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名人秦力山介绍
秦力山(1877—1906) ,祖籍江苏吴县,出生于湖南善化,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97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898年加入南学会。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任《清议报》主笔。1900年赴武汉与唐才常组织自立军,任前军统领。事败再次流亡日本。1901年创办《国民报》,为留日学界第一份宣传革命的报纸。1902年与章太炎等发起支那亡国纪念会,同年又在上海创办作新社,旋创刊《大陆》月刊,竭力驳斥康梁保皇言论。1905年入云南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积劳成疾,1906年病逝。
秦力山人物生平
秦力山(1877—1906),出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其父秦文炳,曾在县署任刑名师爷。秦力山聪颖好学,长于文字。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以第二名考入善化县学。时值维新运动在湖南风起云涌,秦力山耳濡目染新学新风,又常去南学会听讲演,对康有为、梁启超及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人士非常崇敬。戊戌政变后,二十五年秋,应梁启超之召赴日本,留学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在校时,和一些进步留学生及兴中会会员也有来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秦力山赴天津联系义和团,欲改“扶清灭洋”口号,不果。至武汉参加唐才常等所组自立军,任前军统领。七月去安徽主持大通一路自立军起义,与清军激战数日。失败后,到新加坡,知康有为贪污公款劣迹,遂与绝交。复至日本东京,与陈犹龙等同责梁启超。至此,他由亲近康、梁转而接近孙中山,并在《清议报》上撰文讥讽康、梁保皇行为。二十七年四月,联络戢翼翚、沈翔云等人,在孙中山资助下,创办留日学界第一份革命刊物《国民报》(月刊),自任总编辑。该报大倡革命排满学说,措辞激昂,每期输入上海逾两千份,影响及于东南各省。还组织国民会小团体,其宗旨在宣扬革命、仇满两大主义,拟运动海外华侨与内地志士联合一体,共图进行。稍后,又与张继等组织兴亚会,主张中日两国同时革命,同建共和国。秦力山对孙中山极表尊崇,曾在留学生中宣传孙中山的领袖素质,介绍章太炎、张继等一批留学生和孙中山相识定交,较早勾通孙中山与留日学生之间的联系。他还和孙中山、章太炎等讨论过土地问题,主张“举全国之地,重新分配”,“不问男女,年过有公民权以上者,皆可得一有限之地”,表现出较早探索社会土地制度改革的意向。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秦力山与章太炎等共十人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号召人们向两百多年前许多反清志士学习,向清朝统治者进行斗争。这一爱国行动,震动当时留学界,为以后留学界中爱国革命团体兴起,开辟先例。是年冬,离东京返国,在上海参与《大陆报》编辑工作,又独立创办《少年中国报》。后因短于资本,遂放弃办报,专在长江中下游及广东一带运动会党,因此屡遭清方通缉。
光绪三十一年春,秦力山从香港起程,经新加坡赴缅甸,向海外华侨宣传反清革命。在缅甸期间,劝说当地华侨领袖庄银安等人放弃保皇主张;撰写《敬告缅甸之同胞》等文,宣传革命;参与改革仰光中华义学等工作;并撰《说革命》24章,刊于《仰光新报》者仅16章,在华侨中宣传反清思想和进行革命的方略。
三十二年春末夏初,秦力山在腊戍居住一段时间,与国内外进行联络,写有诗篇十数首。不久,经缅甸华侨领袖徐市隐(赞周)介绍,离缅甸赴云南干崖。行前,为张成清所撰《缅甸亡国史》(后改称《缅甸史》)作序,其中说:“读其史者,可以知神权迷信,有可以灭族者焉”,用以儆戒国人。及至干崖,即开办学堂,以民族大义教育少数民族子弟,并在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土司中进行反清革命宣传,为中国同盟会在云南活动开拓基地。同年十月十一日,因水土不服,又染瘴气,病逝于干崖,年仅29岁。秦力山自19岁离家,十年中以反清革命为志向,“志坚行单,洵足为革命党模范”。
秦力山人物著作
秦力山所著文字,今人辑有《秦力山集》。
秦力山补充介绍
秦力山
(1877-1906)
自立军统领。
清善化县(今长沙县)人。原名鼎彝,也名邮,字力山,别号遁公、巩黄。生于光绪三年(1877)。父文炳,曾在县署任刑名师爷。秦力山聪颖好学,长于文字。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以第二名考入善化县学。时值维新运动在湖南风起云涌,他耳濡目染新学新风,又常去南学会听讲演,对康有为、梁启超及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人士非常崇敬。戊戌政变后,二十五年秋,应梁启超之召赴日本,留学东京高等大同学校。在校时,和一些进步留学生及兴中会会员也有来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秦力山赴天津联系义和团,欲改“扶清灭洋”口号,不果。至武汉参加唐才常等所组自立军,任前军统领。七月去安徽主持大通一路自立军起义,与清军激战数日。失败后,到新加坡,知康有为-公款劣迹,遂与绝交。复至日本东京,与陈犹龙等同责梁启超。至此,他由亲近康、梁转而接近孙中山,并在《清议报》上撰文讥讽康、梁保皇行为。二十七年四月,联络戢翼翚、沈翔云等人,在孙中山资助下,创办留日学界第一份革命刊物《国民报》(月刊),自任总。该报大倡革命排满学说,措辞激昂,每期输入上海逾2000份,影响及于东南各省。还组织国民会小团体,其宗旨在宣扬革命、仇满两大主义,拟运动海外华侨与内地志士联合一体,共图进行。稍后,又与张继等组织兴亚会,主张中日两国同时革命,同建共和国。他对孙中山极表尊崇,曾在留学生中宣传孙中山的领袖素质,介绍章太炎、张继等一批留学生和孙中山相识定交,较早勾通孙中山与留日学生之间的联系。他还和孙中山、章太炎等讨论过土地问题,主张“举全国之地,重新分配”,“不问男女,年过有公民权以上者,皆可得一有限之地”,表现出较早探索社会土地制度改革的意向。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月,秦力山与章太炎等共10人发起“支那-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号召人们向两百多年前许多反清志士学习,向清朝统治者进行斗争。这一爱国行动,震动当时留学界,为以后留学界中爱国革命团体兴起,开辟先例。是年冬,离东京返国,在上海参与《大陆报》工作,又独立创办《少年中国报》。后因短于资本,遂放弃办报,专在长江中下游及广东一带运动会党,因此屡遭清方通缉。
光绪三十一年春,秦力山从香港起程,经新加坡赴缅甸,向海外华侨宣传反清革命。在缅甸期间,劝说当地华侨领袖庄银安等人放弃保皇主张;撰写《敬告缅甸之同胞》等文,宣传革命;参与改革仰光中华义学等工作;并撰《说革命》24章,刊于《仰光新报》者仅16章,在华侨中宣传反清思想和进行革命的方略。
三十二年春末夏初,秦力山在腊戍居住一段时间,与国内外进行联络,写有诗篇十数首。不久,经缅甸华侨领袖徐市隐(赞周)介绍,离缅甸赴云南干崖。行前,为张成清所撰《缅甸-史》(后改称《缅甸史》)作序,其中说:“读其史者,可以知神权迷信,有可以灭族者焉”,用以儆戒国人。及至干崖,即开办学堂,以民族大义教育少数民族子弟,并在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土司中进行反清革命宣传,为同盟会在云南活动开拓基地。同年十月十一日,因水土不服,又染瘴气,病逝于干崖。年仅29岁。他自19岁离家,10年中以反清革命为职志,“志坚行单,洵足为革命党模范”。所著文字,今人辑有《秦力山集》。
“秦力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