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仙桃市名人

李之龙

李之龙人物照片

仙桃名人李之龙介绍

无产阶级革命将领
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

李之龙(1897年12月10日-1928年2月8日),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1913年参加湖口起义,1916年入烟台海军学校,192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同年10月被任命为海军局政治部主任;1926年升任代理海军局局长、海军局参谋厅长兼中山舰舰长,被授以中将军衔。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将李之龙逮捕,“无罪释放”后被免职。

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李之龙先后流亡广州、日本。

1928年2月6日,李之龙从日本经香港返回广州,当日即被逮捕,8日遇害于黄花岗。

李之龙人物生平

李之龙(1897—1928),字在田,号赤显,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89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西流河镇杜窑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随父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小读书,1911年毕业。

1912年秋,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英语班,不久,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年仅16岁的李之龙,于1913年7月随其四叔李国良赴江西参加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起义失败后,李之龙回校复学,旋因参加“反校长争民主”的学潮而被学校开除;李之龙又考入武昌高等商业学校,但因家贫无力负担,仅学一年即辍学;1916年秋,李之龙考入烟台海军学校,立志为建立中国海军,保卫祖国海防奋斗,在校期间,李之龙非常关注国内局势,先后组织同学集会声讨张勋复辟和发动同学、校工、士兵等上街游行,声援五四运动,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21年,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董必武、陈潭秋,回武汉参加革命活动,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教武汉中学和河南陈州(今为淮阳)中学。

1923年2月,参加“二·七”大罢工遭湖北政府通缉。同年7月,由谭平山等人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4年初,任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旋奉调广州任前苏联顾问鲍罗廷英文翻译,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二队。7月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成立,他又以学生代表担任第一届执委。执委5人中,除蒋介石和陈复外,李之龙、金佛庄、严凤仪均为中共党员。10月参加平定商团叛乱。11月毕业后留军校政治部工作。

1925年1月,李之龙与陈赓、蒋先云等组织血花剧社,任社长,创作并主演话剧《新时代》。2月,和蒋先云、王一飞、周逸群等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参加第一次东征,任学生军教导团营党代表,因表现出色,10月调任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参谋厅厅长,授少将军衔。

1926年1月,海军局长苏联人斯米洛夫离职回国,李之龙升任代理局长,并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后又兼任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是黄埔一期学生中最早佩戴将星肩章的,也是中共党员中最早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

1926年3月18日,李之龙奉命于19日调宝璧、中山二舰开赴黄埔门前备用,20日,发生了所谓的“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将李之龙逮捕关押,后将其释放,但被撤销职务;4月14日,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新剧团主任。

北伐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将汉口的民间游乐场所新市场改为中央人民俱乐部,命名为“血花世界”,国民政府任命李之龙为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血花日报》社社长,不过,陈独秀、张国焘等拒绝给他恢复党籍。就在李之龙为未能恢复党籍苦恼的时候,蒋介石派人去武汉找他,希望他能“迷途知返”,直到“四·一二”事变前,还发一封电报给李之龙,叫他立即去南京。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李之龙在中央人民俱乐部主办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三·二〇”反革命政变真相》一文,揭露“中山舰事件”真相,公开痛斥蒋介石。

宁汉合流后,李之龙在武汉秘密组织新海军社,从事兵运。随后潜往上海,企图策动中山、宝璧、自由等军舰的起义;不久潜往广州,以港商身份从事海军兵运工作;未几,李之龙身份暴露,被迫东渡日本。

1928年2月6日,李之龙从日本乘坐法国邮轮经香港秘密回到广州,准备继续在海军中进行策反工作。一下船就被特务发现,当晚深夜特务包围了李之龙在豪贤路136号的住所,再度被捕。

次日,蒋介石得知李之龙被捕,立即打电报给主持广州“清党”的李济深,命令把李解往南京。李济深接电后,打电话给承办李之龙案件的海军第四舰队司令陈策,叫他将李之龙押送到自己的司令部来,但陈策以“策动海军叛乱”罪名判处李之龙死刑,于2月8日将其在黄花岗执行枪决。

临刑前,李之龙给妻子写了一封遗书,里面说道:“我革命的义务现在结束了,不要悲伤。希望你把孩子抚养成人,继承我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李之龙人物贡献

楚剧改革

李之龙的名字是与“中山舰事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十足的楚剧迷,并为楚剧改革作出过极大的贡献。

“楚剧改革第一声”著名汉剧史学家扬锋在1956年6月回忆说:“楚剧有定名以后,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启发和社会风气的陶熔,力图改良,改旧有的‘帮腔’形式采用丝弦,无论原有的‘近腔’‘悲腔’等都改用胡琴托腔,并采用汉调的西皮、二簧,以及京剧流行的其他腔调揉合应用。所有打击乐器,也都采用京、汉两剧的‘锣鼓经’,比较显得规模气魄,都与以前花鼓戏时代迥然不同了,这都是它进步的明证。”扬锋所说的楚剧这一系列改革,其发起和领导者就是李之龙。

李之龙早在少年时代就热爱戏剧事业,成年后他常言:“枪炮只能攻城,艺术可以攻心,搞戏剧工作就是革命。”他认为:因为楚剧以通俗的演唱方式去反映平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受到劳苦大众的欢迎。李之龙从人民大众的文化娱乐需要出发,从革命宣传的社会功利出发,决心发动并指挥这场被誉为“楚剧革命第一声”的运动。历代封建统治者均视花鼓戏为“淫戏”,“有伤风化”,李之龙愤怒痛斥这种谬论,他指出:“什么‘有伤风化’这个狗屁,是我们听惯了的一些腐败蠢物拿来反对男女同学的口头禅”。他热情肯定楚剧“稍有一二描写性爱问题的剧本,遭人骂为花鼓淫戏”,这是“因小故埋没了长处”,“楚剧在戏剧上的地位与《红楼梦》在文学上的地位一样”。1927年1月,李之龙通过同乡楚剧艺人黄黑苟与楚剧天仙班的艺人李百川、陶古鹏取得联系,热情支持楚剧进入血花世界(现民众乐园)。接着,他力排众议,以公开招标方式使楚剧进化社以每月1200元包银中标。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一),以陶古鹏、李百川为首的天仙班,走出租界以楚剧进化社的名义在血花世界二楼首场公演。演出的广告标为“革新楚剧”。历代官府对楚剧艺人的禁锢终于被打破。很快,租界外的满春戏园、美成戏园、长乐戏园和老圃游艺场也相继邀请楚剧班去演出,而且观众异常踊跃。李之龙借助民主革命的浪潮,促使楚剧获得了在汉口“本地街”(租界以外的市区)公开演唱的合法地位,也因而赢得了楚剧改革的第一个胜利。

为了提高楚剧艺人的文化素质,李之龙于同年3月组织成立了“楚剧进化社演员训练班”,亲任主任。他邀请社会名流分别为训练班100多名学员讲授各种文化艺术知识。他本人讲授《演员的修养》。他在讲授中强调演员要注意人格修养,求艺术的精进,要把楚剧的演出看成是宣传革命、教育平民进步的需要,不可只顾赚钱吃饭。在李之龙“提高楚剧剧员人格与生活待遇”的主张下,楚剧艺人先后参加了慰问北伐伤病员、声援上海罢工工人、救济灾民等多项义演,并与苏俄姊妹歌舞团、京汉名伶同台献艺。这些活动,扩大了楚剧的声誉,提高了楚剧的社会地位。

剧目整理

李之龙十分重视楚剧剧目的整理,他主张发扬楚剧长于表现社会问题的优势,更多地反映妇女与婚姻问题、大家族制度问题、遗产继承问题、纳妾蓄婢问题、童养媳问题等,不要一味模仿京、汉剧,照搬大剧种的剧本。他鼓励艺人述录和整理楚剧传统剧目,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

他还组织人对传统剧目《董永卖身》《吕蒙正赶斋》《小媳妇回娘家》《玉莲汲水》《张朝忠》《乌金记》等进行了整理。同时改编了一些文明新戏的剧目,如《南归》《农家乐》《征妇认尸》《中秋画饼》等。从楚剧革命到革命楚剧这一时期,李之龙亲自改编了《小尼姑思凡》《吕蒙正泼粥》等传统剧目,并投入舞台排演的艺术实践。

1927年3月22日,由李之龙改编、导演的《小尼姑思凡》正式在血花世界大剧场演出。楚剧名伶李百川、张桂芳、沈云陔、段殿坤等应邀轮流演出,展开艺术竞赛,并邀请各界名流评比。演出时将改编的剧本印赠观众,藉以扩大楚剧的影响。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的《汉口民国日报》(经理董必武、总主笔茅盾)连续7天刊登是剧演出广告,誉其为“楚剧革命第一声”“平民艺术革命的新纪元”。

李之龙补充介绍

  李之龙(1897—1928),字在田,号赤显,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89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西流河镇杜窑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随父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小读书,1911年毕业。

  1912年秋,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英语班,不久,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年仅16岁的李之龙,于1913年7月随其四叔李国良赴江西参加李烈钧领导的湖口起义,起义失败后,李之龙回校复学,旋因参加“反校长争民主”的 而被学校开除;李之龙又考入武昌高等商业学校,但因家贫无力负担,仅学一年即辍学;1916年秋,李之龙考入烟台海军学校,立志为建立中国海军,保卫祖国海防奋斗,在校期间,李之龙非常关注国内局势,先后组织同学-声讨张勋复辟和发动同学、校工、士兵等上街-,声援五四运动,并开始接受革命思想。

  1921年,结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董必武、陈谭秋,回武汉参加革命活动,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教武汉中学和河南陈州中学。

  1923年2月,参加“二·七”大 遭湖北政府通缉。同年7月,由谭平山等人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4年初,任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旋奉调广州任前苏联顾问鲍罗廷英文翻译,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在学生第二队。7月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成立,他又以学生代表担任第一届执委。执委5人中,除蒋介石和陈复外,李之龙、金佛庄、严凤仪均为中共党员。10月参加平定商团叛乱。11月毕业后留军校政治部工作。

  1925年1月,李之龙与陈赓、蒋先云等组织血花剧社,任社长,创作并主演话剧《新时代》。2月,和蒋先云、王一飞、周逸群等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是该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参加第一次东征,任学生军教导团营党代表,因表现出色,10月调任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兼海军参谋厅厅长,授少将军衔。

  1926年1月,海军局长苏联人斯米洛夫离职回国,李之龙升任代理局长,并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后又兼任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是黄埔一期学生中最早佩戴将星肩章的,也是中共党员中最早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

  1926年3月18日,李之龙奉命于19日调宝璧、中山二舰开赴黄埔门前备用,20日,发生了所谓的“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将李之龙逮捕关押,后将其释放,但被撤销职务;4月14日,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新剧团主任。

  北伐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将汉口的民间游乐场所新市场改为中央人民俱乐部,命名为“血花世界”,国民政府任命李之龙为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血花日报》社社长,不过,陈独秀、张国焘等拒绝给他恢复党籍。就在李之龙为未能恢复党籍苦恼的时候,蒋介石派人去武汉找他,希望他能“迷途知返”,直到“四·一二”事变前,还发一封电报给李之龙,叫他立即去南京。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李之龙在中央人民俱乐部主办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三·二〇”-政变-》一文,揭露“中山舰事件”-,公开痛斥蒋介石。

  宁汉合流后,李之龙在武汉秘密组织新海军社,从事 运动。随后潜往上海,企图策动中山、宝璧、自由等军舰的起义;不久潜往广州,以港商身份从事海军 工作;未几,李之龙身份暴露,被迫东渡日本。

  1928年2月6日,李之龙从日本乘坐法国邮轮经香港秘密回到广州,准备继续在海军中进行策反工作。一下船就被特务发现,当晚深夜特务包围了李之龙在豪贤路136号的住所,再度被捕。

  次日,蒋介石得知李之龙被捕,立即打电报给主持广州“清党”的李济深,命令把李解往南京。李济深接电后,打电话给承办李之龙案件的海军第四舰队司令陈策,叫他将李之龙押送到自己的司令部来,但陈策以“策动海军叛乱”罪名判处李之龙死刑,于2月8日将其在黄花岗执行枪决。

  临刑前,李之龙给妻子写了一封遗书,里面说道:“我革命的义务现在结束了,不要悲伤。希望你把孩子抚养成人,继承我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杜窑村 杜窑村……

  “李之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