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扬州市名人>江都区名人

张联桂

张联桂人物照片

江都名人张联桂介绍

清代官员

张联桂(1838年-1897年) ,字丹叔,一字韬叔,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 。初为诸生,咸丰间,入资为太常寺博士。光绪间,官至广西巡抚。中法战争时,已将龙州外之金龙洞定在界外,赖其力争,得复归于中国 。著有《问心斋学治杂录》、《延秋吟馆诗钞》等 。

张联桂人物生平

其5岁时即道光二十二年(1842),随其父张薰迁至江都县城即扬州城厢的南河下街西首定居。

19岁时即咸丰六年(1856)考入县学,为庠生,即秀才。

时因太平军占江宁(即今江苏南京),江南乡试停止,其以附贡生的身份到北京参加直隶省顺天府的乡试,其“为文高古,不合俗尚,五应顺天试不售”。

张联桂其时在京入赀为太常寺博士而步入官场,后历任:

广西桂林府盐运、水利同知;

广西灵川县知县;

广西贺县知县;

广西全州知州;

广西庆远府知府(丁忧未到任);

广东高州府知府;

广东惠州府知府;

广东潮州府知府;

广东分巡惠潮嘉兵备道道员;

广东储粮道道员;

广东分巡惠潮嘉兵备道道员;

湖北分巡荆宜施兵备道道员;

广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

广西巡抚,其全称为:巡抚广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加节制通省兵马衔,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张联桂的一生,把清朝的地方主官(正印)除了总督外一级不拉的做了个遍。其为官勤能且清正,因其在巡抚任上对中法战争后的中越边界事、中日甲午战争事持卫疆、主战的态度和行为,被后人称为爱国疆吏。

张联桂以家庭成分为会计平民、个人出身为秀才(附贡),最后能做到清廷的封疆大吏,其经历也算得上传奇了,其经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代晚期地方政治的一个缩影。

张联桂补充介绍

  张联桂(1838~1897),字丹叔,一字弢叔。江都人。晚清名宦。同治六年(1867年),京官考察得第,赴广西任庆远府同知,累官广西、广东同知、知县、知州、知府,所任均有政声。光绪八年(1882年)迁惠潮嘉道,调署粮道,因陈海防十二策,受清政府赏赐,后调任湖北荆宜施道,又迁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张在桂抚任时,正值中法勘定广西与安南(今越南)边界。由于清政府妥协退让,中法最初绘图,部分中国领土成为失地。他使用较先进的“西法”,对1900余里的边界线进行勘测,在谈判过程中据理力争。在谈及中国龙州屏障金龙洞时,法方代表拔出手枪进行威胁,他毫无惧色,当即拍案而起说:“张某人是不怕死的!”致使法国人改变旧图,金龙洞最终重归中国。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张反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力争不得,愤懑致疾,终被解职归里。行前乃上疏《遵旨筹议开源节流》奏折,提出铸银元、加洋税、兴商务、节糜费等十项切中时弊的措施,多为清廷所采纳。光绪二十三年,因脾泻卒于江都。著有《问心斋治学杂录》、《延秋吟馆诗钞》等。

  “张联桂”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