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厦门市名人>同安区名人

叶鸿英

叶鸿英人物照片

同安名人叶鸿英介绍

民族实业家、民国藏书家

叶鸿英(1860 — 1937)民族实业家、民国藏书家。本名叶逵。福建同安人。自幼经商水产业,开展对日本的进出口业务,后开办面粉厂、机器厂、银行等。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顾问。

叶鸿英生平简介

自幼经商。鉴于中国文化教育未能普及,愿将部分资产捐献为公共事业所用。特设鸿英教育基金董事会,专办图书馆及乡村小学两项事业。所捐资产约100万元。

1860年5月6日(清威丰-年闰三月十六日)生。其父叶丽水在沪经商。1867年随父母迁居上海,后成为沪城著名巨商。14岁在其父经营的大昌杂货店当学徒。满师后,随张尚德赴日本北海道经商,往来于北海道与长崎之间,采购海味杂货运往上海销售。由此叶学会了日语,熟悉了商情。

1877年,张尚德等集资在长崎开设丰记号,经营海味业,叶鸿英在丰记号任职员,因其经营有方,深为业主器重。越年,叶协助丰记号在朝鲜的釜山、仁川、元山各埠扩大贸易,进展顺利。

1881年,叶鸿英离开丰记号,返回上海开设源润昌行。生意有了进展之后,又赴长崎、海参崴组织货源,扩充外贸业务。1889年,叶鸿英筹集巨资,开设源来号,经营进出口贸易,直接从日本进口海参、鲍鱼、鱼翅、干贝、虾米、海带等商品批发给“行家”(小型批发商),并经营出口木材、棉花、海蜇、金针、木耳等商品。叶从日本大批进货时,由上海的日本银行开出信用证,对方凭信用证办理货物出口并结算货款,有时是对方开来押汇,货到付款。当时进口商品的利润高达100%,出口商品的利润也有50%左右,源来号生意越做越大,资财越积越多。

1895年,叶鸿英周游日本列岛,调查市场情况,在长崎、神户、横滨三地设源来号联号,进一步拓展业务。叶发现生粉在长崎销路不畅,但生粉在上海是畅销的热门货,就通过联号包销长崎一部分的生粉。日本长崎、神户、横滨的华侨甚多,华侨爱吃四川榨菜,叶即通过联号打开了四川榨菜在日本的销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源来号从日本源源进货,由于日元价格不断下跌,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利润。1923年,叶鸿英在大连开办升源机器油坊,就近采购东北大豆,又利用大连港海运销往国内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翌年,叶鸿英被北洋政府农商部聘为名誉顾问。

1931年,叶鸿英又在上海开设元兴行,并在香港设分号,由其长孙叶元和任经理,负责向南洋群岛开展贸易。初时专营进口印尼海味,继又进口南洋群岛土特产如栲皮、石花菜、胡椒、生粉、大米、食糖、檀香木等,出口布匹、绢丝等,还兼营南洋华侨来货代销业务,得到了南洋华侨的信赖。

叶鸿英靠经商起家,拥有巨资,在上海先后投资的工商企业有:申大面粉厂、立大面粉厂、永豫纺织厂、荣大织布厂、永茂轧花厂、华商电气公司、华兴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华成保险公司、源裕花行、源丰花行、源盛花行等;投资的金融企业有:通和银行、正利银行、正大银行、正华银行、正义银行、国安信托公司、元大钱庄、福泰钱庄、信康钱庄、泰康钱庄、源安钱庄、明德钱庄、怡丰钱庄、晋德钱庄、瑞元钱庄等多家。

叶鸿英曾先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名誉顾问、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县总商会会董、红十字会、贫儿院、残废院、南洋慈善会等董事。热心地方公益,致力慈善事业。曾被推举为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县总商会会董、公断处评议、泉漳会馆董事、东洋杂货业董事,以及红十会、济生会、仁济堂、贫儿院、残废院、公立医院、广益中医院、南洋慈善会等慈善团体的董事。民国26年(1937年)2月17日,病逝于上海。

晚清民国上海的福建富商

海味业起家的叶鸿英

叶鸿英的商海生涯与黄奕住大不相同,代表了上海闽商的一种类型。民国年间,上海闽商就整体而言并不占据上海商界的优势,但叶鸿英仍以他的财力和义举,既为上海闽商领袖,也跻身于上海商界高层。

叶鸿英,名逵, 1860年5月6日出生于福建同安的商人家庭,。其父叶丽水1830年就到上海经商,开设大昌杂货店。叶鸿英7岁随父母迁居上海,住上海城西蓬莱路。入私塾受教育,很受塾师和父母赞赏。14岁在其父经营的杂货店当学徒,满师后,不愿株守家园,随其父好友张尚德赴日本北海道经商,往来于北海道与长崎之间,采购海味杂货运往上海销售。做事相当勤勉,颇得张尚德器重。叶鸿英初到日本,不通日语,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北海道补习日语,与日商洽谈业务时不靠译员,借以练习日语,学用结合。 进步很快,不久,既熟悉了商情,又学会了日语。1877年,张尚德等集资在长崎开设丰记号,经营海味业,叶鸿英在丰记号任职员, 协助丰记号在朝鲜的釜山、仁川、元山各埠扩大贸易,因其经营有方,深为张尚德器重。这也为他以后的经商生涯积累了经验。同年六月,叶鸿英丁父忧,回沪奔丧,丧葬既毕,不愿留沪继承祖业,牢记“勿守一隅”的庭训,仍然回到长崎,协助丰记号在朝鲜的釜山、仁川、元山各埠,扩大贸易,进展顺利,张尚德倚为左右手。

叶鸿英出生商人家庭,但他自己的事业主要还是靠自己经营海味业进出口生意而崛起的。1881年,叶鸿英22岁,婉辞了丰记号的职务,回上海筹集资金,在十六铺洋行街开设源润昌行,经营海味业;生意有了进展之后,又亲往长崎、海参崴组织货源,扩充业务。依靠勤奋敬业,叶鸿英为源润昌逐步奠定了基础。

不容违言,叶鸿英27岁时的一场婚姻也为他的事业夯实了基础。1887年,他与同安苏氏结婚。苏氏名本清,为上海著名的闽商领袖苏升之女。苏本清贤惠,处理家务井井有条,叶鸿英有了贤内助,更专心致志于外贸业务的经营。更为重要的是,以苏升的声望和经商基础,对于叶鸿英的发展以推动作用是勿用置疑的。

1889年,叶鸿英筹集巨资,又在洋行街开设了源来号,经营进出口贸易。洋行街是海味杂货的集散地,是海味杂货批发一条街。大型批发商称“号家”,小型批发商称“行家”。号家资本大,直接从海外进货,批发给行家,行家再批发给店家,号家不直接批发给店家。源来号是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大型批发商,从日本进口的商品有海参、鲍鱼、鱼翅、干贝、虾米、海带等,出口的商品有木材、棉花、海蜇、金针、木耳等。 源来号从日本大批进货时,由设在上海的日本银行开出信用证,对方凭银行信用证办理货物出口并结算货款,有时是对方开来押汇,货到付款。当时,进口商品的利润可达100%,出口商品的利润也有50%。源来号生意越做越大,资金也越积越多。1895年,叶鸿英周游日本四岛,调查市场情况,研究拓展之道,于是源来号又在长崎、神户、横滨三地设立联号,进一步开展业务。叶鸿英发现生粉在长崎销路不畅,但生粉是上海适销的热门货,就通过联号包销长崎一部分的生粉。长崎、神户、横滨的华侨甚多,叶鸿英发觉日本人和华侨爱吃四川榨菜,他又通过源来号的联号,顺利地打开了四川榨菜在日本的销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源来号从日本源源进货,由于日元价格不断下跌,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叶鸿英很有经营头脑,目光远大,誉满当时。他投资特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工贸结合、二是海内外结合。1923年,叶鸿英前往辽东半岛,调查那里的农业、工业、商业和运输业的实际情况;中国东三省盛产大豆。东三省著名的大豆、豆油、豆饼皆由营口、大连运输出口。叶鸿贡决定在大连开办升源机器油坊,在东三省采购原料,在大连进厂加工,优点是当地货源充沛,进货价格低,运输费用省,生产成本少,工厂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大连港港阔水深,入冬海面不封港,海运费用低,商人多从大连转运货物出口,在商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豆油、豆饼在上海属于紧俏商品,供不应求。叶鸿英既在上海开设贸易商行,又在大连开办机器油坊,工贸结合,产销挂钩,密切联系,大连油坊为上海商行充分提供货源,上海商行为大连油坊的产品打开销路,相互配合,多产多销,两翼齐飞。1924年,因经营有方,被聘为北洋政府农商部名誉顾问。

叶鸿英与不少上海闽商一样,在经商方面不保守和固步自封。往往立足上海,面向海外市场。1931年,叶鸿英在十六铺开设元兴行,由其长孙叶元和任经理,向南洋群岛开展贸易。元兴行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海味是高档货,进价高,利润厚,但由于货品辗转运抵上海,往往在途中耽误时间过久,影响资金周转,垫款甚巨。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元兴行又在香港设分号,凡印度尼西亚来货,先到香港,由香港分号及时办理转运手续,同时香港分号根据港、沪两地商品行情,或由香港分号迅速办理手续,转运上海,或由香港分号就地脱销,灵活掌握,从而使货物脱销快,资金回笼快,减少垫款,加速了资金周转。后来,元兴行扩大进出口业务,从南洋群岛进口的土特产有:栲皮、石花菜、胡椒、生粉、大米、食糖、檀香木等,向南洋群岛出口的商品有布匹、绢丝等。此外,还兼营南洋华侨代销业务,元兴行得到南洋华侨的信赖,代销业务不断发展。

叶鸿英投资企业

工厂:申大面粉厂、立大面粉厂、永裕纺织厂、荣大染织厂、永茂轧花厂

公司:华商电气公司、华兴保险公司、华安保险公司、华成保险公司、国安信托公司等

银行:通和银行、正利银行、正大银行、正华银行、正义银行等

钱庄:元大钱庄、福康钱庄、信康钱庄、泰康钱庄、源安钱庄、明德钱庄、恰丰钱庄、晋德钱庄、瑞元钱庄等

花行:源裕花行、源丰花行、源盛花行、源泰花行、慎余花行等。

文教:鸿英图书馆、民立中学

叶鸿英对民众有益的民族工商业,均酌予扶持,而不计较个人投资的报酬。在其投资的工商企业中,他或任董事,或任监理,多数系名誉职务。叶鸿英为了实业救国,大力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共同发展。

叶鸿英经商多年,勤勤恳恳,白手成巨业。30年代初期,估计他私人拥有财产1000余万元,成为上海著名的富翁。晚年,散财以济公益,捐款兴办教育,愿以经商得来的财富用于福国利民的事业,受到社会的好评。他晚年对社会的捐助多在教育事业和地方公益。他曾于1906年捐助并筹募资金在上海文庙路设立民立女子中学。叶鸿英的夫人苏本清,国学有相当基础,义务担任民立女中教员,夫唱妇随,传为佳话,上海县志,亦有记载。

四、鸿英图书馆、乡村义务小学与其他公益事业 1933年4月3日拨50万专用于图书馆建设。并将原甲子社人文类辑部,以10万元专办乡村教育,以40万元扩充人文图书馆, 叶鸿英对文教事业的捐助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鸿英图书馆,它创建于1933年4月,前身是由黄炎培、马士杰、史量才于1924年发起创立的“甲子社”的图书室,规模很小,无专门名称。1931年“甲子社”更名为“人文社”,遂定名为“人文图书馆”。1932年,人文图书馆计划兴建馆舍,扩充设备,估计需要资金40万元。黄炎培倡议,凡有私人独力捐助者,以捐助人之名命名此图书馆。叶鸿英前往该馆参观,认为图书馆为开发民智所急需,对乡村教育亦主张力谋推广,于是慷慨捐金50万元(约合当时黄金1万两),1935年正式成立图书馆董事会,管理约25万元资金余款,成立鸿英教育基金会,由蔡元培等担任董事。由黄炎培任主管董事,基金董事会由他延聘蔡元培、沈恩孚、黄炎培、黄金荣、杜月笙、叶鸿英、沈信卿、江问渔、钱新之、魏文翰、翁文灏等15人组成为董事。叶鸿英逝世后,由其长子叶贡山继任董事。资金储存在“四行储蓄会”,名为“鸿英图书馆基金”,钱新之为保管委员会主任。图书馆的任务是搜集从民国元年起出版的中文书籍、杂志、报纸,多方罗集各地方志、宗谱等资料,并用特制的纸张、浆糊,将剪报分类装订成册,以供收藏和查阅。读者多为专家、学者、企业家、大学生。王造时、彭述之、罗隆基等著名人士,曾是图书馆的经常读者。该馆以收藏社会科学、历史图书为核心,昼收藏近代史资料,并在今淮海中路1413号筹建新馆。于1933年6月改为“鸿英图书馆”,1942年夏开放,藏书15万册,杂志3600余种,保存日报计130余种,其中《时报》、《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自创刊号起均有完整收藏。图书馆接手编辑出版了创刊于1930年的《人文月刊》,白蕉为主编。到1938年,馆内已集得数箱刻有文字的珍稀甲骨。新中国成立后,图书馆的史料部并入北京图书馆,其余部分归入上海图书馆。解放后。鸿英图书馆和新闻图书馆合并,改称报刊图书馆。后又和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图书馆、历史文献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图书馆。鸿英图书馆的存在,有它特殊的性质,对于教育、文化及社会各方面也有其特殊的贡献。

以10万元专办乡村教育, 在上海的10个邻县各建一所“鸿英乡村义务小学”。以40万元扩充人文图书馆, 购得霞飞路1413号的一幢大洋房为馆主体,挂出“鸿英图书馆”招牌,向社会开放,成为当时上海五家上档次的图书馆之一。次年9月,鸿英教育基金会委托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沪西漕河泾开办鸿英师资训练所。在沪郊筹设乡村教育实验区,开办四所鸿英小学,使附近的学龄儿童及失学成人皆能上学。

叶鸿英从事的义举,不仅限于文化教育事业,还涉及地方公益。如红十字会、济生会、任济堂、贫儿院、残废院、沪南慈善会、广益中医院、普益习艺所等慈善团体,或年捐巨资,或施放衣米, 因此地方政府屡颁荣典。叶鸿英急公好义,众望所归,曾被推举为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县总商会会董、公断处评议、东洋杂货业董事、泉漳会馆董事等名誉职。叶鸿英对于赈济灾荒,亦竭力襄赞,1901年因办理赈务有功,得授知府职衔;1908年办理赈务有功,由候补道晋授盐运使职衔;1922年襄办华洋义赈会有功,北洋政府颁发五等嘉禾章及“嘉惠穷黎”匾额。另外还任东洋杂货业董事,以及红十会、济生会、仁济堂、贫儿院、残废院、公立医院、广益中医院、南洋慈善会等慈善团体的董事。

叶鸿英昆仲三人,父殁后他愿将祖业悉归伯仲二兄继承,自创新业。同时,他念念不忘后辈成长,积极扶持其后辈,在事业上走向自立。1915年和1927年,曾两次分授部分财产给长子叶庚三和长孙叶元和、次子叶贡山、三子叶荫三。又于1933年将所余房产、股票等平均授与次子、三子及长孙各自执业,并谆谆教导其子孙:“尔辈既受荫惠,当知血汗金钱得来不易,务必谨守俭朴家风,勿为习俗所移”殷切激励子孙,努力振兴祖业。

1937年2月17日,叶鸿英病逝于上海,终年78岁。

叶鸿英补充介绍

  叶鸿英(1860~1937)

  名逵,福建同安人。7岁随父母迁居上海,后成为沪城著名巨商。民国22年(1933年)4月3日捐资50万元,成立鸿英教育基金会,以10万元专办乡村教育,以40万元扩充人文图书馆,因之改名鸿英图书馆,并在今淮海中路1413号筹建新馆,民国31年正式开放。曾先后任北洋政府农商部名誉顾问、上海城厢总工程局议董、上海县总0会董、红十字会、贫儿院、残废院、南洋慈善会等董事。热心地方公益,致力慈善事业。民国26年2月17日,病逝于上海。

  “叶鸿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