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长沙市名人>长沙县名人

沈志云

沈志云人物照片

长沙名人沈志云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两院院士、机车车辆专家

沈志云,男,汉族,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机车车辆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2年,沈志云获得唐山铁道学院学士学位;1952年—1957年,担任唐山工学院助教;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获得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1961年—1982年,先后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机械车辆教研室主任、基础课副主任;1982年—1984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1984年,先后担任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二系副系主任、机车车辆研究所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志云长期从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的研究工作。

沈志云人物经历

1929年5月28日,沈志云出生于湖南长沙县。

1943—1949年,在湖南国立师范学院附中就读。

1949年9月—1952年7月,在唐山铁道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2年1月—1957年1月,担任唐山工学院助教。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11月—1961年4月,在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1年1月—1982年1月,先后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机械车辆教研室主任、基础课副主任。

1982年—1984年,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

1984年1月,先后担任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二系副系主任、机车车辆研究所长、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沈志云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2年,沈志云作为访美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夜以继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一年多的时间里,涉猎了8门研究生课程,完成了两项科研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卡尔克(Kalker)的轮轨蠕滑理论,在沃尔妙伦-约翰逊方法的基础上考虑自旋蠕滑,定义蠕滑因子和自旋比例系数,分别研究在不同自旋蠕滑的基础上各种蠕滑力模型的比较,得出了新的非线性蠕滑力(适用于车辆动力学计算的)简化方法。

1983年,沈志云发表非线性轮轨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SHEN-HEDRICK-ELKIN’S THEORY)。

1989年,沈志云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无轮缘磨损的货车径向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轮缘磨损的程度。

1988年—1998年的十年间,沈志云主持创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成功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

学术交流

从1981年开始,沈志云连续8次参加每两年一届的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IAVSD)学术讨论会,并在大会宣读论文;1993年,主持召开了有来自22个国家的120余名代表参加的国际学术盛会,并主编论文集,在荷兰出版发行,沈志云还到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讲学,与多个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广泛涉猎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同时,又多方面多渠道地进行合作。

学术论著

沈志云撰有《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动态环境和设计原理》《低动力作用货车转化架动力性能的研究》等论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7年5月

《轮轨丹心》

沈志云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7月

《铁路及磁悬浮系统提速和服务技术会议论文集》

沈志云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交通工程学基础第二版》

沈志云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

《交通运输工程学》

沈志云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年

《The Dynamics of Vehicles on Roads and on Tracks》

沈志云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9年

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9年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

1998年

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995年

迫导向转向架的理论与应用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1993年

轮轨相互作用有关设计软件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1993年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1年10月,沈志云培养了3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指导的两篇博士论文2000和2002年入选全国百篇最佳博士论文。

开设课程

1961年归国后,沈志云回唐山铁道学院任教,开设了“车辆修理”等课程。

讲座报告

2013年11月6日下午,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逸夫馆4104教室,沈志云做客“承唐新才”研究生骨干培训之励志讲坛。

2016年5月11日下午,“欢庆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报告会——中国高铁畅想曲”讲座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扬华讲堂举行,沈志云主讲。

2020年4月19日晚,沈志云做客“努力讲坛”第15期,与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和君子书院师生们开展了一场题为“轮轨天下,超导未来”的云上讲坛。

教育理念

沈志云认为,要想在科研的道路上获得成就,一要基础扎实,二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三要知识更新,四要抓住机遇,还认为,同学们应该有远大的目标,这样才有不断探索学习的动力,但同时脚踏实地的学习才是达到目标的根本途径。

沈志云认为,文如其人,要做学问,首先要会做人,还认为在知识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伐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犹如储电瓶对于汽车,没有电或者电压过低,就不会有原动力。他要求青年人要关心国家政治和经济形势,了解现场急需,以便及时抓住机遇,把知识和技术用在“科教兴国”的关键处,在刀刃上起作用,政治远见、创新思维、超前意识、专业技能是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必要条件。

教学成果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7年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高水平人才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17年

荣誉博士学位(俄罗斯圣彼得堡交通大学授予)

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沈志云人物评价

沈志云积极投入中国新一代高速列车的研究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

沈志云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轮轨动力学、运动稳定性、曲线通过理论和随机响应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创建的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在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被广泛引用;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开创了无轮缘磨损新纪录;主持建立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学界评)

沈志云是中国著名的机车车辆专家,在机车车辆动力学尤其是轮轨动力学和随机响应等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还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为学部发展和国家科学思想库建设做出了贡献,勇于创新、躬行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的高尚品德,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也将激励着年轻后学奋发有为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评)

沈志云十分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评)

鬓发斑白的沈教授,年逾古稀仍在不懈探索和攀登,这春蚕与蜡烛般的精神境界,令人们敬佩和赞叹不已 。西南交通大学评)

沈志云补充介绍

  沈志云, 机车车辆专家。1929年5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83年发表了非线性轮轨蠕滑力计算理论,被誉为“沈氏理论”在国际上广泛引用在轮轨动力学、曲线通过理论、蛇行运动稳定性和随机响应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研制成功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了接近无轮缘磨损的程度,为中国数十万辆货车更新换代开辟了新途径1988年以来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能模拟400km/h高速列车运行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志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