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安庆市名人>怀宁县名人

刘若宰

刘若宰人物照片

怀宁名人刘若宰介绍

明朝状元
书画家

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徽省怀宁县平山街道大塅)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状元,书画家。

刘若宰出生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巡抚,就是因为他的举荐。崇祯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积劳成疾辞世。死后追赠"詹事",赐祭葬,荫子。后因子刘馀慧仕,加赠太仆太卿。旧时县学宫(今安庆市)前建有状元坊,刘若宰在安庆的府邸称"状元府",今安庆状元府宾馆得名于此。

刘若宰人物简历

刘若宰,字胤平,怀宁洪镇刘家宕人。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并长于书法,工绘水墨花卉,其楷书行草,无不精绝,今安徽省博物馆仍藏有他的行书轴、山水轴。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戌层科,中一甲一名。

据传,刘殿试后,由皇帝朱由俭亲自阅卷点魁,先阅了13份卷,认为刘最好,一直校阅了63份,还是刘卷居首,可见其状元卷的货真价实。民间传说刘若宰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又风趣幽默,机智诙谐,在朝廷上为家乡说了不少好话,在家乡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基本符合中国的儒教道统。刘点元后,即授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当皇帝教师,后升侍讲学士,对末代皇帝颇多“启沃”。

他曾向皇帝举荐过两个人,一是以“智勇忠介、具经济才”而荐安池道监军史可法为安徽巡抚,二是以“忠贞笃实”荐江宁主簿阮之佃为湖广谷城知县,两人上任后忠于明室,以全节忠,从荐人上可见刘既存忠君之心,又具识人慧眼。

崇祯十一年秋,遇其母病重,5次上疏请求归养,诏书“讲筵启沃,积岁著劳”,特赐银币驰驿,十三年正月母亲病死,四月十三日也因劳疾去世,终年46岁。

刘若宰人物轶事

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刘若宰又参加了那一年科举考试,这是他第五次参加科举考试了。在笔试中,他发挥得很好,被主考官选出来参加熹宗皇帝亲自主持的面试。

刘若宰经常和一些当时很有声望的文化名人交往,见过很多大世面,于是在熹宗皇帝面前一点儿都不害怕。熹宗皇帝一连提了几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而且声音浑厚清晰。熹宗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就又随口问了一句:“祖籍哪里?”

刘若宰知道皇帝最忌讳起义军,水泊梁山又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起义军的老窝,要是对皇帝说了实话,皇帝肯定会不高兴的,于是就想编个谎话骗过皇帝。

可是刘若宰又想一想,“我怎么能不承认自己的祖籍呢?这可是不孝。再说我怎么能说谎呢?”于是,他挺起胸膛说:“回陛下,小民祖籍水泊梁山。”

熹宗皇帝一听,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严肃地问:“你从小就住在水泊梁山吗?”

刘若宰知道熹宗皇帝已经不高兴了,依然照实回答:“小民的祖父和曾祖父住在梁山,到了我父亲时就搬到南直隶去了,我是在南直隶安庆府出生长大的,从来没有去过梁山。”

就这样面试结束了,刘若宰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被选为状元了。第二天,皇榜贴出来了,第一名是一个远远比不上他的叫余煌的人。他从第二名开始看,到最后一名也没看到自己的名字。这件事对刘若宰打击很大,可他还是决定参加三年以后举行的下一次殿试。

刘若宰在京城里租了一间客房,准备在京城长期住下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叫《金莲传》的书稿,他花了两年时间重新整理加工这本书,并且把书名改为《金瓶梅》,据说这就是后来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小说《金瓶梅》的雏形。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熹宗皇帝去世了,思宗皇帝即位。在那一年的科举考试中,刘若宰中了头名状元。

刘若宰传世诗文:

一、记

【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

【怀宁县修学碑记】

二、序

【宛在堂文集序】

【麻城西阳杨氏族谱序】

【费太史集序】

三、诗

【玉泉】

【香山道中】

【宿碧云寺】

【慈慧寺次韵】

刘若宰补充介绍

  刘若宰(1595~1640):字胤平,号退斋,怀宁县平山大塅人(今安徽安庆),明崇祯元年(1628)中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左谕德。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安徽巡抚,就是因为他的举荐。崇祯十三年四月十三日,他因积劳成疾辞世。死后追赠"詹事",赐祭葬,荫子,后因子馀王慧仕,加赠太仆太卿。

  刘若宰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左谕德。一日为崇祯帝讲《修己以敬》时,崇祯帝有些疲倦,身体斜靠着御座。刘若宰见状,遂引《五子之歌》高声读道:“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崇祯只得端正坐好。后来,刘若宰母亲患病,他连上五疏,请求回乡侍奉,情辞悲切。崇祯皇帝大为感动,特予批准。母亲死后,他因悲伤过度而卒。

  据传:刘若宰相貌十分丑陋。思宗刚登大位,亲阅廷试进呈试卷,看中刘若宰。但听说他貌丑,即降旨将呈上的36张试卷的名签装入 中,用金箸夹之,一连三次夹中刘若宰,遂定为状元,事后,人们都说“刘若宰的勋业、德望俱无闻焉,以邀有天幸乃尔”。

  又传说,此科殿试中,刘若宰的答卷令人绝倒,但思宗见其貌不扬,且驼背,心里踌躇,笔蘸朱砂却始终点不下去。便说“安庆地小风水差,不能点状元。”刘若宰闻言,立刻言道:“陛下,臣的家乡上有七里凉亭,下有五里大庙(指城外七里处和五里处);日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指船夫划船和夜晚映入江中的星斗)。风景甲天下,人杰地灵,理应点状元。”崇祯闻言,误以为是七里长的凉亭,五里宽的大庙,日夜灯火通明,人流如海。正当此时,他手中之笔滴下了一滴朱砂,恰巧滴在刘若宰的名字上,崇祯以为天意不可违,就把御笔趁势一圈,于是,刘若宰成了崇祯朝第一位状元。

  刘若宰工诗,善临池,戏作墨花,别有情趣。刘若宰的孙子刘辉祖、刘捷均是清朝康熙年解元,刘辉祖更是知名学者。

  大塅村 平山镇大塅村位于平山镇最北端,也是明末文科状元刘若宰的故乡,有一座原始的状元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下设56个村民小组,居民1023户,共3800人。党支部一个,党小组4个,支部党员145名。村办林坊一个,有水产养殖、垂钓中心,新修水泥路直达刘洼水库。全村耕地面积为44553亩,山场面积7303.7亩,其中林集体山场310亩,小二型水库……

  “刘若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