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淮安市名人>淮阴区名人

温济泽

温济泽人物照片

淮阴名人温济泽介绍

革命烈士
中共新闻广播活动家、教育家

温济泽,原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914年出生于江苏淮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解放日报》编辑、副刊主编,新华通讯社口语广播编辑部主任、社务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北京广播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教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华全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撰有《从邸报到现代新闻事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等论文。

温济泽人物简介

温济泽(1914—1999),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广播活动家与新闻教育家;祖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出生在江苏淮阴;教授;1932年在复旦大学任共青团支部书记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刻苦自学5年,1937年出狱。

1932年7月17日,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的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共舞台召集半公开的集会,筹划成立全国反帝同盟。集会事先已被复兴社侦知且有内线通报,但仍然冒险举行,结果被捕人员达95人,史称“共舞台事件”。温济泽就是在此次事件中被捕。

1938年到延安,历任陕北公学教员(教哲学、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央研究院哲学研究员,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口头广播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社务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广播组织1956~1957年度副主席。其间曾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讲授新闻广播课程。

1957年,错划成“右派”;1960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并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授广播业务课程。

1976年以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院哲学、新闻学教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5年离休后还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顾问,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研究会顾问等。

从1940年起业余从事科普创作;这一年,在延安,为陕甘宁边区高级小学编了一套《自然课本》,由边区政府教育厅出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一些根据地用了好几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科普创作》等多种报刊上和广播中发表过百余篇科学小品、科普文章和讲话,出版过《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等科普小册子。

在1979年担任中国科普作协的领导工作以后,写过不少文章,发表过多次报告和讲话,还在一些讲习班讲过课,对科普创作的方向、方针、任务、对象、作用、内容、形式、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1995年出版的文选《征鸿片羽集》中有《哲学·科学编》,其中收集了重要科普论文;此外他还出版过《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征鸿片羽集》、《温济泽科普文选》等著作。

温济泽人物贡献

温济泽对科普创作事业的贡献,正如董纯才同志在为《温济泽科普文选》所作的序言中提到的:“他在这些文章和讲话中,对当前科普创作的方向、对象、性质、任务、作用、内容、形式、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和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深刻理解,而且包含着几十年来他从事科普工作和创作的可贵的切身经验。这对我国科普创作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当前和今后科普创作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温济泽人物著作

《人与自然的斗争》

人与自然进行了长期的坚决的斗争,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人怎样和自然进行斗争而得到胜利呢?主要是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法则,并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表现在人类能创造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上,利用工具加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作者在这本小册子里,描绘了人和自然的斗争史,人类在各阶段的创造发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介绍国外先进国家机械化、电气化的发展状况。

《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

人类从前只靠两双手使用工具和自然斗争,以后利用了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到使用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原子能,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就越来越完备了。本书将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作通俗简明的介绍,还特别介绍了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状况。

温济泽补充介绍

  温济泽同志生平(1914-199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4月16日零时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温济泽同志1914年4月18日生于江苏淮阴,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担任上海复旦大学共青团支部书记,并受地下党委派,参加群众抗日组织的领导工作,同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判刑。在狱中坚贞不屈,团结战友,与敌人斗争,并刻苦攻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然科学书籍,于1936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37年8月,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后无条件释放出狱,辗转到达延安。1938年2月至1942年12月,任陕北公学教员、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马思列斯思想方-》一书的编纂工作。1943年至1946年6月,先后任《解放日报》副刊部秘书、、主编,并结合工作撰写了大量普及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的文章。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党中央决定加强口头广播宣传,成立新华社语言广播部(简称口播部,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部),任命温济泽同志为第一任主任。在三年解放战争的日日夜夜里,温济泽同志率领全体广播战士,在权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广播宣传工作。他们的宣传在解放区、国统区和国民党军队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国统区人民誉为“茫茫黑夜中的灯塔”。

  新中国成立以后,温济泽同志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等职,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特别在对国外广播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和开拓工作。他在“反右”和“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仍然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培养广播人才而辛勤工作。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的十余年间,他授业解惑,诲人不倦,以自己的品格和学识赢得了学生的深切爱戴。1978年1月,温济泽同志重新恢复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他在反对“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在正确评价党的历史上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上,做了大量工作。为建设我国第一所培养社会科学人才的研究生院,他不仅艰苦创业,奔波劳累,呕心沥血,而且还亲自为研究生授课,担任新闻系研究生导师,精心培育了大批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已成为许多重要部门的领导骨干。温济泽同志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5年离休后,温济泽同志仍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继续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他还受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委托,克服重重困难,主编了数百万字的《瞿秋白文集》、《革命烈士传》和《中华英烈》杂志,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和宣传革命传统、坚持改革开放的文章和讲话,在思想文化界和广大青年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临终前不久,他还在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和辛勤写作,热切关注着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温济泽同志的业绩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人物年鉴》、《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新闻学实用大辞典》、《中国人物志》等辞书。R)nnJ@J

  温济泽同志在他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坎坷,蒙冤受屈,但他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无怨无悔,至死不渝。他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毕生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实事求是,旗帜鲜明,为捍卫党的正确路线,反对“左”右两种倾向不遗余力。他对同志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忠厚仁德,与人为善。他保持了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的本色。他活到老,学到老,勤奋耕耘,勇于探索,在多个学科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温济泽同志的一生,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权端热忱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温济泽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温济泽同志永垂不朽!

  “温济泽”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