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长沙市名人>宁乡市名人

童恩正

童恩正人物照片

宁乡名人童恩正介绍

考古学家、科幻作家

童恩正(1935-1997)男,汉族,湖南宁乡人。考古学家、科幻作家。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

童恩正人物生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考古专业。先后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任职教授。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中国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发表第一篇作品,1960年开始科幻小说及科普创作。其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被评议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代表作。获奖多次,并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电影,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解放前

1935年8月27日童恩正出生在湖南宁乡。抗日战争结束后,其父在湖南大学教书,而童恩正则进入成智小学学习。

1947年,童恩正考进了长沙雅礼中学,顽皮的他曾装鬼去吓人,爬到他的小伙伴的肩上,头上顶一块白被单,夜晚出现在校园里,把同学们吓得嗷嗷直叫。

解放后

1956年,童恩正父亲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全家迁往成都,童恩正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

1957年,童恩正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时,便开始发表文学著作和科普著作。1957年,他在《红领巾》杂志第7期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我的第一个老师》。1959年,他写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五万年以前的客人》,并于1960年发表在《少年文艺》第三期上。1959年夏天,童恩正跟着四川大学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教授,到四川忠县渰井沟去考察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60年出版《古峡迷雾》年轻大学生的作品。作品一发表,便受到了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古峡迷雾》的出版,几乎改变了童恩正的命运,使他走上专业文学工作者的道路上。

1961年,童恩正大学毕业。毕业后,便在峨影厂担任编剧工作。他到峨影厂工作以后,开始改编《古峡迷雾》的电影剧本。改编还未完成,四川大学将他又要回学校,担任冯汉骥教授的科研助手。从此,他开始在考古学和文学两个领域里纵横驰骋,过起了身兼两个工作领域的“两栖人”的生活。

文革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童恩正被迫搁笔十年,遭遇了中国知识分子们所遭遇的共同命运。他的朋友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冯喆被残酷折磨,受凌辱,受毒打,终于用他的一死,维护了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在十年浩劫中,童恩正因为写作《古峡迷雾》受到批判。批判的理由十分荒唐。善于联想的工宣队员,居然说《古峡迷雾》中的秦军就是人民解放军,巴国王子则是蒋经国。理由是充分的:蒋介石是从重庆逃到台湾的,而巴国王子也是从重庆逃到黄金洞的。结论:《古峡迷雾》是为蒋介石招魂的。

创作生涯

从1967年起,童恩正自然无法继续写作,直到“四人帮”垮台。同他完全断绝了关系的文艺界,迅速地又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有的要重印他过去的作品,有的约他写点新作品。1963年曾经同他一起改编电影文学剧本《古峡迷雾》的沈寂,刚刚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恢复工作,立即来信鼓励他继续从事电影文学创作。1978年5月,他去上海出席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又会见了他所敬佩的高士其与郑文光、叶永烈、肖建亨、刘后一、周国兴、张锋等科学作家。劫后重逢,他同作家们都很兴奋,相约共同为繁荣中国的科学文艺创作作出贡献。童恩正重新拿起笔来,以比过去更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投入了创作。他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改写了《古峡迷雾》和《珊瑚岛上的死光》,并在沈寂的协助下,将它们改编成了电影剧本。他还写了《雪山魔笛》、《追踪恐龙的人》、《宇航员的归来》、《晖晖的小伙伴》等科学幻想小说。

在1963年,童恩正写的科幻小说《珊湖岛上的死光》,在1978年发表后轰动全国,获得全国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且立即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受到正统文学和广大社会鼓掌欢迎,热情伸开双臂拥抱接纳。就是这篇作品,同时被资深科幻小说评论家评议为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后来,这篇小说还被改编成连环画、广播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童恩正对自己的这篇小说评价并不很高。他认为,这篇作品受到社会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十年浩劫后文艺界是一片空白,他的这部饶有趣味的作品正好适应了人民大众对填补精神空白的需要,正如一个人在饿极时吃一碗茶泡饭也香一样。但是,他却从中受到很大鼓舞,决心要拿出较高水平的作品来报答热爱他的人民。

访美由来

1980年终于成行的童恩正访美的由来。以前,考古学家们往往依靠经验和记忆力,艰难地拼合着破裂的龟甲。假设用从拼凑甲骨文中摸索到的一些规律来编制程序,将这制成软件,输入电子计算机,缀合的速度就将快得多。于是童恩正邀约了两位搞计算机的朋友一起编制了缀合龟甲的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初步结果是成功的:电子计算机缀合龟甲的成功率在40%上下,超过了那位美国教授。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大洋彼岸那位教授的注意。于是,他发出邀请,要童恩正迅速访美,切磋学问。这就是后来在对于生理学的关注也使童恩正有了新的发现。童恩正在他的著名的考古学论文《试论早期铜鼓》一文中,除用考古学,地理学,土壤学的知识论证了早期铜鼓起源于我国云南东部高原的一支属于濮僚系统的农业民族,否定了铜鼓起源于越南的学说以外,还对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铜鼓的神秘功能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由于铜鼓有节奏的声音具备某些神秘的刺激作用,致使流行铜鼓地区的人民对之产生了崇拜心理,铜鼓成为权威的象征,在祭祀,战阵中使用,用于震慑和号召群众。这并非迷信,因为人类学家发现,某一频率的有节奏的鼓声能引起参加祭典的人反常的感觉和行动,如自我陶醉,出现幻觉,身体的反常扭动甚至痉挛等。而为什么这种鼓声能引起反常感觉和行动,人类学家并未回答。童恩正注意到了生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生理学的实验证明,有节奏的声音能刺激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人类基本脑波的平均频率为每秒八至十三周,所以,鼓声的频率为每秒7~9拍时,人们就会明显地表现出反常的动作。因此,鼓声神秘的刺激作用是由于鼓声的频率与人脑波的平均频率一致引起的。

涉猎其他科学知识,长期在社会中观察和写作,帮助一考古学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在童恩正的学术活动中的例子并非一件、两件。同样,一个考古学家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一个科学作家,这在童恩正的两栖生活中也不鲜见。二十多年来,童恩正像他小时候崇拜过的徐霞客一样,走遍了祖国大部分地区。长江南北,大河上下,都曾留下过他寻幽访古的足迹。他曾经两次越过我国西南最雄伟的横断山脉地区,经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而直达雅鲁藏布江。那皑皑的雪峰、深陷的峡谷,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祖国山河的壮丽,历史的辉煌,使他深深地以自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而感到自豪。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他又有机会十分自然地与群众接触,不是“体验”生活,而是“参加”生活。他曾经多次蹲在火塘旁边,与藏族同胞喝青稞酒,与羌族同胞喝咂酒,与彝族同胞喝包谷酒,听他们吟唱开天辟地的神话、古老的传说、旧社会骇人听闻的苦难,“四人帮”时代新的压迫和生活的艰辛。这时,童恩正感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他们朴质真诚的感情。这一切,构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的泉源。

移居美国

1991年,童恩正赴美讲学,后移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他担任了多所大学的教授,成为美国知名教授之一,这期间,童恩正曾多次返国,关心祖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每次回国,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欢聚一堂,谈笑风生,令参加聚会者没齿不忘。他在生时最后一次返国,与其弟恩文及笔者聚首2日,相谈甚欢。他谈到自己正在全力创作侦探类科幻小说,并为此购买了各种武器以亲身体验枪战。谁知,这竟成永诀。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国住院治疗,因换肝手术失败猝然离世。

1935年:8月27日生于江西庐山,籍贯湖南宁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全家逃难到四川。

1939年:迁往重庆歌乐山。

1941年:在宁乡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熟读古文。

1943年:宁乡为日本军队占领,随全家辗转流亡于湘西的安化、溆浦、沅陵、辰溪等县。同年秋,全家回到长沙,父亲任教于湖南大学,进入长沙成智小学接受正规教育和过集体生活。

1947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编入46班,住读。

1950年:转学到长沙一中。

1952年:因患肺结核而休学一年。受朋友及其母亲和同学杨明德的影响而爱好文学,阅读了不少书籍,学着写诗词文章。但也喜欢理科,为后来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54年:在长沙一中高中毕业,因患肺结核病在家休学两年,并随父亲调华南工学院任教而到广州休养。其间自修俄语和古汉语,并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酷爱中国古典诗词、传奇小说,曾用过笔名“童峻”。少年时代曾羡慕徐霞客的事迹,幻想成为探险家、旅行家。

1956年:父亲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全家迁往成都,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

1957年:开始在《红领巾》上发表小说《我的第一个老师》(第7期)和《大弟》(第19期)

1959年:参加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发表作品有:《评郑家相“中国货币发展史”在货币起源问题上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考古)第3期《试评郑家相“古代的贝化”一文的倾向性》(《文物》第6期)

1960年:发表作品有:《帝国主义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的矛盾与合作》(《四川大学学报》第2期)《五万年以前的客人》(《少年文艺》第3期)《古峡迷雾》(单行本,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首届考古专门化班,随即分配至峨眉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62年:调回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担任冯汉骥教授的助手,讲授《西南考古学》和《古文字学》课程。发表作品有:《记瞿塘峡盔甲洞中发现的巴人文物》(《考古》第5期)《电子大脑的奇迹》、《失踪的机器人》(此两文最初发表于《少年文艺》上,均收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小说专集《五万年以前的客人》)《失去的记忆》(《少年文艺》第12期)

1963年: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改编《古峡迷雾》,参加四川广汉商代遗址发掘。发表和出版了:《五万年以前的客人》(朝鲜文版,延边人民出版社)《古峡迷雾》(蒙文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古代饰片之谜》(《我们爱科学》第7期)《一颗没发芽的种子》(《儿童时代》第7期)

1964年:与杨亮升结婚。指导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岷江上游石棺葬发掘。发表《对云南冶铁业产生时代的几点意见》(《考古》第4期)

1965年:创作中篇惊险小说《山寨春晨》,同年10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转到北京群众出版社,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

1966年:发表《略谈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的族属》(《考古》第1期)

1973年:发表《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与冯汉骥合作,《考古学报》第2期)

1974年:主持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棺葬发掘。

1975年:主持西昌大石墓发掘。

1976年:带学生赴昆明晋宁石寨山考古实习。发表作品有:《四川西昌沙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第5期)《从四川两件铜戈上的铭文看秦灭巴蜀后统一文字的进步措施》(与龚廷万合作,《文物》第7期)

1977年:发表作品有:《凉山喜德县拉克公社大石墓发掘简报(初稿)》(以凉山彝族地区联合考古队名义发表,童恩正执笔,《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第1期;亦载《考古》1978年第2期)《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考古学报》第2期)《关于使用电子计算机缀合商代卜甲碎片的初步报告》(与张升楷、陈景春合作,《考古》第3期)

1978年:任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四川省科普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主持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版和发表了:《古峡迷雾》(改写本,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第2版)《雪山魔笛》(《少年科学》第8~9期)《珊瑚岛上的死光》(《人民文学》第8期,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四川西北地区石棺葬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氏族的几个问题》(《思想战线》第1期)《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附谈有关古代濮族的几个问题》(《考古》第2期)

1979年:任四川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科普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电影协会常务理事。出版、发表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有:《古代的巴蜀》(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雪山魔笛》(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峡迷雾》(电影剧本,《四川文学》第7、8期)《珊瑚岛上的死光》(电影剧本,《科学文艺丛刊》第1期)《宇航员的归来》(科幻小说,《儿童时代》第2期)《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与冯汉骥合著,《四川大学学报》第1期;《文物》第2期)《古代巴境内民族考》(《思想战线》第4期)《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戈的研究》(《考古学报》第4期)

1980年:任中国影协四川分会理事,并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雪山魔笛》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文学奖。出版、发表的作品有:《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翻译作品,G·P·穆达克著,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印)《神秘的大石墓》(《红领巾》第6、7期)《追踪恐龙的人》(收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幻想小说选》)《遥远的爱》(《四川文学》第4、5期)《海洋的见证》(《接班人》第3期)《古泪今痕》(电影剧本,《电影作品》第3期)《晖晖的小伙伴》(爱科学图画丛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我的经历》(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编《我与儿童文学》)《创作科学幻想小说的体会》(《地质报》编辑部编《科普作家谈创作》,地质出版社)《1978年优秀短篇小说作者答本刊编者问(四)》(《语文教学通讯》第1期)《关于“珊瑚岛上的死光”》(《语文教学通讯》第3期)《努力反映伟大的时代》(《电影评价》第1期)《文明古国话文明》(《文明》第1期)《西藏考古新发现》(《新观察》第1期)《谈甲骨文字并略论殷代的人祭制度》(《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近年来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战国秦汉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系参加美国东方学会189届年会论文,《考古学报》第4期)《冯汉骥》(《中国史研究动态》第5期)

198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作访问学者,并在该校燕京学社作《西藏卡若遗址的发掘》的讲演。《古泪今痕》获四川省文学一等奖。担任《科学文艺》双月刊《智慧树》(天津新蕾出版社主办)编委。发表作品有:《关于当前科学幻想小说评价问题的发言》和《美国来信》(《科幻小说创作参考资料》第1期)《劫机——旅美航讯之一》(《文明》第3期)《四川巴塘、雅江的石棺葬》(《考古》第3期)《悼念冯汉骥先生》(《考古》第3期)《中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在东南亚区域民族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

1982年:发表作品有:《西藏历史的黎明——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英文,《考古学》1982年35卷,62-63、81页)《中国西南的石棺葬与大石墓——从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早期民族集团的族属》,(英文,《人类考古学杂志》第1期)《石笋行》(科幻小说,《少年科学》第10期)《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之死》(《科学文艺》第3期)《珊瑚岛上的死光》改编成电影《西游新记》(《智慧树》连载,3~6期、1983年1~6期、1984年3~6期)《科幻小说属于文艺》(《科幻小说创作参考资料》第4期)《美国人与狗——旅美航讯之三》(《文明》1982年第1期)《伊利克·斯通——旅美通讯》(《四川青年》1982年第4期)《在迷茫的小道上——旅美航讯之五》(《文明》1982年第4期)《在美国看美国电影》(《上影画报》1982年第3期)

1983年:与李绍明主编《雅砻江下游考察报告》(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编印)。发表作品有:《来自新大陆的信息》(散文,四川人民出版社)《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及其相关问题》(与冷健合作,《民族研究》第1期)《近二十年来东南亚地区的考古新发现及国外学者对我国南方古文明起源的研究》(《西南民院学报》第3期)《试论早期铜鼓》(《考古学报》第3期)《人类可能的发源地——中国西南地区》(《四川大学学报》第3期)《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1983年9月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31届亚洲及北非国际人文科学会议论文,《文物》第9期)《古老的椎髻之民——滇》(《文史知识》第10期)

1984年: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发表作品有:《第一次失败》(《青年作家》第10期)《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兼谈农业考古研究方法》(《农业考古》第2期)《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锡原料的来源——评“中原找锡论”》(与魏启鹏、范勇合作,《四川大学学报》第4期)

1985年:指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器时代遗址调查。任《川南文博》顾问。出版、发表作品有:《昌都卡若》(合著,文物出版社)《雅砻江上游考察报告》(与李绍明主编,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甘孜州人民政府编印)《西游新记》(新蕾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文艺应有自己的民族风格——谈“西游新记”的创作》(《新蕾之友》6月1日第三版)。《从“张南皮”说开去》(《当代论坛》第4期)《精密的考证、科学的预见——纪念蒙文通老师》(《文史杂志》第1期)《酒与商代的灭亡》(《历史知识》第5期)《略论我国西南地区的史前考古》(《四川文物》第2期)《民族瑰宝,学术华章——为<四川文物>创刊两周年而作》(《四川文物》第4期)《蜀汉胜迹》(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编,童恩正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西藏考古综述》(《文物》第9期)

1986年: 《南方丝绸之路》调查获得《中国社会科学国家基金》资助,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主办的讲座上演讲《四川的汉代画像砖》。发表作品有:《永不褪色的红领巾》(《红领巾》第5期)《从出土文物看楚文化与南方诸民族的关系》(为湖南省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而作,《湖南考古辑刊》第3集)《人类文化与生态》(《民族学与现代化》第2期)

1987年: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冬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作访问教授,并在该校人类学系讲授《华南考古》。主编《南方民族考古》,出版第一辑。科幻小说个人专集《古峡迷雾》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录有《古峡迷雾》、《五万年以前的客人》等7篇小说。同年发表作品有:《魂系云天》(电影剧本,《戏剧与电影》第9期)《从考古学资料看中国西南地区的奴隶社会》(为1986年6月参加在美国爱尔丽舍举行的“中国古代史与社会科学一般法则讨论会”而作的论文,《天府新论》第1期)《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文化》(1986年9月参加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世界考古学大会论文,载于《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纪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再论早期铜鼓》(《中国铜鼓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文物出版社)《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南方——中华民族古文明的重要孕育之地》(发刊词,《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提交论文《王建墓石雕所描绘的唐代乐妓》,并在匹兹堡大学亚洲研究所计划主办《四川广汉的器物坑》讲座,年底回国。发表:《摩尔根的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华南与东南亚的早期农业》(英文,与哈特勒合著)

1989年: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同年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宾州大学、密兹安州立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讲课,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及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德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并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主办的讲座作《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的社会改革》演讲。发表、出版作品有:《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在时间的铅幕后面》(《科学文艺》第3期,获第二届国家“银河”科幻奖)《中国人应当培养一点忧患意识》(《四川统一战线》第3期)《中国南方农业的起源及其特征》(《农业考古》第2期)《华南与东南亚的农业起源:一个比较研究》(英文,与哈特勒合作)《西藏高原上的手斧》(《考古》第9期)《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与卡尔·L·赫特勒合作,《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年)《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考古》第1期)《摩尔根模式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英文,《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夏季刊)

1990年:被德国考古研究所聘为通讯院士。春,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为该系讲授《华南考古》、《古代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夏,为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并在该系讲授《古代中国的文化人类学》课程。秋,为美国匹兹堡大学美术系访问教授,在美术系和人类学系讲授《中国考古学》。《南方民族考古》出版获得盖特基金资助,《华南考古学》获得路丝基金会研究员薪金资助。出版《中国西南民族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担任《大学历史丛书》编委,主编周一良。发表《广汉三星堆器物坑与西南古代文明》(德国考古研究所出版的集刊,第9~10辑,1990年第243页)。

1991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1月14-19日为泰国Hua Hin举行的“华南与东南亚青铜鼎盛时代”学术会提交论文《中国西南的酋邦制——以滇文化为例》。4月5-8日为美国匹兹堡大学举行的“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2世纪间中国人与其北方邻居”学术会提交论文《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秋季,为该校美术系开设《中国考古学》并为历史系讲授《古代中国》课程。《西游新记》修订版出版。

1992年:春季,为匹兹堡大学美术系讲授《古代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系《古代中国》课程。秋季,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系访问教授,为艺术系讲授《古代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国艺术》。

1993年:春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系讲授《中国民间艺术》和《作为艺术中永恒主题的中国神话传说》。秋,为西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在该校哲学系讲授《中国的仁》,并在历史系讲授《中国古代史》。10月15-16日,在西弗吉尼亚布恰隆市West Virginia esleyan举办的西弗吉尼亚哲学学会会议上,提交《在中国作为社会实践的哲学》论文。《华南与东南亚的早期金属时代》获得为国际学者交流设立的蒋经国基金。

1994年:春季,在匹兹堡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民间艺术》,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发表作品有:《苹果园随想》(《中外论坛》第6期)《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曾发表在日本《九州史前社会与古代文化研究杂志》1994年33卷223-245页)《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酋邦制度——云南滇文化中所见的实例》(《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创刊号,1993年曾发表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饶宗颐教授学术生涯75周年纪念文集》中)《中国考古学的三十年(1949-1979)》(中文版发表在台湾《中国研究》1994年12卷1期349-363页;英文发表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族主义、政治与考古学实践》177-197页)《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为1月4-8日在台湾台北举办的“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国际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

1995年:为美国威斯里安大学艺术系路德·格雷戈·萨利文项目研究员。发表作品有:《中国的五天工作制》(《大陆中国月刊》第339期46-48页)《假如我当国务总理》(《中外论坛》第4期37-39页)《洛杉矶发展交通之经验》(《中外论坛》第5期9-11页)《略谈教育之传统与传统之教育》(《中外论坛》第6期26-28页)秋季,为威斯里安大学艺术系讲授《东亚考古》

1996年:春季,在威斯里安大学艺术系讲授《从考古资料看古代中国的信仰》。3月8日在美国Amhersl麻省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5月3日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10月4日在霍布金斯大学,都做了《过去20年中的中国考古学》、《中国西南与印度交通道路的考古学证据》等演讲。发表有:《钓翁杂记》(《中外论坛》第12期)《文化人类学与中国的社会改革》(1996年2月15日演讲稿)夏季,在中国调查浙江、湖北、四川等省新石器时代古城遗址。秋季,在威斯里安大学艺术系讲授《东亚考古》。发表《中国古代的巫、巫术、巫术崇拜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并将《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1991年在匹兹堡会议上的发言稿)整理成文。1997年:4月20日上午9时,因患急性肝炎逝世于美国康涅狄克州Middletown,享年61岁。

童恩正主要作品

《珊瑚岛上的死光》

《在时间的铅幕后面》

《雪山魔笛》

《遥远的爱》

《古峡迷雾》

《追踪恐龙的人》

《西游新记》

《石笋行 》

《失去的记忆》

《五万年以前的客人》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之死》

《古泪今痕》

部分著作简介

《西游新记》:这部妙趣横生的长篇幽默小说,写出了东方人眼中的西方世界,既介绍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又鞭挞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社会弊端。小说借《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神话人物,虚构出他们留学美国时的种种际遇.孙悟空神通广大,多谋善断,扶弱锄强,受到社会赞誉;猪八戒为花花世界所诱,赶学时髦,大吃苦头;沙僧老成持重,苦攻哲学,功成名就.作品以严肃的主题,配以逗笑的情节,诙谐而不荒唐。

《珊瑚岛上的死光》:本书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

《珊瑚岛上的死光》是中国科幻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并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电影,是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死光》创作于1970年代末期,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北方邻国的巨大威胁使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反特和军事为主要题材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珊瑚岛上的死光》讲述了一个科学家在现实中的幻灭,科学本身并无正义与邪恶之分,关键看使用者。原子技术可以为人类发电但也能以核武器的形式威胁人类的生存。世界上是不存在世外桃源,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去。

童恩正补充介绍

  童恩正 (1935~1997)

  湖南宁乡人。196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历任峨眉电影制片厂干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博物馆馆长,教授。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科幻小说《西游新记》,科幻小说集《古峡迷雾》等。短篇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获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恩正”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