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名人陈非侬介绍
陈非侬(1899年1月1日-1984年2月18日),原名陈景廉,出生于广东新会外海,毕业于广州岭南学校,中国粤剧演员、名男花旦、陈宝珠的父亲。
一八九九年生,父亲陈伯寅,是前清的秀才。
陈非侬生平
1906年,入读广州岭南学校。1907年,开始参加校内话剧演出。1910年,入读中学部并且参加广州第一个白话剧团“民乐社”。期间,演出剧目有《妇道苦》,《杀子报》。因为表演出色,被称为“神童”。读中学时,受辛亥革命的影响,由谢伯英介绍,冯自由监誓,后来加入同盟会,得到冯自由带往会见孙中山,奉命与范展鹏组织“南天化宇”白话剧社,为革命活动作宣传。1924年,加入黄鲁逸组建的“甲子优天影”剧团,以演新编改良粤剧《自由女炸弹迫婚》而成名。不久南洋粤剧名班“永寿年”编剧冯显洲推荐陈非侬给班主靓元亨,加入“永寿年”。他在随班赴新加坡途中,为了避开父亲陈伯寅的反对,陈景廉决定改名为陈非侬,从此走上职业戏剧艺术道路。
第一次职业性演出就是与胡津霖合编的《李师师》,并由千里驹、白驹荣主演,而陈非侬则以“新剧家”名义参加演出。后来,因为陈非侬在《仁贵回窑》一剧中,饰演柳金花,表现出众,深受靓元亨赏识。他与武生新白菜合演《百里奚会妻》,与武生公爷创合演《卖狗肉养亲》,与丑生蛇仔礼合演《仗义还妻》,与马师曾拍挡演出《孤寒种转性》、《古怪公婆》等,都大获好评。终于,他能够成为“永寿年”的“担纲”花旦大印。1922年,与肖丽湘、千里驹、钟卓芳、上海妹合称五大花旦。因为他擅长演花木兰,英姿飒爽,身轻如燕,武打动作准确熟练。他和马师曾演《贼王子》时饰公主,更成为一时佳话。1925年,“永寿年”解散后,他便前往香港与薛觉先组织“梨园乐”戏班,以文武生靓少华为班主。《大红袍》、《红楼梦》、《西厢记》、《玉梨魂》等都是他们的著名剧目。薛觉先离班后,陈非侬改与靓少凤拍挡,合演的剧码有《夏金桂》、《宝蟾进酒》、《梁祝恨史》。名噪一时,更被邀请往上海“新舞台”演出。期间,陈非侬得到鸳鸯蝴蝶派小说家严独鹤的介绍,结识了“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返回广州后,与马师曾、林超群、曾三多、靓少华、陈铁英、李瑞清加入由广州海珠戏院院主兼《国华报》社长刘荫荪所组“大罗天”班。三十年代,他和马师曾拍演了半年,在太平剧团担任旦角。名伶吴仟峰、李龙、李凤、吴君丽皆曾拜陈非侬为师。
1975年后,陈非侬由于年事已高,不再参与表演,把戏剧生涯和经验撰写成书,《粤剧六十年》于1979年开始刊登于《大成》杂志,陈非侬口述,由余慕云笔录,以及《粤剧的源流和历史》,皆成为粤剧历史的宝贵资料。
陈非侬人物评价
演花旦行当他既能演雍容华贵、娉婷出众的少妇,又能演落落大方、侠骨柔肠的少女。更难得的是他的表演细腻动人,善演苦情戏。
陈非侬不但善于表演人物的内心情感,在唱功上也字清腔圆,抑扬顿挫,曲尽其妙。他的念白功夫尤其独到,往往在“打引”上场后,几句诗白,便具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戏行中人给以“打引侬”美号。
陈非侬不但擅演文场戏,兼擅武场戏。他既有扎实的南派武功基础,还带头引进京剧的北派武功来增强表演艺术效果。在30年代初期,他曾以重金礼聘北派武师南下传授,这对于后来粤剧糅合南北派应用的做法有一定的影响。
1984年2月18日,陈非侬在香港病逝,享寿85岁。粤剧界人士非常崇敬他,有挽联曰:
想当年凤眼娥眉,莲步蛮腰,饮誉沪浜,名传七府,数北地胭脂、南朝金粉,旖旎度新声,扑朔迷离,非侬莫属;
看今朝银须白发,乐天知命,寄情海角,艺授香江,耽东阁琴书、西楼风月,氍毹倡义演,依然丰韵,舍尔其谁!﹖
陈非侬补充介绍
陈非侬 (1899—1984)
陈非侬,原名景廉,广东新会外海乡(江海区外海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于广州岭南学校念小学,酷爱戏剧,常参加校内话剧演出。宣统二年(1910年),升入岭南中学,课余参加广州第一家白话剧团“民乐社”,演出《杀子报》、《妇道苦》剧目。期间,由谢伯英介绍,冯自由监誓加入同盟会。后由冯自由引进谒见孙中山,奉命与范展鹏组织“南天化宇”白话剧社。拟排练《秋瑾》一剧,因陈炯明叛变,政局未稳而作罢。旋遵父命赴香港习商,任商行记账员,业余参加香港白话剧社“琳琅幻境”表演。
民国13年(1924年),于黄鲁达组建的“甲子优天影”剧团扮演旦角,以饰演改良粤剧《自由女 迫婚》的女主角而成名。其后,经编剧冯显洲引荐,接受南洋粤剧团“永寿年”班主靓元亨的邀请随班演出。在赴新加坡途中,改名陈非侬,立意从事戏剧表演。在永寿年剧团,陈非侬首次以“新剧家”名义,与花旦王千里驹、白驹荣同台演出《李师师》。在《仁贵回窑》剧中饰演柳金花,深受靓元亨赏识。旋与马师曾齐拜靓元亨为师,并向利庆红、大眼钱、何细杞、仙花旺、蛇公成等学艺。经名宿指点,演技大进。先后与大老倌武生新白菜合演《百里奚会妻》,与丑生蛇仔礼合演《仗义还妻》,与马师曾同台演出《孤寒种转性》、《古怪公婆》等,均获好评。继而承担永寿年剧团主演花旦,与靓元亨、马师曾演出名剧《海盗名流》、《虎口情鸳》、《三气周瑜》,一时名声大噪。
民国14年(1925年),应华昌公司礼聘,赴香港与薛觉先组织“梨园乐”戏班,演出《红楼梦》、《西厢记》、《玉梨魂》、《大红袍》等剧,后改与靓少凤搭档,合演《夏金桂》、《宝蟾进酒》、《梁祝恨史》。继后赴上海“新舞台”演出,经鸳鸯蝴蝶派小说家严独鹤介绍,结识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返穗后,与马师曾、林超群等加盟由广州珠海戏院院主组织的“大罗天”剧团。陈非侬主演改编粤剧《贼王子》,一炮而红,轰动省港。随后,与靓少凤、曾三多、金枝叶另组戏班“钧天乐”,演出《文太后》、《鸳鸯剑》、《三十年苦命女郎》等剧目。
民国20年(1931年),独资经营“钧天乐”戏班(后易名为“新春秋”戏班)。所演首本戏《危城鹣鲽》、《轰天雷》脍炙人口。翌年到上海,与京剧名旦杨月楼、短打武生刘汉臣结为兄弟。民国23年(1934年),与马师曾合作重组“大罗天”剧团。
民国24年(1935年),香港解禁男女同台表演,女花旦渐露头角,陈非侬景况大不如前。但在省港名戏班中尚享有盛誉,年薪高达白银4万元;且应“百代”、“歌林”唱片公司灌录唱片,收入不菲。同年,组织“非侬剧团”赴越南、泰国、马来亚、缅甸巡回演出。其因劳累致病,得姚是君悉心照料,愈后二人在马来亚怡保埠结为伉俪。民国30年,返香港与白玉堂组建“孔雀屏”戏班。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率班回广东肇庆、新兴、台山、阳江、高州等地演出,上演多为-剧目。
抗战胜利后,陈非侬回新会外海定居。1949年冬,携眷属迁香港,在香港石塘咀设席教授粤剧。1952年,于铜锣湾兴办“非侬粤剧学院”,后易名“香港粤剧学院”,亲自执教。粤剧名流吴君丽、郑国宝、李宝莹、江南、吴千帆和吴雁玲等出自其门下。1955年任“闺秀剧团”导师,与麦炳荣、少新权、罗家权、曾云山合作演出,并将首本戏《危城鹣鲽》搬上银幕。又与吕奇、女儿陈宝珠等合演时装粤语片《娘惹之恋》。
陈非侬从事粤剧表演近60年,77岁才退出舞台生涯。毕生演出细腻动人,尤善演苦情剧,有“生黛玉”之称。念白腔圆字清,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往往“打引”上场后,几句道白,便摄人心魄,故有“打引侬”称号。其文戏武戏俱得要领,不但有扎实的“南派”功底,且率先引进京剧“耍红绸”技艺。在《天女散花》剧中,手执五丈红绫曼舞戏台,空中坠下纸花飘滚翻动,技艺甚为精湛。
陈非侬于垂暮之年整理出版《粤剧六十年》、《粤剧的源流和历史》著述,为后人研究粤剧提供经验和资料依据。
1984年2月18日在香港病逝。
“陈非侬”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