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名人刘淑愈介绍
刘淑愈(1796—1863) ,字亦韩,山东费县毛家河人。幼时家贫苦读,曾为猪倌。
刘淑愈早年生平
酷好读书。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举人。1826年(清道光六年)中进士。1839年始选授河北房山县知县,因忤上爱民,在任仅百日被降用。不久,改任泰安县教谕,仍不见容于当道,又以“有文无行,难司风化”的罪名被清廷借故革职回家。刘淑愈智力绝佳,文才出众,科举生涯,一帆风顺。但因出身贫寒,受到乡宦土绅的轻视排斥。他身处基层,深切了解劳动人民的痛苦,从而对反动腐朽的清统治阶级产生了不满。后因组织幅军反清复明,兵败被清廷杀害。
居家后,曾自书厅事联云:“泰岱半年,一堂化雨;房山三月,两袖清风。”是他在任时的真实写照。他于旗山寺设帐授徒,兰、费、莒一带有志于学者,多出其门下。当时,沂州知名的进士如道员尹开勋、知府密云路、县令张鲁瞻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其他举、贡、生员人数更多。
他在《重修岐山寺释迦庙碑序》中写道: “余尝偕二三贤士大夫,登旗山之颠,慨然而动遐思:东望艾山,则柳毅神君传书处,又其东,抵琅琊,为汉武乡侯、晋王右军故里;转而北望,蒙山在焉,山之下郁郁乎、苍苍乎,是唐颜常山、颜鲁公三昆仲坟墓。苍松古柏,历历可数,非惟人杰,山亦有灵,假使诸先政而在,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刘淑愈借立碑之机,历数沂蒙“地灵人杰”,凝集了他热爱故土,思慕先政的思想感情, 流露了对清反动统治的不满。他“困于茅庐”,报国无门,常常是“抱膝长吟”。
刘淑愈后世评价
刘淑愈身为名家进士,在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仍能毅然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受到临沂地区人民的爱戴,他的爱国爱民的革命精神成为沂蒙山区人民的骄傲。
刘淑愈补充介绍
刘淑愈(1796—1863)字亦韩。费县毛家河人。幅军军师。出身贫寒。曾为猪倌。酷好读书。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举人。1826年(道光六年)中进士。1839年始选授房山县令。因忤权贵,在任仅百日被降用。不久,改任泰安县教谕,仍不见容于当道,又以“有文无行,难司风化”的罪名被劾去职。居家后,曾自书厅事联云:“泰岱半年,一堂化雨;房山三月,两袖清风。”是他在任时的真实写照。他于旗山寺设帐授徒,兰、费、莒一带有志于学者,多出其门下。当时,沂州知名的进士如道员尹开勋、知府密云路、县令张鲁瞻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其他举、贡、生员人数更多。 1853年,捻军、幅军活动日炽,“吏不能制”。1861年他解散学馆,在耿家埠与廪生李宗堂一起组织幅军,竖起义旗,被推为圩主,成为近代史上唯一的进士出身而起义造反的人。他动员全村民众掘壕沟,筑圩墙,建炮楼,立吊桥,开炉打造兵器;聘请拳师,教民习武,夜练拳脚,昼演骑射;集资集粮,平均供应。四周村民,雀跃来归,一时使地方官府、恶霸豪绅惊恐不安。是年7月3日,他联合幅军张太基、李八部,攻击北城子民团,击毙东民团头目王肇鼎。后耿家埠圩被费县兵勇及团练攻破,夷为平地,他与李宗堂率部向旗山突围,与幅军孙化祥部会合。他上山后,孙化祥曾几次让位寨主,他力辞不受,被拜为军师。孙、刘合兵后,旗山幅军力量迅速壮大。他们北连淄川刘德培义军,西结白莲教军,南依捻军,鼎盛时,号称拥众10万,攻东,克南尹,援淄川,占仲村,连连奏捷,是幅军中最强者。他为旗山营门题联:“东狩获麟,寝其皮食其肉;中原逐鹿,大者王小者侯。 ”矛头所向显见。1863年4月,兰、费境内幅军圩寨多被官军攻陷,有的幅军首领畏敌投降,孙化祥则率幅军精锐出山占据仲村(今属苍山县)拒敌,被清军包围,旗山圩寨则由他率老弱残疾坚守。清军在击败仲村援军后,便分兵一部由团练带领袭入旗山圩寨,屠戮一空,遍山血染。刘淑愈被俘,押于兰山县监狱。他在狱中坚贞不屈,酷吏长赓无计可施,只得将刘寄监候讯。东团首王殿麟恐夜长梦多,忙重贿兰山知县长赓,合谋将其-。长赓妄以其“在监病故”呈文上详,掩人耳目。他死后,由沂州南关秀才赵宝善集资装殓,草葬于旗山南麓。他生前有《砚山堂制艺》 4卷,手抄本传于乡间,为文犀利峻峭而清新,其风格承继唐柳宗元又兼有明竟陵、公安派笔法,为读书人喜爱。
“刘淑愈”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