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濮阳市名人>范县名人

段君毅

段君毅人物照片

范名人段君毅介绍

原中顾委常委、中共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

段君毅(1910年3月13日——2004年3月8日),男,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人。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市财经接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4年3月8日在北京逝世。

段君毅人物生平

曾任中共北平市西城区委书记、太西特委书记、冀鲁豫行署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中共鄂豫区委书记、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司令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铁道部部长、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中顾委常委。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段君毅同志1976年12月至1978年10月担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领导全国铁路工作。上任之初,面对遭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破坏的铁路运输,面对大动脉屡屡发生堵塞,部分路段瘫痪、半瘫痪的严峻局面,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强对铁路的集中统一指挥,整顿铁路运输秩序,确保了运输的恢复和畅通。他不断强化“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的观念,任部长的两年中,全路重大事故、大事故的发生次数连续大幅度下降。他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提出了把铁路职工队伍逐步建设成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大军的目标,培养、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他重视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提出要优先安排农业和支农物资运输,较好地解决了“晋煤外运”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国铁路货运量每年以1―1.5亿吨的速度增长,为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他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他顾全大局、甘于奉献、雷厉风行、严谨细致、勇于负责的精神,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的良好形象,在铁路干部职工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段君毅同志调离铁道部后,仍然十分关心铁路事业的发展,经常了解铁路情况,对铁路工作寄予厚望,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们可以告慰段君毅老部长的是,他一直关心的中国铁路现代化事业实现了重大跨越,老部长当年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新中国铁路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几代铁路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们要认真学习老部长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弘扬老部长的优良作风,加快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段君毅人物轶事

1910年3月13日段君毅出生于山东省濮县白衣阁村(今河南省范县)。早年在山东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1931年初中毕业后即赴北平求学,同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夏,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后,参加了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和土地问题研究会等进步组织,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抗日救国的思想,先后参加了北平学联组织的南下扩大宣传团和“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11月22日,国民党反动政权以所谓“危害民国罪”逮捕沈钧儒等7人的“七君子事件”发生后,他带领全国学联同全国各界一起,支援宋庆龄等人发起的营救运动,同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作坚决的斗争。

1937年12月,段君毅同志赴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被派往山东抗日前线,任中共泰西特委书记、泰西行政委员会主任,组织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开辟泰西抗日根据地。

1939年8月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党组书记,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豫东(水东)工委书记,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政治委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段君毅同志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参与开创大别山解放区的斗争。

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采取因地制宜、上下配合、群策群力等有效措施,积极筹备渡江作战所需的船只和军需,保证“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船有船”,为完成“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段君毅同志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市财经接管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52年8月,段君毅同志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分管基本建设和干部工作。他领导和指挥了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等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骨干企业的建设,亲自参与规划、选址、建厂、投产的各个环节,推动了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1960年9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段君毅同志受到冲击和迫害,他坚决抵制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粉碎“四人帮”以后,段君毅同志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

1978年10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他坚持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解决了河南省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1981年1月至1984年5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首都建设的指示精神,围绕政治思想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科学文化建设、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狠抓落实。主持制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准,加快了首都市政建设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工农业总产值以及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全市广泛开展“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大讨论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强化首都服务观念,大力规范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1982年9月,段君毅同志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2年10月从领导岗位退下来。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政治工作杰出的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委原第一书记段君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3月8日13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战功卓著

抗战革命战士

段君毅同志积极主张在创建抗日根据地同时,要建设好地方政权,建设好各级组织机构。1943年秋,环境比较恶劣,时局比较动荡。冀鲁豫地区黄敬、段君毅等领导同志在红庙地区召集了冀鲁豫师生名流、进步人士座谈会,讨论时局、三三制政权问题。当时情况到了最艰苦时期,一是日寇采取五次强化治安运动,敌人扫荡“蚕食”,根据地一天天在缩小,环境极其恶劣,再加上多年旱灾严重,蝗虫成灾,老百姓将树皮都吃光了。在朝城、莘县、观县地区有的老百姓全家都饿死在炕上,无人收尸。我们派部队收尸掩埋。我们部队再次进行了精兵简政,采取了正规军地方化,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部队都穿起了便衣(长袍子,穿、睡都是这一件衣服)。党号召:党政军民要咬紧牙关度过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坚持抗战到底。在开展战胜自然灾害、抗旱灭蝗的斗争中,段君毅同志身为政委、行政公署主任也一样冲入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群众一同抗旱灭蝗度过困难,落实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给人民群众和部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放战争的功绩

1945年春,军区下达了郭小砦、南乐、东平、阳谷等四个战役命令,连战皆捷。以后,八分区又进行了郓北战役攻打汉奸刘本功。胜利之后段君毅同志率8团(团长王应烈、政委李仕才、参谋长常志义)和冀鲁豫军区命令进至豫东(也叫水东)12分区,执行扩大根据地的任务。段君毅对曾思玉说:“老曾,我们相互度过了抗战的艰苦岁月,共事非常愉快。上级调我去豫东十二地委工作,我只有服从命令。但我非常舍不得离开八分区,舍不得离开你曾司令。”我说:“哎,君毅同志,你率八团这个拳头到那个地区一定会打开好局面,发扬你做群众工作的特长。我们见面机会很多吗。我们还是老规矩,四个菜一个汤,欢送你,我们的好政委!

段君毅人物评价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段君毅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公道正派,知人善任;他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爱护干部,尊重人才,尊重科学;他谦虚谨慎,克勤克俭,勤政清廉,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赴濮阳体察民生,在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同志的儿子段存让家,卢展工说:“段君毅同志是我党高级干部,他赫赫有名,你们却一点也不搞特殊,老段你干了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副科级干部,儿子也就是个村干部,与普通村民一样,住着这么简单的房子,用着这样旧的家具,难能可贵。大家都要像段君毅同志那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段君毅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顽强奋斗,鞠躬尽瘁,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个好党员,人民失去了一个好儿子,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段君毅同志永垂不朽!

段君毅补充介绍

  段君毅(1910年~2004年) 曾用名段士达、段尚卿,化名董均雨、董君毅。范县白衣阁村人。其父段子敬为当地名流、贤达,重视教育,支持革命。1929年前,段君毅在濮县高小、聊城中学读书,1930年到北平(今北京市)文治中学和宏达中学补习,1932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一面读书,一面在" "等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参加了一二·九学生-。1936年3月,段君毅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中国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北平市西城区委书记。同年10月,段君毅到上海全国 工作,任全国 执行主席,从事-。

  1937年夏,日军进攻上海,段君毅从上海赴西安向冯文彬、林伯渠请示 如何活动问题。经林、冯向中共中央请示,中央答复"转入地下"。段君毅即返回上海向 传达中共中央指示,作好"转入地下"的安置后,于同年12月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38年5月,段君毅和郭洪涛(内定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34名同志到达敌后山东泰安工作。郭洪涛决定将段君毅、何光宇、孙光等5人留在泰西地区工作,并组建中共泰西特委,段君毅任特委书记。特委建立后,首先召开会议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接见时的重要指示,决定开展整军、建党、建政工作。先后在自卫团的各大队中建立中共组织,并分别在东平、泰安、肥城、长清、平(阴)阿(东阿)、汶(上)宁(阳)建立六个中共地方县委和中共领导的县政府。同时,对在秦安铁路西闹磨擦的国民党秦启荣"别动队",特委组织两千多名群众将其赶走;对国民党专员郁仁治带领部队企图消灭自卫团驻大峰山第四大队的武装进攻,特委组织自卫团的力量进行武装还击,将其部队击溃。

  从泰西特委起,段君毅在冀鲁豫边区工作,曾任鲁西区泰西地委书记、泰西行政委员会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旅副旅长兼鲁西军区副司令员,鲁西行署副主任、主任,中共冀鲁豫第二、第八地委书记兼第二、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后,冀鲁豫区党委决定建立中共水东(豫东)工委和军区水东指挥部,由段君毅任中共水东工委书记兼水东指挥部政治委员,坚持水东地区的斗争。段君毅后任冀鲁豫行署副主任,参与领导冀鲁豫边区军民的抗日斗争。在一次反"扫荡"中,段君毅在突围时负重伤。刘邓大军在冀鲁豫边区作战中,段君毅担任冀鲁豫后勤总指挥部司令员,动员和组织群众为部队修路、架桥和提供各种物资供应工作。1945年10月,段君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1946年4月又调任冀鲁豫行署主任、军区后方战勤总指挥部司令员,组织20万民工复堤疏浚黄河和为刘邓大军抢渡黄河的造船、架桥等工作。

  1947年6月,段君毅随刘邓大军抢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后,担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鄂豫军区政委,动员群众坚持大别山的斗争。1949年2月,调任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司令员兼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段君毅参加重庆市的接管工作,后转到工业战线工作。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长、党组书记,主持云、贵、川各省的工业生产和建设工作。

  1952年,段君毅调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0年9月任部长、党组书记。曾参加中国代表团赴苏联,参与苏联援助中国156项工程的设备分交工作。段君毅在机械工业战线工作近20年,参与领导和组织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洛阳拖拉机厂等一批中国机械工业骨干企业的生产和建设工作。1970年8月,段君毅任四川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后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1976年10月,段君毅调任国家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1978年10月,段君毅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兼河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组织开展拨乱反正,清查--集团的帮派体系,纠正冤假错案。与此同时,段君毅把河南省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农村积极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企业承包责任制试点,促进工业、农业的发展。1981年初至1984年5月,段君毅任中共北京市委-兼北京卫戍区第一政治委员。

  段君毅曾被选为第一、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第十至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段君毅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于1992年10月正式离休。2004年3月8日,段君毅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段君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