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名人王焘介绍
王焘,唐代(今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于公元670年 ,卒于公元755年。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
王焘人物简介
王焘,唐代(陕西省郿县常兴镇车圈村王家台)人,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医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颇为后人称赞。王焘由于自幼多病,常与医药打交道,从而对医学发生了兴趣。后又因其母身患疾病,他感于“齐梁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的话,于是便钻研医学,以医治其母亲的疾患,常常与名医接触,并向之请教,终于精通了医学,并著有《外台秘要》。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他为官清廉善谏,与房玄龄、杜如诲、魏征齐名,曾是李渊的太子李建成的老师。王焘的父亲王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附马,也被封了爵位。王焘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
王焘主要经历
王焘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南平公主身体也不好。他十分孝顺,不解衣带地照顾母亲,还阅读了大量医书,寻找灵方妙药,也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兴趣。王焘曾经担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但是他为了有机会阅读医学书籍而到了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自此,他便如饥似渴地在那里阅读晋、唐以来的医学书籍。他在这里度过了20年的时间,在系统阅读大量医书的同时,他还认真的做了详尽的摘录,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其中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后来,他被贬职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得了瘴气,十有六七难逃一死。他依照随身携带的验方施治,竟然把即将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来,由此,他便决心发愤编写医书。
王焘轶事典故
唐代时期,宗教迷信思想在社会上非常流行。宿命论和巫术害死了不少人。为了战胜愚昧和迷信,王焘立志总结我国医学成就,编医书,救民众。
当时有人说:“阎王叫你三更死,不可留人到五更。生有时辰,死有死地。”王焘反驳说:“人之所以生病,大多是饮食无节制而伤脾胃,纵欲过度而伤元气;外感风邪而生寒热等。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怎么能说是阎王早就定下来的呢。只要注意保养,有病就医,人的寿命完全是可以延长的!”他一面进行反迷信宣传,一面悬壶济世,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
王焘人物评价
《新唐书》,将《外台秘要》称作“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其卓著的功绩是不言而喻的。王焘以一生的精力,为保存古医籍原貌和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千古的美名。
王焘著作
著有《外台秘要》。
王焘后世影响
《外台秘要》成书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是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该书共40卷,分1104门、载方6000余首,包括风、外、骨、妇、产、小儿、精神病、皮肤、眼、齿等科。为继《诸病源候论》和《千金要方》后的又一巨著。以上三部医书对祖国医学颇有贡献,所以后人称其为隋唐时代的三部医学代表作。尤其是《外治秘要》是在前两部著作的基础上编撰的,所以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方药的应用上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王焘补充介绍
王焘(670~755年)唐代著名医学家。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贞观名臣王珪之孙。他少时体弱多病,为治病接触了许多名医,及至成年,发奋学医,阅读了大量医书和文献资料,历30年的努力,撰成医学巨著《外台秘要》一书,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则天称帝时,王焘以祖父的官荫入仕,初任徐州司马,迁邺郡太守、给事中,晋阶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当他到弘文馆供职后,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国家珍藏的一批古典医书和大量文献资料,立志编撰《外台秘要》。他在此职辛勤工作20余年,埋头钻研浩繁的文献资料,探索诸家医方旨要。弃众典籍中之粗芜,采其精华,逐条摘录编纂。正如他在《外台秘要·原序》中说:“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皆研其总领,核其指归,近代释僧深、崔尚书(即崔知悌)、孙处士(即孙思邈)、张文仲、孟同州(即孟诜)、许仁则、吴升等十数家,皆有编录,……上自炎昊,迄于圣唐,括囊遗阙,稽考隐秘,不愧尽心焉”。由此可以想到他收集史料范围很广,治学态度十分严谨,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后来,他因婚事被贬于房陵郡(今湖北房县),量移大宁郡(在今山西隰县)。当时发生流行病,“染瘴婴疴,十有六七”,他立即以自己所存验方为百姓治病,挽回了许多人的生命。他把自己收集的民间验方和医论综合起来研究,把学得的知识和治疗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他在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方面取得很大的提高。他继续从事撰著,历经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在天宝十一年(752)完成了医学巨著《外台秘要》的编撰工作。该书共40卷,分为1048门,分外科、内科、骨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皮肤科以及中毒、急救、螫伤等多种门类,收载医方六千余条,是继孙思邈的《千金方》之后又一部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医学著作。王焘这部著作最重要的特点,是他把医学理论和医方谐调在一起,在每个门类前,先引述他人的正确理论,后列诸家医方和方论,开创了医书先论后方的体例,“使得全书讨绎精明,秩序井然,素为后世所称道”。宋代医官孙兆评价这部著作是“得古今方,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诸方皆秘密枢要也”。宋、明、清各代都曾刊印,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出版发行。朝鲜、日本的医学名著,也都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文献。
王焘出身于官宦之家,并不贪财聚富,一生辛勤从事医学研究,他为了《外台秘要》易于传播,将书中最为切要内容,另辑为《外台秘要略》10卷。王焘的功绩在于他为祖国收集保存了医学史料,给后世继承、挖掘医学遗产提供了方便。同时,他还在该书中吸收了印度的医学技术,记载了印度的金针拨内障技术,介绍了印度治疗眼病的矿物药硫酸铜、硼砂、明矾等。天宝十四年(755),这位整理医学文献的大师因病逝世,终年86岁。
“王焘”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