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海南省名人>文昌市名人

林文英

林文英人物照片

文昌名人林文英介绍

民主革命者

林文英(1873-1914),字如春,号格兰,广东文昌人,民主革命者。初在暹罗(泰国)经商.曾捐巨资,创办《华暹新报》,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琼州交通部长,众议院议员等职,创办《琼州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返乡创办《琼华新报》,未及出版,即被袁世凯查封.他亦被捕遇害。

林文英人物生平

林文英(1873—1914),出生于泰国,早年在暹罗(今泰国)经商。后赴日本学习法政,与孙中山先生筹划革命,奔走于海内外,结纳同志。毕业后返回暹罗,与王建中等捐集巨资,创办《华暹新报》,发展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11月广东都督府成立后至广东,被派组织琼州机关筹备处,因遭当地顽绅反对而作罢。旋又被派为琼州知府,辞不受。1912年8月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林文英被委任为琼州交通部长,并受孙中山委托组建琼州国民党支部。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与陈宏猷、翁桂清等创办《琼州日报》。旋赴北京,提案质询袁世凯大借款案。二次革命不幸失败,被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离京返归故里,复创《琼华新报》。未及出版,1914年3月即遭袁世凯密令查封,林文英被捕牺牲。

林文英主要经历

林文英烈士是海南参加辛亥革命的第一人,因宣传爱国思想,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于1914年被杀害。后来人们在府城为他建碑,孙中山先生亲自敬题碑文“烈士林文英之墓”。如今一座铭世的丰碑,在喧哗的市井声中几乎被淹没,在污染的环境中残存……

跟随孙中山宣传爱国思想

2011年10月21日,记者在海南省档案馆资料室,得到王女士给的一页资料,这是林文英烈士的简略事迹,它展现林文英烈士的革命人生,发出他英勇就义时的誓言:“溘然长逝去悠悠,竟把头颅换自由。我不负人人负我,愿将铁血灌神州。”

林文英是海南省文昌市人,1873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是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辛亥革命烈士。1903年,林文英自泰国赴日本东京留学,1904年在日本横滨经廖仲凯介绍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毕业后,返回泰国捐巨款创办《华暹时报》,宣传革命,协助孙中山筹款,购买万仑火船运军械回国接济起义,曾参加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起义失败后,林文英陪同孙中山奔走南洋各地,发动华侨支持和参加革命。1909年,林文英奉孙中山之命回海南,在海口成立中国同盟会海南支会,发动青年学生和乡亲入会。袁世凯背叛辛亥革命、窃据总统职位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林文英因发表反袁言论而被通缉,林文英前往上海与孙中山一起制订讨袁计划。在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中,林文英追随孙中山四出讲演,募捐筹款,支持革命。革命失败后,林文英同孙中山出国逃亡。之后,林文英又陪同孙中山回国,奉命再返海南,同陈子臣等中国同盟会海口支会会员在海口市西门外街(今新民路139号)创办《琼岛日报》,林文英自任总编辑兼记者,宣传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宣传爱国思想,宣传共和,并创办平民学校,向民众传播革命理论。

揭露袁世凯阴谋被杀害 孙中山亲题碑文

林文英经孙中山推荐,被选为众议会会员,赴京就任期间,敢于发表反袁言论,引起当政者的忌恨和蓄意谋害,林文英得到孙中山的手谕,及时潜逃出京。在后来的反袁高潮之际,林文英得到孙中山亲赠的宝剑和红旗,经穗返琼与琼崖讨袁军总司令陈侠农共商讨袁大计,在海口市商会会长陈家富的资助下复办《琼岛日报》,宣传爱国思想,揭露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引导反袁斗争席卷全琼岛。

林文英的革命行动,触怒了袁世凯政府,1914年3月29日,广东都督龙济光和琼崖督办陈世华奉袁世凯之命将林文英逮捕入狱。1913年4月2日夜间,林文英被秘密杀害于府城第一公园(今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年仅41岁。林文英在就义前高呼:“打倒袁世凯!”“拥护孙中山!”“反对帝制,拥护共和!”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称帝失败,众叛亲离,暴毙死亡!孙中山为林文英昭雪,追认林文英为烈士。1919年,林文英的遗骨归葬于文昌市清澜世坑村之南,孙中山亲自敬题碑文“烈士林文英之墓”。当时的国民政府还接受海外华侨的建议和募捐,在林文英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碑亭以示纪念。

林文英与《琼岛日报》

同盟会员文昌县泰国归侨林文英,1913年归来在海口创办了海南第一张革命报纸《琼岛日报》,受到群众的欢迎。林文英奉孙中山之命返琼重组琼州国民党支部,和陈子臣等海口国民党支会成员,在海口市西门外街(今新民路139号)创办了《琼岛日报》。林文英任总编辑兼记者,其宗旨是宣传孙中山的民权思想、爱国思想,宣传共和,以启民智,揭露袁世凯阴谋恢复帝制,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行。

《琼岛日报》创办初期,设备简陋,仅有二号、四号两种铅笔,而且残缺不全,六度印刷机一架,雇工几人。每天印500份,四开小报,半售半赠。林文英白天编报,夜间还兼任平民夜校教师,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道理。

国会解散后,林文英按照孙中山的主意从上海经广州回海南,复刊《琼岛日报》改名为《琼华日报》。社址在海口南门街(今海口博爱南路),其办报方针,坚持面向工农、市民,坚持小、精、快的原则。林文英既当编辑、记者、也当报馆老板,又当卖报人。遇上恶劣环境,他神出鬼没,行踪不定,有时活动于府城,有时回文昌老家编稿,有时在府城东门林氏祠堂和进步同学一起住宿。在办报中遇到经费困难,他们在当时的海口市商会会长陈家富先生和海外琼籍华侨的资助和支持下,向香港购买全套新字粒及印刷机,将版面扩大为对开一大张。天天出版,不断揭露袁世凯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列强,出卖国家利益的罪行。办得有声有色,每日发行量达2000多份。袁世凯政府对此恨之入骨。

林文英补充介绍

  林文英(1873~1914) 原名林天泽,号格兰,国会众议院议员,清澜镇世坑村人,1873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

  少年时在泰国华侨学校读书,中华中学毕业后回乡探亲,并同邻村姑娘陈妚大订亲结婚。1903年春,从泰国去日本求学,考进东京法政大学政治系学习。1904年秋,在日本横滨,经廖仲凯介绍结识孙中山,受其影响,参加了同盟会。与孙情谊笃深,亲如手足,一起到泰国演说,反对帝制,宣传共和,夜间同睡在文英家的一张双人床上(这张铁床现还展览在曼谷历史博物馆)。警察多次搜捕孙中山,都被文英的家人尤其是他的泰国母亲机智应付脱险。林文英跟随孙中山革命,不遗余力,参加镇南关、黄花岗诸役,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孙中山为了纪念其二人在泰国的情谊,给夫人宋庆龄起个别名“林泰”。

  民国成立,当选为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在选举总统时,许多人因怯于袁世凯的权力而投袁的票,而林文英却投孙中山的票,为袁所忌。时京中形势险恶,环境日非,1913年秘密逃出北京,南下琼崖,筹谋对策。奉命在海口设立平民学校,创办《琼岛日报》,任总兼记者。袁氏怀恨在心,暗令其在琼爪牙于1914年3月29日下午0将林文英拘捕入狱。不审不问,第三天(3月31日)深夜,在府城琼崖绥靖门前秘密处决。烈士就义前仰天长笑,咏诗一首:“溘然长逝去悠悠,竞把头颅换自由,吾不负人人负我,愿将铁血灌神州。”身中三弹而含笑倒下,时年43岁。

  袁氏倒台,共和再造,孙中山重新执政后,1916年(民国5年)国会在北京开会,为林文英昭雪,追认为烈士,予金五千元,恤其遗属。1919年(民国8年)孙中山批准,将遗骨迁葬于故乡文昌县清澜镇世坑村之南。孙中山总理亲笔敬题碑文“烈士林文英之墓”,参议院院长林森挽诗:“书生面目,英雄肝胆,菩萨心肠,铁血铸山河,矢志还汉家天下,心说南渡君臣。”众议院院长吴景濂和李宗仁等二十一人撰文谨启,-秘书长胡汉民亲书烈士碑铭。当时国民政府还接受海外华侨的建议和募捐,在林文英烈士牺牲的地方(府城)建立林文英烈士殉难的石碑。

  “林文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