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名人鲍文奎介绍
鲍文奎(1916年5月8日—1995年9月15日),生于浙江宁波。作物遗传育种学家。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创始人。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因当时国内禁止摩尔根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工作被迫停止。后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鲍文奎主要从事同源四倍体水稻和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坚信“新物种可以通过多倍体途径飞跃产生”的理论,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新作物,改良现有作物的特征,取得了重要成就。在世界上首次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应用于生产,育成的“小黑麦2号”、“小黑麦3号”以及中矮秆的八倍体小黑麦品种“劲松5号”和“黔中1号”在贵州高寒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代表作有《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与栽培》等。
鲍文奎人物生平
鲍文奎,1916年5月8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石碶镇。自幼勤奋好学,考入高中后,对生物学颇感兴趣,常与同学讨论达尔文进化论的问题。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主修农艺。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中央大学农学院从南京迁到重庆沙坪坝。1939年毕业后,经金善宝推荐,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工作,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1942年转到由食粮作物组主任李先闻领导的细胞实验室,从事小麦和粟(小米)的细胞遗传研究。1947年,经李先闻推荐,得到“美租借法案”的资助,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与李先闻、李竞雄等联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5篇研究论文。
鲍文奎研究遗传学的主要兴趣是在应用方面。他最关心的问题是遗传学的最新发展对植物育种究竟能提供什么帮助。他在中国国内进行小麦、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期间,对木原均的植物染色体组分析、植物界中异源多倍体的发生规律和多倍体的突然形成等问题,已经引起注意和兴趣。他想利用已知的植物多倍体发生规律开展多倍体育种。他认为,这类研究不但设备要求简单,而且还是一个尚待开拓的育种新领域,在国内完全有可能做得同国外一样好。
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
1950年初,鲍文奎预计进修将在夏天结束,就预订了回国船票,并购买一些开展这项研究所必需的器材和药品,如紫外光管、X光管、秋水仙素等,准备回国后立即开展工作。同年6月,他未参加领授博士学位的毕业典礼,而是到芝加哥参加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留美分会的年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号召留美同学回祖国参加建设。9月,鲍文奎与赵忠尧、沈善炯、罗时钧等一道搭乘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回国。
归国后,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 。因当时国内禁止摩尔根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工作被迫停止。后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要从事同源四倍体水稻和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坚信“新物种可以通过多倍体途径飞跃产生”的理论,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新作物,改良现有作物的特征,取得了重要成就。在世界上首次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应用于生产,育成的“小黑麦2号”、“小黑麦3号”以及中矮秆的八倍体小黑麦品种“劲松5号”和“黔中1号”在贵州高寒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代表作有《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与栽培》等。
鲍文奎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副所长,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小黑麦协会副主席,农牧渔业部科技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委员,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5年9月15 日,鲍文奎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逝世。
鲍文奎人物成就
科研综述
1950年底,鲍文奎回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之后,向所领导谈了拟进行多倍体育种研究的设想,获得同意,并拨给稻谷8万斤作为筹建实验室的经费。同时分配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严育瑞作助手,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很快筹建起来。他选用四种谷类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这四种谷物代表多倍体的四种类型,大麦代表自交的同源四倍体,黑麦代表异交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代表籼粳亚种间的同源四倍体,八倍体小黑麦代表典型的异源多倍体。当时仅有的一个多倍体材料是李竞雄1939年用大谷黑麦经秋水仙素处理而得的同源四倍体,其余3种作物的人工多倍体都是以后逐步制造出来的。
工作初始阶段,多倍体方面的工作量不大,实验室3个技术人员,尚有充裕时间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因此,鲍文奎就配合作物灌水和丰产栽培中对合理施肥问题开展了小麦、油菜需水量试验和肥料对稻、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等试验。1953年,鲍文奎任食粮组副主任。
鲍文奎的科研重点始终放在谷类作物的人工多倍体育种方面。开头四年的工作进展很快,得到了中国春小麦与黑麦合成的中国第一个八倍体小黑麦WRC原始品系。
1956年10月,鲍文奎到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1957年,稻、麦多倍体研究就在北京农业大学重新开展起来了,进展最快的是四倍体水稻的工作。最初两个组合的四倍体籼粳杂种后代通过系统选择,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得到明显的改进。在稻、麦的人工多倍体中,不论同源或异源,其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都有共同的难题。既然四倍体水稻可以通过杂交和基因重组而得到改善,这就表明在多倍体水平上进行杂交育种应该是有效的。
水稻工作的进展大大增强了鲍文奎对多倍体育种的信心,并认为大量制造人工多倍体,充实人工资源应是多倍体育种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就广泛征集各种水稻良种,包括籼、粳、糯稻和早、中、晚稻以及具有突出性状的国内外水稻品种,使之诱变成为同源四倍体,而后用作亲本,广泛地进行杂交和杂种后代的选育。到1966年,四倍体原种已积累到70余个,正在选育中的四倍体杂交组合也有数十个。
20世纪70年代后期,鲍文奎提出了用试管苗无性繁殖的方法使优良选株繁殖成无性系。优良无性系的整齐度很好,单产也更接近二倍体的推广品种。此项工作如能与四倍体育种密切配合起来,不但会促进四倍体水稻早日用于生产,而且也有可能对水稻育种工作诱发深刻的变化。
中国起步搞八倍体小黑麦的时候,国外已做了近20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未能进入生产领域。到20世纪50年代初,国外正在考虑将此项研究转向六倍体类型。一些学者认为,八倍体小黑麦的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问题难以解决,可能是由于它的染色体数目过多,已超过了最适水平所致。但鲍文奎认为,禾本科的小麦族并不存在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问题。他提出用中国春作为桥梁品种,与国内外优良品种杂交,其杂种F1再与黑麦进行测交。结实率高于20%以上的F1,所有麦穗都去雄与黑麦杂交,低于20%的F2植株全部留种繁殖成F2代,每株取2穗与黑麦杂交。这样有效地利用了中国春中与黑麦易杂交的基因作为桥梁,就可得到遗传性极为丰富的小麦—黑麦杂种。每粒杂种种子或其幼苗经染色体数加倍后,都是一个原种。再加之秋水仙素处理技术的改进,他们小组从1957—1966年共制种9次,获得了八倍体小黑麦原始品系4695个、副系551个。这一阶段工作为小麦、黑麦属间杂种提出了高效率的制种方法,并创造了一批性状极为丰富的人工资源。制种工作与杂交育种是同步进行的,在1966年制种工作告一段时,以解决结实率与种子饱满度为中心目标的第一阶段杂交育种也开始选育出可用于生产的选系,即结实率达80%左右、种子饱满度达到农民可以接受的三级水平。
由于小黑麦工作是在成都开始的,所以初期选用的普通小麦都是春性或偏春性类型,工作移到北京后才开始选用一些冬性品种。我国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产量不稳,小麦低产地区多分布在南北山地和丘陵。如果在以解决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为目标的时候,选用的材料是春性或冬性偏春的,而又能在北京越冬,具有这样性能的小黑麦,就可能在我国许多地区试种,这一设想得到了证实。第一个要求试种小黑麦并获得成功的是贵州西北部海拔22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威宁县。
鲍文奎和严育瑞积四十年心血所撰写的总结性文章《中国八倍体小黑麦》是一篇关于八倍体小黑麦在我国初期发展史的实况记录,它对深化今后小黑麦育种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鲍文奎数十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为我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工作解决了结实率、饱满度等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使四倍体水稻和八倍体小黑麦的科研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出色成就。
论文著作
鲍文奎,等. 1943.小麦矮生性之遗传.科学农业,1(1):1-11.
鲍文奎,等. 1954.肥料对于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I水稻.农业学报,2(4):137-154.
鲍文奎,等. 1956.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北京:科学出版社.
鲍文奎,等. 1957.植物多倍体规律在育种工作上的运用.中国农报,12:7-9.
鲍文奎. 1961.异源多部体与远缘杂交.中国农业科学,11:7-14.
多倍体工作组(鲍文奎撰写). 1974.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遗传学报,1(1):36-49.
鲍文奎. 1981.从小黑麦工作想到的两个问题.生物学通报,1:26-29.
鲍文奎. 1983.植物育种中的几个遗传问题.遗传,5(4):6-8.
鲍文奎. 1990.机会与风险.植物杂志(4):4-5.
鲍文奎. 1990.由小黑麦工作想到的一些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刊(3):262-263.
1978年,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鲍文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1年,鲍文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鲍文奎人物评价
两眼炯炯有光,一副聪明相,是有天才的人,他对于数学有高深的造诣,不大爱说话,晚上9时至10时,拉拉土制的小提琴,等试验室人群散尽后,他就关起门来,开始念书,念到黎明时才睡。午前10时许起床,白天做些比较不用脑子的事。他读书是无所不读,真是博览群书。(李先闻评)
正直、爱国、勤奋、善于思考,是他的为人品格;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探索科学真理,是他的职业精神。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国植物多倍体遗传和育种研究,他将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留给后人。鲍文奎正直、爱国、勤奋好学并善于思考的为人品格,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探索科学真理的职业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后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评)
鲍文奎数十年如一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拼博精神,在开拓我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结实率、饱满度等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使四倍体水稻和八倍体小黑麦的科研工作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出色成就。(中国科学院评)
鲍文奎补充介绍
鲍文奎(1916.5.8-1995.9.15),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生于浙江宁波海曙区石碶街道。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0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创始人。曾在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建立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因当时国内禁止摩尔根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工作被迫停止。后调北京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主要从事同源四倍体水稻和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坚信“新物种可以通过多倍体途径飞跃产生”的理论,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培育新作物,改良现有作物的特征,取得了重要成就。在世界上首次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应用于生产,育成的“小黑麦2号”、“小黑麦3号”以及中矮秆的八倍体小黑麦品种“劲松5号”和“黔中1号”在贵州高寒山区和丘陵地区推广。代表作有《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与栽培》等。
“鲍文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