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福州市名人>福清市名人

林同济

暂无林同济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福清名人林同济介绍

中国哲学家

林同济(1906年—1980年),笔名耕青,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哲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战国策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有《天地之间》等。

林同济求学经历

年少喜读《左传》。

16岁在北京崇德中学(现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高等科。

20岁赴美留学,专攻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兼及文学、哲学。

1928年起,先后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博士学位。

其后在密勒士大学及加利福尼亚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

1931年,东三省沦亡,深深震动了他的心灵。林同济意识到:这是一个讲求“力”的时代,“力”是一切。于是在他心里开始盘旋着这样一个强烈而坚定的认识:

(1)西方人的人生观是力的人生观;

(2)西方文化是力的文化;

(3)而力的组织,自文艺复兴以来,就愈演愈显著地以民族为单位,国家为单位;

(4)到了廿世纪,国与国间的“力的大拼”已成为时代的中心现实;

(5)在日本全面侵略急转直下的关头,中国唯一的出路是“组织国力,抢救自己”。

以“力”为母题的思想逐渐产生,这是林同济后来提出的“战国时代”、“尚力政治”说的基础。

1934年,以《日本在东北的扩张》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政治学博士学位。

林同济任教经历

同年回国,先后在天津南开大学、西南联大和复旦大学任教。

1945年应美国国务院文化部之邀,赴美讲学。

1947年游历欧洲,访问了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文史哲学者和作家。

1948年回国,在上海创办海光图书馆。

新中国成立以后,任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史、英美小说、英国戏剧、莎士比亚读评、翻译理论等课程。

1980年赴美讲学期间病逝。

林同济补充介绍

  林同济(1906年-1980年11月18日),笔名耕青,福建福州人。16岁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在密歇根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和西方文学史,获学士学位,1930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该校政治学博士学位。1930年至1932年在加州大学和奥克兰米尔斯学院任讲师,讲授中国文化史。1934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政治学教授,1937年至1942年任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1942年至1945年任北碚复旦大学比较政治学教授。

  在抗战时期,与雷海宗、贺麟等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在《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探索民族救亡图存之道,形成颇有影响的战国策派。

  1949年后任上海复旦大学英语及西方文学教授,成为颇有影响的莎士比亚专家,曾经翻译多部莎氏著作,但只有《哈姆雷特》手稿保留下来。1958年被划为 ,后获平反。1980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因心脏病发去世。

  主要著述有《时代之波》、《日本对东三省之铁路侵略 : 东北之死机》、《文化形态史观》、《丹麦王子哈姆雷的悲剧》(译著)、《天地之间:林同济文集》等。

  “林同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