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长沙市名人>浏阳市名人

李明秋

暂无李明秋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浏阳名人李明秋介绍

  李明秋,1901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石坳乡一贫苦农民家庭。25岁那年,他见家乡的农-动搞得轰轰烈烈,便瞒着老实忠厚、谨小慎微的父亲,参加了秘密的农民协会。1929年,他担任了石坳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员;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裁判部长和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工作;1934年冬,升任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

  1935年4月,战斗在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十六师(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政治委员),在平江县东北黄金洞附近的虹桥打了一个大胜仗,俘虏了数百敌人,缴获了大量银元。红军在王家大屋开会,除欢迎愿意留下来的被俘官兵外,同时遣散要求回家的人,每人发给两块银元作路费。李明秋正带着财政部的会计和文书在台上发放路费时,突然遭到敌机的空袭。李明秋深知这些银元是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决不能丢失一块,便指挥大家立刻分散隐蔽,自己守在银元箱旁,一动也不动。

  “轰!”一颗 0了!李明秋倒在血泊中,昏厥过去。敌机空袭过后,同志们将他送到红军第四医院抢救,从他身上取出大大小小弹片13块,幸好没有伤着致命的地方。李明秋苏醒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银元丢失没有?”守候在旁的同志忙安慰说:“放心吧!没有丢失一块。”他欣慰地笑了。半个月后,他伤口还未痊愈,便拄着拐杖回到了工作岗位。

  鉴于地方和红军的供给都很困难,无法保障作战和生活的需要,李明秋不顾伤痛,带着三名干部潜入白区,想方设法筹集了500多块银元。一天傍晚,他们来到浏阳北乡蕉溪岭上。这里三面是悬崖绝壁。他们钻进一个看林人的草棚里休息,由于疲劳过度,一会儿都睡着了。突然,李明秋被敌人搜山队的吆喝声惊醒,定睛一看,有四五十个敌兵逼近草棚。怎么办?一起冲出去是不可能了。他叫三名干部迅速转移,尽快将银元送回去,由他自己对付敌人。三名干部分别携带银元,隐蔽地朝敌人的侧后悄悄离去,李明秋从容地走出草棚,走近悬崖,纵身跳下去。

  敌人急忙赶到崖边,往下一看,黑糊糊、阴森森,吓得胆寒咋舌,胡乱地放了一阵枪弹,悻悻地离去。

  抱着牺牲决心的李明秋没有死!崖边上的杂树、藤蔓绊住了他,但已昏迷过去。不知过了多久,阵阵透骨的山风,吹醒了李明秋。他口渴得厉害,忍住浑身的剧痛,艰难地爬到附近一条小溪旁,喝了几口凉透心脾的山水,似乎清醒了许多。他察看了全身:衣服被撕成碎片,手枪不知去向,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他自言自语:活着,就要干革命!

  夜深了。山区寒气袭人,伤口痛得钻心,饥肠辘辘直响。李明秋觉得不能在此停留了。于是,辨别了方向,开始爬行。每前进一步,他都得咬紧牙根,使尽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爬到一片竹林里。他用双手吃力地刨出一块冬笋,就塞进嘴里,大嚼起来。他歇了一会儿,拄着一根竹棍,慢慢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出了竹林。

  李明秋连爬带走十几天,先在山旮旯里的姑母家隐蔽,一面养伤,一面找党组织。一天,他跟区苏维埃的秘密交通员接上了头,终于回到了黄金洞。各位领导人和同志们见到他时,都惊喜地说:“你没有死呀!”“当时,我们听到一阵枪声,以为你牺牲了呢!”“哈!我的命大着哩!”李明秋接着问:“那批银元送到了吗?”财政部三位同志齐声回答:“早已如数上交。”这时,李明秋忘掉了伤痛,自豪地笑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苏区长征以后,湘鄂赣苏区形势非常严峻,处境十分困难,亟需得到党中央的指示。省委同志听说党中央到了陕北,先后两次派人去联系,但都未成功,或者中途被国民党军逮捕杀害,或者受阻折回。

  1937年三四月间,当省委几位领导人研究再选合适的人去延安时,李明秋主动请求说:“让我去吧!”

  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傅秋涛盯着他那一瘸一拐的腿,担心地说:“你……能行吗?”

  李明秋说:“保证完成任务!”

  几位领导人对李明秋的胆识和机智早有了解,而且认为他作为财政部长也了解一些全面情况,派去延安当然合适。于是,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派一名干部同往。

  经过一番准备,他俩上路了。先从平江步行到长沙铜官,化装成商人乘船到汉口,转乘火车到西安,再步行到延安。一路上,他俩有时分开,有时聚首,有时日夜兼程,有时整天潜伏,甚至睡觉还要睁着眼睛,以防不测。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延安,向中共中央详细汇报了有关情况,聆听了重要指示。他在延安还见到老乡、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王震,二人长时间地握手问好。王震说:“你们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呀!”接着,多方打听一些老战友近况,末了说:“你们来了,就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好生休息一下吧。”李明秋说:“湘鄂赣的同志们正在等着呢,我得赶紧回去!”便不顾劳累,带着党中央对长江以南抗日工作的指示和对湘鄂赣的希望,和同来的那位干部一起告别延安,于8月间回到了平江嘉义,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省委的赞扬。

  此后,为了加强湘南地区的抗日救亡工作,李明秋先后调任中共湘南特委委员兼职工部长和资(兴)汝(城)桂(东)中心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培养革命骨干。

  1939年底,李明秋奉命调往延安,到中共中央敌区工作委员会工作。哪知,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不久,却受到组织上的审查。原来,比他先期到达延安的原湘鄂赣区的一名干部,因受过李明秋的严厉批评,竟“检举”他那次舍身跳崖时丢失手枪等事“有问题”,必须“老实交代”。李明秋襟怀坦白,如实地向组织谈了有关情况,毫无怨言地接受审查。

  一年后,李明秋的妻子张俭勋也来到延安,见丈夫蒙受不白之冤,有些抱怨。李明秋连忙制止,说:“白区工作复杂,确实出了败类。我受点委屈有什么关系呢?爹娘也有错怪儿女的时候,难道儿女会怨恨爹娘吗!”妻子见丈夫心地坦然,也就不再言语。

  审查期间,李明秋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大生产运动。他经常一边劳动,一边哼着“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等抗日歌曲。他的革命热情未因冤屈而受影响,给干部战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是农民出身,不但会干庄稼活儿,在纺织工出身的妻子帮助下,学会了纺纱织布。辛勤劳动结硕果,夫妻双双被评为劳动模范。

  经过两年多的审查,证明:李明秋不仅没有问题,而且那种拼死为革命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宣扬。李明秋得知这一结论,两眼含着泪花,激动地对妻子说:“怎么样?我没有讲错吧!”妻子也流出了高兴的眼泪。他俩抱着在延安出生的两个孩子,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

  1943年,李明秋调到中央党校第四部学习。1945年4月23日,他和帅孟奇等作为湖南的代表,出席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一个秋风瑟瑟的早晨,李明秋告别了妻子,和一批同志离开革命圣地延安,日夜兼程,奔赴东北。

  1945年11月24日,李明秋等三人,乘坐暂驻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的汽车,离开长春向农安县驰去。当时,农安的形势严峻,斗争很复杂。中共吉林省委书记林枫和省军区司令员周保中了解到李明秋是位久经锻炼的老同志,决定派他去任中共农安县委书记。

  到农安后,他们在苏联红军部队的协助下,采取行动,解除了伪维持会、 局的武装,接管了伪县政府,枪决了大汉奸、大匪首叶柏青,正式成立了农安县民主政府。

  接着,抓紧人民武装建设。在县委会上,李明秋鉴于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军东北,土匪活动更加猖獗的情况,指出:“现在,敌人磨刀霍霍。我们新生的民主政权要站稳脚跟,也要磨好刀,准备做最艰苦的斗争。”根据上级指示,他们很快组建了300多人的农安县保安大队。后考虑到农村匪情严重,又先后补入720人。不久,吉林军区下令,将这支武装命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吉林军区农安独立第八团,臧居仁任团长,李明秋任政治委员,下编三个营,十个连。同时,军区发给他们重机枪11挺,轻机枪14挺,马步枪400多支,还发给一批弹药。面对崭新的武器弹药,李明秋十分高兴,也深感肩头担子沉重,便和臧居仁连夜召开独八团干部会议,说:“武器要靠人来掌握。我们必须加强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培养合格军人,用好手中武器。”此后,他经常深入连队,讲人民军队与反动军队的本质区别,讲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讲当前形势与任务,尤其是讲自己与敌斗争的亲身经历时,干部战士深受教育和鼓舞,决心练好兵,磨好刀,保卫民主政权,迎接全国解放。

  李明秋任农安县长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放伏龙泉镇和靠山屯镇,以稳定全县的局势。伏龙泉镇在农安县西,西邻长岭县。因西有伏山村,南有兴龙镇,东有泉子沟,故名。这里交通便利,市井繁荣。该镇的维持会头子刘子廉,自吹有降龙伏虎的能耐,抗拒民主政府的领导。县委决定派干部颜柏青率三连40多人的小分队秘密前去,乘其不备,断然接管。12月7日,三连小分队刚进入伏龙泉镇,就中了圈套,全部被缴械扣留。原来,三连尚未出发,刘子廉得到情报,预先做了准备。

  “确定这次秘密军事行动,只有连以上干部知道,为什么刘子廉也很快知道了?是谁走漏了消息?准有内奸!”在研究对策时,李明秋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干部的面孔……哦,可能是他,第一营营长邱文超。此人历史不清,又有严重的旧军人习气,任命营长时,就不大放心,只因军事干部缺乏,暂时留用。刘德彪、臧居仁也感到邱文超可疑,提出了撤销其职务并用武力解决伏龙泉镇的方案。

  事关重大,李明秋思索片刻后,说:“我看,这样处理比较稳妥:在没有掌握真凭实据前,对邱只能暗中监视,不要打草惊蛇;对伏龙泉镇,也不宜马上动武。不然,敌人狗急跳墙,我们的干部战士就会吃亏的。”

  刘德彪点了点头。

  臧居仁却把拳头往桌上一捶,气愤地说:“刘子廉如此嚣张,真该狠狠地揍他一下!”

  李明秋似乎胸有成竹,站了起来,右手腾空一劈,讲道:“让我来演一出‘单刀赴会’的戏,你们的意见如何?”

  “单刀赴会?”刘、臧皆愕然。

  “是的,我一人去会会刘子廉……”

  刘德彪熟悉《三国演义》中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便连连摇头:“单人独马去闯伏龙泉镇,那太危险了!”

  臧居仁急切地说:“一人去闯虎穴,这简直是冒险!”

  李明秋冷静而严肃地说:“干这样的事,当然危险,但决不是冒险。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认为,刘子廉没有当场杀害我们的人,说明他做贼心虚,想用人质同我们讨价还价,这就有争取他改邪归正的可能。”刘德彪、臧居仁也觉得这个分析有道理,但还是替李明秋捏着一把汗。于是,研究制订了应急措施。

  第二天早饭后,李明秋向刘、臧两位交待了几句,就单人独骑向伏龙泉镇疾奔而去。30公里路,没多久就到了。刘子廉驻地四周戒备森严。营门口摆了四个卫兵,见单骑“嗒嗒”而来,一拉枪栓,大声吆喝:“站住!”

  李明秋轻蔑地扫了一眼,下得马来,用手推开黑洞洞的枪口,声音不大,却似命令:“快去通知刘子廉,县里李政委来了!”卫兵怔了一下后,一个向里跑去,一个帮着拴马。

  刘子廉听了卫兵的报告,略作思索,脸上忽地浮出冷笑,略整理着装,带着八名全副武装的卫兵走进客厅,吩咐带李明秋进来。不等李明秋坐稳,他便用手一指,大声喝道:“你不要命了,竟敢独自来闯我伏龙泉镇!”

  李明秋安稳地坐在椅子上,用严肃而又善意的眼光盯着他,说:“何必这样虚张声势?我是来救你的!”

  刘子廉一听,十分惊讶:“救我?作何解释?”

  李明秋义正词严地阐述了我党和民主政府的政策,分析形势,指明出路,并针对其疑虑作了耐心解释。刘子廉心悦诚服地说:“李政委,我听你的!”刘子廉不仅当场放出了被扣我军人枪,而且接受改编。未放一枪一弹,伏龙泉镇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2月9日,按照预定计划,在吉林军区独立大队的配合下,李明秋等人率独八团一部,一举包围了靠山屯镇,歼灭了投靠国民党的伪 大队500余人,解放了靠山屯镇。

  -皆捷!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邱文超等人听说国民党军队已经攻占沈阳、长春等城市,遂加紧了密谋叛变的罪恶活动。

  12月26日,风云突变!从有关方面获悉:明天拂晓,国民党新一军2500多人将由长春进犯农安。李明秋立即召开县委会议,决定暂时撤到靠山屯镇,以保存实力,待机-。经过紧急动员,迅速做了撤退的准备工作,三四十辆大车装载粮食、被服和武器弹药,定于中午出发。哪知邱文超召集密谋叛变的骨干分子,煽动不明-的士兵,趁机发难。

  情况万分火急!刘德彪手一摆,说:“我们赶快撤退,把参加叛变的队伍放弃算了!”

  李明秋大声吼道:“不!这是党和人民的队伍,而且武器装备精良,我们没有权力轻易放弃,还是分头去做分化瓦解的工作吧。我相信,大多数干部战士是会跟我们走的!”说罢,他将手枪往腰间一插,大步流星地向乱哄哄的营房走去……由于当时东北局势动荡不定,加之部队组建仓促,鱼龙混杂,又没有来得及严格整训,虽经李明秋、刘德彪、臧居仁等人进行分化瓦解,但收效不大。

  晚11时许,邱文超带领叛变分子包围了县政府大楼,疯狂地向大楼扫射。李明秋等人率机关干部和警卫部队予以还击,并大声喊话:“同志们,不要上当受骗!国民党必将失败,革命一定成功!你们应当掉转枪口,打死内奸邱文超……”

  对峙一阵后,李明秋想到敌新一军即将来犯,不宜继续坚守大楼,便决定突围。可是,当他领着干部战士冲出大楼西北40多米处时,身中三弹,壮烈牺牲。

  解放后,李明秋烈士的遗骨安葬在农安县革命烈士陵园,“李明秋烈士之墓”的鲜红大字,昭示人们永远的怀念。

  (刘运华王能文)

  “李明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