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潍坊市名人>昌乐县名人

刘振兴

刘振兴人物照片

昌乐名人刘振兴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

刘振兴(1929年9月14日—2016年3月23日),山东昌乐人,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振兴于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磁暴研究组组长;1980年5月—1981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木星磁层理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1993年11月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刘振兴长期从事近地层大气物理、高空大气物理、行星际物理和磁层物理研究。

刘振兴人物生平

1929年9月14日,刘振兴出生在山东省昌乐县营子村一户农家。

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昌乐城,小学被迫撤销,之后刘振兴兄弟俩又在私塾学习了两年。

1940年,县教育局派人到村里办起了新式学堂,刘振兴又获得读书机会。

1941年下半年,考上了离家十几里地的高小。

1944年1月—1947年1月,就读于昌乐一中。

1948年,进入青岛市辖临时中学就读。

1950年,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后休学一年。复学后,选专业时选择了物理系气象专业组,不久之后,该组被合并到了南京大学气象学系。

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学系;9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57年,通过全国统考被录取为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的副博士研究生。

1958年,参与中国科学院在宁夏的固沙工程。

1959年3月,被调入中国科学院“581”组。

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196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磁暴研究组组长。

1969年10月,随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到西安工作。

1980年5月—1981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木星磁层理论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1986年11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前往美国半年,先后在阿拉斯加大学、丹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访问、讲学与合作研究。

1993年11月,任中国Cluster数据和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刘振兴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5年,刘振兴提出了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高层大气藕合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中国开展木星磁层研究,提出新的木星磁盘模式,在A.J.Dess1er主编的《木星磁层物理》一书中,此模式被称为“刘氏模式”。1985年,冲破磁重联的传统观念,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的新机制,建立了系统的涡旋诱发重联理论,为研究磁场重联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根据这一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通量传输事件(FTES)构型,解释了FTES的形成、结构、磁场和等离子体信号特性理论与观测符合得很好。1997年初,提出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

学术论著

截至2009年9月,刘振兴在中国国内外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合作编著书6部。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7年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3年

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者)

1995年

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一完成者)

2001年

磁层能量传输与释放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0年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

四川省优秀科学技术著作奖

-

-

四川省优秀图书金帆奖一等奖

-

-

全国优秀图书特别奖

人才培养

平台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刘振兴先生推动空间科学探测与研究,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组建了中国Cluster数据研究中心及科学研究团队。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84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

1992年

法国图鲁兹市长勋章

法国图卢兹(Toulouse)市政府

199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0年

Vikram Sarabhai奖章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200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1年

“欧空局Cluster II项目突出贡献”证书

欧空局

2004年

Cluster计划团队贡献奖

美国航空航天局

2004年

全国十大科技英才

2005年

中国科学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科学院

2005年

中关村街道最佳党员

2006年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

刘振兴人物评价

(刘振兴)思路敏捷,善于把不同学科的东西揉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内容。(时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濮祖荫评)

刘振兴是一个很热情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水评)

刘振兴先生从事空间科学工作60年来,爱国敬业,唯实求真,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亲切随和,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格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中国科学院学部评)

刘振兴院士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研究上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他的科学思想是那样的宽广、活跃,他真正把科技期刊事业作为科学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肩负着十分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仍然抽出极其宝贵的时间,卓有成效地关心着中国的科技期刊事业。他的那种执著、自信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使命感,使越来越多的期刊工作者钦敬不已。(时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报》编审、《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常务副主编言静霞评)

刘振兴补充介绍

  刘振兴, 空间物理学家 1929年9月14日生于山东昌乐。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磁层物理研究,在地球辐射带理论、太阳风湍流结构、木星磁层磁盘模式、极光区粒子加速、磁层亚暴过程和磁场重联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一些新结果。提出的木星磁层磁盘模式,被认为是主要的木星磁盘模式之一。首次提出流体涡旋诱发磁场重联概念,建立涡旋诱发重联(VIR)理论,研究磁场重联途径。在VIR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通量传输事件(FTEs)模型,能解释通量传输事件的产生机制和结构特性。VIR理论被认为是当前主要的三个瞬时重联模型之一。代表作有Modified Disc Model of Jupiter”s Magnetosphere、Magnetospheric Substorms:An Equivalent Circuit Approach和Local Magnetic Reconnection Caused by Vortices in the FlowFlied等。获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振兴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3月23日3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刘振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