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梅州市名人>大埔县名人

林木陈

暂无林木陈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大埔名人林木陈介绍

明末清初得道高僧

林木陈(1596~1674),别号山翁,法号道忞(音民),广东大埔县湖寮镇新村上围人,是明末清初得道高僧,旧县志有载,为“广东七奇”之一。

林木陈人物生平

林木陈(1596~1674),别号山翁,法号道忞(音民),广东大埔县湖寮镇新村上围人,是明末清初得道高僧,旧县志有载,为“广东七奇”之一。

木陈出身于贫苦家庭,自幼聪颖过人,考取秀才后,因读《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而信仰佛教。初投江西庐山开先寺出家,后承父母命曾一度还俗,27岁再投先师门下,嗣法于浙江宁波天童禅寺密云圆悟14年,为临济正宗三十一世。圆悟圆寂后,继席天童禅寺住持3年,并先后在浙江台州广润寺、绍兴大能仁寺、山东青州大觉寺当住持。顺治十四年(1657)夏任天童禅寺住持,嗣法弟子20余人。顺治十六年奉诏入京打醮、说法有功,受清世祖顺治帝敕封为“弘觉国师”,并赐重40两银印1颗,为汉篆“弘觉国师之印”。赐三衣(黄衣、绿云缎袍、沉香色道袍及千针衲衣)。御书赠诗一首,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并以师礼事之,还于天童禅寺正殿左侧钦赐“御碑亭”一座,敕文曰:“禅僧道忞,嗣法天童,传宗临济,克证无生之旨,机自玄明,允通向上之关。”禅师离京返山,顺治帝亲送出京。

1661年,顺治帝驾崩,禅师因感知遇之恩,曾作七律10首挽之,词旨哀切,为人传颂。道忞禅师于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二十七日圆寂,世寿78岁,葬于浙江平阳黄龙峰下。在天童禅寺内玲珑岩建宝塔一座,内珍藏有禅师指甲、头发。道忞禅师生前所著《北游集》、《布水台集》、《语录》被收入清初御制《大藏经》。

林木陈轶事典故

上京打醮

顺治十六年清世祖顺治帝欲为亡父超度,召集全国五百多位和尚到京打本醮。醮会已过六天,到会和尚无法满足皇上“听声见面”的要求,皇上发怒说:“若七天后不能实现愿望,这些饭桶和尚统统杀头。”众和尚束手无策,就在此关键时刻,迟到会的林木陈进入了打醮会场,因穿的袈裟破旧不堪,无人接待,他用手轻轻地在墙上一指,出现了一枚钉子挂背包,再指又出现一枚钉子挂雨伞,那时仍无人让座(接待),禅师用手在凳子头边拖了拖,凳子长了出来,自己坐下。由此引起了周围和尚的注意,异口同声说:“高僧到了,我们的救星到了。”因此众和尚拥林到皇帝面前接受“打醮”的艰巨任务。

当时顺治帝提出打醮听他父亲的声和见他父亲的面的要求,林满口答应,但认为“听声见面不能同时,听声不能见面,见面不能听声,要两次打醮。”并且还提出三个要求:1、打醮过程要皇帝跪拜,就得跪拜;2、全体文武大臣及众和尚要自始至终参加打醮;3、打醮需用灯芯搭台。皇帝听到用灯芯搭台思考片刻,问林“用灯芯搭台?”林肯定地说:“是,用灯芯搭台。”结果皇帝都同意,事后林请求皇帝下令集中全国的灯芯供使用。

林木陈巧妙地用灯芯搭台打醮,和尚和皇帝同登醮台,超度七七四十九天,让顺治帝听其父亲皇太极的声音,再超度七七四十九天,让皇帝见了他父亲的面。皇帝非常高兴。,醮会后留道忞禅师在京城说法近一年。禅师在京居住斋宫,在万善殿与学士王熙等相互问答,林对答如流,知识渊博,得到皇帝和众大臣的好评。皇帝念禅师功高,敕封为“弘觉国师”,赐给黄金、珠宝,林说:“出家人食四方,不要黄金,珠宝。”随即向皇上请求赐给金銮殿上的大铜钟供寺庙使用。顺治帝应允,林木陈用伞柄挑起八人抬的大铜钟回寺,皇帝还亲送出京。

金钟响步

传说林木陈京城打醮说法回埔,伞柄钩着顺治帝赐给的大铜钟,打从三河坝永福寺经过,寺内和尚热情接待,谈话中赞扬大铜钟的钟声悦耳,是不可多得的国宝,众和尚听了向林提出将大铜钟挂在永福寺,使钟声让三条河的百姓都能听见,林认为此意见可取,同意把大铜钟留挂永福寺,但提出条件:“为使钟声让远近人士都听得见,一定要在我离寺走出两个时辰以后才可以撞钟,我走越远,钟声就传得越远。”永福寺和尚满口应承。尔后,林离永福寺沿河直上茶阳,不到半个时辰,小和尚就急于撞钟,结果钟声只能在一步路(十里)内的地方才听得见,十里之外的百姓人家便听不到此钟声了。

巧筑石灰圳

三百多年前湖寮新村、古城、龙岗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主要靠双坑小溪水供应,农事季节供水非常紧张。而葵坑水因穿龙窠阻挡,流向梅潭河。当时众乡亲决定开通穿龙窠山洞,让葵坑水为大家服务,各家各户派丁、出钱开山洞,结果事与愿违,山洞开至中段陷了下去,洞里的乡民全部遇难,死了多少人,无法统计,只得在洞口清点雨笠,才知道死亡人数达百人以上。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事故后,就再也无人敢提利用葵坑水了。就在众乡民束手无策之际,林木陈道忞禅师回家省亲,他发现此情况,即带领部分绅士探明水路的山林阻挡情况,提出改线意见,决定用巧妙办法移掉五虎山后面甲子口的山,然后亲自选好圳址(现铸锅厂址),采用三拱式水渠的设计,以石灰、沙石混合糯米饭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夯筑成了一条数十米长、一米多宽的水圳,把水引向新村、古城、龙岗灌溉农田,解决了众乡民用水难的问题。“石灰圳”由此得名。

县衙朝北开

林木陈道忞禅师,在京打醮说法成功,顺治皇帝非常赞赏。封官赐钱给他都不要,只求皇上准许其出生地——大埔县,衙门特准“朝北向”(全国所有县衙门都朝南开,谁朝北开就逆旨)。皇上问为什么?林说:1、心向北面的朝廷;2、大埔县城地形地势所限,县衙设在低洼的茶阳街常受洪水危害;3、向北可以利用金山顶龙势。皇上觉得有道理,同意大埔县衙门由朝南改朝北,建在茶阳顺金山龙势的山脚,避免了洪水的危害。

心远地偏

“心远地偏”是大埔县湖寮镇古城五栋祠后面一古屋屋名,此屋建于清初,光绪初年重修至今,屋上、中、下三堂完好,门楼朝东,属典型的客家日字屋。屋名“心远地偏”的楷书清晰可见。屋主人称门楼字是明末清初高僧林木陈手书。清顺治年间,副贡出身在县衙当官的蓝朱公与高僧林木陈道忞禅师,既是同窗又是好友。蓝辞官还乡建造房屋,请林木陈题写屋名。林根据蓝决心弃官远离尘世之情况,特书“心远地偏”之屋名,从而肯定蓝公的高风亮节,具有与陶渊明相似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远离世俗束缚之行止。

乾隆年间大埔县发生过两次大地震,(地裂,群众当时称天地转侧),茶阳、湖寮等地房屋倒塌,人畜死亡无法统计,唯独“心远地偏”的房屋未损分毫,连该屋旁的猪舍、鸡舍都完好如初,当地百姓纷纷议论说:“林木陈公是神,‘心远地偏’屋舍是林木陈公保护的结果。”尔后,古城百姓凡六畜发病都到“心远地偏”门楼刮取墙苔给禽畜治病,非常灵验,从此“心远地偏”声名鹊起,林木陈公更为神化。

书联警世

林木陈公一生行善食斋而得道、为人爱憎分明,对那些横行霸道、欺压良民之徒深恶痛绝,特别是对表面上烧香拜佛、背地里迫害子民百姓、持刀杀人者更加恨之入骨,因此,在湖寮镇东衙宫门前题写了一副对联:

若奸若险若贪若残跪地下 虽然荐牲难邀福。

若公若正若平若直进宫来 无待烧香福降祥。

在这副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对联面前,那些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望而却步,而人民百姓扬眉吐气,拍手叫好。

林木陈补充介绍

  林木陈(1596~1674),别号山翁,法号道忞(音民),湖寮镇新村上围人,是明末清初得道高僧,旧县志有载,为“广东七奇”之一。

  木陈出身于贫苦家庭,自幼聪颖过人,考取秀才后,因读《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而信仰佛教。初投江西庐山开先寺出家,后承父母命曾一度还俗,27岁再投先师门下,嗣法于浙江宁波天童禅寺密云圆悟14年,为临济正宗三十一世。圆悟圆寂后,继席天童禅寺住持3年,并先后在浙江台州广润寺、绍兴大能仁寺、山东青州大觉寺当住持。顺治十四年(1657)夏任天童禅寺住持,嗣法弟子20余人。顺治十六年奉诏入京打醮、说法有功,受清世祖顺治帝敕封为“弘觉国师”,并赐重40两银印1颗,为汉篆“弘觉国师之印”。赐三衣(黄衣、绿云缎袍、沉香色道袍及千针衲衣)。御书赠诗一首,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并以师礼事之,还于天童禅寺正殿左侧钦赐“御碑亭”一座,敕文曰:“禅僧道忞,嗣法天童,传宗临济,克证无生之旨,机自玄明,允通向上之关。”禅师离京返山,顺治帝亲送出京。

  1661年,顺治帝驾崩,禅师因感知遇之恩,曾作七律10首挽之,词旨哀切,为人传颂。道忞禅师于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二十七日圆寂,世寿78岁,葬于浙江平阳黄龙峰下。在天童禅寺内玲珑岩建宝塔一座,内珍藏有禅师指甲、头发。道忞禅师生前所著《北游集》、《布水台集》、《语录》被收入清初御制《大藏经》。

  “林木陈”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