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福州市名人>长乐区名人

刘宜伦

刘宜伦人物照片

长乐名人刘宜伦介绍

电信网络理论家、教育家

刘宜伦,电信网络理论家、教育家。我国电信网络教学的开拓者。长期从事通信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培养和造就通信技术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曾主持和参加了数字通信设备的研制工作,并研制出8448千比特/秒的脉码调制数字复接式设备,推动了我国通信技术向数字化发展。

刘宜伦人物生平

刘宜伦,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谭头镇的一个从事小商的普通家庭里。7岁就转入长乐县金峰镇庐峰小学读高小。1926年考入英华中学。由于该校学费昂贵,家里负担沉重,于第二年转入设有奖学金制度的马尾海军艺术学校。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免交学费和膳食费的待遇,直到毕业。1930年考入南京海军雷电学校无线电工程班学习,1932年毕业后分配到海军上海江南造船所,继后又到上海电台等处工作。1933年冬,因其在校成绩名列第一,在职工作突出,由当时政府海军部选派送往美国留学深造,先在普度大学电机工程系插班学习。1936年毕业并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37年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因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了哈佛大学奖学金后转入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学习,并于1938年取得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留学的5年中,他十分珍惜得之不易的良好学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发奋学习,还常常利用暑期补修学分以缩短在学期限。在1936至1937 年间,先后被接纳为电工(ETA KAPPA NU)、工程(TAUBETA PI)和研究(SIAMA XI)荣誉学会会员。在他取得硕士学位后,本有条件在哈佛继续攻读博士的,政府海军部也拟派他前往英国再度深造,但因国内已爆发抗日战争,他爱国心切,便毅然决定放弃深造机会,不辞辛苦地乘货轮绕道从马尼拉回国。

1938年,刘宜伦回国后,先后在常德海军水雷制造所和恩施湖北省建设厅工作,并兼任李四光先生创建的鄂西科学馆评议员,担任抗战时期后方军需生产、通信建设和科研审议等工作。1941 年,他被聘为重庆大学教授,在电机系任教,负责电信组开设的主要课程,后兼电机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被调至北京邮电学院任教兼教务处处长,后兼任院长助理。当时,他感到能在专门培养邮电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工作而无比兴奋,于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1963年,又奉命调至刚成立不久的重庆邮电学院任副院长,他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无条件地服从调动,全家又从北京迁至重庆。文化大革命期间,重庆邮电学院改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他任副所长兼总工程师,曾主持并参加数字通信设备的研制工作。1980年,重庆邮电学院恢复招生,刘宜伦任院长。1983年任该院顾问,仍担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和学报编委会主任等职。在50 年(1941——1991)的岁月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他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献身于祖国的通信教学和科研工作。如今,桃李满天下,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级通信技术人才。

刘宜伦在任教期间,还兼任了大量国家邮电通信管理、开发和研究工作,以及全国性和省市级学会的主要工作。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普及协会理事,北京市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1977年,当选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78 年起,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3年,参加九三学社,后任该社四川省顾问。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后,更关心我国通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提出建议。其中关于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关于国家投资应向通信事业倾斜、关于增加邮电教育投资并充实教学设施、关于加速改变重庆通信落后现状等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在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一位记者采访他时,他十分感喟地说:“我这个搞了一辈子通信的教授,有生之年别无他求,就是希望全国的通信,特别是重庆的通信能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下去。”这就是刘宜伦的一颗拳拳热爱祖国邮电通信事业之心。

刘宜伦人物履历

刘宜伦 (1913.5.11-2009.11.22)男,重庆邮电大学教授。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福建长乐县,不幸于2009年11月22日9时40分逝世,享年96岁。1933年公费留美,1936年优胜成绩获美Purdue大学电工学士1937年又获工程硕士后接受Harvard大学奖学金1938年获通信工程硕士,先后被接纳为电工工程研究三个荣誉学会会员。1938年回国,1941年在重庆大学任教授,后为主任,兼重庆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教授,原军政部交通司通信试验室主上校技正,原交通部第四区电信管理局工务处处长、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重庆电信局副局长。1955年起在北京邮电学院任教授、院长助理等。1963年任重庆邮电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顾问等。同时任邮电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在九所期间颌导并参加PCM30/32路包括测试仪表在内的全套系统设备的研制,成果符合国际指标经邮电部组织鉴定,转515厂生产为我国通讯向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做出了贡献1978年出席并获得全国及四川省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并获四川省及重庆市优异成绩奖章,此外受国务院表彰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从1990年起首批获政府特殊津贴。曾被选为全国第三届重庆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并被安排为第五、六、七居全国政协委员。在社团方面,曾被选为全国科学普及协会理事,重庆市科协副主席,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四川省通信学会顾问、重庆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老教授协会副理事长,重庆老年高等教育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主要著作:《航用无线电》1945年中华出版社;《网络综合理论》,1962年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我国较早引进本门新学科做出了贡献:《投资倾斜与通信建设》重庆邮电学院学报。于1992年获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开发》被选编入《中国知识经济文选》中,中国经济出版社。

刘宜伦人物简介

刘宜伦,生于1913年5月,福建长乐人,教授,我国电信网络理论家和教育家,电信网络教学的开拓者。1982年2月至1983年5月任重庆邮电学院恢复后第一任院长。

1933年至193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美国普度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工程硕士和哈佛大学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先后任重庆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重庆交通大学研究所教授,交通部第四区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西南邮电管理计划室主任兼无线电处长,重庆市电信局副局长,北京邮电学院教授、教务处长、院长助理,邮电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重庆邮电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顾问等职。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1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科学技术优异成绩奖。曾任全国及重庆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及重庆市委员会顾问、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四川省通信学会顾问、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工作者协会及重庆市老教授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刘宜伦人物简历

1913年5月11日 出生于福建长乐县。

1933-1938年 在美国普度大学及其研究院和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学习。

1936年 大学毕业。曾获得电机工程学士、硕士和通信工程硕士学位。

1941-1955年 任重庆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电机系主任。其中,1942-1944年兼任军政部交通司通信试验室同上校技正;1945年兼任重庆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教授;1946-1950年兼任交通部第四区电信管理局工务处处工、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0年-1953年兼任西南邮电管理局计划室主任、无线电处处长,重庆电信局(特等局)副局长;1953-1955年兼任重庆电信学校副校长。

1955年 任中国科学普及协会理事。

1955-1963年 任北京邮电学院教授、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

1963- 任重庆邮电学院教授、副院长。1980年任院长。1983年任顾问。现仍任教授。其中1978-1979年任邮电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

1964年 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 任重庆市科协副主席。

1978- 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 任重庆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4年 任四川省通信学会顾问,兼任重庆科技进修大学副校长。

1989年 任第三届中国通信学会理事。

刘宜伦荣誉成就

促进电信网络发展

刘宜伦在电信网络理论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早在30年代他留学美国期间,对当时刚形成的电信网络及其应用就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在那时就注意和收集了有关材料。40年代初,他在大学执教伊始,就积极投身到电信网络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之中。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收集材料越来越充实,其教学讲义也便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更新。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在北京邮电学院开设“网络综合”新课程,又在网络理论新分支——有源网络综合方面从事研究工作,并招收了研究生,为我国早期培养网络理论的骨干力量打下基础。主编了《网络综合理论》一书,于1962 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成为本科加选课与指导研究生的不可多得的教科书。1968年,邮电部在重庆邮电学院开设高校网络教师提高进修班,也选此书为教材。他亲自讲课,对推广新学科和培养师资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他还在有关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网络理论论文,推动了该学科向前发展。

刘宜伦除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网络理论课程外,还担任了数字通信处理等通信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他一向主张,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要适应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重视实践的同时,特别强调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在他领导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中和他所担负的基础课教学中,以及在担任邮电部专业基础课学科委员会的顾问时,都认真贯彻这一思想。所以,他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大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的需要。当他们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往往会念念不忘刘老师的谆谆教诲。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建国前重庆大学电机系电信组的一位学生,由于电信网络课不及格而延缓毕业。这位学生现已是重庆一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不仅没有埋怨老师当年的严格无情,反而经常来看望老师。每当谈及基础理论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时就流露出对老师的深深敬意。

刘宜伦从不满足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时刻关心邮电通信的发展。对于新知识,他不仅仅自己尽快掌握,而且积极加以传播。70年代中期,他介绍了数字滤波与数字信号处理等新技术,还为青年技术人员开设通信系统知识讲座。80年代初期,他建议重庆大学招收开关电容网络的研究生,并帮助北京邮电学院网络理论的青年教师,对网络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开关电容网络理论开展研究。他还与其夫人王孝谦教授合编了一本《开关电容网络》的讲义来指导研究生。目前,他正密切注意神经网络的发展方向。他不但重视网络理论的纵深发展,而且关注其横向领域的渗透,表现了他对网络理论学科的发展一往情深和执著追求。

发展脉码调制设备

以24路为基群的脉码调制设备,50年代后期,在美、日等国已开始使用。70年代初,欧洲的英、法等国家又相继研制出30/32路为基群设备的新制式并投入使用。1973年,为了改变我国通信的落后面貌,加强数字通信的研究,邮电部决定,在原重庆邮电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我国专门研究数字通信的专业研究所——邮电部第九研究所,负责脉码调制系列设备和专用仪表、元器件的研制工作。

建所初期,首先遇到的就是设备的制式问题。60年代后期,我国对24路设备曾引进和试制过,具有一定的基础,而具有一定特色的30/32路设备则是一项新的开发项目,要从头开始,因而在制式问题上一直举棋不定,迟迟未决。当时,邮电部第九研究所技术领导小组受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的委托,精心组织科技人员去收集中外文资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对采用不同制式的美、英、法、意、德等10国设备资料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初步确定了方案。在1975年4月的全国邮电脉码通信技术研讨会上讨论制式问题时,刘宜伦提出了从整个数字通信长期发展来衡量,采用30/32路A律2048千比特/秒为数字基群的数字系列,要比采用24 路μ律1544千比特/秒的系列更为有利的论点和充分的证据。大会经过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明确了我国采用30/32路的欧洲制式,解决了长期争而未决的我国数字设备系列标准化问题,奠定了今后研制各次群脉码调制设备的基础。

在着手脉码调制系列设备的具体研制时,碰到了很多实际困难和阻力。刘宜伦主持和参加了科研工作,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他除了收集和翻译大量的资料外,还亲自与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当时,原材料奇缺,他就组织人员自己动手制做零件。经过3年的刻苦钻研和共同努力,克服了小信号信噪比偏低和电源干扰影响等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终于在1977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套30/32路脉码调制系统设备及配套专用仪表;通过部级鉴定,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技术指标CCITT标准。经北京市电信局现场试验后,这套设备转由重庆通信设备厂生产,并推广应用于市话中继线路上,为我国通信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开辟了道路。

刘宜伦从促进我国邮电通信发展和加速我国通信数字化进程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刚拉开数字基群攻关序幕之后,根据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的要求,立即又精心组织人员向高次群进发。1978 年,我国第一套采用正码速调整技术、数码率为8448千比特/秒的二次群120路数字复接式设备研究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为我国数字通信向高次群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78年6月,刘宜伦作为代表带上研制成功的设备去上海参加科技合作项目试验,在上海虹桥卫星地面站与法国、德国共同研制的设备一道在美国发射的“交响乐”通信卫星上联试,在二次复用业务上作了载报、真迹传真、电话等试验,性能良好。这套设备转交给重庆和上海通信设备厂生产,用于武汉、上海和天津的光通信试验段上,各项性能指标符合CCITT国际技术指标。

对脉码调制通信设备和配套仪表的研究取得成果后,刘宜伦受邮电部委托,举办了30/32路脉码调制通信技术短训班,来自全国21个省市邮电部门的学员参加了学习。刘宜伦除亲自组织培训外,还讲授了部分课程。对脉码调制设备的研究,也使原重庆邮电学院的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形成了较强的技术骨干力量。

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对脉码通信技术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绩,1978年春,刘宜伦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其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并同时获得四川省和重庆市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奖。他本人还获得四川省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工作优异成果奖章。

如今,刘宜伦仍然老当益壮,勤恳地工作着。虽然现在不再担任教学和科研的具体任务,但他仍竭力关注通信发展的新动向,关注社会的向前发展。愿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祖国的通信事业。

刘宜伦主要论著

1 刘宜伦.连续可变射周振荡器.美国:通信杂志,1938(1).

2 刘宜伦等译.电工数学.上海:上海无线电编译社,1951.

3 刘宜伦主编.网络综合理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62.

4 刘宜伦.含有负阻抗变换器的四端网络的分析.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1963.

5 刘宜伦.有源网络综合的发展与前瞻.成都:四川省电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1965.

6 刘宜伦.有源阻容网络的综合.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1965.

7 刘宜伦.应用分布RC元件的网络综合.四川省电子学会线路与系统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1980.

8 刘宜伦.光纤通信及其发展.重庆光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后收集到年会论文集中,1983.

9 刘宜伦.通信数字化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四川省通信学会年会论文集,1984.

10 刘宜伦.社会信息化与通信现代化.四川省通信学会年会论文集,1984.

11 刘宜伦.通信事业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重庆市电子学会年会论文集,1984.

12 刘宜伦.重庆电信事业的现状与发展.重庆市发展战略讨论会论文集。1985.

13 刘宜伦.通信数字化的国际进程与我国的技术政策.中国通信学会第三次电信学术年会论文集,1986.

14 刘宜伦.信息工作在城乡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城市科学,1986(1).

15 刘宜伦.关于重庆通信事业的若干建议.重庆市城市科学研究会论文集,1986。

16 刘宜伦.通信数字化技术新发展.重庆市通信学会年会论文集,1987.

17 刘宜伦.通信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四川省通信软科学研究会论文集,1987.

18 刘宜伦.数字化推动通信新技术的新发展.重庆通信学会年会论文集,1989.

19 刘宜伦.论投资倾斜与通信建设.重庆邮电学院学报,1989(1).

刘宜伦补充介绍

  刘宜伦同志系福建省长乐县人,1913年5月11日出生,1933年公费留学美国,1936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37年6月获工程硕士学位,1938年6月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通讯工程硕士学位。在美期间先后被接纳为电机工程(EtaKappaNu)、工程(TauBetapi)及研究(Sigmaxi)荣誉学会会员。1938年回国,从1941年起曾先后任重庆大学教授、电机工程系主任,交通部第四区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重庆市电信局副局长,北京邮电学院教务处处长、院长助理,邮电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重庆邮电学院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学院顾问。

  刘宜伦同志是第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全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会士,北京市和四川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顾问,四川省通信学会顾问,重庆市科协副主席,重庆市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重庆市高等教育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研究会顾问。刘宜伦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网络理论与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较早从国外引进通信网络理论与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并为之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主持的脉冲编码调制30/32路系统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刘宜伦教授德高望重,人品高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为中国数字通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刘宜伦教授十分热爱重庆邮电大学,为重庆邮电大学的建设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宜伦教授的逝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努力把重庆邮电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我国著名电信网络理论家和教育家,重庆邮电大学原院长刘宜伦同志(正厅局级)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9年11月22日9时40分逝世,享年96岁。

  “刘宜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