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名人沈振黄介绍
沈振黄,原名沈耀中,生于1912年,浙江嘉兴人。他的父亲沈阜升是同盟会会员。外公为人正直,平时经常教育子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爱国爱民。正是在这种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外公的二子三女中,有四人在抗战初期就参加了革命。后来他的儿子沈振黄和沈耀华还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50年,中共中央华东局追认沈振黄为革命烈士;在沈振黄罹难后的1945年4月1日,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200多人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沈振黄简介
沈振黄 (),名耀中,字振黄,嘉兴人。世居嘉兴城内南大街。父沈阜升,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任海军舰长。振黄幼年在嘉兴东栅镇读小学。1927—1929年,在上海中法学堂就读,1930年离开该校,考入上海中法工学院,攻读铁路工程专业。课余从事美术创作,投稿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九一八事变后辍学,由《中学生》杂志编辑宋云彬引荐,入新中国书店工作。1933年去开明书店担任书刊插图和装帧设计工作,以木刻画作为书籍封面装帧,成为我国现代木刻先驱之一。
1934年,鲁迅等在上海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振黄与鲁迅通信联系,得到鲁迅的热情支持和指导。1936年鲁迅去世后,振黄拍摄了许多鲁迅遗容和治丧的照片,发表在报刊上。擅长漫画,1935年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编辑部工作时,每周在刊物上发表一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漫画,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期间,又与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合作,在《世界知识》半月刊上绘制《国际政治形势图解》,后金仲华将这些作品结集成《国际政治形势地图集》,由生活书店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夏衍推荐,参加中共长江局直接组织和领导下的政治文化工作队——战地服务队,由郭沫若介绍这支队伍去当时守卫在淞沪南线的国民党第八集团总司令张发奎处活动。该队由周恩来指派钱亦石任队长,振黄担任宣传科美术股长,奔赴 江、浙、赣、粤、桂前线,进行抗日宣传鼓动,组织群众抗日。在这时期,振黄绘刻油印画报,创作了大量抗日宣传画和木刻画,并亲自书写大批标语,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其中发表在《救亡漫画》上的连环漫画《全国抗战画报》(12幅),描绘了日本侵略中国及中国军民多方面的抗战事迹,影响甚大。1939年秋,在广东曲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属中共南方局领导的特别支部。年末,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抗日战争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战地服务队被迫撤离前线,退到后方。1940年初,随队从广西武鸣、上林等地撤退至柳州。在柳州为当地学校、团体的音乐会、歌咏会、巡回演出队写海报、画广告、设计舞台布景,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创作出的10多幅大型抗日救国宣传画被送到苏联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博得苏联人民高度评价。1942年在给亲友的信中说,将随胡志明去越南帮助训练一批越南游击队,并表示决心完成党交给的这一国际主义光荣任务。1944年11月,日本侵占桂林、柳州等地,国民党政府军队败退。振黄受中共南方局特别支部的指派,负责柳黔公路一线的活动,护送撤离的文化界人士。11月25日,日军逼进柳州,振黄奉命回重庆向中共党组织汇报工作,从六寨带着妻儿等最后一批撤离人员乘汽车去独山。途中遇难民搭车,让出座位,自己坐在顶上。汽车驰至老甲河,两车相遇让道时,不幸从车顶摔下,脑部迸裂,于26日牺牲,年仅32岁。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回忆说:振黄是“长期隐蔽在张发奎军中,历尽艰险,终于在日本进占桂林后,受命来重庆与我联系时牺牲的,他真可以说是一个无名英雄。当我后来看到他的夫人带了3个孩子回到重庆的时候,我这个很少流泪的人终于也禁不住流了眼泪”。
1945年4月1日,在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原南方局)文委支持下,重庆文化出版社在夫子池举行了隆重的沈振黄追悼会,有数百人参加。沈钧儒主持追悼会并致悼词;王亚平、徐迟诵悼诗;金仲华报告沈振黄生平和牺牲经过。沈钧儒送挽联:“小己生命轻一掷,服务精神足千秋”;郭沫若献挽联称:“民主前途欲明还暗,我兄高义虽死犹生。”柳亚子也作诗致挽。夏衍、叶圣陶、宋云彬等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哀悼诗文。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柳亚子、沈钧儒、郭沫若、茅盾、钱昌照、夏衍、邵荃麟等49人,联名登报发起为沈振黄先生募集子女教育基金的活动。1950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追认沈振黄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烈士证书。
夫人朱曼其多年茹苦含辛,抚育幼儿,受人尊敬。
沈振黄编著有《世界美术史》(稿佚)。
沈振黄个人经历
浙江
沈振黄乳名粹官,原名沈耀中。浙江嘉兴人。读完小学后来上海一所教会中学,课余学习绘画、书法、木刻。1930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中法工学院铁路工程系攻读机械专业。开明书店《中学生》征求封面画,他应征,获第一名。未毕业即由开明书店编辑顾均正介绍入新中国书店工作。1933年,离开新中国书店进开明书店编辑部任书刊插图和装帧设计工作。1934年,鲁迅在上海提倡新兴版画,他向鲁迅请教。除设计书籍封面外,还给《新少年》、《大众生活》、《新生》等周刊设计各种“题花”。1935年前后,离开开明书店到《生活》周刊编辑部工作,每期发表一幅漫画,很有影响。在《世界知识》主编金仲华帮助下,绘制政治地图,金仲华编写文字,后来编成《国际政治形势地图》出书。受到读者很大欢迎。1935年11月,《大众生活》创刊,辟了“图画的世界”栏,由他用漫画把半月世界要闻画在一个圆圈内,又用粗箭头指向新闻发生的国家和地点,使人一目了然。抗战爆发后,他参加战地服务队,任美术股股长。1938年随战地服务队赴武汉,然后南下广东惠阳,1940年抵达广西柳州。每到一处他就爬上梯子在墙壁上画下抗日漫画,1939年秋,在广东曲江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南方局领导下特别支部的一员。1944年6月,桂林文抗队成立,负责人是田汉、邵荃麟,他是文抗队成员之一。同年11月,他在护送文化界人士疏散转移中,因车祸不幸逝世。
沈振黄补充介绍
沈振黄(1912—1944),名耀中,字振黄,嘉兴人。世居嘉兴城内南大街。父沈阜升,同盟会会员,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任海军舰长。振黄幼年在嘉兴东栅镇读小学。1927—1929年,在上海中法学堂就读,1930年离开该校,考入上海中法工学院,攻读铁路工程专业。课余从事美术创作,投稿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九一八事变后辍学,由《中学生》杂志宋云彬引荐,入新中国书店工作。1933年去开明书店担任书刊插图和装帧设计工作,以木刻画作为书籍封面装帧,成为我国现代木刻先驱之一。1934年,鲁迅等在上海倡导新兴木刻运动,振黄与鲁迅通信联系,得到鲁迅的热情支持和指导。1936年鲁迅去世后,振黄拍摄了许多鲁迅遗容和治丧的照片,发表在报刊上。擅长漫画,1935年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部工作时,每周在刊物上发表一幅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漫画,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期间,又与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合作,在《世界知识》半月刊上绘制《国际政治形势图解》,后金仲华将这些作品结集成《国际政治形势地图集》,由生活书店出版。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夏衍推荐,参加中共长江局直接组织和领导下的政治文化工作队——战地服务队,由郭沫若介绍这支队伍去当时守卫在淞沪南线的国民党第八集团总司令张发奎处活动。该队由周恩来指派钱亦石任队长,振黄担任宣传科美术股长,奔赴江、浙、赣、粤、桂前线,进行抗日宣传鼓动,组织群众抗日。在这时期,振黄绘刻油印画报,创作了大量抗日宣传画和木刻画,并亲自书写大批标语,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其中发表在《救亡漫画》上的连环漫画《全国抗战画报》(12幅),描绘了日本侵略中国及中国军民多方面的抗战事迹,影响甚大。1939年秋,在广东曲江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属中共南方局领导的特别支部。年末,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抗日战争期间的第一次-0,战地服务队-撤离前线,退到后方。1940年初,随队从广西武鸣、上林等地撤退至柳州。在柳州为当地学校、团体的音乐会、歌咏会、巡回演出队写海报、画广告、设计舞台布景,积极宣传抗日。1941年创作出的10多幅大型抗日救国宣传画被送到苏联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博得苏联人民高度评价。1942年在给亲友的信中说,将随胡志明去越南帮助训练一批越南游击队,并表示决心完成党交给的这一国际主义光荣任务。1944年11月,日本侵占桂林、柳州等地,国民党政府军队败退。振黄受中共南方局特别支部的指派,负责柳黔公路一线的活动,护送撤离的文化界人士。11月25日,日军逼进柳州,振黄奉命回重庆向中共党组织汇报工作,从六寨带着妻儿等最后一批撤离人员乘汽车去独山。途中遇难民搭车,让出座位,自己坐在顶上。汽车驰至老甲河,两车相遇让道时,不幸从车顶摔下,脑部迸裂,于26日牺牲,年仅32岁。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回忆说:振黄是“长期隐蔽在张发奎军中,历尽艰险,终于在日本进占桂林后,受命来重庆与我联系时牺牲的,他真可以说是一个无名英雄。当我后来看到他的夫人带了3个孩子回到重庆的时候,我这个很少流泪的人终于也禁不住流了眼泪”。
1945年4月1日,在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原南方局)文委支持下,重庆文化出版社在夫子池举行了隆重的沈振黄追悼会,有数百人参加。沈钧儒主持追悼会并致悼词;王亚平、徐迟诵悼诗;金仲华报告沈振黄生平和牺牲经过。沈钧儒送挽联:“小己生命轻一掷,服务精神足千秋”;郭沫若献挽联称:“民主前途欲明还暗,我兄高义虽死犹生。”柳亚子也作诗致挽。夏衍、叶圣陶、宋云彬等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哀悼诗文。重庆文化界进步人士柳亚子、沈钧儒、郭沫若、茅盾、钱昌照、夏衍、邵荃麟等49人,联名登报发起为沈振黄先生募集子女教育基金的活动。1950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追认沈振黄为革命烈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烈士证书。
夫人朱曼其多年茹苦含辛,抚育幼儿,受人尊敬。
沈振黄编著有《世界美术史》(稿佚)。
“沈振黄”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