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名人汪志楷介绍
汪志楷(1928—),河南固始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现代兽医学家、动物寄生虫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1953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副院长、院长,江苏省第七届政协委员。汪志楷在国内首先建立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是组织滴虫、鹿脂蝇和人拟腹蝶吸虫等在我国流行的先行报道者:是发现三色依蝇蚴对猪体危害的第一人。他移植人用焦性没食子酸锑钠,并改变使用方法治疗牛的日本血吸虫病获得成功,为南京农业大学和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长经历
汪志楷,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母迁至江苏省宝应县。194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三临时小学(原名芦小),1943年毕业于宝应中学,1947年高中毕业于杭州安定中学。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农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兽医微生物学家郑庚教授。1953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退休。
汪志楷教授在南京农学院任职期间,曾先后担任郑庚教授的兽医微生物学和罗清生教授的家畜传染病学助教。任职一年后,汪志楷教授因学科需要离开他心爱的家畜传染病学科转而讲授寄生虫学,从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兽医寄生虫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汪志楷教授在转入兽医寄生虫学学科领域后,遵循罗清生教授“寄生虫病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不能脱离临床”的思想。他积极参与学校附属兽医院的临床兽医工作和高年级同学诊疗实习课的指导。1954年秋,由学校派遣至西北兽医学院,师从许绶泰教授进修半年。1955年,参加了由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苏联专家叶尔硕夫主讲的家畜寄生虫学讲习班。
1983年,曾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被聘为该校兽医学院客座副教授,与G.L.Zimmerman教授进行肝片形吸虫免疫的研究。当时,Zimmerman正在利用等电聚焦电泳手段对肝片吸虫的分泌抗原进行分段,以期获得有效抗原部分。在美国期间,他还参加了在Nebraska州召开的免疫寄生虫学讨论会,会上发表了《水牛伊氏锥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比较研究》论文。1984年回国时,还带回了我国没有的(或者罕见的)寄生虫标本。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兽医寄生虫学的创始人熊大仕教授曾在中央大学兽医寄生虫实验室收集和保存了一定数量的标本。但新中国成立后,学生人数增多,标本不够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汪志楷教授每周必去一次屠宰场,进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经过4年多的努力,南京地区流行的各种动物寄生虫几乎都被他收集无遗,而本地区缺少的则通过各种渠道与兄弟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换。
1988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实验室,其后对伊氏锥虫体外培养也获成功。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完成的“血吸虫病药物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家畜伊氏锥虫病病原与综合防治”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发表论文58篇:主编和参编出版图书18种,其参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家畜寄生虫学》一书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
汪志楷教授毕生从事兽医寄生虫学专业,为南京农业大学兽医寄生虫学科的发展竭尽全力。1986年夏,他与北京农业大学熊大仕教授及其他学校专家一起发起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并被选为该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在1990年和1995年的第二届和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连任副理事长一职。
主要成就
汪志楷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牛血吸虫治疗药物研究及首次发现三色依蝇蚴的吸血习性。汪志楷教授认为,要提高专业水平,除了多观察寄生虫标本增加对虫体形态的感性认识和加强兽医临床实践外,进行科学研究是一条必由之路。1956年,在南京、无锡、杭州等地动物园所饲养的东北虎中,先后发现种类不明的寄生虫病,且死亡2头。当即,他将该类寄生虫接种于小鼠继代保存。通过对虫体的形态观察和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研究,最后确定该虫为伊氏锥虫。
1965年,南京药学院王殿翔教授主持合成了抗人体日本血吸虫新药——没食子酸锑钠。用于人的血吸虫病治疗成功后,曾委托浙江省某农场试用于耕牛血吸虫病的治疗。在该场实验结果中发现,该药对牛毒副作用过强,并给予否定。对于这一结论,王殿翔教授于心不甘,他又委托汪志楷进行试验。汪志楷教授认真研究,将原浙江的一次性肌肉注射改成分次注射,
控制毒副反应,获得了非常满意的驱虫效果。此后,该药在国内外作为疫区治疗黄牛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长达10年之久。这一成果曾以“血吸虫治疗药物的研究”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年,汪志楷教授被下派到南京农学院宜兴分院工作,教学对象为乡一级兽医站兽医。有些学员反映,当地猪发生一种病症,腹部皮肤出现大量出血点,颇似猪瘟,但体温不高,全身其他症状也不明显,疑为非典型性猪瘟。为了对该病有全面的认识,他亲赴发病农村,昼夜进行观察,终于发现一种蝇类幼虫,每天于夜间(21时后)由猪圈的垫土中爬出,到猪体吸血所致。该虫拂晓前即返回土中,因此白天无法看到。后经过采集蝇蛆,鉴定为三色依蝇。这种蝇蛆的吸血习性和危害,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报道。
第二,首创伊氏锥虫单克隆抗体实验室。1984年,汪志楷教授由美国回国后,将课题研究集中在原虫领域,所选课题均集中在锥虫和球虫方向。在锥虫方面,通过研究,先后筛选出伊氏锥虫的单克隆抗体,成功地完成了伊氏锥虫的体外培养,并研究了影响体外培养的诸多因素。对伊氏锥虫的超微结构、免疫学诊断方法、抗原的变异性、可变抗原和不变抗原的各种特性及该病的病理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始,共发表有关锥虫的研究报告30余篇。“江苏省家畜伊氏锥虫病病原与综合防治”课题1989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球虫方面,对球虫的细胞化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球虫病的病理学和治疗药物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
第三,参与大量图书的编写工作。汪志楷教授参加了大量畜牧兽医图书的编写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在罗清生教授主编的《猪的疾病》和《禽病学》两书中承担了寄生虫病部分的编写任务。70年代,与华东地区六所高等农业院校有关教师共同编写了《家畜寄生虫病》一书。1981年,参加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家畜寄生虫学》的编写工作。此外,他还担任《家畜寄生虫病防治学》一书的主编,《中国畜牧兽医词典》编委,《中国养兔》杂志编委,《农业百科全书·兽医卷》中寄生虫条目的编写。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参加《畜牧与兽医》杂志的工作并担任编委,1989年兼任该杂志的主编等。他主编或参编且已经正式出版的图书18种。由于长期担任工作并在工作中作出成绩,在1992年中国农学会等5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林科普作家学术会议”上,被授予“80年代以来科普编创成绩突出的农林科普家”荣誉称号。
“汪志楷”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