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名人何家栋介绍
何家栋(1923年9月-2006年10月16日),男,原名万舒扬,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杰出的出版家、思想家、作家。他的文章明快简洁,深沉而有几分幽默,别具一种智慧的魅力,堪称中国思想史的一页华章。晚年深刻反思共产党建政的历史,探讨中国今后向宪政民主制度发展的道路,被称为思想界的标杆。也被认为是“‘一二九’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何家栋是五七难友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备受煎熬的一生,但他从来没有在灾难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他所表现的崇高品格和所写的大量文章,是他给社会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何家栋人物生平
1938年7月,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平汉铁路破坏队指导员,八路军南岭支队小队长,129师太岳纵队文工团员、第一战区铁道警备队准尉、中共地下党联络员;
1945年,被接受为中共地下党员,抗战胜利后,奉晋察冀军区城工部之命,在北平做地下工作,从事文化出版及学生运动等活动,在“北平中山公园音乐堂事件”中,捕获捣毁会场的特务一名,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曾作报道;
1947年~1948年,撤回解放区,就读于华北联合大学行政学院。
1948年,分配到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任编辑。
中共北平地下文委国光日报、中外出版社编辑。
1949年初,被派往天津军管会新闻处参加接收工作;
担任北京工人日报任工务科长、出版科长,创办工人出版社;
担任工人日报工厂厂长、编辑、记者,工人出版社办公室主任,编辑室主任;
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出版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一书,被定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撤销职务,连降四级;
1959年,被指派为《刘志丹》小说责任编辑;
1962年,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该书被毛泽东点名批评:“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又被打入“习仲勋反党集团”,成为“反党分子”;
1965年,经康生点名,下放到山东成武县,交地方管制长达14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又被揪回北京批斗,殃及家人,致使母及二子非正常死亡;
1979年,“右派”改正及为《刘志丹》小说案彻底平反后,任工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
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3年,创办《人生》月刊,任主编;
1984年,创办《开拓》文学杂志,任主编,因发表刘宾雁《第二种忠诚》被查究;
1985年,辞去职务,离休;同年应邀担任民办中国行政函授大学校长;
1987年,任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顾问;
《经济学周报》总编辑,《战略与管理》双月刊顾问,《改造与建设》网站法人代表。上述周报、双月刊和网站均被停刊关闭;
1998年11月20日,南方周末刊发《刘少奇、毛泽东和四清运动:刘源、何家栋对一段历史公案的回忆、考证》;
2005年5月19日,南方周末刊发《我的同事王勉思》。
2006年10月16日,因病于北京一家医院去世。
何家栋人物评价
何家栋晚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思想源泉,深刻反思欧洲和中国共产党建政的历史、探讨中国当今结束专制制度向宪政民主制度的发展道路。他的思考深刻彻底、理论素养强,被誉为和李慎之齐名的思想界的标杆。80年代末以后写了很多论文和杂文,多以化名发表。
何家栋有着60年的“红色出版家”生涯,但却从未有过出版自由,就连他自己的文集也一直没有机会出版。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朋友们和亲属将他的文集自费印刷,以告慰这位被学界敬仰和钦佩的卓越思想家。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未亲眼见到印制成册的文集。
何家栋思考的是整个民族的苦难,从苦难中反思着整个民族,也反思着自己。反思得那样痛苦,反思得那样彻底。从反思之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就了一个新的何家栋,决绝的何家栋,勇敢的何家栋。新的何家栋,是当今中国思想界的地标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界的最新的动向,没办法绕过何家栋。他就在那里,千年万年地在那里,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无法否认他在中国当代思想史上的位置。(笑蜀)
早年真诚地投身革命,晚年真诚地反思,这样“两头真” 的老人,为数不少。他们曾亲历现场,所以他们的反思具有特殊的意义。何老则是他们中间最有力量的反思者之一。从苦难中腾飞,从烈火中永生。何老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人生。悲情,而又壮烈。(笑蜀)
何家栋人物论著
1954年,回忆录《把一切献给党》;
1957年,传记文学《赵一曼》、执笔出版《我的一家》;
《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读物”一百种;
1958年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记毛主席在陕北战争中》 ;
评论《中国新保守主义批判》、《老调子还未唱完》;
2000年,与李慎之合著《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1年,与喻希来、王思睿合著,《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
2001年,与王思睿合著,《今日中国政治思潮评析》(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
2007年1月,《何家栋文集》由美国溪流出版社出版发行。
何家栋的自选文集。全书分上下两卷70万余字,收入何家栋自80年代末以来的政论文章(有些与人合著)、书评、友人通信、访谈录和回忆共91篇。从文集中可以看到作者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从历史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无不在他的思考和关注之中。他不但对国内国外各种流行思潮,一一进行独立的梳理和批判,同时还对中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提出了大量富于建设性的创见。
何家栋补充介绍
何家栋 (1923~)
原名万舒扬。河南信阳人。中共党员。1948年华北联大毕业。1938年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平汉铁路工人破坏队见习参谋、指导员,八路军南岭支队小队长,太岳纵队文工团团员,中共北平地下文委国光日报、中外出版社。1949年后历任《工人日报》科长、记者,工人出版社室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经济学周报》总。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传记文学《赵一曼》,回忆录《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执笔),评论《中国新保守主义批判》、《老调子还未唱完》等。
“何家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