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黄山市名人>休宁县名人

朱升

朱升人物照片

休宁名人朱升介绍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
明代开国谋臣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弃官避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朱升生平经历

书香门第

朱升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迥溪乡台子上村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拜师求学

朱升八岁时,拜在迥溪开馆讲学的江敏求老先生门下,在江敏求学馆里求读四年,十二岁后,又拜在休宁海阳开馆讲学的金斋谕老先生门下,在金斋谕学馆里求读了四年,后因金斋谕老先生老迈年高才离开。十七岁初拜在休宁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老先生门下,十九岁时,经陈栎推荐,在县里考上秀才。继而在故里开馆讲学,伴以务农。

编纂著作

朱升二十四岁时,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专著《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三十五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三十九岁时,将历年研究的战国时《魏文征集》各国刑书,以及由他的老师李悝编就的《德经》,经过考证,辑订为《刑统赋解》一书,并自刻问世。元末至正癸末年伙同契友赵东山徒奔九江湓浦拜读在理学家黄楚望老先生门下,后归讲学于郡城紫阳祠。

隐居讲学

至正元年,登乡贡进士。过了四年,授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因整治儒学腐败,制订校规,师生安心。三年后,便放弃官位,向南归去。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助明开国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所以在至正二十四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致仕请归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兵降方国珍,天下大局已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深受器重。

明朝开国颁赐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的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及各种诏令大多由其执笔。他还受命收集古代后妃故事,与诸儒编修《女诫》一书,以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病逝他乡

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葬于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

朱升史书记载

《明史·朱升传》

《朱枫林集·学士朱升传》

朱升主要成就

为大明制定了礼乐制度,并收集后妃的故事,编修了《女诫》一书。

朱升人物评价

朱元璋称朱升“为人老实,是耆哲之英杰”。

朱升人物著作

朱升一生有二十四本专著,著有《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孙子旁注,还有小四书小学名、数医家诸书、葬书、内外传、刑统传解等,传世的有《前图》二卷、《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另有前图二卷,传于世。

朱升后世纪念

朱升墓

朱升墓位于盐都区北龙港镇南龙港庄东首文曲沟北侧,其墓已有600多年历史,原墓为圆锥形土丘,高5.5米,底径10.5米,其墓的北侧筑有二条平行的飘带(名为飘带,实为二条长长的土圩,直至文革期间在条田化时被平整),每条宽二丈,长30丈,原墓身占地100多平方米。1999年6月被盐都区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初由朱氏后裔集资10万元进行动工修造,市文博部门、盐都区政府和朱氏后裔代表约三千人在朱升墓前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竣工后的朱升墓,墓高7.2米,寓意朱升享年72岁,墓地直径13.70米,寓意朱升1370年去世,墓碑总高度为5.8米,寓意朱升在58周岁时向明太祖朱元璋进“九言策”,墓碑主体为汉白玉,其白色寓意朱升一生淡薄名利的高贵品质。墓碑正面刻有“明翰林院大学士朱升之墓”字样,背面刻有朱升生平约300多字。在墓体的形式上,墓墙主体形似粮墩,寓意为九言策中的“广积粮”,在墓道外墙上方建有城墙垛,寓意为九言策中的“高筑墙”,墓侧立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碑石,墓地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朱升文化馆

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内东晋水城设有朱升文化馆。为缅怀朱升在文学和军事上的成就,朱升文化馆以现代的手段展示了朱升的思想,时代变迁,但是其文化内核将永远流传。

朱升补充介绍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号枫林,休宁回溪台子上村人,与朱熹同宗。受亦儒亦农之父朱秀和大家闺秀之母汪氏熏陶,朱升自幼好学,先后师从陈栎、黄楚望等名家,开馆讲学于故里、紫阳书院、商山书院、歙县石门、郑庄等地,人称枫林先生。朱升19岁中秀才,46岁中举人,50岁任池州路儒学学正,却不弃耕作,“春深雨足长青草,数亩山田自可耕”。

  朱升59岁那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战不下。闻朱升大名,便拜访朱升,朱升留下锦囊计避而不见。朱元璋依计而行,一举获胜,从而更加钦佩朱升,决心再访。得知朱升遁居石门,朱元璋接受一访教训,将所率卫队佯装成商队,由江西绕浙江,过连岭,悄悄来到朱升教馆前,请求朱升辅佐他打天下,朱升避之不及,婉言拒绝。朱元璋无奈,又恳求安邦定国的大计。念天下之乱,生灵涂炭,学当救国,朱升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对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朱元璋一听,心中豁然大亮,当即拜朱升为中顺大夫。

  此后,朱升备受朱元璋器重,连年被征召问策,助朱元璋克饶州,下处州,捣江州,尤在鄱阳大战中,知彼知己,以先发火器、次发 、再短兵击之等计,大败陈友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范例。

  蒙朱升“三策”,朱元璋南征北战十余年,终于在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都于南京,朱升被征召入京充当谋臣,先后被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国史、翰林学士,并与诸儒编修《女诫文》、《斋戒文》。71岁时,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次岁病逝于故里。他60多岁在故里建楼时,朱元璋曾亲笔题“梅花初月”匾赐之。

  朱升与子朱同均为明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毛泽东主席对朱升的政治、军事才能推崇备至。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毛泽东主席借鉴、弘扬朱升“九字策”精髓,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深刻阐明了他一贯主张的政治、军事、外交思想。

  “朱升”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