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名人陈琮介绍
陈琮(1731-1789)字国华,号蕴山,今玉镇乡人,清代治水引专家,官至永定河道台。
人物简介
陈琮生下来左手就多了一个指头,虽然常有人取笑他,但他并不自卑。他性格内向、深沉,有很坚强的毅力;也很聪明,遇事反应快,办法多,受到人们的赞赏。
人物生平
陈琮任清河县丞时,被分配管理河工。县丞是县令的副职。清河县在淮河流域,历来水患严重,陈琮负责管理河工肩负重担。他经常深入工地,巡视工程进展情况,寒冬腊月,酷暑炎夏,都是如此。特别是夏季洪水期,沿河经常出现险情,陈琮更是长期吃住都在工地,指挥抗洪抢险,真算得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有些重大问题,陈琮总能及时向上级提出很中肯的意见。因此,上司很欣赏他,便提拔他做了固安县县令。
陈琮在固安县也以治水而闻名,不久被升为南河同知。南河是专管河道的府级官署,同知是副职。从此,陈琮就成了管理河道、治理水患的专业官员了。南河管理的河流水域有黄河下游、大运河中段、洪泽湖等。陈琮到任后,不辞劳苦,考察了所管理的所有河流,设计了全面的治理计划,并把自己所考察到情况和自己设计的治水方案报告了管理河道的总督裘曰修。裘曰修对陈琮很赏识。乾隆皇帝南巡,亲自来视察黄河、大运河等河道的情况,裘曰修向皇上介绍了陈琮的情况,皇上就召见了陈琮。皇上询问了各河道水域的情况和治理方面的问题,陈琮一一回奏,有条有理,清晰而简明。皇上很满意,于是提升他任永定河道台。
永定河是海河的支流,自古水患极多,因洪水一来,横冲直撞,经常改道,所以古称无定河。康熙年间经过大力治理,改称永定河,但仍经常发生水灾,所以清朝政府专设河道官署管理。道台属正四品的官职,比知府还高两级,陈琮从同知升为道台,是连升三级了,可见皇上对他的重视。
陈琮深知职务高了,责任也更大了,他更加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细致地考察了永定河的情况,包括干流和支流的源头、流经地的地形地貌、河道的宽窄深浅变化、流域内降雨情况等等。在掌握了详实的资料后,陈琮提出了许多治理永定河的具体意见。乾隆皇帝到天津巡幸,特地召见了他,让他汇报工作。陈琮详尽地报告了永定河的情况和对永定河下游的治理情况,并把他精心绘制的"永定河全图"呈献给皇上,皇上很满意,赏赐了他很多东西作为奖励。
个人作品
陈琮在工作之余,还多方收集古今有关永定河的资料,包括历来的受灾情况、河道变化情况、历代的治理情况及经验教训等等,成了一部《永定河志》,他通过3年时间的精心考证和校订才完成。书编成以后,他把书进献朝廷,皇上御览后,认为这部书很有价值,可以给后来治理永定河和其他河流提供参考,就下旨将这部书交给懋勤殿收藏。
陈琮为官清廉,多年管理河工,经手的经费是很多的,但他洁身自好,两袖清风。他对百姓、士卒、民工也是很关心的,所以百姓、士卒、民工对他也很爱戴。
陈琮自从调任永定河道台后,就再也没有调动过,58岁那年病死在任上。乾隆皇帝听说陈琮死了,嗟叹不已,连称可惜。
“陈琮”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