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宿州市名人>萧县名人

张季英

张季英人物照片

萧名人张季英介绍

东北陆军第十七旅第十三团团长

张季英(1890-1929),字善培,江苏徐州萧县(今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张季英人物生平

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及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20年留学日本,肄业于日本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班、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1923年后,历

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兵器学教官兼炮兵科区队长。1924年3月,任黑龙江军署少校参谋,兼炮兵第一团中校团副。在第二次

直奉战争中,随镇威第五军出征热河平泉、凌源等地。旋任军团部上校参谋处长,又移军黑龙江,任省军务善后事宜督办

公署上校参谋。1926年,随东北军军入关,任镇威第六方面军团部参谋处处长,国防筹办处参谋长。授四等文虎章。1928年任东

北陆军第十五旅第三十二团团长,东北陆军第十七旅第十三团团长。参加1929年中东路战争,在札兰诺尔战役中,自杀殉国。

39岁的黑龙江陆军第十七旅十三团团长、陆军少将、萧县人张季英在苏军的重重包围中身负重伤。不愿被俘受辱的他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在他的家乡萧县,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张季英这个人以及他所经历的这场被称为“中东路事件”的战争。中东路即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为实现长期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而在中国境内修筑的。主线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相当于现在的滨洲线和滨绥线),支线从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相当于现在的哈大线)1904年日俄战争后,沙俄将从长春到大连的铁路让给日本,就是后来所说的南满铁路。张作霖统治东北的后期,铁路已经实现中苏共管,但是苏联人对中方的管理多方刁难。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归属南京政府后,张学良低估了苏联的力量,力图用武力收回中东铁路的路权。于是爆发了这场战争。和张季英一同牺牲的军官还有韩光第、林选青等。战争中,苏联占领了黑龙江上的我国领土黑瞎子岛,直到2005年经过谈判才部分收回。

这场中外对峙的战争,是非应该是昭然若揭的,为什么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呢?

张季英是位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他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战争中尽到了一个军人应尽的义务,用最壮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无愧于国家和故乡。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由于政治原因。“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共产国际把中国东北军的行动宣传为“帝国主义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进攻”。当时受左倾思想控制的中共中央盲目服从共产国际,号召人们“武装保卫苏联”,再加上国共两党将近一个世纪的恩怨,相信读者诸君已经理解张季英被淡忘的原因了。

张季英简介

张季英(1890-1929),字善培,江苏徐州萧县(今安徽萧县)人。

张季英补充介绍

  张季英(1890-1929),字善培,江苏徐州萧县(今安徽萧县)人。民国陆军少将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早年入学,先后毕业于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及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

  民国九年(1920),赴日本留学,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班、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肄业。

  1923年,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兵器学教官兼炮兵科区队长。

  1924年3月,任黑龙江军署少校参谋,兼炮兵第一团中校团副。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季英随镇威第五军出征热河平泉、凌源等地。旋任军团部上校参谋处长,又移军黑龙江,任省军务善后事宜督办公署上校参谋。

  1926年,随东北军军入关,任镇威第六方面军团部参谋处处长,国防筹办处参谋长。授四等文虎章。

  1928年,任东北陆军第十五旅第三十二团团长,东北陆军第十七旅第十三团团长。

  1929年,参加中东路战争(是指1929年中国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在札兰诺尔战役中,在苏军的重重包围中身负重伤,不愿被俘受辱, 殉国,时年39岁。

  “张季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