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揭阳市名人

许地山

许地山人物照片

揭阳名人许地山介绍

中国作家、文学家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空山灵雨》《缀网劳蛛》;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类有关的文章。

妻子周俟松,为晚清民初诗人周大烈的六女儿。

许地山人物生平

1893年2月3日,许地山生于台湾台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占领后,举家迁回大陆,于福建龙溪落户。

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

四岁时入私塾读书。

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兴英中学任教。

民国六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

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

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人物成就

许地山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

20世纪30年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其中第一册的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稔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许地山人物评价

《龙溪新志》(漳州府志)中载国民政府褒扬令:“许地山早游欧美,学术淹通,归国任北平各大学教师,颇着声誉。比年在港阐扬我国文化,倡导侨民教育,并于社会公益事业,无不尽力协助,尤见热忱。遽闻溘逝,良深悼惜,应予明令褒扬。”

石剑峰:老舍的引路人是许地山,伯乐是郑振铎

许地山作品特色

《落花生》

他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

许地山的出世恰恰是为了入世,他那建立在现实苦难之上的宗教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许地山尽管熟诸佛道经典,却从来不想避世隐居,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一简单朴素的信条贯穿了许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体悟和阐释,同时也集合了他对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现实主义文化的多重思考和体认。接受佛学的虚空观,不是导向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观念的泯灭,而是承认局限,敞开自我,拥抱世界。

许地山主要作品

著作

题材

时间

出版社

《语体文法大纲》

1921

生活

《缀网劳蛛》

短篇小说集

1925

商务

《商人妇》

短篇小说集

1925

商务

《空山灵雨》

散文集

1925

商务

《无法投递之邮件》

散文集

1925

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

论著

1930

商务

《解放者》

短篇小说集

1933

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

上册,论著

1934

商务

《春桃》

短篇小说集

1935

生活

《落花生创作选》

短篇小说、散文

1936

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

1941

商务

《萤灯》

童话故事

1941

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

1941

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

论著

1946

商务

《杂感集》

1946

商务

《危巢坠简》

短篇小说集

1947

商务

《许地山选集》

短篇小说、散文集

1951

开明

《佛藏子目引得》

(上中下册)汇编

1923

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

1931

商务

孟加拉民间故事

印度戴博诃利著

1929

商务

许地山补充介绍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坤,号地山,乳名叔丑,笔名落华生。生于台湾台南县。其父许南英,于中日甲午战争后举家迁到龙溪县。

  地山自幼聪颖好学,先读私塾,后入学堂,1910年中学毕业。辛亥革命后,历任师范、中学教员。191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文学院当助教。其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编《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1921年1月,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京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以落华生为笔名,常在该刊物发表小说、散文,其中短篇小说《缀网劳蛛》、散文《落花生》,成为他早期的代表作。

  1922年8月,地山前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其间,发表数篇著作。两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旋以“特别生”身分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及民俗学等。在伦敦与老舍相结识。

  1926年10月,地山离英回国,途经印度,对佛教作实地考察,并留在罗奈城印度大学研究梵文及佛学,发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次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不久,担任《燕京学报》编委会委员。

  从1928年至1934年,地山在燕大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主要讲授原始社会、人类学、佛教哲学、佛教文学、中国佛教史、中国宗教史、中国礼俗史等。还曾到北京大学代梁漱溟讲授印度哲学,代鄧之城讲授中国通史。这一时期,著作和翻译许多诗稿。

  1935年,地山受燕大教务长司徒雷登排挤,被解聘。3月间,获悉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即联合友人千方百计进行营救未果。嗣后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中文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大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七·七事变”后,地山走出书斋,奔走香港、九龙两地。在群众-上发表演讲,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抗战,反对投降。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地山被选为理事。翌年9月,与欧阳予倩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文化协进会,被选为理事。发表短篇小说《铁鱼的鳃》,描写一位兵工专家,在抗日战争中报国无门的不幸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信心。

  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地山积极协助做好善后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麟联名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指国共之间)。香港文化界发表宣言,反对国民党制造磨擦,地山毫不犹豫第一个签名。

  这一年暑假,地山为完成《道教源流考》,独往沙田蘖园,埋头写作。因过度疲劳致疾,数日后与世长辞,终年49岁。噩耗传出,宋庆龄第一个送来花圈,香港大学为之降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香港大学及中国文化促进会等组织的代表和港九、广州各界人士千余人参加祭仪,新加坡华侨及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

  “许地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