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烟台市名人>牟平区名人

于己午

于己午人物照片

牟平名人于己午介绍

中国革命者

于己午(1915—1942) 原名于纪武,牟平县上庄村人(今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上庄村人) 。

其父亲于立仁是清末秀才,当了一辈子私塾先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兼通医道。己午幼年时代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1924年,于己午在本村上小学,1930年考入烟台八中。从上庄镇到学校路程90华里,他来往都是步行,在班里数他年龄最小,但他天资聪颖,又很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于己午人物生平

1934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 。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济南师范毕业后,到济宁韩复榘举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训,一年后分配到黄县北马乡校任校长。抗战爆发后, 他回到家乡,在牟平做发动、联系青年学生的抗日工作。1938年3月,他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初在胶东特委战委会工作,1939年夏任胶东区党委秘书长,后又兼任政府工作部部长。1941年2月任中共西海地委书记兼西海军分区政委 。他倡导出版了党报《西海导报》和党刊《团结》。1942年下半年,侵华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12月22日拂晓,中共西海地委和军分区机关转移至夏甸柳连庄(今属莱西市)时,与大批敌人遭遇。地委和军分区机关立即向萌山撤退,又陷入敌人重围。军分区司令员赵一萍、地委书记于己午、参谋长于一心各率一个警卫排,掩护机关人员分头突围。赵一萍率军分区机关突出重围,于一心和于己午兄弟二人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数小时,终因敌众我寡,壮烈牺牲。

于己午人物事迹

1934年,于己午考入济南师范学校。

这所师范学校在20年代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进步力量很强。于己午入学后,由当时担任该校党支部书记的牟平同乡刘清禄(安波)介绍,于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

于己午入党后,在党的教育下,思想觉悟提高很快。他认真阅读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青年》等文章和书刊,并将读书的心得体会,写信告诉在威海教书的胞兄于一心。兄弟二人,书信往来,共同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36年7月,于己午在济南师范毕业后,到济宁“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训。结束后,被分配到黄县北马乡校任校长。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占领华北,逼近山东。大片国土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于己午与上级党组织派回胶东的林一山取得联系,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1938年2月,烟台、牟平相继沦陷。2月13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举攻克牟平城,接着又与日军激战雷神庙,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于己午听到这些消息,振奋不已。他看到了抗战的光明前途,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他把这胜利消息和自己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全家人听。他与新婚不久的妻子商议,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口号,决心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第一线。1938年3月17日,于己午告别亲人,踏上了抗日救国的征途。

1938年11月,于己午到东海特委执行任务。路经家门,便将妻子也带出来参加革命。当他们回到部队时,大家见他妻子是个弱不禁风的大家闺秀,对她能否经受住艰苦斗争的考验感到担心,就跟于己午开玩笑地说:“你老婆是青岛圣公教会学校的学生,只配做贤妻良母,哪能到前线来受这份苦?”于己午听后收敛了笑容,严肃认真地回答道:“狼闯进了屋子,咬伤了母亲,孩子不拿起枪来反抗,行吗?”

于己午一家,在抗战初期,有三人参加革命,引起汉奸的注意。他们经常闯到于家“搜八路”,制造麻烦,搅得于家不得安宁。但是,敌人的迫害,却丝毫没有动摇于己午一家人抗日保国的决心。

1940年12月,于己午任西海地委书记,并先后兼任西海指挥部和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等职。

1940年底,西海根据地仍处于开创时期,主力部队东去牙山,只留少量地方武装坚持斗争。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互相勾结,乘机向西海抗日根据地频繁进攻。

1941年秋,在这严峻形势下,西海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首先痛击了投降派高玉璞部。然后,又一鼓作气,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拔除了几个日伪据点,打开了西海和掖北抗日根据地的通道,并与清河区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扭转了西海地区孤立被动的局面。

1942年春,于己午领导西海人民开展减租减息和改善雇工生活的群众运动。这次运动减轻了贫雇农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群众参加抗日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西海地区出现了党政军民齐协力,团结抗日保国家的大好形势。

在创业的艰苦斗争中,于己午非常重视党的宣传工作。他到西海不久,就提出创办《西海导报》以及《团结》党刊,并为报刊撰写了发刊词。他还亲自审阅、修改重要文稿。

在西海戎马倥偬的战斗生活中,于己午多次给地委机关干部讲党课,教唱抗战歌曲。

于己午虽出身书香门第,但生活朴素,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受到西海地区干部和群众的尊敬和爱戴。1940年5月,于己午任胶东区党委秘书长时,曾带领巡视团到掖县巡视工作。在20多天的时间里,他和大家一样跋山涉水,不辞艰辛,深入农民家中,问寒问暖,认真检查党的政策的贯彻情况。这种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给在县里工作的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0年底,于己午从胶东区党委调往西海地委时,妇女干部李桂枝也同时调往西海。一路上,于己午让李桂枝骑马,自己步行在后。由于他平易近人,战斗间隙和工作之余,下级都喜欢跟他学文化,和他聊天。每逢传统节日,他都和大家一起过。西海区的干部战士们都说:“于政委就像一团火,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温暖。”

于己午是个乐观而又风趣的人,在西海时,由于敌人的频繁进攻,有时一天要转移数次,生活环境很不安定。有一次,管理员好不容易搞到一点牛肉,刚要动手包包子,敌人就来了。大家只好收拾起来,跟敌人转山头,一转就是好几天。牛肉馅变酸了,同志们还是舍不得扔掉。于己午和大家席地而坐,一块吃着酸馅包子,风趣幽默地说:“真该感谢敌人的这次进攻,我们吃包子用不着花钱买醋了。”大家在一片欢笑声中,忘掉了几天奔波的疲劳。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这年秋天,日军纠集两万多人,由冈村宁茨亲自指挥,在汉奸伪军赵保原的配合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大扫荡”。敌人疯狂地叫嚣:“逢山必梳,遇匪必剿,土八路插翅难逃。”

当时,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同志们已疲惫不堪。尤其是担任西海地委书记兼任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的于己午由于斗争艰苦,战斗频繁,身体十分虚弱,加之身体有病,走路都需人搀扶。当他们走到一个旧窑洞时,同志们建议于政委暂时到窑洞里躲一躲,等敌人过去后,晚上再来接他。于己午听后立即拒绝说:“我是地委书记,军区政委,大敌当前,我的岗位是和同志们在一起,同生死、共战斗!”

此时,敌人像蝗虫一样从四面扑了上来,敌机低空盘旋,轮番轰炸、扫射,密集的枪炮声响成一片。突围已不可能了。于己午率领机关人员和警卫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刚刚打退了前面的敌人,另一群敌人又从背后冲了上来。于己午指挥大家英勇战斗,接连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小小的萌山,子弹呼啸,硝烟弥漫。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后来终因敌众我寡,于己午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于己午补充介绍

  于己午(1915-1942)

  中共西海地委书记、著名烈士 原名于纪武。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上庄村人。

  1934年考入济南师范学校。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黄县北马乡校任校长。

  1938年3月,响应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号召,投笔从戎,奔赴抗日第一线。入伍后,开始在中共胶东特委工作。

  1939年夏,任中共胶东区委秘书长,后兼任政府工作部部长。

  1941年2月,任中共西海地委书记,并先后兼任西海指挥部、西海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2年冬,日军纠集2万余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

  12月22日,他率西海领导机关向东转移,撤至萌山地区,被敌包围,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于己午”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