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保定市名人>蠡县名人

温敬铭

温敬铭人物照片

蠡名人温敬铭介绍

中国武术教练、原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

温敬铭(1905——1985),小名喜太。河北蠡县人。7岁即习武。1929年考入北平宪兵司令部任武术教官。1930年调任山西太原军官教导团武术教练。同年在其师罗大枪资助下,参加南京中央第二届国术大考,取得短兵器(刀、枪)第二名。同时,罗、温师徒两人受聘入中央国术馆。1936年,与张文广被选派为参加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观摩代表。经两人多次要求,终于在大会上表演了中国武术,后又在柏林及其他城市表演多次,由此名声大震。当时在德国进行考察的郭沫若、冯玉祥、李烈钧等也观看了表演,李烈钧还对其赋诗赞赏。新中国建立后,任武汉体育学校教授,为国家级武术裁判员。1956年武汉市国术委员会改为武汉市武术指导小组,温为15位成员之一,他团结全市老拳师和武术爱好者开展拳艺研究交流活动。举办全市性的武术表演与比赛,促进了全市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在体院任教期间,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编写教材,传授技艺,培养不少武术英才。曾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1985年6月27日八十寿辰时,湖北省人民政府赠其“一代武宗”金字大匾一方。

温敬铭个人著作

温敬铭还在教学之余刻苦钻研,出版了《短兵术》、《中国式摔跤》、《铐手翻子》等。他与张文广负责编写了长达90余万字的武术教材,填补了武术理论这一块的空白。温敬铭还受国家体委委托主持制定了《武术竞赛规则》、《中国式摔跤规则》,并参与创编了初级、乙级和甲级长拳套路及《女子拳》等书。

温敬铭补充介绍

  温敬铭(1905~1985)字勉之。蠡县城内西北街人。6岁开始跟邻居学习武术,读小学期间,拜博野县罗成立为师。1929年考入北平(今北京)-任武术教官。1930年调任山西太原军官教导团武术教练。1933年报考南京中央国术馆。为扩大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影响,1933年和1936年,温敬铭曾两次作为中央国术馆成员到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表演武术。1936年8月,温敬铭参加了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他与张文广、刘玉华表演的空手夺枪威震奥运会。表演共20多分钟,掌声和喝彩声经久不息,谢幕十几次才下了场。当时正在德国考察的郭沫若、冯玉祥、李烈钧等也前来观看,称赞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为中国人争了气、增了光,李烈钧还赋诗赞颂。当地报刊称:“中国国术有三大价值——体育价值、攻防价值、艺术价值。”之后,当地舆论又称:“中国国术具有艺术、舞蹈、奋斗三大特色。”中国《金陵晚报》以“柏林奥运会上中国参赛,国术队为祖国赢得声誉”为题目报道了这一盛况。

  1942年,温敬铭与在奥运会同台表演的队友刘玉华结为夫妇。1943年3月,任教育部国术教材编审委员会,后又任国术体专副教授。1947年,任重庆青年会中学校长,1950年到武汉体育学院工作,1957年以后,开始一面工作一面著书立说。1978年晋升为教授,开始带研究生。1979年评为国家级裁判。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温敬铭夫人刘玉华、长子温力、次子温庄均为武术教授,国家曾为他们拍摄大型记录片《武术之家》。温敬铭1985年逝世,被中共湖北省委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被誉为“一代武宗”。

  温敬铭一生从事武术事业,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著有《中国式摔跤》(与张文广合著)、《短兵术》、《初级长拳一二三路》、《初级刀枪剑棍》、《甲级套路六套》、《乙级套路五套》、《大枪》、《绵拳》、《三才剑》及《散手》等十几部专著,还受国家体委委托主持制定了《武术竞赛规则》、《中国式摔跤规则》,参与编写长拳套路及《女子拳》等。还负责编写武术教材200余万字,主编了《体育辞典》等书。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温敬铭”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