肖,亦但去一二以塞责乎?”遂愤而称病乞休。

  朱希周生性刚毅,不苟言笑,廉洁正派,淡于名利。林居三十年,朝野论荐者三十余疏竟不复起。曾作《张良归山图》诗:“袖却朝簪别汉家,赤松相侯在烟霞,而今悟得全身计,不似从前博浪沙。”

  朱希周临终告戒其子孙:“不得请恩于朝。万一台章闻知,主上怜之,赐谥易名,愿无以‘文’为谥,脱犯吾父讳,亡魂何安?小子切记之。”终于正寝。时人视其为长厚君子,王世祯称其“盛德为天下师表”。朝廷赠他太子少保,谥恭靖。

  朱希周擅长书法,尤工楷书,平生不写一行草笔,享年84岁。

  “朱希周”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