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苏州市名人>常熟市名人

萧退庵

萧退庵人物照片

常熟名人萧退庵介绍

江苏篆书书法家

号退闇,又号寒蝉、辠松老人,江苏常熟人。晚年寄居苏州。1958年5月谢世于任上。1931年后定居葑门内阔家头巷圆通寺内。比邻僧舍,地在南园。故又取号南园老人。早岁寓沪,执教于城东女学和爱国女学,复兼行医。

萧退庵生平经历

萧退闇 字蜕公,号退闇,又号寒蝉、辠松老人,江苏常熟人。晚年寄居苏州。工书,俊挺敦厚,篆隶更擅。又善治印,邓散木、沙曼翁出其门下。系南社旧侣,与弘一相善。退庵博通经史,兼精小学、训诂,尤工书法。其书名,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远及日本、朝鲜。又通书理,曾说:“书法虽小道,要具三要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曰书法。学为本,法为末,道为用,阙其一,则非正法也。”又主张多读书,多看碑,多看贴,多识字,多认得晋唐以下和清初及中叶之书法,才能得书法门户。

他生平最友善者两人,一为李叔同,一为印光法师。李是海上友好,印是姑苏之朋辈,因此他经常往返苏沪,讨论书道,交流书法。退庵一生鬻书,其学生众多,要推邓散木、沙曼翁最有成就。散木在上海卓有书名,篆刻和诗文都佳;曼翁于籀篆各体俱精,颇得师法,也工篆刻。而曾为虎丘“试剑石”题字的越溪和尚,龙池庵雨丰和尚,吴县东山显庆寺闻达和尚亦为其佛门弟子,均工书法。他又善医道,曾从无锡名医张聿青习医,与丁福保、吴子深为同窗,为人治病,屡见成效。贫者求医,常分文不取,并施以药,颇得口牌。晚年多病,且子孙先亡,故形影只,常在茶馆独自小坐,奈求墨者不多,生活显得困难拮据,幸政府及时了解情况,才安排至省文史馆工作。

萧退庵人物评价

萧退庵自己的篆书确实克服了这些人的不足。他化传统的长篆为方篆,但方之后尚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结字特好,正是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萧退庵另一个叫人称道的地方是,他主张书贵自然,以造作为书家大忌。

萧退庵作品风格

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自许甚高,以为篆书成就在前辈名家吴昌硕等人之上。初学邓石如,以后“上窥周、秦、汉代金石遗文,能融大小二篆为一”,篆字基本是用圆笔,笔法较简单,结构也少变化。

篆书贵圆转自如,贵柔中有刚,贵结构紧凑。必须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吴大微写得是方了,可是不够圆转,不够流丽;杨沂孙呢,又嫌圆而无骨,结构松弛;吴昌硕则刚有余而柔不足,尤其他那种缩项耸肩的样子实在太怪了

萧退庵补充介绍

  (1876一1958),名蜕,字中孚,以退庵名世,别号很多,江苏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名扬大江南北。自许甚高,以为篆书成就在前辈名家吴昌硕等人之上。初学邓石如,以后“上窥周、秦、汉代金石遗文,能融大小二篆为一”,篆字基本是用圆笔,笔法较简单,结构也少变化。他对篆书,有自己独到的体会:“篆书贵圆转自如,贵柔中有刚,贵结构紧凑。必须写得方,写得扁,方是好手;吴大微写得是方了,可是不够圆转,不够流丽;杨沂孙呢,又嫌圆而无骨,结构松驰;吴昌硕则刚有余而柔不足,尤其他那种缩项耸肩的样子实在太怪了”萧退庵自己的篆书确实克服了这些人的不足。他化传统的长篆为方篆,但方之后尚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结字特好,正是所谓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萧退庵另一个叫人称道的地方是,他主张书贵自然,以造作为书家大忌。这一精神明显地体现在他的行草书中。--------------------------------------------------萧退庵(1876~1958),原名嶙,一名蜕,字盅孚,一署退庵、蜕庵,与蜕公、退公、皋松老人。常熟人。1931年后定居葑门内阔家头巷圆通寺内。比邻僧舍,地在南园。故又取号南园老人。早岁寓沪,执教于城东女学和爱国女学,复兼行医。先后参加南社和同盟会,以文字鼓吹革命。其性高傲拨俗,不好交游,对权贵和势利场中人不屑一顾。敌伪时,汪精卫大开寿筵,遍邀当代作家赋诗题字,伪省长李士群向他求取笔墨,许以重金。他婉言谢绝,并对人言:“汪同我过去均为南社社友,应知我野性难驯,不善逢迎”。解放后,经人民政府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于1958年5月谢世于任上。退庵博通经史,兼精小学、训诂,尤工书法。其书名,不仅遍及大江南北,而且远及日本、朝鲜。篆刻名家赵古泥(1873~1933)曾为之镌“虞山第一书家”印章,实当之无愧。其书四体皆工,而篆字更精,俊挺敦厚、圆浑苍劲,落笔不凡,神采可爱。又通书理,曾说:“书法虽小道,要具三要素:一曰书学,二曰书道,三曰书法。学为本,法为末,道为用,阙其一,则非正法也。”又主张多读书,多看碑,多看贴,多识字,多认得晋唐以下和清初及中叶之书法,才能得书法门户。

  “萧退庵”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