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武汉市名人

裴保义

裴保义人物照片

武汉名人裴保义介绍

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

裴保义(1914年3月19日~1983年7月19日),土壤肥料学家。毕生从事土壤肥料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国土壤肥料学的发展、人才培养和普及工作做出了贡献。

裴保义简介

幼年

裴保义,又名裴龙祥,1914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928年考入由教会兴办的武昌文华中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中学6年的课程,成绩名列前茅。中学期间,他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打下了日后学习农业科学的思想基础。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了他献身农业的人生道路。1937年随校内迁成都,1938年毕业,获农学士学位。

毕业后

他毕业后留校任农经系助教,曾参加四川省的土壤调查和农村经济状况调查。1942年应黄瑞采教授的邀请转入农艺系任讲师,从事土壤肥力和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45年,中国土壤学会成立,裴保义是学会的首批会员之一。同年,他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1946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艺系副教授、教授。

1952年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裴保义任南京农学院土壤学与农业化学系教授,参加了苏北沿海垦区的土壤调查工作。1954年任农业化学教研组主任。1956年,苏联专家阿萨洛夫来华举办农业化学讲习班,他参与了协助苏联专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1956—1982年任土壤学与农业化学系副主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他对全系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以及教学设备添置等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初,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后,他被批准为首批硕士生导师。受有关部门委托,他和史瑞和教授一起研究制订了我国作物营养与施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肥料学、农业化学研究法、施肥法,以及作物营养与施肥等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和讲义。这些教材和讲义成为后来有关教材的重要参考书。他潜心教学,效果优良,深受师生好评。

50年代中后期

教学之余,他热心于科普和社会工作。1954年加入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经常深入农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50年代中后期,为了指导丘陵地区的土壤培肥改土工作,他编写了科普读物《熏土的肥土作用》。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他虚心学习与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50年代末,他参加了研究全国劳模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工作,并成为中心组的成员,对单季晚稻的“三黑”、“三黄”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从水稻的氮素代谢和碳素代谢的相互关系方面,揭示了“黑”与“黄”的本质。

社会兼职

他一直热心于土壤学会工作,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南京分会(江苏省土壤学会前身)第三、四届理事会秘书;江苏省土壤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

裴保义曾被选为南京市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曾担任江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他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当选为九三学社南京农学院支社委员、支社主任委员。

评价

裴保义为人诚恳、正直、知无不言,经常给学校和农业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在政治运动中虽然受到过冲击,但他始终满腔热情地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用他自己的行动,充分履行了一位科技专家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裴保义人物简历

1914年3月19日 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市。

1934年 毕业于湖北武昌文华中学。

1938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士学位。

1938—1942年 任金陵大学农经系助教。

1942—1945年 任金陵大学农艺系讲师。

1945—1946年 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考察实习。

1946—1952年 先后任金陵大学农艺系副教授、教授。

1952—1983年 先后任南京农学院(1972—1978年与苏北农学院合并为江苏农学院)教授,土化系副主任。

1979—1982年 当选为江苏省土壤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

1983年7月19日 病逝于江苏省南京市。

裴保义主要论著

1 裴保义.四川十县土壤经济之研究.金陵大学经济通讯,1940.

2 裴保义.四川省四种土类地力之初步研究.农村月刊,1948,2(3).

3 黄瑞采,裴保义,黄宗道.水稻肥料试验九年总报.中华农学会报,1948(188).

4 裴保义.熏土的肥土作用.南京:江苏出版社,1958.

5 裴保义,徐光璧等.中期施肥对单季晚稻的氮素代谢的初步研究.土壤通报 ,1962.

6 裴保义.氮肥《农业化学》(孙羲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63.

7 裴保义.农业大辞典中的肥料词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8 彭克明,裴保义等主编.农业化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9 裴保义(译).厩肥,绿肥,肥料与肥料管理·土壤的本质与性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0 裴保义.国内外有机物质的利用概况·土壤养分、植物营养和合理施肥——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选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79—289.

11 张山泉,裴保义.绿肥氮素在淹水条件下的矿化特征.南京农学院学报,1984(1):53—63.

12 戈乃镕,裴保义等.杂交稻氮素营养和氮肥效应的研究:I·氮肥的增产效果和杂交稻的需氮规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4):55—61 .

13 戈乃镕,裴保义等.杂交稻氮素营养和氮肥效应的研究:Ⅱ·尿素氮施入土壤后的去向以及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2):67—75.

14 裴保义,徐光璧.棉花施肥.作物营养与施肥(孙羲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5 沈其荣,裴保义等.有机肥矿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江苏农业科学,1990(6):34—36.

裴保义补充介绍

  裴保义(1914—1983),湖北武汉人。中国土壤学家。1938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1945年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曾担任江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南京农学院支社委员、支社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曾被选为南京市第四、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裴保义毕生从事土壤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政治运动中虽然受过冲击,但始终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充分履行了一位科技专家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为中国土壤肥料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长经历

  裴保义,又名裴龙祥,1914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少年时,他家境贫寒,父母省吃俭用,把他送进私塾。他聪颖好学,师傅教的《四书》、《五经》,他能倒背如流。1928年,他考入由教会兴办的武昌文华中学,这是中国湖广地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采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思想,把中国的“仁爱”和西方的“博爱”精神结合起来,把孔孟儒学和耶稣基督结合起来。因此,在这里,裴保义不仅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也认识到了二者的相通和共存之处,为以后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中西结合做下了铺垫。在此期间,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日后学习农业科学的思想基础。由于勤奋努力,他于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开始了为献身农业而奋斗的人生历程。1938年顺利毕业,获得了农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农经系助教。1942年应黄瑞采教授的邀请转入农艺系任讲师,开始从事土壤肥力和肥料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45年,中国土壤学会成立,裴保义成为学会的首批会员之一。他一直热心于土壤学会工作,曾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南京分会(江苏省土壤学会前身)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秘书;江苏省土壤学会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理事。他还被选为南京市第四、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并担任江苏省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裴保义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为了学习更系统的土壤肥料科学知识,他于1945年赴美深造,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进修和实习。回国以后,担任金陵大学农艺系教授,并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任南京农学院土壤学与农业化学系教授,继续从事土壤肥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他非常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用科技知识去指导农业生产,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他编写了科普读物《熏土的肥土作用》,为丘陵地区的土壤培肥改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同时期,他还参加了研究全国劳模陈永康水稻高产经验的工作,从水稻的氮素代谢和碳素代谢的相互关系方面,揭示了“黑”与“黄”的本质。

  1956年,苏联专家阿萨洛夫来华,裴保义尽心尽力协助他举办了农业化学讲习班。同年,加入九三学社,当选为九三学社南京农学院支社委员、支社主任委员。并被选为土壤学与农业化学系副主任。随着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裴保义对全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肥料学、农业化学研究法、施肥法以及作物营养与施肥等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末,又和彭克明共同主编了《农业化学(总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介绍国外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学科发展新观念的教科书,为以后编写相关教材提供了参考。8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研究生培养制度,他被批准为首批硕士生导师。

  1983年6月末,裴保义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他依然没有放弃手头工作,亲自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并考虑学科建设等事项。甚至临终前几小时,他还在与研究生讨论论文选题的问题。由于病情急剧恶化,裴保义于7月19日晨离开了人世。他留下遗嘱将遗体交给医学院,全部藏书赠给南京农学院土化系。他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这种忘我工作、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主要成就

  裴保义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始终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使命。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他就从事水稻施肥的研究,历时近10年,是我国较早开展肥料定位试验的学者之一。50年代末,对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中“黑”与“黄”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为指导水稻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70年代初,他带领和指导年轻教师开展绿肥新品种引种、保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力地促进了绿肥的推广。他还指导两名研究生对在淹水条件下的绿肥氮及秸秆氮矿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认识了绿肥在水田土壤中的养分释放规律。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化肥用量的增长和大批耐肥高产新品种的推广,以化肥取代有机肥的趋势日益明显。针对这一情况,他强调保持我国施用有机肥的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能单纯用化肥来代替有机肥。为了宣传有机肥的作用,他广泛搜集资料,写成《国内外有机物质的利用概况》一文,指出:“发展化肥生产固然重要,但如何合理地利用有机肥料,仍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秸秆还田和沼气肥料,也应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多点试验,待取得经验后再大面积推广。”因此,他积极倡导并开展有机肥的研究。当时国内采用的砂滤管培养法,不适于水田土壤。日本学者鬼鞍丰提出的淹水培养法,虽然是专为研究水田土壤设计的,但由于培养管采用木塞封口,很容易被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冲出,难以形成充分的厌氧条件。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他采用了液体石蜡封口的方法,使隔氧与排气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大大推动了有机肥的理论研究工作。

  在他忘我科研的同时,折磨他几十年的胃病越来越严重。但他不顾病痛,继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到杭州、安庆、武汉、北京等地参加学术活动。70年代末,他还抱病带领年轻教师到扬州市兴化县农村开展水稻田间15N微区试验,研究杂交水稻的氮素营养规律及水田氮肥去向,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裴保义”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