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名人吴冷西介绍
吴冷西(1919年12月14日—2002年6月16日),广东新会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华社社长、广东省委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等要职;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2002年6月16日,吴冷西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吴冷西人物生平
吴冷西(1919年—2002年),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
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编辑。
1940年调毛泽东主席身边编辑《时事丛书》。
1941年9月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任国际版编辑、主编、国际部主任。
1946年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
1947年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会秘书并主持总编室工作。
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委员。
1949年2月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
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
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
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度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
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成为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
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10月吴冷西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任广东省委书记,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他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1998年离休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
他是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吴冷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宋平、宋任穷和黄华、杨成武、马文瑞、邓力群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吴冷西人物履历
1919年:12月14日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原名吴仕占。
1932年:入广州市省立广雅中学读书。
1937年:12月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
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的编辑。
1940年:被毛主席指名调到他的身边编辑《时事丛书》,历时三个月。
1941年:9月调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
1946年:5月《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合并,负责新华社国际部工作。
1949年:2月随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京,担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1949年:10月任新华社总编辑。
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
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
1964年:7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75年:任《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
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调到广东省担任省委书记,主管宣传文教科技工作。
1982年:4月至1985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6年: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
1987年至1997年:写出《忆毛主席》及《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
2002年:6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吴冷西重要事迹
1919年12月14日,吴冷西出生在现在的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文楼村。虽然他13岁时就离开家乡,但至今仍是文楼村尽人皆知的名人。也正因为他少小离家,文楼人关于他的记忆细节正在消失。 “文章华国”,文楼村口牌楼上有这样一幅字,仿佛是在向世人提醒这里诞生了吴冷西这支“大笔杆子”。文楼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广东老村,安静、古旧,青砖灰瓦的巷子两边,三三两两坐着白发的老人和在旁嬉闹的孩童,村里很少见到青壮年人,因为他们都到城市里去工作了。
“文楼老人会”几乎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聚集了很多打麻将、聊天、喝茶的老人。每个人都知道,吴冷西是文楼出过的“最大的官”、“笔杆子很厉害”,但是,关于他和家人在此生活的细节,却鲜有人能说得出。“冷西13岁就离开文楼去广州读书,后来家人也陆续离开文楼去了北京,很少回来。如今冷西若健在,都有90高龄了,村里跟他年纪相仿又健在的老人不多啊!”吴永裕是“老人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1966年,吴冷西两个女儿回到文楼,就跟吴永裕的姐姐,一起在文楼村住了两年,除此之外,他没有见过吴家其他人。
为了寻找吴冷西在文楼村生活过的痕迹,吴永裕又将记者带到福庆(1)八巷,这里是吴冷西父亲的家,也是吴冷西出生的地方。这栋保存尚好的两层大宅,门楼上的彩绘字画、青砖缝间描的细细白线都还十分清晰,老宅子装上了钢筋的防盗门和不锈钢窗框,门窗紧闭,“这是冷西的弟弟去年回来修的。这里很久没人住了。”在巷子里乘凉的邻家老人告诉记者。
吴冷西当年在文楼村念的私塾“崇让堂”,后来作了吴氏宗祠,成为村里六座祠堂之一。“老祖宗的六个儿子,一个儿子一个祠堂,这个就是吴冷西家的祠堂。”吴永裕指着池塘和垂杨柳岸边的一处高大建筑说。但是,除了“山泉吴公祠”几个大字以外,已没有什么特征显示这里是一处祠堂,里面甚至被出租给一家小制衣厂做厂房了。
在“崇让堂”接受启蒙教育后,1932年,吴冷西离开文楼村,到广州市省立广雅中学读书。期间,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12月离开广州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6月,吴冷西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研究员。1939年9月,他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的编辑,同时兼任抗日军政大学干部队和陕北公学高级班教员,以及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干部理论学习辅导员。
期间,他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国际问题的评论。1940年冬,吴冷西被毛泽东指名调到身边,编辑《时事丛书》,历时三个月。1941年9月,他调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担任国际部编辑、主编、主任等职。在《解放日报》工作期间,他参加了《解放日报》的改版工作,研究国际问题,撰写了大量的国际时事评论文章,并主持多个专栏,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新闻工作生涯。
等吴冷西再回到文楼村,已经是26年之后,他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主管宣传文教科技工作(编者按:当时设有省委第一书记)的时候。这也是他一生中,少有的一段非新闻工作经历。也恰巧是这时期的一些细节片断,被文楼一位老人记了下来。在文楼采访的第一天,直到天黑下来,记者已经离去后,热心的吴永裕终于找到了这位与吴冷西有过交道的老人。为了采访这位老人,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文楼村。
吴围新老人,小时候和吴冷西一起在“崇让堂”念过书。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吴冷西在两名警卫员的陪同下,来到文楼村视察生产。吴围新当时是生产大队的一名兽医,“我正在给猪打针,大队长吴光陆带着一个人来了,我一看,这不是冷西吗?还带着眼镜。”吴围新说,和吴冷西简单聊了几句生产状况后,就与他还有吴享泽、吴年盛、吴光陆一起拍了张照片。可惜的是,吴围新并没有这张照片,而照片上的其他四个人,都已身故。拍照后,吴冷西就和大家一起来到大食堂吃饭。吴围新回忆说,那时候搞“大跃进”,家家都到生产队去吃大锅饭。冷西虽然已官至省委书记,但也是和乡亲们一起,在大食堂坐板凳吃饭。“冷西话不多,但也没有什么架子,混在乡亲们中间,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他已经当了省委书记。”吴围新说。
此后,文楼人就再也没有见吴冷西回过家乡。“他应该是太忙了,没时间啊!”
1946年5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合并,吴冷西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直至1949年2月,担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成为新中国第一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吴冷西担任新华社主要领导后,在他直接领导下,新华社结束了战争年代国内分支机构的分散状态,完成了组织和工作的统一,迅速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在此期间,吴冷西提出了新闻写作的八个要求,并领导开展了“练笔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新华社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和采编人员工作作风的改进。他提出了新华社应成为“消息总汇”这一根本的建社方针,并带领大家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懈地探索和努力。他还致力于改进和加强新华社《内部参考》的工作,使其发挥了重要的党的耳目作用,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视和称赞。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吴冷西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领导新华社开始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征程。到1965年,新华社驻外分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个增加到51个;对外广播在原有英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俄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并开设了针对不同地区的专线广播;同时在国外设立了20多个出稿站,向100多个国家发送新华社新闻稿。
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风云变幻。从1956年年底到1957年年初,毛泽东几乎天天在颐年堂主持政治局会议或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国内外形势。1957年6月1日,时任新华社社长吴冷西接到通知,毛泽东要找他谈谈。而当时的中国国内正处在“大鸣大放”时期。
见面后,毛主席对吴冷西说:“你看过今天的报纸没有?现在报纸很吸引人,很多人高谈阔论,说要帮助共产党整风。”然后,毛主席就表示,中央再三研究,希望吴冷西到《人民日报》去工作,加强那里的领导力量。
吴冷西回答说:“我虽然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和研究了两年,又在抗大和陕北公学讲过马列主义课,但最近十多年来一直搞新闻工作,没有搞理论,对学术问题、文艺问题懂得更少,不适宜到《人民日报》去。”
毛泽东给了吴冷西十天时间考虑。十天后,吴冷西仍然表示自己不适宜到《人民日报》,但他愿意服从党中央的决定。于是毛泽东要他先到《人民日报》做胡乔木的助手,工作一段时间后,中央将正式宣布任命他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同时继续兼任新华社社长,把两个单位的宣传统一起来。
接着,毛泽东严肃地告诫吴冷西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的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
毛泽东接着说,撤职和开除党籍并不罕见,要准备着。杀头在正确路线领导下大概不至于,现在的中央不同于王明“左”倾路线领导,也不同于张国焘时期。但坐牢得有精神准备,共产党员一时受冤屈的事还是有的,不过在正确路线领导下终究会平反纠正的。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处分的考验,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
这次谈话后,吴冷西就到《人民日报》上班了。半个月后,“反右”斗争就开始了。作为党的喉舌的《人民日报》,其舆论导向和宣传工具的作用也显然更加重要,作为总编辑的吴冷西,也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开始了一段异常艰辛的总编辑生活。
在任期间,吴冷西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要求制定办报方针,并亲自撰写过许多重要社论和新闻。他还注意培养干部,为《人民日报》后来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毛泽东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很多时候都让吴冷西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因此,他对中央的各项决策过程十分清楚。在1956年至1966年初,吴冷西还列席了这10年间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多次参加共产党的国际会议。1962年中央成立由中央政治局直接领导的文件起草小组,他被任命为副组长,参与了党中央许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如《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及一系列国际问题评论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吴冷西数度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在被审查期间,他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
1972年,吴冷西经毛主席批准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任《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出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其间,他曾参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著作的编辑工作和《中国科学院汇报提纲》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吴冷西积极投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参加了中央批准下发的几批揭批材料的修改工作。
1976年10月,他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工作。同时,他还参加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1980年4月,吴冷西调到广东省担任省委书记,主管宣传文教科技工作。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他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4月至1985年4月,吴冷西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在任期间,他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广播电视改革措施,还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后台,当场解禁了当时的禁歌李谷一的《乡恋》。当时有很多群众打进电话来点播,因为吴冷西拍板,得以解禁,后来因此有观众给中央电视台去信,说他们是“人民自己的电视台”。
由吴冷西主持起草的、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以及他主持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立志改革,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的任务,确定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制定出新时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具体改革政策。在他的领导下,广播电视在舆论导向、节目质量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繁荣的新阶段。
1987年至1997年间,吴冷西带病写出了对研究当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的回忆录《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华出版社1995年出版)及数十万字的《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 《忆毛主席》这本书,重点讲述了1958至1959年,在“大跃进”过程中,吴冷西所听到的毛主席的讲话,包括毛主席专门对他的谈话。
吴冷西通过详尽的历史回忆,使读者真实地看到毛主席在“大跃进”过程中的基本思路,给后来人的分析和思考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998年后,吴冷西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
2002年6月16日,吴冷西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吴冷西补充介绍
吴冷西(1919年—2002年),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39年9月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1940年调毛泽东主席身边《时事丛书》。1941年9月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任国际版、主编、国际部主任。1946年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会秘书并主持总编室工作。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部主任、编委会委员。1949年2月任新华社总社副总。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在“文革”期间,他数度遭受“-”的残酷破孩。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成为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
粉碎“-”后,1976年10月吴冷西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
1980年4月任广东省省委书记,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他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1998年离休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
他是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吴冷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吴冷西”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