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仙桃市名人

张新生

张新生人物照片

仙桃名人张新生介绍

沈阳军区总医院原副院长

张新生(1931.03~2010.08),男,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沈阳军区医学专家组原组长,沈阳军区卫生专业高层次人才专家评审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原全军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第202医院原院长,第321医院原副院长,全国全军著名外科专家,专业技术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医疗专家。张新生是全军医疗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代表,行医62年来,他始终把白求恩作为自己敬业爱业的“精神导师”,潜心行医,一心为民,用医术和大爱服务广大患者,创造了许多救治生命的医学奇迹,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被患者和医学界冠誉为德技双馨的人民好军医、当代“白求恩”。张新生曾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日遗化武处理卫勤保障等重大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张新生人物生平

1931年3月,张新生出生于“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荆楚大地一个国民党高级军官家庭。父亲张柳云是国民党空军少将。

1947年,16岁的张新生考入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系。

1948年,张新生的父亲决定举家迁往台湾,而17岁正是热血青年的张新生却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重大决定:留在大陆继续完成学业。此后,直到父亲去世,他们都没能再见一面。

1949年解放时,张新生18岁,正是血气方刚的一个青年,当时接受了一些进步思想。看到当时国民党的腐败,民不聊生,决心不走。南京虽然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但是花天酒地,街上到处看到行乞、衣衫褴褛,甚至死在街边的人。这些对青年来说,引起思想上的反思。那时就想参加这样一个部队,追求光明,追求进步。

张新生在学校就读时迎来了新中国成立。1951年秋,张新生就读的南京大学医学院被解放军接管,后改编为第五军医大学。1951年9月,他毕业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入伍宣誓大会上,他动情地说:“我的名字虽然是父亲起的,但我觉得在今天加入革命队伍,为人民谋幸福,是真正获得新生!”

1954年,张新生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而张新生的同班同学,也是他未婚妻王文霞被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附属313医院。为解决两地生活问题,在部队组织的关心下,两年后张新生也被调往哈尔滨313医院工作。由此为起点,张新生的医学才华全部奉献给了那片冰封雪裹的北国土地。

在五、六十年代,张新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对“大医精诚”的追求从没改变。

1966年,张新生来到了位于科尔沁草原的解放军321医院。

321医院所在的科尔沁草原东部,上世纪60年代初,那里是各型肝病高发区。他立足医院条件,摸索实施了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军区第一例肝中叶切除术。他针对当时重症患者因营养不良不宜做手术的实际,率先在沈阳军区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做静脉高营养技术,比同类医院早了10多年,当时全国仅有几家大医院掌握这项技术。

1973年,在321医院张新生成功实施了沈阳军区范围第一例中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安然无恙。那年,中国著名肝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路过当地,得知此事后,赞叹说:“在这样的条件下肝外科工作开展这样好,真是不简单!

张新生在科尔沁草原服务了十七年,处理了许多大型和高难度手术,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专家。

改革开放后,厚积薄发的张新生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实现自己事业的“三级跳”。他先后从321医院外科副主任破格提拔担任副院长,之后又调任中心城市202医院院长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相比医疗设备落后、医疗信息闭塞的基层医院,到中心医院张新生更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7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借助西方先进医院的管理理念,先后把两所医院带入全军先进行列。

张新生从1994年起一直担任沈阳军区医疗专家组组长,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由他主编的《手术学全集》,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几十年来,特别是担任沈阳军区医学专家组组长以来,张新生一旦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都备案在册,跟踪培养,定期询问,经常帮带。经他考核推荐的60多个中青年优秀人才,如今大都走上了科室主任的岗位,其中19人成为军区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2009年底,张新生被查出胰腺头癌晚期后,仍然坚持在病床顽强地同病魔抗战了240多天,不仅经常给病人会诊、看片,还热忱关心医院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08月16日,张新生在沈阳病逝,享年80岁。

张新生个人简介

张新生,湖北沔阳人,1931年3月出生,1951年9月入伍,1954年毕业,1977年2月入党,2007年退休,全国全军著名外科专家,专业技术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医疗专家。

主(参)编急症学丛书、心脏外科学等大型学术专著4部。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

历任原第五军医大学助教,第321医院主治医师、科室副主任、副院长,第202医院院长,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沈阳军区医学专家组组长。

张新生经历与成就

一、从解放前夕“拒绝赴台”到投身革命报效国家,他始终把信党爱党、铁心跟党作为终生信仰

张新生从出生在旧社会的一名有抱负的热血青年,到受党的进步思想熏陶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好军医,他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即使在“文革”期间,因国民党将门子弟的家庭背景,遭受诸多不公正待遇,他一心向党、忠诚报国的政治信仰也没有丝毫动摇,而是愈挫愈坚、历久弥坚。

面对考验矢志不移。南京解放前夕,张新生的父亲时任国民党空军少将,决定携全家飞往台湾,但年仅17岁的张新生,因学生时代参加党的地下活动,初步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做出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违抗父命,留在南京,迎接解放。尽管父亲多次发电催他“火速来台”,但他毅然决然地坚持留在大陆,并于1951年报名参军,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然而,令张新生没想到的是,这次抉择,既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挫折和考验,也使他对党的追求和信仰更加坚定。他每年都向党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一直写了23年,都因政治历史不清未能如愿。但他觉得,这很正常,自己的家庭背景复杂,组织上的考验自然要比别人严一些、时间长一些。20多年,他一直信念不改,积极表现,努力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组织查清了他的历史问题,46岁的张新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入党宣誓那天,他激动不已,庄重承诺:“绝不辜负党和同志们的信任,一定加倍努力,用行动为党争光。”

饱受磨难信念如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张新生因父母在台湾,政治上受到诸多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信念坚定,投身革命热情不减。下连当兵被评为“五好战士”,下乡务农被树为“三好社员”。1972年,作为医院外科副主任,无论是业务还是工作,他都是医院外科主任的最佳人选,但由于“身份特殊”,他亲手带起来的学生被越级提拔,成了他的领导。对此,张新生毫无怨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从科室副主任先后走上了第321医院副院长、第202医院院长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的领导岗位。

难舍亲情忠诚祖国。从1948年10月张新生的父母带着弟弟妹妹离开大陆的那天起,就一直杳无音信。直到“拨乱反正”后,隔绝29年的亲人才有了音讯。一天,他接到父亲的来信,得知离别后,他成了父母一生的牵挂。母亲因念儿心切,不幸早逝,临终前还念叨着他的名字。惊闻噩耗,张新生失声痛哭。父亲在信中说,他现在已经退休养病,弟弟妹妹先后定居美国,希望有生之年能一家团聚。一边是难以割舍的亲情血脉,一边是挚爱的军队医学事业。在人生的艰难抉择面前,他再次将感情的砝码倾向祖国。在回信中,他劝说父亲,落叶总要归根,早日回归故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余热。直到父亲病逝,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上掀起一股出国热,弟弟妹妹希望他出国发展,他不但不为所动,还告诫子女,人不一定出国才算有出息,在国内一样能大有作为。

二、从不求闻达的青年医生到寿登耄耋的知名专家,他始终把精医敬业、精益求精作为毕生追求

张新生从医以来,无论是在边疆草原还是在繁华省城,无论是普通医生还是“将军”院长,不管条件怎么艰苦、岗位怎么变换、职务怎么调整,他始终牢记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责任,孜孜以求,敢于创新,勇于超越,把对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执着追求化作生命的全部。

勤学苦读追求新知。张新生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热情。在“文革”期间,他当厕所清洁工、被剥夺行医权力,也未放弃对医学基础理论、英语知识、前沿课题的学习钻研。走上领导岗位后,张新生更是如饥似渴博览群书,每天晚上除了看新闻联播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的妻子王文霞说:“他这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每天都11点以后睡觉。”结婚头十几年,他俩一直在单位食堂就餐,三个孩子都是刚满月就送到上海岳母家寄养。家庭、病房、图书室是他生活的全部。这些年,他翻译的学术论文、文献卡片、医学绘图加在一起足有上百万字,对《克氏外科学》、《希氏内科学》和英文版《孔氏实用解剖学》他基本上都能背下来,对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亚细胞结构、医学统计学等他能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被全院上下誉为“百科全书”。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张新生对医学事业的追求,坚持在实践中探索起步,从看图和动物实验开始手术,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一步一个支点地攀登,先后掌握了门体分流、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肝叶切除等27项最新技术。在第321医院工作那些年,在医疗条件非常艰苦、缺少设备和指导的情况下,他率先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中肝叶切除术等技术,在国内首次采用一期心包切除术治疗一组化脓性心包炎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评价说:“在这样的条件下,肝外科工作开展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进入省城医院后,他更加珍惜先进的医疗条件和优越的医疗环境,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医疗技术的创新中,先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7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国家和军队奖项10余项。凭着这种追求卓越、勇于超越的探索精神,张新生练就了一身绝技。患者称他是“神医”,说没有他治不了的病;同行称他是“主心骨”,不管哪个科遇到多难治的病,只要他到场大家就感到有底儿;作为军区医学专家组组长,关键时刻他都亲自出马,深受军区医学界同仁的景仰。

科学严谨高度负责。张新生始终坚持用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对待患者他严谨认真,每个患者入院,都认真诊察,慎重做出诊断;每次做完手术,都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恢复情况;每次查房,都仔细阅读病历,防止出现任何纰漏和失误。问题面前他敢于较真,坚决不允许医生在病情诊治、病历填写上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医生在病历上只写着“心肺未见异常”,当场就作了严厉批评。这对很多医生来说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他看来,这是对工作不认真、对病人不负责。风险面前他敢于担当,一次医院收治了一个患心脏二尖瓣狭窄的病人,手术后突然发生心室纤颤,生命垂危。他决定采用高能量直流电击心脏除颤来抢救病人。但连续电击四次室颤仍未消除。不救,病人马上就会死亡;救,还有生还希望,但电击超过四次,一旦发生意外,就要承担责任。为抢救生命,他果断决定继续电击,终于使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和他共事20多年的老专家汪曾炜说:“他是一个为了患者生命而敢于担当的人”。

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他始终把忠于使命、奉献病人作为人格坚守

从计划经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到改革开放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价值取向如何多元,他都始终保持革命军人、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恪守职业道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铸就了以人为本的大爱医魂,彰显了践行崇高、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始终视患者如亲人。在张新生眼里,患者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亲疏远近、贫富贵贱之别。无论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他都一样平等真诚对待,一样倾注满腔热情。在下乡劳动和牧区巡诊期间,他经常用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抓药,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给老乡看病,想尽一切办法解除群众的病痛。为了抢救一个患急性肺炎的牧民婴儿,他只身赶了六十多里山路,在牧民小土坑上治疗护理了五天五夜,终于把孩子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在给一位老人治病过程中,患者突然喉头发生痉挛,嘴里吐出恶臭黏稠的秽物,引起窒息,他毫不犹豫地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从解放战场下来的张兴旺,20年前被查出肺癌晚期,许多专家都说他没救了。但张新生认为,只要患者有一线希望,作为医生就不能放弃。他先后两次亲自主刀,切除张兴旺的肝脏、肾脏等8组器官和结构,让他奇迹般健康地活到现在。得救的张兴旺把手术这一天定为他的第二个生日,以此纪念张新生救命的大恩大德。

始终视岗位如战场。张新生常说,抢救病人就是一场战斗,急救室、手术间就是战场,如果离开这个战场,外科医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参加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不顾身患痔疮、每天便血的病痛,以惊人的毅力,在50多天里做了100多例手术。这些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只要科室遇到疑难杂症他都有求必应,只要医院有重大抢救任务他都必到现场。有一年,他患心肌炎住院期间,外科在给一名患者做全肺切除手术时,肺动脉的结扎口突然脱落,鲜血从指头粗的动脉喷射出来,主刀医生慌了手脚。得知情况后,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走上手术台抢救治疗。病人得救了,他的心脏却因此落下了后遗症。离开领导岗位退休后,他被医院返聘为专家组成员,说是退休了,其实比以前更忙了,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作为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他除去正常的专家门诊、疑难病症会诊,平均每周还要做两到三个大手术。2007年他因嗜酸性粒细胞胆囊炎做了手术,术后第二天就坚持在病床上为疑难杂症患者会诊,住院两个星期,诊断了20多个科室、30多位患者。张新生就是这样,心中只有病人,唯独没有自己;为了患者生命,敢于拼命。

始终视医德如生命。张新生经常讲,医德是涉及人生命的道德,医生的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一切为病人着想。这些年,他做的每一例手术,都千方百计地为患者省钱,从来不开“大处方”。他把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红包、提成、回扣称为“三害”,说:“三害不除,院无宁日,医无宁日。”行医几十年,他治病救人无数,但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张新生走到哪身上都透着一股正气。

四、从医学院助教到军区医学专家组长,他始终把培育人才、提携后来人作为使命责任

张新生怀有强烈的爱才意识,始终把培养人才、扶植人才视为己任,作为推动军区医疗卫生事业和单位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紧抓不放。他虽然没有博士硕士的头衔,却是众多博士硕士的老师;没有顶端的奖项,却培养出顶尖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却带出一批出国归国的优秀人才。

坚持以博爱的胸襟带人。张新生学识渊博、医术精深,帮带身边人从来都是大公无私,毫无保留。为帮助青年医生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他甘当“拐棍”和“垫脚石”。哪有需要,他随请随到;谁有困难,他主动帮忙,经常把典型病例资料送给年轻的主任、医生作参考,为年轻的医生、护士修改论文,翻译学术文章。利用查房、疑难病例会诊讨论等时机,进行临床教学、答疑解难。每搞成一项手术新技术,他都马上教给别人,让出主刀,自己先当第一助手,再做第二助手,最后做台下指导。1994年,第205医院收治了一名胸部巨大肉瘤患者,邀请他去做手术,他坚持让本院的科主任主刀,在12个小时的手术时间里,他始终站在一旁“保驾”。仅去年一年,由他作助手让别人上一线主刀的复杂危重手术就有10多例。经他亲手帮带的医生都深有同感地说,和张院长做手术,既长见识,更长本事。

坚持以前瞻的思维选人。张新生是“千里马”,更是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作为党的十六大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亚太地区和国内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现任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提起张新生,一脸仰慕之情。1992年,张新生带专家组对正在第二军医大学攻读博士的韩雅玲,进行晋职考核,发现她基础理论掌握特别扎实、对前沿学科了解非常精深、对外文资料翻译十分流畅。他兴奋不已,向院党委建议,这样的好苗子必须破格使用、委以重任。那一年,韩雅玲不仅提前晋升为副高,在博士还没毕业的情况下,成为全军各大军区总医院最年轻的心血管内科主任。任专家组长以来,他始终以求贤若渴的精神积极发现人才、举荐人才,摸索出既考虑全面又兼顾特点的衡量标准和科学的考核办法,几乎走遍了战区所有医院,考核干部近千人,为战区医学人才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旦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他都备案在册,跟踪培养,定期询问,经常帮带。这些年,经他考核推荐的中青年优秀人才有60多个,现大多都已走上科室主任的岗位,其中有19人成为军区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坚持以宽广的思路育人。任专家组组长以来,他始终注重医院和临床医学建设的整体性,倡导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临床综合素质提高,确保医院和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根据医学人才队伍成长规律,研究探索出“二年轮转打基础、三年专科定向培训、一年总住院医师全面锻炼”的“二三一”培养模式。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对基础理论不够重视、英文水平不高的问题,他建议有关部门对高学历人才考核考察时,加大对基础理论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并亲自组织临床病理讨论会、基础医学知识竞赛、医学英语竞赛、外语晚会等活动,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他充分借鉴同类医院的成功经验,积极倡导推行《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带领专家组成员科学论证、跟踪指导,切实发挥专家组在任期目标评审中的职能作用,提高了医院学科总体建设水平。他还通过深入调研,向军区党委写出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报告,提出在人才培养上重点抓好医院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构想。1996年他荣获军区科技人才培养专家一等奖,1998年被总部聘为全军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

张新生补充介绍

  张新生(1931.03~2010.08),男,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沈阳军区医学专家组原组长,沈阳军区卫生专业高层次人才专家评审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原全军医学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第202医院原院长,第321医院原副院长,全国全军著名外科专家,专业技术一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医疗专家。张新生是全军医疗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代表,行医62年来,他始终把白求恩作为自己敬业爱业的“精神导师”,潜心行医,一心为民,用医术和大爱服务广大患者,创造了许多救治生命的医学奇迹,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余项。被患者和医学界冠誉为德技双馨的人民好军医、当代“白求恩”。张新生曾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日遗化武处理卫勤保障等重大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人物生平

  1931年3月,张新生出生于“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荆楚大地一个国民党高级军官家庭。父亲张柳云是国民党空军少将。

  1947年,16岁的张新生考入当时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系。

  1948年,张新生的父亲决定举家迁往台湾,而17岁正是热血青年的张新生却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重大决定:留在大陆继续完成学业。此后,直到父亲去世,他们都没能再见一面。

  1949年解放时,张新生18岁,正是血气方刚的一个青年,当时接受了一些进步思想。看到当时国民党的腐败,民不聊生,决心不走。南京虽然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但是花天酒地,街上到处看到行乞、衣衫褴褛,甚至死在街边的人。这些对青年来说,引起思想上的反思。那时就想参加这样一个部队,追求光明,追求进步。

  张新生在学校就读时迎来了新中国成立。1951年秋,张新生就读的南京大学医学院被解放军接管,后改编为第五军医大学。1951年9月,他毕业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入伍宣誓大会上,他动情地说:“我的名字虽然是父亲起的,但我觉得在今天加入革命队伍,为人民谋幸福,是真正获得新生!”

  1954年,张新生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而张新生的同班同学,也是他未婚妻王文霞被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附属313医院。为解决两地生活问题,在部队组织的关心下,两年后张新生也被调往哈尔滨313医院工作。由此为起点,张新生的医学才华全部奉献给了那片冰封雪裹的北国土地。

  在五、六十年代,张新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对“大医精诚”的追求从没改变。

  1966年,张新生来到了位于科尔沁草原的解放军321医院。

  321医院所在的科尔沁草原东部,上世纪60年代初,那里是各型肝病高发区。他立足医院条件,摸索实施了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军区第一例肝中叶切除术。他针对当时重症患者因营养不良不宜做手术的实际,率先在沈阳军区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做静脉高营养技术,比同类医院早了10多年,当时全国仅有几家大医院掌握这项技术。

  1973年,在321医院张新生成功实施了沈阳军区范围第一例中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安然无恙。那年,中国著名肝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路过当地,得知此事后,赞叹说:“在这样的条件下肝外科工作开展这样好,真是不简单!

  张新生在科尔沁草原服务了十七年,处理了许多大型和高难度手术,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专家。

  改革开放后,厚积薄发的张新生迎来了事业的春天,实现自己事业的“三级跳”。他先后从321医院外科副主任破格提拔担任副院长,之后又调任中心城市202医院院长和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相比医疗设备落后、医疗信息闭塞的基层医院,到中心医院张新生更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7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借助西方先进医院的管理理念,先后把两所医院带入全军先进行列。

  张新生从1994年起一直担任沈阳军区医疗专家组组长,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由他主编的《手术学全集》,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几十年来,特别是担任沈阳军区医学专家组组长以来,张新生一旦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都备案在册,跟踪培养,定期询问,经常帮带。经他考核推荐的60多个中青年优秀人才,如今大都走上了科室主任的岗位,其中19人成为军区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2009年底,张新生被查出胰腺头癌晚期后,仍然坚持在病床顽强地同病魔抗战了240多天,不仅经常给病人会诊、看片,还热忱关心医院医疗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010年08月16日,张新生在沈阳病逝,享年80岁。

  “张新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